三年级下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认真对所学的每个知识点。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西-+-东);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了“余数要比除数小”.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B)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速算绝招:(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第三单元:统计(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 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三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一、字音与字形(第一单元)1.初步认识字音-发现字音的变化规律,如:“裙”、“鹰”等字音的轻声和重声;-认识轻声字格,掌握轻声字的写法;-通过写字练习,提高对字音的认识。
2.初步认识字形-认识三种线条的划法:直线、弯线、撇捺结构的划法;-认识并掌握笔画的先后次序;-认识字形的美感,通过仿写和练字,提高对字形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3.初步认识汉字和拼音-认识常用汉字和拼音的相互关系;-能正确书写拼音字母;-学习在整篇文章中,认识并书写生字。
二、听说训练(第一单元)1.听写练习-能够听懂老师或同学念出的句子,正确书写句子中的生字;-通过听写练习,提高对语音的判断能力。
2.口语训练-练习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发音;-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情感和意思;-能够流利朗读课文,明确语句的停顿和重读。
三、字词运用(第一、第二单元)1.词语辨析和用法-认识并辨析意义相近、用法相近的词语;-通过词语运用的练习,提高对词语辨析和用法的掌握能力。
2.词语组合和拓展-学习常见词语的固定组合,培养正确用词的习惯;-根据语境提供的线索,正确运用词语。
四、句子的认读与造句(第一、第二单元)1.认读句子-能够准确读懂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的内容;-学习通过语调的变化,准确表达陈述、疑问、祈使等语气。
2.造句练习-学习将所学词语和句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构造简单完整的句子;-培养正确运用句子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五、课文的学习与背诵(第一、第二单元)1.课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背诵短文,并准确表达课文的含义。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学习正确运用句子和词语。
六、阅读训练(第一、第二单元)1.字词理解-通过阅读短文,理解生词和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2.概括与复述-能够概括短文的大意,并能准确复述;-学习根据段落的主题句,理解短文的结构和内容。
七、写作训练(第一、第二单元)1.形象的描述-通过观察,学习正确描述人、物的特征,提高写作能力;-学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
三年级下册英语第一、二单元知识汇总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知识点汇总一、【重点单词】(一)专有名词是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的词,其首字母一般都大写。
如:1.国家名称:UK 英国Canada 加拿大USA(America)美国China 中国Australia 澳大利亚2.地名:Shandong 中国山东Beijing 中国北京3.人名:Amy Mike(二)对应词she她↔he他boy男孩↔girl女孩teacher 教师↔ student学(三)人称代词:he 他she 她it 它we 我们I 我you你;你们(四)词的缩写:she’s =she is 她是he’s = he is 他是it’s = it is 它是I’m =I am 我是you’re=you are你是;你们是we’re= we are 我们是(五)其他词汇my 我的and和;并且new 新的friend 朋友today 今天this 这个from 来自welcome 欢迎where 哪里nice 好的;愉快的pupil 小学生二、【重点句型】1.Welcome! 欢迎!(用于表示对别人的欢迎)Welcome back! 欢迎回来!Welcome back to school! 欢迎回到学校!回答时可以说:①Thank you!谢谢你!②Thanks.谢谢。
2.Nice to see you again! 又见到你很高兴!(用于较久没见面朋友时的问候)回答时可以说:Nice to see you, too! 见到你我也很高兴!3.Hi,I’m Amy. I’m from the UK. 嗨,我是艾米,我来自英国。
(用于介绍自己来自哪里)句型:Hi/Hello,I’m from+国家名称/具体地名.4.Where are you from? 你来自哪里?(用于问别人来自哪儿时)回答时可以说:I’m from C hina /C anada /A merica. 我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
三年级下册数学1-5单元知识点

第五单元 面积
1、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 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周长: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 的长度叫周长。
3、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因为它们的 单位不同,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面 积单位,所以无法比较。
30÷6=5) 4、笔算除法: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0不
是余数);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1; 被除数=商×除数+余 数;、 (2)除法验算:用乘法。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定要先 写“验算”两个字,再进行验算,一定要分开写两个竖 式。
第一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5、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为除数);0乘任 何数都得0;
第三单元 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 位数,也可以是(三)位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 位数,也可以是(四)位数
3、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 只需把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 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 个0.
第三单元 乘法
4、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 都要三大步:
第五单元 面积
9、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
米 备注: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两个相邻长度单位之间
的换算的进率是10。 10、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a、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注意: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面积单位
d、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m2=10000cm2
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厘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加 上4个0;(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选种要挑选 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的种子。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 周围的土壤 上浇水。
上浇水。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等工作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 长根 ,再,再 长茎和叶 。
7、植物的 根 总是 向下 生长的。
根的生长的。
根的 生长速度较快 。
根能够。
根能够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还能,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中。
8、植物的、植物的 绿叶 可以可以 制造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养料 。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0、植物的 茎 具有具有 支撑植物 及 运输水分和养料 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植物的茎能 从下向上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 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物体的各个部分。
11、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 “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2、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 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这几个阶段。
段。
13、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植物生长会发育出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等器官。
三年级一二单元的知识点

三年级一二单元的知识点三年级一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涵盖语言文学、数学、科学、社会和艺术五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知识点。
语言文学:1.汉字与拼音:认识并学习常用汉字的形状和发音,并学习与之对应的拼音,帮助学生提高汉字识读和拼音读写的能力。
2.词汇积累:学习并记忆一些常用的词汇,丰富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字母与拼读:学习英语字母的名称和发音,了解字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能准确拼读单词。
4.认读和书写:通过认读课文和练习,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
5.朗读和口头表达:通过朗读训练和口头表达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数学:1.数字认读: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2.数数量:学习数数量的概念,能正确用数数、比较大小。
3.加减运算:通过加减法口算练习,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技巧。
4.时钟与时间: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根据时钟读取时间。
5.图形认知: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能辨认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科学:1.大自然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认识昼夜交替的规律。
2.生物的特征: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
3.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感官认知:通过感官刺激,认识人类的感官器官,并能描述器官在感受到刺激时的反应。
社会:1.学校规则:了解学校的纪律规定和班级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2.家庭饮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3.交通规则: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艺术:1.美术创作: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音乐教育:学习歌曲,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3.体育运动: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以上是三年级一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4.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5. 对位置进行描述:①选择参照物;②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③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
6.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
7.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2.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运动、摆动、转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3.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1)移动(滑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而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推动椅子的运动是移动(2)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
纸风车的运动是转动(3)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有位置的移动。
在草地上踢足球的运动是滚动(4)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5)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
人行走时手臂来回摆动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我们按照运动路线把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运动,比如电梯上下运动、树上苹果落地、火箭发射等。
还有许多运动路线是圆弧形、波浪形等形状的,这些属于曲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燕子
1、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
2、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写了小燕子()、()的特点。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从近到远的顺序。
二、古诗两首
《咏柳》作者:():唐代诗人。
咏:()的意思。
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春日》,作者:():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诗题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三、荷花
本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
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珍珠泉
本文通过描写珍珠泉的水很()、很()、很(),潭底冒出的水泡很美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喜欢()的思想感情和对()的无限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一
一、我的发现:
动()得()吞()详()攻()
进()始()呼()是()爱()
二、自主积累数量词
一()歌曲一()微风一()羽毛一()清泉
一()金光一()画面一()珍珠一()翅膀
三、积累词语
描写花草的:群芳()艳姹紫嫣()落()缤纷郁郁()()描写日月的:喷薄()出旭()东升夕()西下皓月()空
描写山峦的:崇()峻岭悬崖()壁层()叠翠苍翠()滴
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5课、翠鸟】
一、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翠鸟( )、( )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 ),同时教育我们要( ) 。
二、翠鸟的特点:
翠鸟( )、( )、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 )、( ),十分惹人喜爱。
三、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先写( ),后写( ),再写( )。
【第6课、燕子专列】
【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
语文园地二
一、反义词
清-()廉-()正-()罪-()
善-()罚-()懒-()优-()
二、背诵、默写诗句
万壑树参天,( ) 。
漠漠水田飞白鹭,( ) 。
( ) ,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
( ) ,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 ) 。
(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