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言文新唐书韦凑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言文新唐书韦凑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广西考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京兆府)万年(万年县)人。永淳(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共计2年)初,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唐•陈子昂《麈尾赋》序:“甲申岁,天子在洛阳,余始解褐,守麟台正字。”正字:北齐在秘书省始置,唐代沿称,其地位略次于校书郎,掌管校勘典籍之事)婺(wù)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chǎng)才(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之,表(上表举荐)于朝,迁杨州法曹(古代司法官署,亦指掌司法的官吏。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现在我鲁肃如果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州人孟神爽罢(被罢免)仁寿令,豪纵(蛮横放纵,骄横跋扈),数犯法,交通(结交;勾结。属于古今异义)贵戚,吏莫敢绳(追究,制裁),凑按(审讯)治(治罪),杖杀之,远近称伏(通“服”。佩服,信服。《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三国演义》:“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肌栗:因恐惧或寒冷而肌肉战栗。慑伏:因畏惧而屈服。电天:古代对权位显赫者的敬称)。入为相王(唐睿宗李旦的封号)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见识深远,文思周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违背,触犯)宗楚客(唐诗人,蒲州人,武则天的侄儿。高宗时举进士,武后时累迁户部侍郎。

神功元年升任宰相),出(离开京城,到地方为官)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官名,即太府少卿),兼通事舍人(官名。始置于东晋,是中国及朝鲜古代官制。通事最早是管理外交之事务,东晋时置通事舍人,用于传达皇帝旨意。唐朝时,通事舍人隶属中书省)。景云(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共计3年)初,作金仙(金仙即“金刚不坏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称谓。因道教神仙起源于西部的昆仑山和西王母,西方属金,故名金仙)等观(guàn,道教的庙宇),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同“资”,钱财。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出公主,然高直(高价。直:通“值”)售庸(雇佣),则农人舍耕取顾(接受雇佣。顾:古同“雇”,酬),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qí,动词,虫类慢慢爬行。这里用作名词,指虫子)伤伐(损害)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下诏,命令)外(指外朝)详议。中书令崔湜(shí)、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之官)。诏复(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德化恩泽值得尊崇),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继位。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且别立寝庙(古

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旧制,这里用作状语,译为“按照旧制”),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qiú,贿赂)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侵夺,从中侵吞牟利),《春秋》重责帅(《春秋》之义重在责罚主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时兴的服装)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四十三•韦凑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

【答案】C

【解析】根据“选近称伏”的语境判断,“伏”应该是通假字“服”,表示“佩服”。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考生对实词在语境中的动态含义要有一定的推断能力。

【考点】文言文常见实词的含义。能力层次为B。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木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答案】B

【解析】根据上文“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一句推断,“南面”应该是“皇帝登基”,这其实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常识。解答这一类题目必须调动知识积累——包括文化常识的积累,同时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

【考点】归纳文意要点,兼顾文化常识,能力等级为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在河南尹任上,部属洛阳主簿王钧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答案】B

【解析】“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说法有误。根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的疑问,以及韦凑的答复“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可以看出,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并没有与韦凑一同谏诤。注意此题在试卷中的难度是较大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往往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错误翻译、顺序颠倒、无中生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否无误,人物性格的陈述是否恰当。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

【答案】

(1) 译文: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5分)

译出大意给2分;“厚禄”“顾”“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