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实验指导书2017

合集下载

高频实验指导书正文

高频实验指导书正文
(2) 频率特性仪零dB校正
a. 频标方式选择外标或10/1MHZ,扫频方式选择窄扫,
图4-3频率特性仪调回路谐振曲线方框图
b. dB衰置X1、dB衰减键全弹出.
c.将RF输出、Y输入端与被测电路输入、输出端连,出现双平行线,调Y增益旋钮,并读0dB校正线高度:H=5格。完成0dB校正后,Y增益旋钮在以后的实验步骤里不要再调动.
AV=
Q=
(2) R=2KΩ,VOP-P=0.21V,BW2=2Δf0.7=
AV=
Q=
(3) R=470Ω,VOP-P=0.12V,BW3=2Δf0.7=
b.接通被测电路电源,以波峰高度满5大格为1计算读出其幅频曲线0.707高的频带宽度T0.7=______小格,则0.707通频带宽度Δf0.7=Δf×T0.7=______MHz。同理,可测0.1高的频带宽度T0.1=_____小格, 则0.1通频带宽度Δf0.1=Δf×T0.1=______MHz。计算出此电路的矩形系数Kr0.1=Δf0.1/Δf0.7=______.
(4)通频带测量
a.用外接频标法:
断开电源,频标外接,SIZE旋钮旋至最右,“MARKER OUT/IN”与“YM8177A”相连,输出电平99dBμV ,调频率从9MHz到8MHz,频标移动小格数T=______小格,则每小格的频宽Δf=1000KHz/T=_______KHz/T,中心频率f0=______MHz.接通被测电路电源, 扫频仪波峰高度H=___5___大格, 中心频率9MHz.
表4-1三极管静态工作点
实测
实测
实测
据Vce判断V是否工作在放大区
原因
Re(R54)
Vb
Ve
Ic
Vce

高频实验指导书

高频实验指导书

高频实验指导书(第三版)(总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姚屏编著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7-11前言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是配合通信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或非线性电子电路)课程的理论教学研制的一套实验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系统由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组成。

每部分都由单独的单元模块组合。

既可根据课程内容、进度完成单元模块实验,又可进行调幅、调频两种收、发系统的实验。

实验内容既有分立器件又有集成器件,便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

发射机系统由低频调制源振荡器电路、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振幅调制电路、高频功率放大器五个模块组成。

可独立进行各部分功能模块实验,也可将各部分级连完成发射机整机调试和测试实验。

接收机系统由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混频器、锁相频率合成器、本振源、中放、二次混频与鉴频,包络检波五个模块组成。

可独立进行各部分功能模块实验,也可将各部分级联完成接收机功能实验。

该实验装置还可进行通话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际的通信系统。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理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调测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系统概念。

采用GP-4型实验设备做实验时,必备的仪器是20MHZ以上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毫伏表、高频信号发生器等,GP-4A型实验设备中带有高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该实验设备经过多次修改,本指导书是针对GP-4型和GP-4A型机所写,设备和指导书仍有一些不完善甚至不妥之处,期望同学们及有关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目录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幅度调制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频实验指导书

高频实验指导书

目录高频电子线路D1型实验箱总体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7高频实验讲义--

2017高频实验讲义--

实验一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模块1)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 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TH1图1-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将开关S3拨上S4拨下, S1、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 3和C 13、C 20、C 10、CCI 、L 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 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211020CCI C L f +=π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振荡电路反馈系数: F=12.0470562013≈=C C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 3(10P )加到由Q 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 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Q 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三、实验步骤1. 根据图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 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 将开关S3拨上S4拨下,S1、S2全拨下,构成LC 振荡器。

2) 改变上偏置电位器R A1,记下发射极电流10e e VI R =,并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 P-P (峰—峰值)记下对应峰峰值以及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

3. 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按以上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改变I eq ,并测量相应的()P P U -,且把数据记入下表。

S2全部拨下,由Q3、C13、C20、晶体CRY1与C10构成晶体振荡器(皮尔斯振荡电路),在振荡频率上晶体等效为电感。

四、实验报告要求分析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F对振荡器起振条件和输出波形振幅的影响,并用所学理论加以分析。

五、实验仪器1.高频实验箱1台2.双踪示波器1台3.万用表1块实验二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模块3)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二、实验原理(一)单调谐放大器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高频实验指导书.

高频实验指导书.

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LC并联谐振回路●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值)的影响;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 B、V E、V 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2.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3.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和选频。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R B1、R B2、R 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 E是R E的旁路电容,C B、C 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是谐振回路,R 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值、带宽。

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值的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图1-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图1-2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图3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

其基本部分与图1-1相同。

图中,1C2用来调谐,1K02用以改变集电极电阻,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的影响。

1W01用以改变基极偏置电压,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的影响。

1Q02为射极跟随器,主要用于提高带负载能力。

高频实验实用简易指导书

高频实验实用简易指导书

高频C4电子实验箱总体介绍1、低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本实验箱提供的低频信号源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要而设计的。

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输出500Hz~2KHz信号(实际输出信号范围较宽);此信号可以以方波的形式输出,也可以以正弦波的形式输出。

它用于变容二极管调频单元,集成模拟乘法应用中的平衡调幅单元,集电极调幅单元和高频信号源调频输出。

第二部分:输出20KHz~100KHz信号(实际输出信号范围较宽);此信号以正弦波的形式输出。

它用于锁相频率合成单元。

低频信号源在整机中的位置见整机分布图,电路原理图见附图G8。

低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如下:电路原理图中的可调电阻WD5用于调节输出方波信号的占空比;WD3、WD4的作用是:在输出正弦波信号时,通过调节WD3、WD4使输出信号失真最小。

这三个电位器在实验箱出厂时均已调到最佳位置且此三个电位器在PCB板的另一面。

电路原理图中的可调电阻WD6用来调节输出频率的大小; WD2用于调节输出正弦波信号大小。

在使用时,首先要按下开关KD1。

当需输出500Hz~2KHz的信号时,参照电路原理图G8连接好JD1、JD4(此时JD2、JD3应断开),则从TTD1处输出500Hz~2KHz的正弦波;2、高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本实验箱提供的高频信号源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要而设计的。

它只提供10.7MHz 的载波信号和约10.7MHz的调频信号(调频信号的调制频偏可以调节)。

载波主要用于小信号调谐放大单元、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单元、集电极调幅单元、模拟乘法器部分的平衡调幅及混频单元和二极管开关混频单元。

调频信号主要用于模拟乘法器部分的鉴频单元和FM锁相解调单元。

参看附原理图G10和整机分布图。

晶体振荡输出载波峰峰值不低于1.5V。

LC振荡输出载波峰峰值不低于1V。

高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首先要按下开关KF1。

当需要输出载波信号时,连接JF1(此时JF2、JF3、JF4断开),则10.7MHz的信号由TTF1处输出,WF1用于调节输出信号的大小。

高频实验指导书2017年

高频实验指导书2017年

实验平台操作及注意事项一、实验平台基本操作方法在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一般的实验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将实验台面整理干净整洁,设备摆放到对应的位置开始进行实验;(2)打开实验箱箱盖,或取下箱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不同的实验箱盖要注意不能混淆);(3)简单检查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损坏,需告知老师,以便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正常实验;(4)根据当前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由老师或自行更换实验模块;更换模块需要专用的钥匙,请妥善保管;(5)为实验箱加电,并开启电源;开启电源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实验箱电源指示灯(每个模块均有电源指示),如果指示灯状态异常,需要关闭电源,检查原因;(6)实验箱开启过程需要大约20s时间,开启后可以开始进行实验;(7)实验内容等选择需用鼠标操作;(8)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置物槽,选择对应的配件完成实验;(9)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配件并放置到置物槽中;(10)盖上箱盖,将实验箱还原到位。

二、实验平台系统功能介绍实验平台系统分为八大功能板块,分别为实验入门、实验项目、低频信号源、高频信号源、频率计、扫频仪、高频故障(实验测评)、系统设置。

1.设备入门设备入门分为四类,分别是平台基本操作、平台标识说明、实验注意事项、平台特点概述。

2.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是指实验箱支持的实验课程项目,可以完成的实验内容列表,分为高频原理实验和高频系统实验。

高频原理实验细分为八大实验分类,分别是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振荡器实验、中频放大器实验、混频器实验、幅度解调实验、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鉴频器实验。

如下图所示。

点击每个实验分类,可进入详细的实验列表。

3.低频信号源信号源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文档2.1部分的详细说明.4.高频信号源信号源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文档2.1部分的详细说明5.频率计三、实验平台系统实验方法在实验箱右侧预留了鼠标接口,在实验时,主要通过鼠标进行操作完成实验,实验前可以先熟悉一下实验箱的操作使用习惯。

高频实验指导书

高频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1 实验二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8 实验三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 11实验四模拟乘法器混频 18 实验五模拟乘法器调幅(AM、DSB、SSB) 23附录:仪器的操作使用 28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及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3、 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 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电2、 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增益3、 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三、实验仪器1、 高频信号源 1台2、 2 号板 1块3、 双踪示波器 1台4、 扫频仪 1台(选用)四、实验原理(一)单调谐放大器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其实验单元电路如图1-1所示。

该电路由晶体管Q 1、选频回路T 1二部分组成。

它不仅对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

本实验中输入信号的频率f S =10.7MHz 。

基极偏置电阻W 3、R 22、R 4和射极电阻R 5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调节可变电阻W 3改变基极偏置电阻将改变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从而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表征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谐振频率f 0,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 v0,放大器的通频带BW 及选择性(通常用矩形系数K r0.1来表示)等。

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 1、谐振频率放大器的调谐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 0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对于图1-1所示电路(也是以下各项指标所对应电路),f 0的表达式为∑=LC f π210式中,L 为调谐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C 为调谐回路的总电容,表达式为ie oe C P C P C C 2221++=∑V 0及输入信号V i 的大小,则电压放大倍数A V0由下式计算: A V0 = V 0 / V i 或 A V0 = 20 lg (V 0 /V i ) dB 3、通频带由于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当工作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习惯上称电压放大倍数A V 下降到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 V0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偏移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BW ,其表达式为BW = 2△f 0.7 = f 0/Q L式中,Q L 为谐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平台操作及注意事项一、实验平台基本操作方法在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一般的实验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将实验台面整理干净整洁,设备摆放到对应的位置开始进行实验;(2)打开实验箱箱盖,或取下箱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不同的实验箱盖要注意不能混淆);(3)简单检查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损坏,需告知老师,以便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正常实验;(4)根据当前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由老师或自行更换实验模块;更换模块需要专用的钥匙,请妥善保管;(5)为实验箱加电,并开启电源;开启电源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实验箱电源指示灯(每个模块均有电源指示),如果指示灯状态异常,需要关闭电源,检查原因;(6)实验箱开启过程需要大约20s时间,开启后可以开始进行实验;(7)实验内容等选择需用鼠标操作;(8)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置物槽,选择对应的配件完成实验;(9)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配件并放置到置物槽中;(10)盖上箱盖,将实验箱还原到位。

二、实验平台系统功能介绍实验平台系统分为八大功能板块,分别为实验入门、实验项目、低频信号源、高频信号源、频率计、扫频仪、高频故障(实验测评)、系统设置。

1.设备入门设备入门分为四类,分别是平台基本操作、平台标识说明、实验注意事项、平台特点概述。

2.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是指实验箱支持的实验课程项目,可以完成的实验内容列表,分为高频原理实验和高频系统实验。

高频原理实验细分为八大实验分类,分别是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振荡器实验、中频放大器实验、混频器实验、幅度解调实验、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鉴频器实验。

如下图所示。

点击每个实验分类,可进入详细的实验列表。

3.低频信号源信号源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文档2.1部分的详细说明.4.高频信号源信号源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文档2.1部分的详细说明5.频率计三、实验平台系统实验方法在实验箱右侧预留了鼠标接口,在实验时,主要通过鼠标进行操作完成实验,实验前可以先熟悉一下实验箱的操作使用习惯。

实验平台采用实验原理框图为主线引导的方式,展现实验的原理过程,并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展开,涉及的实验参数可在框图上调整。

不同于以往传统实验箱,本实验平台中的实验参数都是在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上位机软件的方式展现实验过程,旋钮、拨码开关、电位器等都能在上位机软件中实现。

下面以小信号放大实验为例说明一些实验中的细节注意点。

(1)进入小信号放大实验。

在系统平台主界面选择“实验项目”进入,由于将小信号放大实验归类为原理实验,所以选择“高频原理实验”进入。

在小信号放大实验列表中找到“小信号调谐放大实验”,选择并进入实验。

其他实验进入方式同此。

(2)进入小信号调节放大实验后,看到的是与实验原理相对应的实验原理框图,框图中展示出了实验的实现原理以及实验测量点位号,位号与实验模块上位号一致。

原理框图中的可调电阻样式和开关样式表示此处可以点击设置实验输入参数,当前闪烁的指示灯表示设置焦点在此处,调节相应的实验模块上的电位器旋钮可调节参数,或者直接使用鼠标滚动鼠标滑轮,亦可调节参数。

以此实验为例,“1K1”、“1K2”、“1W1”、“1W2”、“高频输入”五个为实验可调参数点。

(3)依据原理框图中的说明用铆孔线连线,主控模块的高频信号源连接A1模块的1P1送入信号。

(4)分别点击参数设置点。

点击“高频输入”弹出信号源设置界面,信号源设置可以参见2.1的信号源介绍说明。

如下图所示。

(5)点击“可调电位器1W1”弹出电阻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6)依据实验框图中的测量点说明,用示波器测量各个位号点的信号波形。

上述即为实验过程的一般流程,所有实验可参考上述流程。

四、教材编写常识在平台研发及教材编写过程中,默认采用了一些习惯用语,下面将部分习惯用法给出说明,以便理解。

(1)在实验中,每个板子均有测量点和对应的铆孔,测量点和对应铆孔在电路板短接,信号相同(除频带解调模块A5有几个不对应外);测量铆孔采用xPxx的命名规则,其中P前面的数字代表板号,P后面的数字代表该铆孔在板子上的序号。

例如1P2和2P3分别对应了板1上的测量孔和板2上的测量孔。

(2)实验中连线时需要注意,连线铆孔分输入孔和输出孔。

在实验室先要确定每个铆孔的功能,原则上不能将两个输出孔连接在一起。

(3)实验中,对应的实验步骤选用示波器默认为双通道示波器,但实际中用四通道示波器会有更好的实验效果。

五、实验注意事项(1)为实验箱加电前,要简单检查一下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现象;加电时,观察实验箱右上角的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如果指示灯闪烁,请立即关闭实验箱,并检查故障原因。

(2)实验箱盖子翻开后,可以取下。

但是取下和安装时,都需要注意后端的卡轴是否完全卡好。

在没有完全卡好卡轴的情况下关闭实验箱,会对卡轴造成损坏。

另外,每台实验箱的盖子和箱体编号是对应的(箱体和盖子后端均有编号),不对应无法安装,因此实验时应妥善保管实验箱盖子,以防弄混。

(3)实验模块更换时,需要小心轻拿轻放,确认模块完全放置妥当,再下压有机玻璃盖子,防止损坏电路板和对应槽位。

(4)实验箱上参数可调的元器件,如电位器,拨码开关,轻触开关,要小心使用,尽量避免用力过大,造成元器件损坏。

以上元器件为磨损器件,在使用时掌握使用技巧,请不要频繁按动或旋转。

第2部分高频电子预备性实验2.1 中控模块内置仪表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DDS信号源的工作原理;2.掌握RZ9653实验平台DDS信号源使用方法;3.理解DDS信号源各种输出信号的特性;4.熟悉扫频仪使用;二、实验仪器1.RZ9653实验平台2.实验模块:主控模块3.70M双通道示波器三、DDS信号源1.DDS信号产生原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Digital 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是一种全数字化的频率合成器,由相位累加器、波形ROM、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构成。

时钟频率给定后,输出信号的频率取决于频率控制字,频率分辨率取决于累加器位数,相位分辨率取决于ROM 的地址线位数,幅度量化噪声取决于ROM的数据位字长和D/A转换器位数。

图2.1.1.1 DDS信号源产生原理2.DDS信号操作设置主控模块可以提供两路DDS信号源(低频和高频),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信号,提供可调的频率,幅度。

信号源可以单独设置使用,也可在实验时结合实验内容进行操作设置。

在本节主要了解两路DDS信号源的使用方法。

打开实验箱电源,等待系统启动。

以低频信号源为例,选择“低频信号源”功能,进入信号源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2.1.1.2 低频信号源操作界面在信号源设置页面上,标注了各个区域的基本功能,下面对每个功能做简单的介绍。

●信号波形选择:单击选择当前DDS信号的输出类型;低频信号源可以输出以下类型:✧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调幅(组合)✧调频(组合)✧双边带(组合)✧音乐信号高频信号源输出正弦波,频率范围1KHz-20MHZ。

●信号源信息显示:显示当前信号的参数显示:波形,频率,幅度;●信号调节设置:两个白色旋钮中上方的为设置信号频率旋钮,结合频率档位可以调节信号频率;调节时,将鼠标移动到频率选择旋钮上,通过鼠标滚轮上下滚动调节频率。

信号频率也可以通过主控模块上的旋钮1进行调节;下方的为幅度设置旋钮,设置信号的幅度。

调节时,将鼠标移动到幅度选择旋钮上,通过鼠标滚轮上下滚动调节幅度。

信号幅度也可以通过主控模块上的旋钮2进行调节;●频率幅度调节:鼠标单击“频率档”按钮,可以切换频率的调节档位,档位在10k/1k/100hz切换。

●频率、幅度显示:记录当先信号源下的频率和幅度值3.DDS信号输出及说明DDS信号源通过主控模块的铆孔输出,下面对各个铆孔的功能进行说明:●低频:输出低频的设置信号;●高频:输出高频信号;●旋钮1:调节低频或高频信号的输出频率;●旋钮2:调节低频或高频信号的输出幅度;四、扫频仪1.扫频仪是通信电子线路中最常用仪表之一,它能直接显示并测出谐振回路、滤波器等电路的幅频特性;扫频仪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个等幅的扫频信号源,一个幅频特性检出电路,一个幅频特性采集显示电路;2. 扫频仪界面说明实验平台通过人机对话可设置各种参数,并能在屏幕上显示幅频特性,学生可通过频标读出特性曲线任一点频率,通过鼠标可选择参数设置项,用鼠标旋转右下角旋钮,即可改变或读出频率;3. 使用实验平台内置扫频仪可测单调谐、双调谐谐振曲线,中频放大器选频特性曲线,电容耦合相位鉴频S曲线;实验时选择扫频仪功能,用BNC线将高频信号(中控)和待测电路输入端相连,将待测电路输出信号和扫频仪输入端(中控)相连;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

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2.信号输出类型调节通过DDS信号源设置页面,调节DDS1的输出类型,使其分别输出1.正弦波,2.三角波,3.方波,4.扫频信号,5.调幅信号,6.双边带信号,7.调频信号等。

3.信号频率调节旋转复合式按键旋钮“频率”,在“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输出状态时,可步进式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顺时针旋转频率每步增加100HZ,逆时针减小100HZ;在其它DDS信号源序号,旋转复合式按键旋纽无操作。

4.输出信号幅度调节调节调幅旋钮,可改变高频信号,低频信号输出的各种信号幅度。

5.用示波器观察DDS信号源产生的信号,并记录波形。

完成下面的实验任务:●低频输出2k正弦波,调节使Vp-p(峰峰值)=2V;●低频输出4k三角波, 调节Vp-p(峰峰值)=3V;;●低频输出6.8k方波,调节Vp-p(峰峰值)=2.5v;●低频输出扫频信号;●低频输出调幅信号;●低频输出双边带信号;●低频输出调频信号;六、实验报告要求1.简叙DDS信号源工作原理。

2.画出DDS信号源各种输出信号波形,并说明其幅度、频率等调节方法。

第3部分高频电子实验实验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单调谐与双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4.熟悉放大器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5.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采用点测法测量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2.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并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3.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5.观察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插装好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插好鼠标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闪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