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综采工作面管理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

为了确保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管理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介绍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以下是相关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工作面布置和管理1. 工作面布置在综采工作面的布置中,应充分考虑矿井地质条件、瓦斯涌出情况和煤层厚度等因素。

工作面的长度和宽度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布置,确保矿井的稳定和综采工序的顺利进行。

2. 工作面通风综采工作面的通风是保证工作面安全的关键。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工作面的进风和出风端应设置合理的风门和风机,确保工作面的正确通风和及时排出有害气体。

3. 工作面供水和电力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的正常运转,供水和电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非常关键。

水源和输水管道应设置在安全位置,电力设备和线路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工作面供水和电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工作面人员管理1. 人员配备综采工作面的人员配备应根据工作面的长度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安排。

工作面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煤矿安全管理经验和岗位技能,相关作业人员应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

2. 培训和考核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进行培训是必要的。

培训内容应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和瓦斯防治知识等。

同时,对工作面人员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意识。

三、工作面安全管理1. 作业许可制度综采工作面的开工和停工应严格按照作业许可制度执行。

作业前应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和瓦斯检测,确保工作面的安全性。

同时,对瓦斯超限或地质情况异常的工作面应及时停工,并进行相关的处理和处置。

2. 安全设施和装备在综采工作面的管理中,安全设施和装备的设置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但不限于瓦斯抽放设备、灭火器材、应急救援装备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这些设施和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3. 瓦斯检测和防治综采工作面的瓦斯检测是保证工作面安全的重要环节。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8337回采工作面通风设计总工程师:通风区长:审核:编制: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8337回采工作面通风设计一、概况:8337回采工作面位于8#层303盘区,进风顺槽分别为2337巷,回风顺槽为5337巷,两巷均长为730米,倾向长度为73米,工作面由北向南推进采煤。

二、通风系统风量计算机采工作面风量计算:(一)、风量计算1、按CH4(CO2)涌出量计算:(1)Q采= 100 ×q采×k CH4 =100×0.43×1.6=68.8m3/min。

(2)Q采=67×q采×k CO2 =100×0.56×1.6=89.6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需风量, m3/min。

q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

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取1.6。

炮采工作面风量计算:2、按气温、风速等劳动气象参数计算Q采 = 60×V采×S采= 60×1×(5.6+7.2)×1.3/2=499(m3/min)式中:V采采煤工作风速,m/s;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

3、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实际需要风量:Q = 4×N×K=4×30=120(m3/min)式中: 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30人4、按炸药量计算:Q采=25A=25×10=250m3/min Q掘>25A式中:A——回采工作面进行爆破的最大炸药量,取10kg;5、按风速验算(1)按最低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2)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大风量60×0.25S<Q采<60×4S式中: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得:136.5<Q采<2184根据以上计算, Q最大 =499m3/min故满足要求,在实际过程中配风550m3/min。

煤矿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煤矿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82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袁店一井井田范围:西以袁店断层为界,与袁店二井毗邻;东至32煤层-1000m的水平投影线和39467500经线;南从杨柳~五沟断层(与五沟煤矿相邻)及10煤层露头线;北到32煤层—1000m的水平投影线和区块登记边界。

东西长约6。

9~13。

6km,南北宽1.2~3。

4km,井田面积约37.22km2。

本矿井目前有主井、副井、中央风井、西风井和北风井5个井筒,矿井主采煤层为32、72、8、10煤层。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一次采全高综采或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袁店一井煤矿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方式,各采区实行分区通风,有主井、副井、新主井(原中央风井,目前仅做进风井用)、南风井、东风井5个井筒。

其中主井、副井、新主井进风,南风井、东风井回风。

82采区的通风由南风井担负通风任务.南风井装备两台GAF25-13.1-1型轴流式风机,电机型号YR500-6,额定功率900kw,转速950rpm。

一、采区需风量计算原则矿井用风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及其他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及安徽省有关规定;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温度、粉尘浓度等符合规定要求。

采区需风量应按照“由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采区所需总风量。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供风量不少于4m3/min;井下作业地点实际供风量不小于所需风量;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合理.确保无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无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无循环风.82采区置2个岩巷掘进工作面、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1个采煤工作面。

二、采区需风量的计算方法采区所需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㈠按采区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采区所需风量:Q总=4NK式中:Q总——矿井需要的总风量,m3/minK——矿井通风系数,取1.2。

9301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修改后)

9301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修改后)

9301综放工作面“一通三防”设计一、通风方式9301综放工作面采用U型全负压独立通风方式,运输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回风。

二、配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以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过0.8%,且应低于最高风速4m/s。

1、根据回采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过0.8%为标准计算:Q采=100·q瓦采·K采通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风量q瓦采——采煤工作面回风流绝对瓦斯涌出量,1.68m3/min 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64;则Q采=100×1.68×1.64=275.5m3/min2、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67q×k式中:Q—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取2.68×75%=2.01m3/min;K—采煤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系数,机采取1.6。

Q=67×2.61×1.6=279.8m3/min。

3、按气象条件计算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Q基本——不同采煤方法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Q基本=60×工作面平均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适宜风速工作面平均控顶距:控顶距分为最大控顶距和最小控顶距.由液压支架的顶梁长度(L1)、端面距(L2)及采煤机的实际截深(S)决定。

本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顶梁长度为3750mm,端面距为150mm,煤机的实际截深为600mm,则:最大控顶距Lmax=L1+L2+S最小控顶距Lmin=L1+L2其中:L1--顶梁长度,为3750mmL2--端面距,为150mmS--截深,为600mm最大控顶距Lmax=3750+600+150=4500mm 最小控顶距Lmin=3750+150=3900mmQ基本=60×4.2×3.5×70%×1.0=652.68(m3/min)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1.2。

综采工作面验收标准

综采工作面验收标准

综采工作面验收标准综采工作面投产验收细则(共五部分)一、通风部分1、通风系统、通风设施①、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

②、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完善,稳定。

采面有独立通风系统,严禁采用任何形式的串联通风。

③、采煤工作面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系统,形成全风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保持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

④采区设置有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贯穿整个采区,无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⑤、一个采区同一煤层的一翼只能有1个采煤工作面进行生产,无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

⑥、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数据,并依据预测数据和生产能力进行风量核算,按实际供风量核定采面产量,采面风量充足、采面风速不大于4m/s。

⑦、通风设施齐全可靠,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通风设施(风门、风桥、密闭等)构筑质量必须合格,通风设施的设置满足通风安全的需要。

废弃巷道、盲巷和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及时进行封闭。

⑧、通风系统图标明主要通风机的安装位置及其规格性性能、进回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位置与名称、风流方向、风量大小、通风设施(包括风门、风桥、风墙、风窗、密闭等)与设备(局扇)的安装地点。

⑨、多煤层同时开采,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绘制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和通风网络图。

2、瓦斯抽采达标①、编制瓦斯抽采实施计划,并将瓦斯抽采计划纳入矿井年度生产计划。

②、建立完善瓦斯抽采系统,泵站的装机能力和管网能力要满足瓦斯抽采达标的要求。

运行泵能力大于瓦斯抽采达标时应抽采瓦斯量对应工况流量的2倍。

③、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④、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⑤、煤层瓦斯抽采工程做到与采掘工程同步设计、超前施工、超前抽采,超前预抽时间要满足煤层预抽效果达标的要求,钻场、钻孔、管路、瓦斯巷等瓦斯抽放工程按设计和计划同时进行施工。

⑥、实现先抽后采,瓦斯抽采达标,并准确掌握回采区域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

煤矿综采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分析

煤矿综采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分析

煤矿综采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分析摘要:按照引火热源不同可将煤矿矿井火灾分为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两大类,其中自燃火灾又称为内因火灾,主要指易燃易氧化的煤炭在热量聚集达到燃点后发生的火灾。

统计结果显示,煤矿自燃火灾多发生在巷道煤柱、地质构造区、采空区等岩体破碎,空气中氧气含量丰富的区域。

自燃火灾发生的特征包括:初期火势蔓延缓慢,着火点隐蔽,早期不易发现,一旦起燃难以快速灭火,现实中多采用注浆或封闭的方式处理自燃火灾。

近年来,煤矿采用均压通风技术达到防灭火目的,该项技术在科学规划风网的基础上,可保持主要通风机的正常运行,通过调整井下风流,达到改变风压分布的目的,进而实现着火区进风和回风之间的风压差,在着火点或者着火区域实现空气的静止,隔绝或者阻断氧气供给,实现火灾的控制。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分析引言煤自燃火灾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预防的关键是自然火灾的早期预报,管理的关键是准确检测自燃源的位置,总体而言,煤自燃火灾的预防和控制技术措施有:懒惰、防火和他们的整体技术。

对综合消防技术的重视体现在综合词中。

虽然综合消防技术中的措施和工艺被列为优先事项,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辅助措施并不重要。

鉴于目前地雷消防工作的复杂性,采用单一办法通常不能产生理想的消防效果,因此,必须强调采取全面的消防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1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优势中压通风灭火技术具有相对较大的优势,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效率较高,因此在煤矿开采中的使用范围更广,更受欢迎,目前是防止该国煤炭自燃的有效措施,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中压通风灭火技术操作简便,如调压风机和连接管道、调压风道和平行风道等,误差率低,能有效保证功能运行。

技术原理是通过通风减小煤矿采空区空气泄漏两端的压力差,从而减少采空区的空气泄漏量,从而实现灭火。

2均压防灭火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风窗、风机和调压气室等调压设备和装置来改变漏风区域的压力分布来达到防灭火的目的是均压防灭火的工作原理,这样可以抑制遗留在采空区的煤炭的自燃,其目的是扑灭火源。

16111工作面通风设计

16111工作面通风设计

16111工作面通风设计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时间: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六日一、16111工作面通风设计1 编制依据《2012年度一八九〇煤矿通风设计》,《采矿工程设计手册》,16111运输巷、16111回风巷、16111深孔巷及16111开切眼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爆炸性鉴定报告等;2 基本情况16111工作面将于2012年3月底形成,工作面走向长度1317米,倾斜长度280米,可采储量为177.6万吨,设计回采率为93%。

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根据重庆煤炭研究院提供的16111深孔巷瓦斯可解析量检测数据,为5.7308m³/t,煤尘均具有较强爆炸危险,为容易自然-易自然煤层。

3、工作面通风设计3.1进回风路线副井→井底车场→15112运输联络巷→16111运输石门→16111运输巷→16111开切眼→16111回风巷→16111回风石门→风井副井→+1720水平石门→16111运输联络巷→16111深孔巷→16111工作面→16111回风巷→16111回风石门→风井3.2风量计算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和爆破后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16111工作面的需要风量1)16111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为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基本:回采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Q 基本=60×V 采×S 采max×70% (m3/min)V 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取V 采2≥1m/s,取1m/sS 采max——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时净断面积,m2。

S 采max=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输送机、支架(支柱)、梁子等所占的面积,m2,取16 m2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16111备采工作面取1.5(见表1);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4(见表2);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0.9(见表3)。

31502综采工作面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31502综采工作面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31502综采工作面通风安全技术措施31502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工作面走向长500米(下剩),倾斜长 110米,煤层平均厚度10 米。

由于在开采过程中开切眼中部出现底板凸起,导致工作面无法正常开采,分为上下两段开采,目前工作面已对接成功,工作面存在5条巷道,为了保证31502工作面生产期间的通风安全,特制定以下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管理1、采煤工作面风量:采煤工作面面长110m,最大控顶距5.28m,最小控顶距4.68m,平均控顶距4.98m,采高2.5m,平均断面积12.45m2,温度18℃,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30(1)、按气象条件进行计算:Qcf=60×70%×vcf×Scf×Kch×Kcl=60×70%×1×12.45×1.2×1.1=690m3/minv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采煤进风流的温度取1m/s;S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12.45m2;K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2;K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1;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

(2)、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Qcf=100×qcg×kcg=100×1.58×1.2=189.6m3/minqcg-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1.58m3/min。

k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2;100-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

(3)、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cf=67×qcc×kcc=67×0.59×1.5=59m3/minqc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59m3/min。

kcc-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5;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 1.5%的换算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通风设计一、工作面概况(1)****回采工作面相应地表南段位于老猫顶西侧山坡,北段位于茶叶沟上端。

地表地势南高北低,高程971~ 1132米,盖山厚441~ 492米。

地表大部分为原岩裸露,零星分布着黄土覆盖层。

地表无建筑物,北部有林地。

(2)井下:****回采工作面位于2118工作面采空区西侧40米,南邻矿界,西部为未采区,北与12#煤的采区轨道巷相接。

工作面与下部15#煤层8122工作面采空区水平投影位置相距65米。

工程自北向南推进,南北延伸长980米。

二、通风方式及方法****工作面采用“U+L”全负压通风。

即:运输顺槽作为进风巷,回风顺槽作为回风巷,尾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

在回风顺槽和尾巷每隔30米布置一个联络巷,平时封闭,当工作面推进到联络巷附近时,把密闭拆开,调节回风、尾巷的风量,解决上隅角瓦斯。

另外****尾巷利用采外配风,选用2×22KW对旋局扇通风,风机位置在****尾巷进风联巷调节窗外,风筒直径800 mm,风筒出口距尾巷掌头必须小于5米。

三、配风量计算1、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考虑抽放因素)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12#煤瓦斯相对涌出量在43.04m3/t,回采时按日产量2000t计算,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9.78 m3/min,根据以往工作面回采经验,工作面抽放率在80%以上,因此****工作面风排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1.95m3/min。

Q采回=q回ch4/1.0%×K回ch4=4.5/1.0%×1.6= 720m3/minQ采尾= q尾ch4/2.5%×K尾ch4=7.45/2.5%×1.6= 480m3/minQ采=Q采回+Q采尾= 1200m3/min(含采外配风300 m3/min)通过工作面的风量为:1200-300=900m3/min。

其中: 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q回ch4、q尾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尾巷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取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值计算得);K回ch4、 K尾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2、按工作面温度与风速计算Q采=60V采S采=60×2×6.06=727m3/min其中: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V采——工作面良好气候条件下的风速m/s;S采——工作面断面 6.06m2。

3、按工作面人数计算Q采=4N=4×60=240m3/min其中:4——每人所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 m3/min;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4、风速验算: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规定,12#煤****综采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喷雾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后的最低风速为0.25m/s,最高风速不得高于 5 m/s,通过上面三种方法计算后,取最大值进行验算。

0.25×60×S大≤Q采≤5×60×S小0.25×60×6.69≤900≤5×60×5.43(不含采外配风)100.35≤900≤1629其中:S小——工作面最小有效断面m2,取5.43;S大——工作面最大有效断面m2,取6.69;因此风速符合规定。

5、配风量的确定及风量分配:****工作面经以上计算,按正常生产2000吨,需配风1200 m3/min。

其中:运输顺槽风量:900m3/min;****回风顺槽风量:720m3/min;****尾巷风量:480m3/min,其中采外配风:300 m3/min。

四、瓦斯抽放(一)矿井抽放系统矿井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共有两座机房,旧机房安装有三台CBF610—2BV3—IN298型水环真空泵,配套电机功率355KW,额定流量298 m3/min,目前为两台工作,一台备用,在新抽放系统投入使用后,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新机房安装二台2BEC72型水环真空泵,配套电机功率630KW,额定流量480m3/min,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担负矿井的瓦斯抽放工作。

抽放泵电源取自矿井35KV双回路供电变电所。

矿井井下旧抽放系统布置两趟φ500mm的瓦斯抽放管路,泵站抽放管路负压侧分别安装一套φ500mm孔板计量装置,每台CBF610抽放泵安装有独立的正压排空系统,通过管路的不同连接,三台泵可实现高低浓度分别抽放、三台泵交换抽放。

旧抽放主管路从地面瓦斯抽放泵站接出,由旧回风井(4#井)进入旧回风,再经回风暗立井分别进入12#采区,采区管路沿采区回风大巷铺设,在每个回采工作面的回风联巷口进入回采工作面尾巷。

在地面瓦斯抽放泵站、井下管路分支处、回采工作面尾巷与抽放钻孔间设置相应的阀门、计量装置。

根据抽放管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地势较低的位置设置管路高负压放水装置。

现井下抽放管路总长约12650米,其中φ500mm 的瓦斯管7400多米,其余为φ380mm 瓦斯管。

新抽放系统布置一趟φ630mm(其中φ800mm的500m)的瓦斯抽放管路,泵站抽放管路负压侧安装一套φ800mm孔板计量装置,每台2BEC72型抽放泵安装有独立的正压排空系统,通过管路的不同连接,两台泵可互换抽放。

新抽放主管路从地面瓦斯抽放泵站接出,由新回风井进入回风斜井回风,再经第二回风大巷、集中回风巷,通过2117回风联巷进入12#采区****尾巷口。

根据抽放管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地势较低的位置设置管路高负压放水装置。

现井下抽放管路总长约2100米,其中φ800mm的瓦斯管500米,其余为φ630mm瓦斯管。

(二)****工作面抽放系统****综采工作面采用邻近层抽放、本煤层预抽放、上隅角抽放、采空区抽放等综合瓦斯抽放方式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

其中布置在尾巷的高中位钻孔在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进行本煤层和邻近层抽放;布置在回风的低位钻孔用于本煤层和上隅角的瓦斯抽放;在尾巷每隔一定距离(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决定)施工闭墙,接管进行采空区低浓度抽放;回尾贯眼进入落山且顶板跨落后接管进行上隅角低浓度抽放。

****工作面共布置三趟抽放管路,尾巷布置两趟(一趟φ500mm 铁瓦斯管,一趟φ380mm 铁瓦斯管);回风布置一趟φ380mm 镀锌瓦斯管。

尾巷布置的φ500mm瓦斯管,在每个钻场预留一个三通阀门,接中位钻孔、尾巷闭墙、回尾贯眼进行低浓度抽放;尾巷内的φ500mm瓦斯管,在每个钻场预留一个三通阀门,接高中位钻孔进行高浓度抽放。

回风顺槽布置的φ380mm镀锌瓦斯管,在每个钻场预留四个三通,接高浓度或低浓度钻孔进行抽放,回风顺槽管路在与尾巷管路交叉处分别与两趟管路进行连接,并分别设阀门,根据低位钻孔抽放浓度进行调整。

通过回尾贯眼用埋线管将回风顺槽低位钻孔(高浓度孔)与尾巷高浓度抽放系统连接,进行高浓度抽放,回风顺槽的抽放管路一般情况下只进行低浓度抽放。

(三)****工作面抽放设计1、钻孔设计(1)、****工作面高中位钻孔布置在尾巷内。

钻场布置在两个回尾贯眼中间,共布置32个钻场,每个钻场中施工两个钻孔,第一个钻孔仰角31o左右,偏向落山侧与尾巷夹角75o,钻孔长度70m;第二个钻孔仰角在25o左右,垂直于尾巷布置,钻孔长度76m 。

总工程量4690米。

(2)、****工作面初采瓦斯抽放钻孔共设计6个,全部布置在回尾1#贯眼和2#贯眼中间的尾巷内。

1#贯眼和2#贯眼中间布置3个钻场,每个钻场内分别布置两个钻孔,钻孔间距为1m ,直径200mm ,仰角13o—21o交错布置。

水平方向与顺槽垂直,钻孔长度76m ,并在工作面尾巷形成后按标高及时调整钻孔参数。

1#贯眼和2#贯眼中间布置3个钻场,钻场内布置工作面初采瓦斯抽放钻孔;从2#贯眼开始,每两个回尾贯眼间布置一个钻场,钻场内布置高中位大直径钻孔;具体见《****工作面尾巷钻孔布置图》。

(2)、****工作面低位大直径钻孔布置在回风顺槽内,回风顺槽内共布置37个钻场,1#钻场与工作面间距为25m ,沿回风顺槽依次向北每间隔25m 布置一个钻场,每个钻场布置4个低位钻孔,共设计低位钻孔148个,钻孔总工程量9027.6m 。

1#钻场布置的4个钻孔的参数分别为1#钻孔仰角28.9°,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22°,孔长30.8m ;2#钻孔仰角25.1°,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39°,孔长35.3m ;3#钻孔仰角21.0°,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50°,孔长41.8m ;4#钻孔仰角17.7°,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58°,孔长49.3m 。

2#钻场布置的4个钻孔参数分别为5#钻孔仰角15.5°,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11°,孔长56m ;6#钻孔仰角14.7°,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21°,孔长58.9m ;7#钻孔仰角13.8°,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30°,孔长62.8m ;8#钻孔仰角12.6°,偏向落山与回风顺槽夹角为38°,孔长68.7m ;3#钻场至37#钻场的钻孔参数与2#钻场的参数相同。

(具体见《****工作面回风顺槽低位瓦斯抽放钻孔设计图a》、《****工作面回风顺槽低位瓦斯抽放钻孔设计图b》)。

2、尾巷管路设计(1)尾巷内铺设两趟瓦斯管路,其中一趟用φ500mm铁瓦斯管,一趟用φ380mm铁瓦斯管分别用作低、高浓度抽放管路。

(2)尾巷瓦斯管与12#煤回风巷瓦斯管连接处都要留有三通,并安装绝缘管。

(3)尾巷瓦斯管与每个钻孔连接处都要留有三通,钻孔间要安装气门、放水装置及计量装置,抽放管路必须设观察孔,以便调节抽放量。

(4)两趟铁瓦斯管在与主管连接处各设一个旁通,并加设孔板。

3、回风顺槽管路设计:7、在一组隔爆水袋棚中必须使用相同规格的水袋。

八、煤层注水1、钻孔布置:****工作面采用短壁注水。

煤层注水钻孔垂直布置于工作面煤壁,呈三花眼布置,孔径73 mm,孔深5m,钻孔水平间距3m。

2、钻孔及注水设备:钻孔采用架拉支撑手持式气动钻机打孔,注水泵注水。

3、煤层注水系统:静压水—煤层注水泵—注水总阀门—注水表—Ф16mm高压水管—工作面三通—胶管—注水枪—橡胶封孔器。

3、质量要求:(1)、注水压力为8~12Mpa,注水流量要达到60~80L /min,注水时间、注水量要达到使煤体普遍湿润、邻孔出水、煤壁挂汗为止。

(2)、遇顶板破碎、当日不生产、过构造或放炮等,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以不注水。

(3)、距机头、机尾各5米可以不注水。

(4)、封孔用橡胶封孔器受压膨胀自行封孔,封孔深度可根据注水压力而定,一般为1.0~1.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