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苏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新苏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新苏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明白得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在探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看、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难点: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把下面画横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

(2)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000000摄氏度。

(3)2021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观众在现场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长40075700米。

2.师: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1)先分级,再去掉5791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5 791万。

(2)先分级,再去掉1000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10 00万。

(3)先分级,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数舍去,写上万字,约是15万。

(4)先分级,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够5,向万位后面进1,舍去尾数,写上万字,约是4008万。

3.师:如何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4.师:如何样把不是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种方法叫什么?(二)导入新课师:我们差不多学过了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那亿以上的数如何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为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做预备,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一)亿以上数的改写。

1.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02100000 1000000000 5305000000002.自主探究:(1)读一读这些数。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全套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一套适应苏教版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以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苏教版数学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题:- 数的认识和比较- 加法和减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长度和时间的认识- 数据统计和图形- 位置和方位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本套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认识和比较各种数,并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度量和比较- 掌握数据统计和图形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图形绘制- 了解位置和方位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位置描述和方位判断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和讲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游戏和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练和巩固:通过大量的练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 检测和评价:通过定期的检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效果。

教学安排本教案的教学安排为每周5天,每天1节数学课。

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日常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 练和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练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正确率和完成质量。

- 小测验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 期末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整个数学上册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教学设计
叙述求近似数的方法
说说四舍五入法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汇报展示
完成练习
三、启思导疑
1、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舍五入”,应该怎样用四舍五入来求
一个数的近似数?
(1)、看:看题目要求省略到哪一位;
(2)、找:找准所要求省略到的最高位;
(3)、求:求所要省略的最高位的下一位是“舍”还是“入”。
2、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和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对策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让学生结合日程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引导学生阅读数据,理解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的基本思路,从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媒体
小黑板、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
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近似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积极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情感目标:在收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体会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汇报交流
独立思考
指名答
集体订正
五、总结评价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生活中有许多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是不行的,你可以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进行讨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本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

二、本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与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探索并发现简单的规律。

①能正确口算几十或几十几百除以几十(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②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③能正确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④初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式题,能清晰地表达混合运算的步骤。

⑤初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能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⑥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和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目的意义。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

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⑦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初步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有趣的数学规律。

⑨能应用学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

(2)经历研究有关物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有关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①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射线、直线和线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名师教案之大数的认识教案 第六课时求近似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名师教案之大数的认识教案 第六课时求近似数

201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名师教案之大数的认识教案第六课时求近似数第六课时求近似数(P15 例6 练习二4、5、8)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本课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材运用拟人的形式,通过太阳与地球的对话,呈现有关地球、太阳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太阳与地球的大小关系。

并且结合具体数介绍“四舍五入”法。

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条信息,如: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余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

请大家看看,哪些是近似数。

最后说明:393亿和120余万,这些数所在统计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了尾数,这些是近似数,26台是准确数。

再出示教材中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收集并交流图中提供的信息,描述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再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使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从而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显得方便。

进而引出怎样将“非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从而介绍“四舍五入”法和如何用“四舍五入”将非整万数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在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后,应该根据具体例子让学生讨论:取近似数为什么用“≈”,改写与取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练习二第4题,下面画线部分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对比区分练习,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近似数,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P19、P20 练习三1、2)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以及数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理解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10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10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10篇)近似数教学教案篇一… …一。

教学内容:求出积的近似数和有关它的一些内容。

二。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难点: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

四。

教学过程:(一)复习:1.保留一位小数2.345.682.保留两位小数4.25634.7083.保留整数5.676.502(二)导入课:1.老师出示几个语句,你知道那些句子表达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你是根据句中的哪些字词来判断的呢?(1)我们班有28人(2)这个箱子里大约有23个苹果。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约60千克。

2.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生:四舍五入法3.师:现在就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思考并回答: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去它们的近似值?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4.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积的'近似数(三)探求新知: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列式计算,板书:0.04945(2)指明板演,集体订正。

(3)按要求,积保留一位小数,怎么保留?结果怎样?0.49×45≈2.2(亿个)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那么谁来归纳一下?生答,互相补充,归纳概括:我们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近似数》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近似数》教案

新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近似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求近似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2.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这时就需要近似数。

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近似数,学生在前面已经有过简单的认识,这里借助情境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阅读、思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方法回顾、准备。

】二、新课学习1.把1208800和1204800精确到“万”位。

精确到“万”位就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1)求1208800的近似数①课件出示:②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200000,这个点表示121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205000)③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08800大约在什么位置。

(学生上来指)④师:从数线上看,1208800接近几?(1210000)⑤用“四舍五入”:千位上8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2)求1204800的近似数①课件出示:②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04800大约在什么位置。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四位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 会进行万以内的整数加减法计算。

3.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学会使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 利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的认识1. 学习四位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 掌握万以内的整数加减法计算。

第二单元:分数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1. 认识和掌握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2. 学习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统计1. 学习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2. 通过观察和交流,评价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中的表现。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五、教学计划(此处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包括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几何图形模型等。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培养估算的意识。
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认识了“≈”知道了约等号的用法。掌握了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在平时的一些估算练习中,对于“四舍五入”法已有初步的了解。预习来自计1.举例说说近似数。
2.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
试一试:想想做做第2题。
2.教学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
对着前面收集的信息,提出讨论的问题。
(1)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2)用“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出示书本P97“试一试
想;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比较:此题与前面例题中求近似数的方法相比,有什么异同点?
三、训练反馈,消化巩固(10分钟)
2.生活中再认识近似数:
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
3.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5分钟)
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出示例题)指名读出表中信息:
讨论: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小结改写方法:“四舍五入法”
读一读第96页下面的一段话。
1.让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
第3、4、5题
【板块一】
1.学生读一读后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板块二】
1.分析数据,尝试写出近似数。
交流(订正)
交流得出:“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
教学内容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
通过练习交流,理解最高位和尾数的含义。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独立做一做,集体讲评,说说思考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
相同:方法相同“四舍五入”
不同:前者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单位。
【板块三】
1.让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相关习题进行点拨。第5题:符合要求的填法不止一种,并能注意有序地思考。
2.师巡视指导,尤其关注后进生。
3.交流汇报。




1.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第77第1题,第2题、第3题、第5题、第6题。
2.家庭作业:《一课一练》第74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及智力冲浪。
3.书本P97想想做做1。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5分钟)
1.出示例题:
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说说: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