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施倚天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
它可以帮助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进展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脏事件的风险。
但氯吡格雷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重点介绍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中风和其他心脏事件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来说,氯吡格雷更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之一。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外,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来说,氯吡格雷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可以减少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延缓疾病的进展。
不良反应尽管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事件方面表现出色,但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上,常见的氯吡格雷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出血、胃肠道不适和过敏反应等。
出血是氯吡格雷的最主要不良反应之一。
由于氯吡格雷能够影响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氯吡格雷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和合并其他出血风险因素的患者来说,需要特别小心使用氯吡格雷。
胃肠道不适也是氯吡格雷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这些胃肠道不适的出现可能会影响患者对氯吡格雷的依从性,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过敏反应是一些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轻微的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荨麻疹等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则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严重表现。
对于存在对氯吡格雷过敏史的患者来说,禁忌使用氯吡格雷。
结语氯吡格雷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药物,其预防心脏事件的效果显著,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但不良反应也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作者:钟益民李荣成汪家财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23期【摘要】目的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20例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明显高于对照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效果;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老年患者是易发群体,在当下老龄化社会结构中该病的发生率非常高,该病症一旦出现将会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及胸部疼痛等病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1]。
为了有效抑制由于血小板凝结而造成的血管阻塞等疾病,当前很多学者都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疾病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很多抗凝药物开始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部分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15年6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4~82岁,平均为(57.18±6.25)岁,病程4~21年,平均为(9.6±2.4)年。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利用常规性方式进行检查及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次,每次服用100 mg,在睡前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氯吡格雷药物1次,每次服用75 mg。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表时间:2016-03-08T13:49:08.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张恩宏[导读]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张官屯乡卫生院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优于噻氯匹定,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凝集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张官屯乡卫生院 061000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67例冠心病病人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
噻氯匹定组病人采用噻氯匹定治疗,氯吡格雷组病人采用氯吡格雷治疗。
对比治疗后24小时血小板凝集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24小时噻氯匹定组血小板凝集率为(32.24±3.13)%,氯吡格雷组血小板凝集率为(12.34±3.24)%。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氯吡格雷组血小板凝集率明显低于噻氯匹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
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优于噻氯匹定,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凝集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效果;不良反应冠心病也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血管腔狭窄和阻塞,病人在发病后出现缺血缺氧坏死现象。
在治疗上,抗血小板凝集是冠心病发展与恶化的关键控制措施。
本研究分析了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67例冠心病病人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
噻氯匹定组病人33例,包括男病人17例,女病人16例;岁数50岁~78岁,平均岁数(61.45±11.27)岁;体质量52kg~85kg,平均体质量(65.68±10.34)kg;冠心病发病年限2年~15年,平均发病年限(8.58±2.04)年。
氯吡格雷组病人34例,包括男病人18例,女病人16例;岁数48岁~80岁,平均岁数(61.67±11.18)岁;体质量51kg~85kg,平均体质量(64.67±10.23)kg;冠心病发病年限1年~16年,平均发病年限(8.78±2.23)年。
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分析

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分析该治疗方式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筛选本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时间、例数分别为2020年1月-2022年6月、45例,以治疗方式为分组方法,分别为阿司匹林治疗的参考组、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研究组,前组22例、后组23例。
按照不同治疗结局将治疗效果分级评价,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安全性。
结果相较于参考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参考组,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参考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存在较高要求,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相较于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具备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冠心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脏疾病,患者因心肌缺氧、缺血出现功能障碍,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疼痛等表现[1]。
关于冠心病的致病因素虽无确切定论,但学者统一认为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者伴心力衰竭,威胁生命安全[2]。
对于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是主要治疗机制,以抑制其血栓形成为治疗中心,能够通过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栓形成,改善症状[3]。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为了探讨该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本研究将其与阿司匹林进行对比,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
以治疗方式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治疗组,分别为22例、23例。
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可见差异统计值>0.05,符合研究开展要求。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冠心病治疗的药物,它已经被广泛用于预防心脏病发作。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减少心脏血管内的血凝块,从而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氯吡格雷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患者在使用时注意。
我们来看看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
氯吡格雷主要用于预防心脏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和心脏病发作。
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而氯吡格雷可以帮助他们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也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ACS是一种急性心脏病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脏血液循环,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对于ACS患者来说,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氯吡格雷还可以用于治疗血管内支架术后的患者。
在这类患者中,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而氯吡格雷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促进血管内支架的愈合和稳定,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它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并减少血栓的形成,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患者在使用时谨慎。
氯吡格雷还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例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初期出现,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减轻,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仍然需要留意胃肠道的变化,及时就医。
氯吡格雷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等。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氯吡格雷,并就医处理。
氯吡格雷还可能引发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患者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就医处理。
在使用氯吡格雷之前,患者应该先接受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避免因个体差异造成不良反应。
希望患者们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氯吡格雷,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对于老年人、肾功能受损者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氯吡格雷的剂量或使用方法,因此在使用氯吡格雷前应该告知医生相关的个人健康状况。
【关键词】
氯吡格雷、冠心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应用范围、用药注意事项、剂量和用法、有效、注意不良反应、重要作用
1. 引言
1.1 氯吡格雷的定义
氯吡格雷,又称氯吡格列,是一种用于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它属于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氯吡格雷在循证医学研究中被证实有效,被列为冠心病治疗的标准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ADP受体P2Y12,阻断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3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保护冠状动脉的通畅性,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损伤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氯吡格雷还可以延长血管内膜修复的时间,促进血管的愈合和重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时需注意严格遵医嘱,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合理的用药和定期的监测,氯吡格雷将继续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带来福音。
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定期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抗凝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密切观察身体症状变化,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向医生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
况
韦国芳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7(033)027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42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分析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对稳定病情具有重要作用,且该药安全性高.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韦国芳
【作者单位】561400 晴隆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刘贻平
2.不同品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J], 王炳华;张小娟;张林猛
3.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郑敏
4.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J], 伍勇
5.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J], 邹延新;李妮妮;张月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分析

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1-09T10:27:33.6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作者:徐天兵[导读]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1]。
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永州 425501【摘要】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应用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治疗效果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1]。
根据临床上对冠心病的研究,其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和诱因,其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其中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不良生活习惯、过量饮酒、缺少身体锻炼、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和家族史等[2]。
根据对冠心病患者的观察,冠心病的发作通常与患者大量吸烟、体力活动增加、情绪波动较大以及天气变化存在关联。
本研究对氯吡格雷应用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在54~79岁,平均年龄(64.52±4.76)岁,患者的病程在3~19年,平均病程(11.65±2.0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施倚天
发表时间:2018-11-09T16:31:55.8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5期作者:施倚天
[导读]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理想,安全性非常高。
(启东市中医院心内科 226200)
摘要:目的对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方法以我院6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治疗,对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21.2%,对照组为6.1%。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1.1±0.4)次/周,持续时间为(2.5±0.8)min,P<0.05。
结论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理想,安全性非常高。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不良反应;疗效
冠心病是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心悸等临床表现,积极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是治疗的主要意义。
药物治疗是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不同的药物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
近年来,冠心病药物种类越来越多,有研究证实[1],氯吡格雷在本病中的疗效非常理想,为此,我院以6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6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5,患者年龄平均(66.8±6.7)岁,患者病程平均(6.9±1.8)年,合并高血压患者1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6,患者年龄平均(66.4±6.8)岁,患者病程平均(6.6±19)年,合并高血压患者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
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患者无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无心功能衰竭症状;患者无精神类疾病;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mg/次,一日一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
观察组:患者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75mg/次,一日一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后心绞痛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心悸等临床表现改善情况进观察,同时对患者24h心电图进行观察,综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1.4评估指标[2]
显著: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80.0%,发作时间明显缩短,心电图显示ST段无偏移,T波无倒置;改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超过50.0%,但低于80.0%,发作时间缩短,心电图显示ST段无明显偏移,T波水平或倒置程度减轻。
无效: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
评估有效率=显著率+改善率。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t、卡方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疗效评估
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21.2%,对照组为6.1%,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 1 疗效评估
组别显著改善无效评估有效率
观察组 15例 11例 7例 21.2%
对照组 19例 12例 2例 6.1%
p值 — — — <0.05
X2 — — — 4.45
2.2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2.3心绞痛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1.1±0.4)次/周,持续时间为(2.5±0.8)min,P<0.05,详见下表。
表 2 心绞痛改善情况
组别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持续时间(mi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 5.1±0.7 1.1±0.4 10.5±3.1 2.5±0.8
对照组 5.3±0.6 3.5±0.7 11.4±2.7 5.6±1.3
p值>0.05 <0.05 >0.05 <0.05
t值 1.27 4.46 1.15 5.37
3.讨论
冠心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患者以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坏死、心绞痛等表现为主,影响患者健康、降低患者生命质量[3]。
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阿司匹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药物,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能够对血小
板环氧化酶进行不可逆的抑制,继而达到消炎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阻止血栓形成[4]。
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类药物,属于高选择性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的一种,能够对二磷酸腺苷受体与血小板结合,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患者血栓形成几率[5]。
氯吡格雷同时能够对环氧化酶活性进行抑制,抑制血栓素生成。
氯吡格雷口服后2h内即可达到效果,药物半衰期为5h,患者治疗后3-7天能够达到稳定的效果,但在终止治疗后5天左右血小板聚集状态逐渐回到原有状态。
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21.2%,对照组为6.1%,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悸等表现改善更为理想,患者疗效更为理想。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1.1±0.4)次/周,持续时间为(2.5±0.8)min,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有所下降,持续时间也都得到减少,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进而证明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此外,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进一步证明了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安全性非常高。
总的来说,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治疗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同时不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宁静.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135.
[2]肖文可,钟柳芳,何梓明,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06):768-770.
[3]王婷,王智慧.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0):100-101.
[4]韦国芳.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7):94-95.
[5]钟益民,李荣成,汪家财.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