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宋诗的名气

合集下载

文人四大家们:汉赋四大家、唐诗四大家、宋词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文人四大家们:汉赋四大家、唐诗四大家、宋词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文人四大家们:汉赋四大家、唐诗四大家、宋词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1、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这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

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

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6篇。

杨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人。

以文章名世,有《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

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是东汉名儒和著名学者。

有《两都赋》闻名天下,《汉书》则开断代史正史模式。

张衡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

2、唐诗四大家唐诗四大家指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宋词四大家宋词四大家指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

唐诗宋词人物排行榜

唐诗宋词人物排行榜

唐诗宋词人物排行榜唐诗宋词人物排行榜唐代和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诗、宋词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唐诗宋词人物排行榜。

一、唐诗人物排行榜1、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包括《将进酒》、《庐山谣》等名篇。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意境深远,让人深受感动。

2、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诗史之父”。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表现了诗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3、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热爱。

4、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家园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二、宋词人物排行榜1、苏轼: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被誉为“文学巨匠”。

他的词歌风格多样化,有清新淡雅的《江城子》、婉约柔美的《水调歌头》等。

2、李清照: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歌既有清新柔美的《如梦令》,也有温柔深情的《声声慢》等。

3、辛弃疾: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将领,被誉为“词史第一人”。

他的词歌有豪放慷慨的《青玉案·元夕》,也有婉约柔和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4、欧阳修: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千古文章之第一”。

他的词歌有深情厚意的《生查子·元夕》,也有滑稽幽默的《鹧鸪天·七夕节》等。

总之,唐宋的文学之花,那些流芳千古的名作和传世佳作,无不彰显着文化的璀璨灿烂,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艺术之美。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是古诗词中的代表。

从古代到现代,唐诗宋词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唐诗宋词被誉为“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和生动的情感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璀璨明珠,对中国文学谱系的发展和演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方面,探讨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一、历史背景唐诗宋词是指唐代和宋代的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并且被广泛地推崇和传承。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唐诗为唐代最为瑰丽、最为优美、最为辉煌的文学遗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诗在内容上,主题广泛,涵盖了诸如政治、哲学、历史、人生哲学、自然景物等方面。

而在形式上,则使用了多种诗体和韵律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唐诗以其雄浑壮丽的气势、平实自然的风格、精炼高超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

而宋代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高潮,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

宋词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它在内容上反映了宋代的政治、社会、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生活,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以往文化的历史魅力。

而在词的形式上,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绝句、律词、长短句、小令等,且在格律、韵脚、意境等方面都给人带来了新的感受。

宋词的音乐性和流畅性非常强,返回了这一时期作品的唯美主义和艺术理想主义。

在宋代的文化上承袭和发展了唐代的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重要成果。

二、文化内涵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是指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思想、历史、文化等元素。

这些元素构成了唐诗宋词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作品。

1.意象浓郁唐诗宋词以其丰富多彩而著称。

唐诗吟咏大自然和各种生命现象,展示了天地万物的壮丽和美丽。

宋词则注重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柔情似水、细致入微的方式,叙述了人们生命中感性和理性的方面。

唐诗宋词元曲:宋代文学的杰出之作

唐诗宋词元曲:宋代文学的杰出之作

唐诗宋词元曲:宋代文学的杰出之作概述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创造力爆发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以唐诗、宋词和元曲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唐诗、宋词和元曲三个重要的文学体裁,并探讨其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唐诗唐诗是指创作于唐朝(618年-907年)时期的诗歌作品。

其特点是形式严谨、意境深远,以及对社会状况、自然景物等各种主题的表现。

著名的唐诗家包括杜甫、李白、王维等人,他们以骚雅颇具个性化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们通过各类艺术手法,如对偶结构和象征意义等,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观。

二、宋词宋词是指创作于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的诗歌作品。

相对于唐诗的雄浑豪放,宋词更为婉约柔美,表达了细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他们通过运用精炼的语言和含蓄的表达方式来描绘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主题,成就了千古绝品。

三、元曲元曲是指创作于元朝(1279年-1368年)时期的戏曲作品。

它以对白为基础,结合音乐、舞蹈和演员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创了中国戏剧史上最独特丰富的阶段之一。

元曲分为四大类:散曲、杂剧、元杂剧和元曲。

其中《西游记》、《红楼梦》等作品都是元曲的代表作之一。

四、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文学体裁之一,在宋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唐诗宋词元曲充满了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们学习和追捧的对象。

在不同的时期,诗词对于社会表达、族裔认同以及道德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他们通过卓越的艺术手法和深入人心的情感展现,让读者体味到了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最后,在宋代文化中,崇尚艺术、崇尚自然成为主流。

唐诗、宋词、元曲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特别是具备深刻思想内涵和独具个性特征的优秀作品,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门类繁荣发展。

唐诗与宋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唐诗与宋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唐诗与宋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两个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巅峰之一。

自古以来,唐诗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的精华之一,宋词则是中国文学的另一大精髓,两者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首先,唐诗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可置疑的。

唐代诗人群体、诗歌体制、诗歌创作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中一道光辉的风景线。

唐代诗歌体制经过了三百年的磨砺与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诗的风格。

唐诗精神内涵的强大,象征了中国古代文学最辉煌的时期,处于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

唐诗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人文与社会价值。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出的不仅是悲伤之情,更是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这使得唐诗具有了独特的人文与社会意义。

其次,宋词的地位同样不容小觑。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标志性的一个时期,被视为后期古文的开创者。

宋代词人形成的文学传统主要通过「词」这一形式来呈现,这种文体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古代文学的音乐性和意象性。

宋词与唐诗不同之处在于,宋词升华了唐诗中表现生活情趣的一些元素,使文学更加浪漫、感性,有一种富有现代感的情怀。

同时,宋词还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工艺,词的韵律、音乐感以及意境的统一极具特点,被誉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成熟和优秀的一个文学体裁。

对于诗歌的价值,我们不应仅仅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去看待。

对于历史和文化本身来说,唐诗与宋词同样也起到了美化、宣传、纪念等作用。

它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够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及其所追求的艺术与思想方向。

同时,它们也是人民对自己历史舞台的心灵活动与文化积淀的真实记录。

因此,唐诗宋词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

总之,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唐诗以其宏大的格局和人文的艺术韵味、社会不容忽视的深度和广度;宋词以其灵动、婉约而亲切的风格、多样化的主题表现和次文化的投射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具地位。

唐诗情感联接天地人心,宋词引领人们置身于慢慢流淌的物我两忘之境,唐诗与宋词的不同之处,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给文学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唐诗和宋诗的差异性分析

唐诗和宋诗的差异性分析

唐诗和宋诗的差异性分析作者:孙婕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2期摘要: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当中最为辉煌和灿烂的一部分,不仅文学价值巨大,社会研究意义也十分的突出。

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学术界对于唐诗的推崇十分的明显,而在唐诗的对比下,其他朝代的诗歌便显得黯淡无光。

其实就近体诗的发展来看,唐诗是一座高峰,宋诗同样也是一座高峰,只不过宋诗走向了和唐诗不同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宋诗的价值,本文就唐诗和宋诗的具体差异进具体分析,旨在为诗歌导读和鉴赏提供参考。

关键词:唐诗;宋詩;差异性作者简介:孙婕(2000.5-),女,辽宁义县人,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三17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1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不仅流派众多,涌现出来的名家也具有庞大的规模。

在唐之后的宋王朝,文化发展成果不断,在词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在诗歌上,虽然也有着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有唐诗这样一座高峰,宋诗的光芒显得有些暗淡。

虽然说宋诗的名气不如唐诗响亮,但是宋诗却有了迥异于唐诗的风格,这种风格使得宋诗在另一条道路上成为了一座高峰。

为了更好地认识唐诗和宋诗的价值,对二者的区别进行分析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唐诗和宋诗在风格上的区别就唐诗和宋诗的比较来看,二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在风格上的差异。

简单来讲,唐诗在整体风格上表现更加雄浑,尤其是盛唐诗歌,不仅慷慨激昂而且包罗万象,宋诗相比与唐诗,少了几分壮阔,但是情志却更加的突出。

从具体的诗歌分析中可以发现,唐诗在风格上重视的是豪情,而宋诗在风格上则更加侧重于理趣。

举个简单的例子,盛唐诗歌当中的边塞诗歌,每一首都是大气的体现,其中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霸气,也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壮阔场景,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山河丽色。

而除了边塞诗当中的壮阔,山水诗以及其他诗歌当中也有雄浑的感觉,比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风格是唐王朝的强盛所赋予的。

唐诗宋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唐诗宋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唐诗宋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中国古代文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在诗歌方面,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

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探究,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度和魅力。

一、唐诗唐诗是指唐朝时期创作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代的文化和文学水平极高,唐诗不仅有数量的优势,更有质量的保证。

唐诗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常常用来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理解。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段经久不衰、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象征。

唐诗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经典名句。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诗的深厚影响在中国文化中仍然广泛存在。

许多人都有朗诵唐诗的习惯,赏析唐诗也被视为一种文化的修养。

二、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艺术高峰,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抒情诗歌。

宋词的艺术特点是音乐性很强,旋律优美动听,体形简短、深刻,情意丰沛、婉转动人。

苏轼被公认为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创作既多姿多彩,又极富密度。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是苏轼的一首代表作,借用古典传说,运用了丰富的音韵手法描绘了书生的爱情。

这首词中“A区区夜雨,B风风敲门”这样的反复和平仄押韵使人听了十分舒适,常常被用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情感。

在宋词中,李清照也是一位著名的词人。

她的词作体现了女性的单纯、柔情、忧伤和矛盾。

《如梦令》是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表达了女性对心上人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被誉为“ 千古绝唱,奇女子之绝唱”。

宋词中还有许多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佳作。

如李煜的《庐山谣·登润州司马青衫泪》中“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这句动人心魄的话语,以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一抒发对爱情的强烈渴望的句子。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辉煌的光芒。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卓越的创作成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文学史中的唐诗宋词唐诗,指的是唐代时期创作的诗歌,以其丰富的题材和精巧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宋八大家”之一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等作品,都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宋词,是指宋代时期创作的诗歌形式,与唐诗相比,宋词更为细腻,注重意境的描绘和感情的表达。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词四大家”之一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作品,都是宋词中的代表作品。

2. 唐诗的影响与价值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迪。

唐诗具有广泛的题材,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绘,更有对人情世故的揭示。

唐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诗的影响远不仅限于文学领域,它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唐诗的出现推动了文字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唐朝的文化成果能够流传下来。

此外,唐诗还在东亚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文学创作。

3. 宋词的影响与价值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以其微妙的言辞、细腻的情感和精细的艺术表达而闻名。

宋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词的影响也超越了文学领域,它在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宋词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使得诸多词曲作品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被流传为古曲,成为流传百世的传世之作。

4. 唐诗宋词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在文化传承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诗与唐诗的名气之比较
摘要:宋诗属于宋代文学的范畴,同时也是中国诗歌体裁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后人对宋代文学的印象大多是其词的兴盛发达。

那么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呢?宋诗的名气其实并不差,然而与唐诗相比却去之甚远,其原因
关键词:宋诗唐诗名气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人们通常把唐诗和宋词相提并论。

宋诗似乎就被不自觉地轻视了,以至于宋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及唐诗与宋词。

但是宋诗是在唐诗之后,多多少少会继承一些唐诗的遗风,比如宋代初期有一些“晚唐体”诗人。

所以说宋诗不如唐诗有名一定有着文学层面、社会层面等多方面的理由。

首先,从最浅显的层次入手。

一个事物的名气往往要先看它是否占据主流地位。

唐代是一个诗歌王国,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按新编《全宋诗》收录,共11万多诗人、20多万首诗作。

此处可以看出宋诗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唐诗,但是仅凭数量是不能代表一个事物的主流的。

唐代的诗占据着文学的主流地位,唐代的词、散文、传奇等虽有发展,但都远不如唐诗的兴盛。

而宋代词的发展壮大前所未有地冲击了宋诗的地位。

宋词在发展伊始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苏轼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

陈师道用“以诗为词”评价苏词,道中苏词革新的本质。

从整体上观照,词的“雅化”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词逐渐向诗靠拢的一个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

词至东坡,其体始尊。

再次,苏轼改造了词风。

出现在苏轼词中的往往是清奇阔大的景色,词人的旷达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

传统区分宋词风格,有“婉约”、“豪放”之说,苏轼便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凡此种种“诗化”革新,都迅速地改变着词的内质。

所以,词的发展革新促使其逐渐取代诗的地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唐诗是一个朝代的文学主流形式,而宋诗虽然数量庞大,却次于宋词,不能称其为宋代的文学主流形式。

从这里可以大致看出宋诗不如唐诗有名的最浅显的原因之一。

除了外在的形式之外,任何一张文学体裁的名气和地位必然与之内在的内容与其所反映的文学精神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下面就要谈一谈唐诗与宋诗在内容及其感情精神层面的区别。

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

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

唐诗多注重生活感受的直接描写和抒发;宋诗的优秀之作也来自生活,但往往先从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形式。

所以宋诗即令句句生动具体,总是有某种逻辑思维的潜流贯穿其中,不像唐诗的意境大都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总之,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

由于这些原因,宋诗比唐诗好学。

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

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理性可以深思熟虑获得,而感
TEST
2015/10/31
性(形象思维)却比较难于捕捉。

比如唐代咏梅诗较少,有点名气的如李商隐的《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

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

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

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

“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

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

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

再来看宋代的咏梅诗,如王安石的《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或者林逋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

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王安石的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尽管在思想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两首诗也有共同点,他们都是为始于梅花,终于梅花,而其中所包含的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则是需要读者仔细品味,思索其中的理趣或者某种人生态度。

但再看李商隐的诗,很显然梅花只是诗中的存在物的一部分,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

后来则借梅花抒发自己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所以说,唐诗更注重人的内心情感和生活体验,而宋诗则更注重说理,或者像后人所说的以文为诗。

那么为什么以文为诗要逊于言情抒情之诗呢?首先,文学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便是为人提供一种审美意识和抒情方式。

越是接近生活接近人们内心的感情的文学越是收到人们的青睐。

平凡人很难有宋代诗人那种敏思苦想的习惯,以及追求理趣的志向。

而通常都会有对自己生活的体验。

这就是文学上的重要问题“共鸣”。

下面专门来谈一谈“共鸣”的问题。

唐诗注重抒情,从日常生活出发,言人之常情。

这样就能使唐诗的抒情性增强,容易产生文学共鸣的情感。

比如上面所举例子,人们读到李商隐的《忆梅》,很容易在留滞异乡时与诗人产生共同的情感,从而进一步升华内心的体验。

而读林逋或者王安石的《咏梅》,就会产生一种首先是需要思考而非与诗人共情的状态。

因为他们之所以咏梅是想说明一种人生态度或者哲学理趣,这些东西相比于抒情的感性特点,过于理性,很难达到使后人与之共鸣的状态。

唐诗多以强烈的激情去感受现实生活,重视生活感受的直接抒发和描写,显得浑厚博大;宋诗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以方学为诗”比较喜欢用典,书卷气较浓,显得委曲精深。

最后,还想讨论一个外在原因。

那就是政治与外交的影响。

唐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圈可点。

文功武治,经济发达,文化灿烂,人才济济。

定南越,通西域,开疆拓土,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唐诗的璀璨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唐朝的繁荣昌盛在唐诗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唐诗对外的影响也很甚远,当
时亚洲不少国家诸如日本排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文化等。

在日本的名著《源氏物语》中就大量引用了白居易等唐朝诗人的诗句。

足以见得唐诗深远的影响。

而宋诗对外的影响不及唐诗,宋朝与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对立时,宋诗对他们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很有限制。

虽然宋诗不如唐诗有名,但宋诗尤其独特的魅力与优势。

我们在看待一种文学的地位时,多从大众观点来探讨,然而文学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

宋诗在说理说趣方面有着其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