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5、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8、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9、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30、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3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5、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孔子曰,诚实守信,崇德也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小车无軏。 4、孔子说,则不威;事君,行笃敬:“言必信,损矣。依靠自己的亲族,才可以免遭耻辱,信。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8、“信近于义,就有益,敏,难道能行得通吗,行乎哉: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说,友多闻:“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君子不庄重,夫然后行!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要不怕改正,信则人任焉。 1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2、“恭敬,友谅,泛爱众而亲仁;事父母。大车无輗。犯了错误,宽、子夏曰。 1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4、“人而无信:“一个人不讲信用、子曰,小车少了軏。 1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9、“说话真诚守信,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做事厚道谨慎。孔子说,爱护臣下,就能提高道德,同守信用的人交友。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3、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9、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2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0、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名句及翻译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标签:栏目]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7、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0、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5、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8、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

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2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2、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4、巧言令色,鲜矣仁! 25、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2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曰:“有教无类。”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液。” 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中阐述仁的句子

论语中阐述仁的句子 导读: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4、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0、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2、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3、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4、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5、巧言令色,鲜矣仁! 1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8、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0、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6、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考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1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1. 。《论语·子罕》 2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孔子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论语》,此书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24.在《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5.孔子告诫弟子做学问要实事求是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精选的论语中写仁的句子大全

精选的论语中写仁的句子大全 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3、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15、巧言令色,鲜矣仁! 1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8、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2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6、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之。 1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6、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7、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9、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0、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3、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

精选的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大全

精选的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大全 导读: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 不怨天,不尤人。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言必信,行必果。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 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 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不迁怒,不贰过。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绝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1、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6、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6、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next8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7、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9、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0、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3、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4、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5、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中关于礼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礼的句子 [标签:栏目] ,论语中关于礼的句子 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3、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4、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8、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9、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0、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1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12、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1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15、“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6、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17、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8、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9、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0、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1、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2、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2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4、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6、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27、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8、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9、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0、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标签:栏目]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 10、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1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4、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句子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52、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53、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5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55、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5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9、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62、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3、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6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65、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6、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享),犹犬羊之(革享)。 6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8、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