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第二章 临床接诊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 相关专业知识 第三章 口腔修复学

第三章口腔修复学目录1.临床接诊2.牙体缺损修复3.牙列缺损修复4.牙列缺失修复5.其它PART 01 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病史采集(一)主诉(二)现病史(三)既往史本病有关;全身情况(四)家族史以下对初诊过程内容描述错误的是A.准确了解患者的主诉B.详尽收集相关病史C.进行系统的专科检查D.进行必要的全身检查E.简明扼要的书写初诊病历『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初诊病例一定是详尽相识的进行书写。
口腔检查(一)口腔外部检查1.颌面部检查对称,缺损,比例,协调,面型2.颞下颌关节区检查a.活动度b.听诊c.触诊d.开口度开口型e.侧方运动注意:下颌开口度,开口型前伸侧方运动都属于下颌运动检查3.咀嚼肌检查咬肌,颞肌收缩强度,对称性(二)口腔内部检查1.口腔卫生情况2.缺牙区伤口愈合情况3.余留牙的情况牙体、牙周、松动度、咬合4.颌骨和牙槽嵴的情况骨尖、颌弓、颌间距离5.口腔黏膜及软组织情况黏膜、系带、舌、唾液6.原有修复体的检查主观感受(三)影像学检查1.常规X线检查临床上最常用、最有效的辅助检查2.颞下颌关节X线侧位片关节凹、髁突外形及二者位置关系等3.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不够准确4.口腔专用锥形束CT(四)模型检查取下颌印膜医生站在患者右前;上颌右前或右后(五)咀嚼功能检查修复前准备(一)修复前口腔一般处理1.急性症状2.拆除不良修复体3.牙周治疗、牙体牙髓治疗(二)余留牙1.松动牙松动原因?2.残根3.根分叉病变(三)修复前调磨、正畸、冠延长咬合调整与选磨过长牙、不均磨耗、(牙合)创伤缺损到牙槽嵴顶距离:生物学宽度2mm+1mm(四)修复前黏膜病及外科处理1.治疗口腔黏膜疾患溃疡、白色病损2.唇、颊、舌系带、瘢痕组织、松动软组织3.缺牙区牙槽嵴红肿黏膜拆除不良修复体、停戴旧义齿4.去除骨尖和骨突拔牙后1m下前磨牙舌侧、上颌结节(双侧肥大只修单侧)1.正常人开口度:37-45mm2.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12mm3.永久修复时机:拔牙后3m4.过渡性全口或可摘义齿:拔牙后1-2w5.骨突修整:拔牙后1m左右下列可能会导致口腔组织支持、固位能力下降的情况,除外A.骨质疏松B.糖尿病C.口干综合征D.长期戴用全口义齿E.对金属材料过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金属材料过敏并不是导致口腔组织支持固位能力下降的情况。
口腔修复学(第七版)教学大纲

蚌埠医学院修复正畸学教研室《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什么是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的研究对象和在本校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
2 、了解口腔修复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基本治疗手段及其基本治疗过程,了解口腔修复工作的意义。
3 、掌握口腔修复学三个重要的术语定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初步了解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4 、了解国内外口腔修复的历史发展过程,现行状况以及未来修复的展望。
5 、了解口腔修复学的特点。
[ 教学内容 ] : 1 、口腔修复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 、口腔修复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基本治疗手段及其基本治疗过程,简述口腔修复工作的意义。
3 、口腔修复学三个重要术语: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定义,简述其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4 、国内外口腔修复的历史发展过程,现行状况以及未来修复的展望。
5 、口腔修复学的特点。
[ 学时] :1 学时 [2016-3-1(6)] [ 教学方法] :讲授[任课教师]:张晓东第二章临床接诊[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 、掌握患者就诊后的接诊顺序、临床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如何根据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初步对牙科椅的性能有所认识,了解口腔器械的功用。
2 、了解修复前应作的准备及处理。
3 、掌握病历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4 、了解医生与患者及技工交流的重要性。
[ 教学内容] : 1 、初诊准备,通过病史采集充分了解病员的主诉以及病员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2 、通过口腔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颌面部外形,缺牙区伤口愈合情况,口腔余留牙情况,颌骨和牙槽嵴以及口腔软组织情况,全身情况等。
3 、如何拟订治疗计划和修复计划,记录治疗全部过程。
14 、简述修复前准备及处理:口腔一般处理、余留牙保留与拔除、正畸治疗、咬合调整与选磨、临床牙冠延长、口腔黏膜疾患治疗及修复前外科处理。
口腔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重点考点总结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临床接诊 (3)第三章牙体缺损的修复 (4)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 (11)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14)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24)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25)第一章绪论1.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是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artificial device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2.修复体prosthesis:用于修复口腔及颌面部缺损的、由人工制作的装置(如义齿、义颌、义耳等)统称为修复体。
3.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内容:1)牙体缺损或畸形的修复治疗;(全冠、部分冠、嵌体、贴面)2)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种植牙)3)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全口义齿修复、种植全口义齿)4)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义眶、义耳、义鼻、义颌修复)5)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牙周病松动牙的固定式夹板、可摘式夹板固定)6)颞下颌关节疾患的修复治疗。
(牙合垫、咬合调整、牙合重建)4.描述口腔修复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R”,即Replacement:替代;Reconstruction:重建;Regeneration:再生。
5.口腔修复学发展的趋势(看看):1)牙体缺损修复嵌体化;2)牙列缺损修复固定化;3)牙列缺失修复种植化;4)残根、残冠的保存化;5)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6)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6.口腔修复学的特点:知识基础广、实践性强、美学素养要求高。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第二章临床接诊1.临床接诊clinical communication:是临床医生与患者沟通交流后,针对主诉,通过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明确病因、制定并逐步完成治疗方案的过程。
临床接诊按诊疗程序可分为初诊、复诊和复查三部分。
口腔目录汇总

口腔颌面部X线技术特点 牙齿、牙周组织正常及病变X线影像 颌面骨炎症X线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X线诊断 颌面骨损伤及系统病在颌面骨表现的X线诊断 唾液腺疾病的X线诊断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
藻酸盐印模材料和蜡型材料的形变实验 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粘接材料的粘接性能实验 基托材料、银汞合金和石膏的力学性能实验 口腔材料的硬度实验
第六章 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促进因素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第八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牙 第九张 牙龈病
周 第十章 牙周炎
病 第十一章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学 第十二章 牙周医学
目 第十三章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录 第十四章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第十五章 牙周基础治疗
第十六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实习一 实习二 实习三 实习四 实习五
第六章 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
第七章 牙发育异常和着色牙
第八章 牙外伤
第九章 牙慢性损伤
第十章 牙本质过敏症
第十一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十三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牙 第十四章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体 第十五章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十三章 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卫生政策
第十四章 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
第十五章 口腔预防实习教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口 第四章 腔 第五章 黏 第六章 膜 第七章 病 第八章 学 第九章 第十章
口腔粘膜病学概论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口腔斑纹类疾病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唇舌疾病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艾滋病
口腔修复学总结

口腔修复学By 颢 1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临床接诊技术 (3)第二章牙体缺损修复 (5)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 (16)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23)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34)第九章种植义齿的修复 (45)其他章节总结 (50)2By 颢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临床接诊技术一、名解:1.Prosthodontics口腔修复学:是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种缺损及相关口颌系统疾病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二、问答题1.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郑大09】(1)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2)牙列缺损修复的固定化(3)牙列缺失修复的种植化(4)残根残冠的保存化(5)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6)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2.从口腔修复学材料的演化轨迹试述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暨南13】(1)牙体缺损修复嵌体化:长期以来,牙体缺损修复--直是以银汞充填和树脂直接法充填的方式进行修复,这两种材料分别具有污染和聚合收缩导致继发龋的缺点,采用瓷嵌体、金属嵌体或树脂嵌体修复牙体缺损是一种良好的解决办法,既无污染,又可消除收缩引起的微间隙,还可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美观性,因而嵌体化将是牙体缺损修复的趋势。
(2)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修复材料的发展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口腔修复的材料必须满足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生物功能、生物质感几条要求,理想的修复材料是以人体相应组织为参照的仿生材料或生物类材料。
因而,仿生化应成为口腔修复材料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3)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 CAD/CAM)义齿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修复体制作工艺和技术,显著提高了修复体制作精度,同时又明显简化了制作程序,并使其可以进行集约化的大生产。
口腔修复病例范文全口口腔病历范文

口腔修复病例范文全口口腔病历范文慢性根尖囊肿主诉:患者右上牙食物嵌塞数年要求诊治现病史:右上牙发现龋洞数年,曾有过疼痛史,经常有食物嵌塞,现要求诊治。
既往史:患病有牙痛史,无其他重大疾患检查:右上4牙合面龋坏,探诊(—)冷热诊(-)扣(-),牙龈处有一瘘道,牙齿无松动X线:根尖大面积阴影,圆形,周边有一层骨白线包绕,根尖位于阴影之中诊断:右上4根尖囊肿治疗计划:常规开髓,拔髓,无痛根管治疗,充填。
三个月以后,瘘道未消失,阴影未缩小,行囊肿切除术及根尖切除术。
三个月复诊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主诉:患者右上后牙反复肿痛,牙龈起脓包6个月要求诊治现病史:一年前右上后牙曾有冷热痛史,在外院治疗过,一个月前进食将治疗过的牙咬断既往史:有牙痛史,否认重大疾患检查:右上5残根根管外漏探不通叩(-)右上4颈部契状缺损并发深龋探已穿髓无反应冷热测无反应叩(+)松动1度 X 线显示两根尖周均有透射影像直径0.5*0.5CM 自牙龈瘘管口插入牙胶尖在拍X片显示诊断丝指向右上4根处边界不清且不规则的透影区诊断:右上4慢性根尖囊肿治疗:右上4根管治疗充填颊颈部缺损观察根尖病变的修复情况后考虑修复右上5拔除后义齿修复牙震荡主诉上前牙因撞击疼痛1小时现病史一小时前患者因打篮球时候不慎撞击至前牙感觉牙有伸长感咬合痛来就诊既往史患者否认有牙痛史和其他疾患检查右上1牙冠完整轻度松动龈缘少量出血叩(+)冷热反应迟钝 X线显示未见根折牙周膜间隙轻度增宽诊断右上1牙震荡治疗患牙调牙合松动牙固定该牙休息定期复查做牙髓活力测试如牙变色及时做根管治疗我打字慢先给你3个常用的病例有时间我接着回答你慢性根尖囊肿主诉:患者右上牙食物嵌塞数年要求诊治现病史:右上牙发现龋洞数年,曾有过疼痛史,经常有食物嵌塞,现要求诊治。
既往史:患病有牙痛史,无其他重大疾患检查:右上4牙合面龋坏,探诊(—)冷热诊(-)扣(-),牙龈处有一瘘道,牙齿无松动X线:根尖大面积阴影,圆形,周边有一层骨白线包绕,根尖位于阴影之中诊断:右上4根尖囊肿治疗计划:常规开髓,拔髓,无痛根管治疗,充填。
《口腔修复学》

第6节 3/4冠 一、前牙3/4冠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前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邻面预备 2.切斜面预备 3.舌面预
备 4.邻沟预备 5.龈边缘预备及精修完 成 (三)前牙3/4冠的制作 1.蜡型制作 2.铸造完成
整理课件
二、后牙3/4冠 (一)后牙3/4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 2 3.邻沟预备 (三)后牙3/4冠蜡型制备
整理课件
第3部分 固定修复的可卸式模型制作
1.制取印模
2.灌注工作模型
3.模型修整
4.形成复位钉孔及固位钉孔
5.黏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6.加模型底座
7.分割模型
8.分离代型
9.修整代型
10.涂布间隙涂料
整理课件
修整后的代型
整理课件
代型复位
整理课件
第3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
类
整理课件
(三)直接固位体--卡环 1.卡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卡环各组成部分与基牙的关系 (1)卡环与观测线(导线)的关系 (2)卡环材料的要求 (3)卡环的种类 (4)常用的各种卡环 (5)组合式卡环的应用
整理课件
五、连接体 (一)大连接体 1.大连接体的作用 2.大连接体的要求 3.大连接体的种类 (二)小连接体
3.根据印模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分类
4.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类
5.根据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分类
6.分层印模法
7.分区印模法
整理课件
(三)口腔印模的基本质量要求 (四) 制取口腔印模的一般程序 (五)印模制取的原理 1.印模压力的选择 2.开口或闭口印模的选择 3.功能性整塑 4.托盘类型的选择
整理课件
(二)半固定桥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1,Z2431202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修课方式:必修 总学分数:8分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1 .课程简介《口腔修复学》是研究人体口腔及颌面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
是以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口腔材料、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2 .课程性质《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修复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口腔修复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共138学时。
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4 .课程作用通过《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掌握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口腔修复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二)设计思路1 .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时数:138学时(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病 史
• 以往就诊史:如心血管疾病,药物过敏史、放射 治疗史,免疫系统疾病等。
• 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如糖尿病,妊娠期,绝经 期,抗惊厥药物等。
• 传染性疾病史:如乙肝、爱滋病,梅毒等。
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药物有: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 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梅毒口腔表现: 一期:口唇下疳 二期:黏膜斑,皮肤玫瑰疹 三期: 橡胶肿(梅毒瘤)
灯光准备
诊室内照明光线宜柔和。尽量使用不妨碍比色的标准光源 或冷光源。
对患有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患者,应积极 准备特殊的诊疗间,铺用一次性治疗巾、防护套, 医护人员应戴防护面罩,穿隔离衣。诊疗完毕,上 述用品应及时集中销毁。
主诉
现病史
家族史
既往史
主诉
定义 口腔修复科常见的主诉有:
主观感受:疼痛,肿胀,出血 功能障碍:咀嚼,发音
• 患糖尿病的病人在施行口腔手术,应尽量 少用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因肾上腺素能 使血糖升高、并使伤口局部缺血,引起感 染。此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拔牙时间应 在两小时内完成,以防禁食时间过长,出 现低血糖反应。
• 三 、口腔专科病史
• 牙周病史(periodontal history) • 修复治疗史(restoratory history) • 牙体牙髓病治疗史(endodontic history) • 正畸治疗史(orthodontic history) • 口腔外科治疗史(oral surgical
影响美观
现病史
一般包括主诉疾病开始发病的时间、 原因症状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发展 进程和曾经接受过的检查和治疗。
既往史
全身系统 病史
口腔专科 病史
系统病史
1.与口腔修复治疗计划相关全身系统疾病 2.影响口腔支持组织、固位能力的疾病或身体状态 3.了解患者传染性疾病史 4.心理卫生状况以及精神疾病史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一种重要 的常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检查提供十分有用的补 充信息。
CBCT左侧颞下颌关节冠状位
以红线为切 面前后移位
CBCT右侧颞下颌关节冠状位
以红线为切 面前后移位
三、模型检查
模型检查可以弥补口腔内一般检查之不足,便于 仔细观察牙的位置、形态、牙体组织磨耗印迹以及 详细的关系等,必要时可将上下颌模型上在 架上 进行研究,制定治疗计划和修复体设计等。
history) • X-线拍摄史(radiographic history) • 颞下颌关节病史(TMJDS history)
家族史
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如错 畸形,遗传性乳光牙本质,颅骨锁 骨发育不良等疾病均与家族遗传有着密切的 联系。
一、临床一般检查
有序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后 内,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一般厚 特殊。
干扰) 6.口腔黏膜及软组织检查
牙槽骨,黏膜,系带附着情况 舌体的形态,唾液的分泌量及粘稠度 7.原有修复体检查
二、X线检查
1. X线牙片
个别牙的牙根的数目、形态、长度、龋坏、治疗情况、有无根 折、牙周情况等
2. X线曲面体层片
全口牙列的病变情况、咬合关系、相邻组织关系等
3.颞下颌关节X线侧位片 4.头颅定位片 5.颞下颌关节系列断层摄影和CT扫描
口腔修复教研室 ----邵建民
1 掌握病史采集、临床检查、病历书写
2
熟悉口腔修复前的准备
3 了解其临床工作中医患和医技沟通
初诊(first visit)
是临床接诊过程的开始,患者首次向接诊医 生主诉病症及主观要求,并接受系统的检查和商 定治疗方案。
1.获得主诉。 2.收集相关病史。 3.完成专科检查及必要的全身检查。 4.得出初步诊断。 5.提出诊疗方案或转诊建议,提供必要的卫生指导与 帮助。 6.商定治疗计划,必要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口腔修复临床较常用功能检查方法: 1. 力检测 2.咀嚼效能的检测 3.下颌运动轨迹检查 4.肌电图检查
• 充分了解患者要求 • 介绍所采用修复体的特殊性及预期效果 • 介绍修复采用的材料、方法 • 介绍修复所需时间及复诊次数 • 特别要向患者讲清所需花费的费用
主要方法:视诊,探诊,触诊,叩诊
(一)口腔外部检查 1.颌面部检查 • 皮肤的颜色和营养状态。 • 颌面部左右是否对称。 • 颌面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面下1/3的高度是否
协调。
• 侧面轮廓外形是直面型、凸面型或者是凹面型
• 口唇的外形、笑线的高低,前牙与口唇、口出8~10顆。
• 所谓的“美线”,是如果从 • 鼻尖、到嘴巴、到下巴,全 • 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这就是 • 医学上标准的美线。
2 .颞下颌关节检查
大小,对称性 疼痛 弹响 外耳道前壁检查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弹响,杂音,下颌运动异常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弹响出现在: 开口初,闭口末
关节盘穿孔的主要临床表现: 杂音
牙关紧闭。
1.口腔一般情况(牙列缺损) 0度:无软垢及牙结石。 l度;少许软垢或牙结石,但未超过牙面的l/3。 2度:有牙结石,未超过冠面的1/3,有少量的龈下
结石。 3度:牙结石不超过冠面的2/3,有较多的龈下结石。
2.缺牙区情况(对合牙) 3.牙列检查(牙体缺损,邻接点) 4.牙周检查(卫生,牙龈,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 5.牙合关系检查(正中牙合位,息止颌间隙,牙合
准备工作
人员及思想的准备 器械准备 椅位准备 灯光准备 特殊准备
个性化诊疗 卫生指导
认可 主观选择
接待患者前准备好诊疗器械,口腔科诊疗易发生 交叉感染,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对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起 到关键作用。
初诊时所需的 器械应摆放到 操作易于拿放 的位置。
椅位应调至患者既感觉舒适又能方便医生检 查的位置。
3.下颌运动检查 开口度 开口型 侧方运动
4 .咀嚼肌的检查(扪诊)
•
(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
二横指,2.0~2.5cm.
•
(2)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
一横指,1.0~2.0cm.
•
(3)重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
一横指,1.0cm以内。
•
(4)完全性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