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基本概念

射频基本概念
射频基本概念

射频基本概念

概念辨析:dBm, dBi, dBd, dB, dBc, dBuV

1、 dBm

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

[例1] 如果发射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2]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10lg(40W/1mw)=10lg(40000)=10lg4+10lg10+10lg1000=46dBm。

2、dBi 和dBd

dBi和dBd是考征增益的值(功率增益),两者都是一个相对值,但参考基准不一样。dBi的参考基准为全方向性天线,dBd的参考基准为偶极子,所以两者略有不同。一般认为,表示同一个增益,用dBi表示出来比用dBd表示出来要大2. 15。[例3] 对于一面增益为16dBd的天线,其增益折算成单位为dBi时,则为

18.15dBi(一般忽略小数位,为18dBi)。

[例4] 0dBd=2.15dBi。

[例5] GSM900天线增益可以为13dBd(15dBi),GSM1800天线增益可以为

15dBd(17dBi)。

3、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g(甲功率/乙功率)

[例6]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

[例7] 7/8 英寸GSM900馈线的100米传输损耗约为3.9dB。

[例8] 如果甲的功率为46dBm,乙的功率为40dBm,则可以说,甲比乙大6 dB。[例9] 如果甲天线为12dBd,乙天线为14dBd,可以说甲比乙小2 dB。

4、dBc

有时也会看到dBc,它也是一个表示功率相对值的单位,与dB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一般来说,dBc 是相对于载波(Carrier)功率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用来度量与载波功率的相对值,如用来度量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交调干扰、带外干扰等)以及耦合、杂散等的相对量值。在采用dBc的地方,原则上也可以使用dB 替代。

5、dBuV

根据功率与电平之间的基本公式V^2=P*R,可知 dBuV=90+dBm+10*log(R),R为电阻值。

载PHS系统中正确应该是dBm=dBuv-107,因为其天馈阻抗为50欧。

6、dBuVemf 和dBuV

emf:electromotive force(电动势)

对于一个信号源来讲,dBuVemf是指开路时的端口电压,dBuV是接匹配负载时的端口电压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平面向量得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向量得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得量叫向量。 2、数量得概念: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得量叫做数量。 数量与向量得区别: 数量只有大小,就就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3.有向线段:带有方向得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4.有向线段得三要素:起点,大小,方向 5、有向线段与向量得区别; (1)相同点:都有大小与方向 (2)不同点:①有向线段有起点,方向与长度,只要起点不同就就就是不同得有向线段 比如:上面两个有向线段就就是不同得有向线段。 ②向量只有大小与方向,并且就就是可以平移得,比如:在①中得两个有向线 段表示相同(等)得向量。 ③向量就就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得,可以认为向量就就是由多个有向线段连接而成 6、向量得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 、b (黑体,印刷用)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得起点与终点字母:; 7、向量得模:向量得大小(长度)称为向量得模,记作||、 8、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长度为零得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为:0。长度为1得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9、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得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即:0 ∥a 。 说明:(1)综合①、②才就就是平行向量得完整定义; (2)向量a、b、c 平行,记作a∥b ∥c 、 10、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得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 =b ;(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得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 A(起点) B (终点) a

资料分析的方法

资料分析的方法 一、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 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其中,在检验研究假设结束之后,需要与现有的文献对话,再次发现新问题,开始新一轮的研究过程。在这个环节之中,资料分析作为重要一环,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极为重要。 二、资料分析的方式分类 教育研究包含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分类。一般情况下,按照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 也有部分学者按照研究目的、手段等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比如别敦荣和彭阳红将研究方法分为:理论思辨、经验总结、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学分析、质的研究和个案研究; 在国内,根据刘良华对研究方法的分类大体上有三个基本类型:实证研究(量化的、质化的)、思辨研究(又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常以教育对策、教育反思、教育改革形式显现)。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的方式进行论证并有规范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 陈向明指出,“研究方法”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第二,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第三,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 文中所采取的分类是按照陈向明定义中的第三个层面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其他为辅,交叉使用的。以下内容是介绍每一种具体的方式。 那么资料搜集上来了?该如何分析呢? 三、具体的资料分析方式 1思辨分析 (1)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在政治学领域中,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 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向。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线性运算知识点

平面向量 一、向量的相关概念 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注意向量和数量的区别。向量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注意不能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向量可以平移)。如已知A (1,2),B (4,2),则把向量AB u u u r 按向量a r =(-1,3)平移后得到的向量是_____(3,0) 2、向量的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 起点在前,终点在后。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_____箭头所指的方向____表示向量的方向.用字母a ,b ,…或用AB ,BC ,…表示 (1) 模:向量的长度叫向量的模,记作|a |或|AB |.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注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3)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与AB u u u r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AB AB ±u u u r u u u r ); (4)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相等向量,相等向量有传递性。 (5)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a 、b 叫做平行向量,记作:a ∥b ,规定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提醒:①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但共线向量不一定相等;②两个向量平行与与两条直线平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两个向量平行包含两个向量共线, 但两条直线平行不包含两条直线重合;③平行向量无传递性!(因为有0r );④三点A B C 、、共线? AB AC u u u r u u u r 、共线; (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a 的相反向量是-a 。零向量的相反向量时零向量。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1.向量的加法: (1)定义: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如图,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u u u r a ,BC =u u u r b ,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b ,即 a+b AB BC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AB BC CD DE A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特殊情况:a b a b a+b b a a+ b (1)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C B D C B A 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a ,有 a 00+=+ a = a (2)法则:____三角形法则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法则______ (3)运算律:____ a +b =b +a ;_______,____(a +b )+c =a +(b +c )._______ 当a 、b 不共线时,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资料分析基础知识与解题技巧 一、基期、本期: 本期是指:我们把材料中给出的当年量,叫做本期(用符号A表示);公式: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1+增长率)基期是指:我们把上一年或者上一个阶段的量叫做前期(用符号B表示); 公式: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 注意:和谁比较,谁就做基期。虽然这一对名词不会出现在所给材料和问题里,但理解这两个概念是解决好资料分析问题的关键。 例一:2013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590亿美元。 解析:其中8593亿美元就是本期量,8593-590=8003就是前期量。二、增长(减少)量、增长(减少)率: 增长量是指:本期与前期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公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 增长率是指:增长量与前期量的比值(用符号r表示)。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 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 注意:1、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这三个都是相对速度的说

法,都是增长量与前期量的比值,即: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2、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例二:2013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590亿美元,同比增长6.7%。 辉煌人生解析:其中比2012年同期增加590亿美元是增长量,同比增长6.7%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 同比: 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意:以11月为例,跟去年11月相比叫同比,跟上个月10月相比叫环比 四、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期本质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知识总结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 一.【课标要求】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①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③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 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二.【命题走向】 本讲内容属于平面向量的基础性内容,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比较出题量较小。以选择题、填空题考察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重点考察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向量的坐标运算等。此类题难度不大,分值5~9分。 预测2010年高考: (1)题型可能为1道选择题或1道填空题; (2)出题的知识点可能为以平面图形为载体表达平面向量、借助基向量表达交点位置或借助向量的坐标形式表达共线等问题。 三.【要点精讲】 1.向量的概念 ①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一般用c b a ,,……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 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 几何表示法AB ,a ;坐标表示法),(y x j y i x a =+= 。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记作|AB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 与任意向量平行零向量a =0 ?|a | =0。由于0的方向是任意的,且规定0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注意与0的区别) ③单位向量 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a |=1。 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

资料分析精选100题 (1)

卧龙光线资料分析 一、增长率问题 资料分析最基本的,最离不开的就是增长率问题,这类问题有考察计算能力,有考察计算技巧,也会设置陷阱让你去踩,其实考察的都是基本功。也许你觉得这种题型并不难,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简单题是给你节约时间去做复杂问题的,一分钟一题的资料分析,很多人时间不够用,就是因为没能从送分的题目中攒出时间。 增长率问题在真题中往往就通过下面四种方法来考察,一份真题中至少出现其中的两题,希望你们能踏踏实实地把这几个技巧牢记。 1、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统计都在用实际增速来统计,实际增速又称之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增速”,而名义增速则是用两年的绝对数值计算得出。比如在13和14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14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增速为7.4%,而1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其中7.4%就是实际增速,用636463除以568845计算出来的11.9%的增速就是名义增速。将这两者关联的是价格指数,公式表示为: 名义发展速度/实际发展速度=价格指数 写通俗了就是:(名义增速-1)/(实际增速-1)=价格增速-1 2、当月增速与累计增速 近年来的资料分析题考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累计增速。如果已知某年1-5月的产值累计量为x,增速为a,1-4月的累计量为y,增速为b,我们可以得到: 今年5月产值为x-y 去年5月产值为x/(1+a) –y/(1+b) 5月产值的增速为(x-y)/( x/(1+a) –y/(1+b))-1 前三者都是需要计算的,而目前考的最多的知识点常常是比较,若5月产值的增速为c,则a一定介于b和c之间。 3、年均增长率(量)的问题 《中国统计年鉴》(2013)内所列的平均增长速度,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建国四十三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所以这类题目考的就是概念,比如问你2005-2009年的年均增长量,其实05年的增长量要用05-04年增长量来算,因此这个年均增长量应该是09-04年的增长量除以(9-4),切记带一个“增”字一定要用到上一年数据,带年份跨度的增长率计算同样也是这样。而这类题型通常以增长率不变,算下期数据的方式来考察考生。 题目中如果给出了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如保持年均增长率不变,十二五期末(2015年)的值就是2010年数据的平方除以2005年。 适用情形:这里的2010年正好是2005年和2015年的中间年份。 4、增长量计算技巧 很多资料分析第一题会给出当年数据及增长率,让你算增量。 如果我们把增长率写成1 a 的形式,增量=今年的值× 1 a+1 。

资料分析一些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资料分析一些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1、“番”与“倍”N番= 2n 倍(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0×2^3=20000亿元。 2、“百分数”与“百分点” 当两个百分数比较时,如果是用“和”或“差”表示的,称为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1992年的20.8%下降到1993年的18.2%,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1993年比1992年下降3.6个百分点,但不能说下降3.6% 3、成数相当于十分之几 4、倍数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则人均收入为300×4.6 =1380元。 5、百分数 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总量×100%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 6、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 增长率相关速算方法总结 1、两年混合增长率: 00年销售额为100,01年增长了5%,02年增长了10%,则02年比00年增长了多少? 如果第二年(月、季、期)与第三年(月、季、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年(月、季、期)相对于第一年(月、季、期)的增长率为: r1+r2+r1×r2 2、增长率化除为乘: 如果第二年(月、季、期)的值为A1增长率为r,则第一年(月、季、期)的值A0:A0=A/(1+r)≈A1×(1-r) A=A0*(1+R) 假设A国经济增长率维持在2.45%的水平上,要想GDP明年达到200亿美元的水平,则今年至少需要达到约多少亿美元?() A.184 B.191 C.195 D.197 200/1+2.45%≈200×(1-2.45%)=200-4.9=195.1 所以:02年比00年增长= 5%+10%+5%*10%=0.155 8、基期和现期 和2006年相比较,2007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 2006年的量在比较中用来做基准量,2006年是基期,2007年则为现期,即现在时期。需要明确的是基期和现期的量做对比后得到的“变化率”属于“现期”,“和2006年相比较,2007年的某量增长了50%”,这里的“增长了50%”是属于2007 年的,而不是属于2006年的。 9、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n年数据的年均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 )-1】×100% 1、本期/前N年:本年年末/前N年年末,其中,前N年年末是指不包括本年的倒数第N年年末,比如,计算2005年底4年资产增长率,计算期间应该是2005、2004、2003、2002四年,但前4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2.数量的概念: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数量。 数量与向量的区别: 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3.有向线段: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4.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大小,方向 5.有向线段与向量的区别; (1)相同点:都有大小和方向 (2)不同点:①有向线段有起点,方向和长度,只要起点不同就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比如:上面两个有向线段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②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并且是可以平移的,比如:在①中的两个有向线 段表示相同(等)的向量。 ③向量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的,可以认为向量是由多个有向线段连接而成 6.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b(黑体,印刷用)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AB ; 7.向量的模:向量AB 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AB |. 8.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长度为零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为:0。长度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9.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即:0 ∥a。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 (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10.相等向量 A(起点) B (终点) a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 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11.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 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1)平行向量是可以在同一直线上的。 (2)共线向量是可以相互平行的。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平行向量是否一定方向相同? (2)不相等的向量是否一定不平行? (3)与零向量相等的向量必定是什么向量? (4)与任意向量都平行的向量是什么向量? (5)若两个向量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向量一定是什么向量? (6)两个非零向量相等当且仅当什么? (7)共线向量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吗? 解析:(1)不是,方向可以相反,可有定义得出。 (2)不是,当两个向量方向相同的时候,只要长度不相等就不是相等向量,但是是平行的。 (3)零向量 (4)零向量 (5)共线向量(平行向量 (6)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 (7)不一定,可以平行。 例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 也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 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 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解:由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都共线,所以A 不正确;由于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所以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而此时就构不成四边形,根本不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以B 不正确;向量的平行只要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可,与起点是否相同无关,所以D不正确;对于C ,其条件以否定形式给出,所以可从其逆否命题来入手考虑,假若a与b不都是非零向量,即a与b至少有一个是零向量,而由零向量与任一向量都共线,可有a与b共线,不符合已知条件,所以有a与b都是非零向量,所以应选C. B A O D E F

平面向量概念教学设计

篇一:平面向量概念教案 平面向量概念教案 一.课题:平面向量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向量的物理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一些基本概念,能正确进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 2、让学生经历类比方法学习向量及其几何表示的过程,体验对比理解向量基本概念的简易性,从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向量的概念方法源于现实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类型:新知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向量及其几何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的概念。 2、难点:向量的概念及对平行向量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在物理中,位移与距离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 2、在物理中,我们学到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量吗? 3、在物理中,像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 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而把那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数量。 (二)讲授新课 1、向量的概念 练习1 对于下列各量: ①质量②速度③位移④力⑤加速度⑥路程⑦密度⑧功⑨体积⑩温度 其中,是向量的有:②③④⑤ 2、向量的几何表示 请表示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5n的力,和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8n的力(1厘米表示1n)。思考一下物理学科中是如何表示力这一向量的? (1)有向线段及有向线段的三要素 (2)向量的模 (4)零向量,记作____; (5)单位向量 练习2 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__,与相等的还有哪些? 总结向量的表示方法: 1)、用有向线段表示。 2)、用字母表示。 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1)相等向量的定义 (2)共线向量的定义 六.教具:黑板 七.作业 八.教学后记 篇二: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中常出现的概念以及考点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中常出现的概念以及考点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各位考生最应该拿分的一个版块,难度稍微小了一些,知识点 虽然多,但是并没有特别难的知识点存在,都是我们能够吸收和理解的。今天 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在 当中经常考察的考点,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们的知识点学会,提高考试的正确率。 资料分析中几乎所有的数据均是以量和率两种形式体现的,量指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率指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一般为百分数。 例题:2011年某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达192.98亿元,同比增长32.33%。 例题中192.98亿元即为量,32.33%即为率,这个很容易判断,不过有很多题目的问法或 者通过看选项是否有单位,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道题目考察的是量还是率的问题了,这一 点很容易也很关键,希望大家要熟练掌握。 基期:统计中把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叫做基期值。 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叫现期值。 换句话说,现期值指统计期的值,基期值指我们需要进行比较的时期的值。 例题:2011年末某省有线电视用户达1970.12万户,比上年末净增84.24万户。 此题中2011年为现期,现期值为1970.12万户,2010年为基期。并且给出增长量84.24 万户。 同比:以最大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 环比:以最小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同比一般指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的情况,环比指与相邻的同一个统计 周期相比的情况。 例题:2016年某量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该量的值做比较,不做环比比较。2016年5月 某量的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5月的该量的值做对比,月份不变,年份向前推一年,环比 是与2016年4月份该量的值做比较,年份不变,月份向前推一个月。 百分点表示百分数作比较的单位,读作百分点。即百分数做差之后,用百分点来表示。在 实际考察过程中,往往会在选项中同时设置了百分数和百分点的答案,那么同学们要注意 区分,题干所要求的是一个相对量,还是百分数之间做差。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练习题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不能称为向量的是( ) A .质量 B .速度 C .位移 D .力 2.设O 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向量AO 、OB 、CO 、OD 是( ) A .平行向量 B .有相同终点的向量 C .相等向量 D .模相等的向量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a b =a b ?= B .||||a b >a b ?> C .a b a =?与b 共线 D .||00a a =?= 4.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公共起点且共线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B .模为0的向量与任一非零向量平行 C .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D .若||||a b =,则a b = 5.下列各说法中,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 (1)向量AB 的长度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2)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平行,则a 与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3)两个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4)共线向量是可以移动到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5)平行向量就是向量所在直线平行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ABC ?中,D 、E 、F 分别为BC 、CA 、AB 的中点,在以A 、B 、C 、D 、E 、F 为端点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向量中,与EF 共线的向量有( ) A .2个 B .3个 C .6个 D .7个 二、填空题: 7.在(1)平行向量一定相等;(2)不相等的向量一定不平行;(3)共线向量一定相等;(4)相等向量一定共线;(5)长度相等的向量是相等向量;(6)平行于同一个向量的两个向量是共线向量中,说法错误的是 . 8.如图,O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四边形OAED 、OCFB 是正方形,在图中所示的向量中, (1)与AO 相等的向量有 ; (2)与AO 共线的向量有 ; (3)与AO 模相等的向量有 ; (4)向量AO 与CO 是否相等答: . 9.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且AO a =,OB b =,AB c =,在以A 、B 、C 、D 、E 、F 、O 为端点的向量中: (1)与a 相等的向量有 ; (2)与b 相等的向量有 ; (3)与c 相等的向量有 . O A B C D E F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课题: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教学目的: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 2.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并会辨认图形中的相等向量或出与某一已知向量相等的向量; 3.了解平行向量的概念. 教学重点:向量概念、相等向量概念、向量几何表示 教学难点:向量概念的理解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向量这一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反过来,向量的理论和方法,又成为解决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通过向量可把空间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这样通过向量就能较容易地研究空间的直线和平面的各种有关问题 向量不同于数量,它是一种新的量,关于数量的代数运算在向量范围内不都适用因此,本章在介绍向量概念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又重新给出了向量代数的部分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等之后,又将向量与坐标联系起来,把关于向量的代数运算与数量(向量的坐标)的代数运算联系起来,这就为研究和解决有关几何问题又提供了两种方法——向量法和坐标法 本章共分两大节。第一大节是“向量及其运算”,内容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等 本节从台湾与大陆直航问题中的距离和方向两个要素出发,以及金钱豹与小狗的追逐问题。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 在“向量及其表示”中,主要介绍有向线段,向量的定义,向量的长度,向量的表示,相等向量,相反向量,自由向量,零向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量,其中一些量在取定单位后用一个实数就可以表示出来,如长度、质量等.还有一些量,如我们在物理中所学习的位移,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种量就是我们本章所要研究的向量. 例如:从台湾与大陆直航问题中的距离和方向,以及金钱豹与小狗的追逐问题,方向不同效果不同。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向量和数一样也能进行运算,而且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还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向量的概念、运算及其简单应用.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向量的有关概念. 二、讲解新课: 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注意: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向量就成为一套优良通性的数学体系,用以研究空间性质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 一.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注】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 资料分析的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的数值的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 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

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 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 【习题演练】 【例一】2012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加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1、2011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2、2012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额同比增长多少? 3、2011年三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2)表 在 (2)在 12.5%。 着翻了两番,依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超过N倍”“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超过N倍,说明是基数的N+1倍。【例1】2010年,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 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A.2.9倍?????B.2.6倍?????C.2.5倍???????D.2.2倍 【例2】2011年累计出国留学人数比1978年规模扩大了375倍。 问题:2011年当年出国留学人数较1978年翻了。() A.接近3番 B.接近4番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本知识

* *基期与现期1.经常是一个时期的量相对于另一个时期的量在资料分析中,涉及某个统计指标发生变化时,发生变化。此时,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称为基础时期(简称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时期为现在时期(简称现期)。年毕业人数同比增长10%。2014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12400人,2015【例题】2015年为现期。【解析】2014为基期,增长率与增长量2.. 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差,其中现期量高于基期量,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绝对变化增长增长率是增长量与基期量之比值,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相对变化,又称增长幅度、增幅、速度、增速。25%,求增量。2015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12500,同比增长【例题】12500-人。【解析】去年的毕业人数就为人,增长量即为,求增2500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201512500,今年与去年相比毕业人数增长了【例题】长率。100% 【解析】增长率就为×3.同比与环比 同比是指与上一年的同一个时期相比,用以反应本期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的情况。 环比是指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用以说明逐期的发展情况。(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例如: 同比:2015与2014年,2015年3月与2014年3月 年第二季度2015年第三季度与2015月,2年2015月与3年2015环比: * *4.百分数与百分点”的形式表示,在资料分析中,百分数指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采用“% 通常用来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相对比例;在资料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增速、比重等)的变动幅度,分析中,通常用来表示百分数增加或减少的量。例如:33.3% 百分数:同比增长33.3个百分点百分点:同比增长倍数与翻番5.倍,则另一个量,若另一个量为基础量的An倍数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值;基础量为nA;的值为A。,若另一个量是基础量翻n翻,则另一量的值为A翻番是指数量翻倍;

资料分析基本概念及常用公式

公考社区 资料分析基本概念及常用公式 (一)变化量X、变化率R 公式现期量B-前期量A 例:13年水稻产量为B,12年产量为A,则13年比12年变化量X多少? 变化量X=B-A 变化率R 公式变化量X/前期量A 例:13年水稻产量为B,12年产量为A,则13年变化率R为多少? 变化率R=(B-A)/A 同比和环比 1.定义 同比:指某一相同时期进行比较发生的量的增加或者的百分比的增加。 例:10年8月比09年8月变化量X 环比:指现期与上一期进行比较发生的量的增加或者的百分比的增加。 例:10年8月比10年7月变化量X 2.公式 同比变化率R=(现期量B-去年同期量)/去年同期量×100% 环比变化率R=(现期量B-上期量)/上期量×100% 年均变化量、年均变化率 年均变化量: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变化的数量。 公式:平均变化量=总变化量÷时间段 例:10年水稻生产量为A,13年水稻生产量为B,则年均变化量为? 年均变化量=(B-A)/3 平均变化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段时期的变化幅度。 例:10年水稻生产量为A,13年水稻生产量为B,则年均变化率为? A*(1+年均变化率)^3=B (二)百分比 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例: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比去年变化20%,则今年为多少? 今年产量=A×(1+20%)=1.2A。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变化20%,则去年为多少? 去年产量=B÷(1+20%)=5/6B。 例题: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变化的百分比为多少? 今年比去年变化量X=B-A。 今年比去年变化的百分比=(B-A)/A×100%(和谁比,谁就在分母位置)。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只完成了(只占)计划的80%,则计划为多少? 计划产量=B÷80%=5B/4。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超额完成计划的20%,则计划为多少? 计划产量=B÷(1+20%)=5B/6。 (三)倍数、翻番 倍数 例题: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变化多少? 今年产量=A×3=3A。 翻番:指数量加倍。翻番的量是以2^n变化的。 例: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计划明年比今年翻1番,明年计划产量为多少?如果后年比今年翻3番,则后年的产量为多少? 明年产量=B*2^1=2B;后年产量=B*2^3=8B。

八字基本概念-制

八字基本概念--制 月令被年支、日支:克、泄、合绊、刑冲、脆、晦都受伤,为制。只有耗不算克制。 1.月令克制日干,月令两次受制,分三种情况: ①伤月令两字都不帮扶日干,日干以弱论; ②伤月令两字都生扶日干,日干以旺论,永不从强; ③伤月令两字一个帮扶日干,一个克制日干,日干仍以弱论。 例:甲子己已戊子丁已此为身弱 甲申己已甲子己已此为身弱 2、月令克投影日干;月令和日支都两次受制,以日支两次受伤论,月令不为两次受伤,日干弱或从弱; 例:己卯丙子戊午壬子此为身弱 八字年支可生扶月干 3.月令生扶日干;月令、日支都两次受伤,以日支两次受伤论,月不为两次受制,日干旺或从强。 例:甲子庚午丙子己丑此为身旺 甲子庚午丙子甲午此为从强 4年支可为月干的根,月干有年支根,月干生扶日干,日干不从弱; 年支可为月干的根,月干有年支根,月干克制日干,日干不从强。 5、年干可为月干之根,月干有年干之根;如果年支为月干之根,年干生扶月干,月干又生扶日干,日干不从弱。 例:丙辰丙申丁酉癸卯此为身弱。反之:不从强。 6、日支决不能做时干之根 例:己已己已乙丑癸已此为从弱 7、当印此在命局中还有力时,日干不从弱;当财官食在命局中还有力时,日干不从强。 如何叫有力?三种情况: ①生下有根,根包括:印、此、库根; ②年干可以是月干的根; ③年支可以是 月干的根。 例:己卯甲戍己未己已:身旺、不从 甲辰丙寅己丑甲子:身弱、不从 癸亥癸亥癸亥乙卯:身旺不从 癸亥癸亥乙亥丙辰身旺不从。 8、日支克制日子,日支不受伤,不管任何情况,日干不从强;日支生扶日干,日支不受伤,不管任何情况,日干不从弱; 例:壬子壬子癸未壬子:此为身旺 戊午丙食甲寅戊辰:身弱 9、时支为阳日干的库根,庚和甲除外,日干不从弱;

资料分析易混淆的几个增长概念

资料分析易混淆的几个增长概念 事业单位行测技巧:资料分析易混淆的几个增长概念 资料分析的题目中常涉及各类概念,但在材料和题干中往往有些概念是考生最容易忽视和混淆的,比如“增长”中涉及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率”、“增长量”这几个概念就常被混淆。所以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对这类概念尤为注意,避免走入误区。中公教育专家介绍几个常见的易混淆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VS三大产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其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一次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二次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增加值。 三大产业总产值即指三大产业产值之和。 考生常见的误区是:误以为“三大产业总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下面的例题体现了,考试中国民生产总值容易混淆的情形。 例题: 2008年长三角部分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表 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的城市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中公解析: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即“第二产业的增加值×2>国内生产总值”。分析表格发现,只有扬州市、南通市、宁波市和嘉兴市4个城市满足要求,选C。 误区分析:如果误以为三大产业产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则会将表格第5列数据误以为是第二产业产值,求“第二产业增加值”时会再利用第6列的增长率去求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这样将无法得出正确答案,会浪费考生的宝贵的考试时间。 增长量VS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b12737419.html,/liaoning/

向量的基本概念公式

向量的基本概念公式: 1. 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 (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 ;字 母表示:a ; 坐标表示法 a =xi+yj =(x,y).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O ?|a |=O . 单位向量:a O 为单位向量?|a O |= 1. (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x1,y1)=(x2,y2)???==?2 12 1y y x x (6) 相反向量:a =-b ?b =-a ?a +b =0 (7)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a b c a b ++=++AC BC AB =+ AB BA =-,OA OB =-||||a a λλ=>0时, a a λ与同向; a a 与异向; 0a =. ()()a a λμλμ= )a a a μλμ=+ )a b λλ=+ //b a b λ?= 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b ,作OA =a , =b ,则∠AOB=θ (001800≤≤θ)叫做向量与b 的夹角。 4.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b =︱︱·︱b ︱cos θ. 其中︱b ︱cos θ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5.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a =(11,y x ),b =(22,y x )则e ·a =a ·e =︱a ︱cos θ (e 为单位向量); a ⊥ b ?a ·b =0?12120x x y y +=(a ,b 为非零向量);︱a ︱ ; cos θ= a b a b ?? . 6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 =b ·;(λ)·b =λ(·b )=·(λb );(+b )·c =·c +b ·c . 7.重要定理、公式 (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e 1,e 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1, λ2,使a =λ1e 1+λ2e 2. (2) 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 ∥ b ?a =λb (b ≠0)?x 1y 2-x 2y 1=O. (3) 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 ⊥b ?a ·b =O ?x 1x 2+y 1y 2=O. (4) 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 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为λ,即P P 1=λ2PP ,则 ??? ????++=++=.1,12 12 1λ λλ λy y y x x x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当λ=1 时,得中点公式: OP =21(1+2OP )或??? ????+=+=.2,2 2121y y y x x x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考概念及公式总结-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

可能性推理在设问上的基本要求是找出能够对文中论点起到支持或反驳作用的选项。我们通过学习具体的推理方式,掌握了不同的推理方式下有哪些漏洞可以用来进行支持或反驳,继而进行相应的选择即可。然而,在这个基本作答思路基础上,不同的问法仍就需要具体分析,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对选项的要求。把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甄别选项,提高正确率。下面,就分析一下具体都有哪些特点: 首先,如果我们将选项对题干观点的作用分成以下五种情况的话,即:“最能削弱、一般削弱、无关项、一般加强、最能加强”这五种情况,那么,若问“能够加强”,则需要把从一般加强往左的选项排除掉;若问“能够削弱”则要把从一般削弱往右的选项排除。若问“不能加强”则选择一般加强往左的选项;若问“不能削弱”则选择一般削弱往右的选项。此时,答题者只需要能够分辨选项的作用做出选择即可。这是一种十分常规的问法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最能够加强(或削弱)”的问法,这类问法,需要比较几个选项的具体叙述情况,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从近原则,是否在表述程度上最强等,切不可轻率作答,一定要仔细比较,选择一个最切题目程度最强的选项。例如: 挪威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过去几十年里230 万份出生记录,以及相应孕妇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怀孕期间出现妊娠剧吐症状,女儿后来怀孕时也出现该症状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 倍。研究还表明,孕妇妊娠剧吐与腹中胎儿是否含有来自丈夫一方的相关基因没有关系,导致这一症状的基因只可能来自母亲。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妊娠剧吐与父亲的基因无关,而是由母亲遗传给女儿。【2013-山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女儿和母亲生活的自然和家庭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比较类似; B.一项亚洲研究表明,母亲有妊娠剧吐,女儿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5 倍; C.研究表明,外婆怀孕时有妊娠剧吐,外孙女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 倍; D.在过去几十年中,挪威妇女吸烟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吸烟与妊娠剧吐有关。 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然而绝大多数人会选择D项。之所以选错是因为多数人都没有仔细分析A、D两项在叙述上的细微区别,草率选择。题干分析的问题是“母亲的妊娠呕吐遗传给女儿”,要求对这种遗传作用进行削弱。D项给人一种“另有他因”的作用效果,迷惑性极强。但仔细分析便知,“挪威妇女”与“母亲”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混淆偷换,妇女的概念大于母亲,而且妇女将来不一定生育女儿。因此D项的削弱力量有限。而A项说的是“女儿和母亲”的生活环境类似,在概念上与题干契合,且也隐含着“另有他因”的作用,即女儿的呕吐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相似而产生的,从而削弱了遗传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最能加强(或削弱)的问法中,陷阱在于选项之间的细微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