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课程案例

合集下载

英美文学分课时教案

英美文学分课时教案

英美文学分课时教案第一章:英国文学概述1.1 英国文学的历史背景1.2 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1.3 英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1.4 英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第二章:美国文学概述2.1 美国文学的历史背景2.2 美国文学的重要时期2.3 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2.4 美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第三章: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3.1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3.2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3.3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影响3.4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重点作品解读第四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文学4.1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4.2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4.3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影响4.4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文学的重点作品解读第五章: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文学5.1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5.2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5.3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影响5.4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文学的重点作品解读第六章:19世纪英国文学6.1 19世纪英国文学的历史背景6.2 19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6.3 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6.4 19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第七章:19世纪美国文学7.1 19世纪美国文学的历史背景7.2 19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时期7.3 19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7.4 19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第八章:20世纪英国文学8.1 20世纪英国文学的历史背景8.2 20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8.3 20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8.4 20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第九章:20世纪美国文学9.1 20世纪美国文学的历史背景9.2 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时期9.3 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9.4 20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第十章:英美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10.1 英美文学研究的现状10.2 英美文学研究的趋势和热点10.3 英美文学研究的挑战和机遇10.4 英美文学研究的未来展望第十一章:英国文学的主题与形式11.1 英国文学的常见主题11.2 英国文学的形式与风格11.3 英国文学中的象征与隐喻11.4 英国文学的叙事技巧第十二章:美国文学的主题与形式12.1 美国文学的常见主题12.2 美国文学的形式与风格12.3 美国文学中的象征与隐喻12.4 美国文学的叙事技巧第十三章:英美文学的批评与解读13.1 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3.2 英美文学的文本解读技巧13.3 文学批评在英美文学研究中的应用13.4 当代英美文学批评的趋势与争议第十四章:英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14.1 英美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历史与现状14.2 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影响与争议14.3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电影与电视剧解析14.4 学生作品的影视改编练习与评价第十五章:英美文学作品的选择与教学15.1 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与原则15.2 适合教学的英美文学作品特点15.3 英美文学作品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15.4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教学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英美文学分课时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英国和美国文学的历史、时期、作家、作品、主题、形式、批评、解读、影视改编以及教学等多个方面。

高中三年级教案学习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高中三年级教案学习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高中三年级教案学习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在高中三年级的英语课程中,学习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高中三年级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学习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情节发展和语言风格。

2. 学生能够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主题思想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撰写有观点和论证的英美文学作品评论。

二、教学内容1.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英美文学作品。

如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以及短篇小说、诗歌等。

2. 文学作品分析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以下分析技巧:a. 主题分析:学生可以通过细致地观察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对话和情节发展,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与婚姻、社会阶级与财富等。

b. 人物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行为举动,理解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重要性。

c. 语言分析:学生可以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理解作者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d. 文化背景分析: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理解作品与当代社会的关联,以及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三、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讨论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和语言特点。

每个小组可以准备一份小组讨论报告,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2. 文学作品分析写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英美文学作品,撰写一篇评论文章。

评论文章应包含对作品主题、人物和语言的分析,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等。

英美文字鉴赏教案设计模板

英美文字鉴赏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鉴赏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时间:10课时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英美文学作品选集3. 教师用书4. 学生用书教学步骤:一、导入(1课时)1. 教师简要介绍英美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英美文学作品和作者。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英美文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二、文学作品赏析(8课时)1. 选取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如《简·爱》、《傲慢与偏见》、《骆驼祥子》、《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

3.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4. 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鉴赏水平。

三、写作训练(1课时)1.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作品,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3. 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课时)1. 教师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是否有所提升。

3. 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否得到增强。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教学课件:1. 英美文学历史背景和特点介绍2. 作品主题、人物、情节、写作手法分析3. 读书笔记和观后感写作指导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提高鉴赏水平?3. 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英美文学课程案例

英美文学课程案例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et a general idea about the development or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et a general idea about the major genres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times, and also the major works of major authors
(A poem 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四分。
Other ideas about literature
1. Plato & Republic (428-347 BC)
Not only pleasant but also useful to the states and to human life;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三十四分。
Interpretive literature is written to broaden and deepen and sharpen our awareness of life. It takes us, through the imagination, deeper into the world: it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our troubles. Its object is pleasure and understanding.
2. Aristotle & Poetics (384-322BC)
Instinct of imitation and harmony

小学英美文学教案范文模板

小学英美文学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英美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通过多媒体展示英美文学作品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品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分析作品中的文化背景、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2)创作: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创作一篇短文或诗歌。

(3)知识竞赛:教师设计关于英美文学的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英美文学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参与活动等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3. 作品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否准确、深入。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彼得·潘》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童话世界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彼得·潘》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和人物性格。

英美文学分课时教案

英美文学分课时教案

英美文学分课时教案一、第一课时:英国文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英国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掌握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家。

3. 熟悉英国文学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教学内容:1. 英国文学的历史背景:从中世纪到现代,英国文学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 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等。

3.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莎士比亚、简·奥斯汀、查尔斯·狄更斯、乔治·奥威尔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英国文学的了解和兴趣。

2. 讲座式教学:教师讲解英国文学的历史背景、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家。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英国文学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一部英国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二、第二课时:美国文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掌握美国文学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家。

3. 熟悉美国文学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教学内容:1. 美国文学的历史背景: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美国文学的发展与美国社会的变迁紧密相关。

2. 美国文学的重要时期:殖民地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时期等。

3.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马克·吐温、欧内斯特·海明威、弗朗茨·卡夫卡、苏珊·桑塔格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美国文学的了解和兴趣。

2. 讲座式教学:教师讲解美国文学的历史背景、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家。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美国文学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一部美国文学作品,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三、第三课时:英国文学作品分析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英国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2. 分析英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英美文学课程案例2

英美文学课程案例2
American Literature
Lecture Three
030533/4/5, 26th Sep. 2006
The American Romanticism (I)
I. What is Romanticism
❖ Simply speaking, Romanticism is a literary movement flourished as a cultural force throughout the 19th C an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arly period and the late period. Also it remains powerful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art.
❖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arly period includes Washington Irving and James Fenimore Cooper, and those of the late period contain Ralph Waldo Emerson, Henry David Thoreau, Walt Whitman, Nathaniel Hawthorne, Herman Melville, Edgar Allan Poe.
❖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arly period includes Washington Irving and James Fenimore Cooper, and those of the late period contain Ralph Waldo Emerson, Henry David Thoreau, Walt Whitman, Nathaniel Hawthorne, Herman Melville, Edgar Allan Poe.

针对大学生设英美文学教案

针对大学生设英美文学教案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授课对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的基本概貌和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3. 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1. 英美文学概述2. 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3. 文学批评方法与文本细读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一部英美文学经典作品(如《傲慢与偏见》)为引子,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2. 介绍英美文学的基本概貌,包括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和流派。

二、英美文学概述1. 讲解英美文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分析英美文学的特点,如语言风格、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

三、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 介绍18位最具代表性的英美作家,如莎士比亚、弥尔顿、简·奥斯汀、马克·吐温等。

2. 分析每位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在英美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课时:一、文学批评方法与文本细读1. 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如形式主义、新批评、解构主义等。

2. 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

二、实践环节1. 分组讨论:选取一部英美文学作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进行点评。

三、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英美文学的基本特点和重要作家。

2. 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历史、文化、现代世界的关系。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作品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3. 思辨能力: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论据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资源:1. 英美文学作品选集2. 文学批评理论著作3. 教学PPT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 Introductory Course Book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et a general idea about the development or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As equipment for living --- to deal with recurrent situations in daily life.
8. Iser
Ask the reader to join in the game.
What are the forms of literature?
To have a convincing claim on our attention, it must yield not only enjoyment but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 of humankind through the age is that literature may supply such understanding and do so effectively --- that the depiction of imagined experiences can provide real insights.
2. Aristotle & Poetics (384-
322BC) Instinct of imitation and
harmony
3.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They’re the abstract and brief
chronicles of the time. (Hamlet)
1 By “close reading”
2 Be familiarized with some literary terms
3 Information about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writers is also important.
Enrich the students’ knowledge
What is literature?
Written works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past and present that are intended for reading, but not everything intended for reading is classified as literature.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et a general idea about the major genres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times, and also the major works of major authors
Cultivate the literary taste of the students
We use the word literature --- in a broad sense, to mean compositions that tell stories, dramatize situations, express emotions, and analyze and advocate ideas;
Literature is a performance in words. It is the work of men who are specially sensitive to the language of their time and who use the skill of language to make permanent their vision of life.
“The truest history is full of falsehoods, and your romance is full of truth.” (Samuel Richardson)
But not all the literature may present such insights. Only some does. Therefore, literature may be firstly classifi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literature of escape and literature of interpretation.
4.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歌德 Make a common subject / reality interesting and poetic; and show an apprehension &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dividual / particular
Enjoyment is the first aim and good reason of reading literature.
But, unless literature gives something more than pleasure, it hardly justifies itself as our study subject. Unless it expands or refines our minds or quickens our sense of life, its value is not appreciably greater than that of video games, bridge or Ping-Pong.
6. Victor Shklovsky (1893-1984) 什克洛夫斯基
Art as technique: a special way of thinking and knowing --estrangement, displaying language out of its usual
7. Kenneth Burke (1897-)
Since the invention of language, men have taken pleasure in follow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imaginary adventures and imaginary experiences of imaginary people.
5.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席勒
Letters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Beauty makes a full man --combine his sensuous drive with sense drive, to maintain dignity and enjoy life towards perfection and truth.
Poetry Drama Fiction (Novels,Short
stories …) Essays
Why literature?
Why bother to read it? With life as short as it is, with so many
pressing demands on our time, with books of information, instruction, and discussion waiting to be read, why should we spend precious time on works of imagination? The eternal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re two: enjoyment and understanding.
Interpretive literature is written to broaden and deepen and sharpen our awareness of life. It takes us, through the imagination, deeper into the world: it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our troubles. Its object is pleasure and understanding.
Whatever --- without causing harm --serves to make life less boring, to make the hours pass more quickly and pleasurably, surely needs nothing else to recommend i
A. analytical approach The elements of fiction include
plot, character, setting, point of view, theme, symbol, style, and tone.
(A poem 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
Other ideas about literature
1. Plato & Republic (428-347 BC)
Not only pleasant but also useful to the states and to human life;
Learning literature ……
Increasing one’s knowledge Cultural enrichment Language enrichment Fostering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