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预习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三上学期物理预习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

初三上学期物理预习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

初三上学期物理预习学案篇一: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最新人教版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学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学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学案7.2 分子的热运动【学习目标】( 1 )、了解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 2 )、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观察、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熟记并理解本节的基本知识,再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限时15分钟。

一、扩散现象:当两种物质相接触时,物质分子可以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如:某些物质的气味可以传得很远,又如堆在墙角的煤可以深入到墙壁中去。

你能再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扩散现象的例子吗?思考:①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或气态时能发生扩散现象吗?②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什么有关?(结合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时的扩散现象的显著程度分析)③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二、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思考:①布郎运动是悬浮的固体微粒的运动,是单个分子的运动吗?②课本中画出的图7.2—5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轨迹吗?③做布朗运动的固体颗粒肉眼能看到吗?三、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所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指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速度无论是方向还是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

标准状况下,一个空气分子在 1 s内与其他空气分子的碰撞达到65亿次之多。

所以大量分子的运动是十分混乱的、无规则的。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1、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2、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有哪些?3.分子的热运动是无规则的,是毫无规律吗?参考:①无规则不是毫无规律。

在任一时刻,物体内既具有速率大的分子,也具有速率小的分子。

《分子热运动》学案

《分子热运动》学案

《分子热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并且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学习过程:一、扩散现象:观看微课“观察扩散现象”,并阅读课本75页,完成并准备回答以下问题。

(实现目标1、2)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将空瓶倒置在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这一现象表明。

3、将煤堆在墙角处,过一段时间墙皮深处也变黑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4、大量事实说明、、都有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都在。

议一议:利用新知小组交流以下问题并准备回答(1)在气体的扩散实验中,能不能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倒置在空瓶子的上面?为什么?(2)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花香四溢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各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将现象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交流并准备回答。

(实现目标3)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同时用滴管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个烧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实验拓展:实验桌上有两个量筒,分别装有少量的水和酒精,请同学们记录水和酒精的体积,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酒精中,测量下混合后的体积是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5、结论:(1)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运动跟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2)由实验拓展可知,分子间有________。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阅读课本76-77页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交流并准备回答。

(实现目标4)1、图19-2-7说明。

第十三章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重点】:分子热运动,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难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理解课前预习学案一.独学预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1.课本上的三幅插图13.1-1,13.1-2和13.1-3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关于这种方法,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3.课本插图13.1-4说明了什么问题?你知道哪些现象还能说明这个问题?二、独学感悟:(自主学习,知识感悟)1. 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2.打开一盒香皂很快闻到香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

3.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4.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____。

其剧烈程度与有关。

6.固体和液体能够保持一定的体积,使它们里面的分子不致散开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还存在_________。

三、预习反思: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一、群学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探究问题: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哪些实验和现象说明了这个问题?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什么?它与什么有关系?具体有什么关系?3.什么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活学创新:(开动脑筋,启迪智慧)1.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

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是有质量的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2.拉断一张纸比撕开一张纸困难的多,怎么回事?二、快乐淘宝(学以致用,融会贯通)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了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由于压缩液体很困难,这说明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C.有的固体很难被拉伸,这说明这些物体分子间只有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柜里的樟脑球会逐渐消失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不会发生在固体之间B.扩散现象不会发生在液体之间C.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D.扩散过程的快慢,与温度无关4.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当然还包括其它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间存在着间隙5.两滴水银接近时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6.棉线一拉就断,而铁丝不易拉断,这是因为()A.棉线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B.棉线分子间有斥力,而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C.棉线比铁丝软的缘故D.棉线和铁丝分子间都有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7.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

13.1分子热运动 导学案

13.1分子热运动 导学案

13.1分子热运动 导学案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1.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生活中的物质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状态。

这些物质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借用________________来观察。

3.人们通常以__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结论: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1. 探究: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运动 实验:气体分子运动实验步骤:(1)取一瓶装有红棕色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用玻璃板盖住瓶口。

(2)取一盛有空气瓶的“空”瓶倒扣在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上。

(3)抽掉玻璃板,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液体分子运动实验步骤:在量筒内装有清水,滴入一滴墨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像: 实验结论:实验三:固体分子运动实验步骤:(1)将一铅块和一金块表面磨光,将磨光的两个面紧压在一起。

(2)在温室下放置5年再将它们切开,观察它们的切面发现相互渗入1mm 深。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总结归纳: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叫2.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实验步骤:(1)在一个烧杯中盛适量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盛等量的凉水。

(2)用滴管分别在两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作用现象分析:(1)用力拉绳子,观察到绳子不易断裂。

(2)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的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结论:空气2.分子间斥力作用现象分析:(1)一根钢丝费很大力气都拉不断,说明(2)钢丝折断后,在用力挤压在一起,松手后观察,两部分没重新结合在一起,说明总结归纳:当两分子间的距离较小时,作用力现为;当两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案
重点:明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难点:明白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明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过程:
知识提要: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专门微小的。
(2)定义: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一、创设情境
(1)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花香是如何传播的呢?
(2)阅读课本P2第二段,回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通过数据我们认识到分子。
下面我们将研究与分子运动有关的现象。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现汇报:
1.扩散现象
(1)摸索:打开一盒香皂,专门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什么缘故?看课本P3中间的演示,那个实验演示的是一种。
A.一阵风吹来,刮得尘土满天飞扬 B.将糖加入开水中,使之成为甜水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一股饭菜香味
10.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 ℃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
A.仍旧是运动的 B.处于静止状态
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写在反思横线上)
内容
学习注解
的体积呢?阅读P4-5这部分内容
小结: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固体和液体专门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间既有又有。当分子间的距离专门小时,作用力表现为;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假如分子相距专门远,作用力就变得,能够忽略。
三、当堂检测(100分)(请勿提早做)

13-1分子热运动学案

13-1分子热运动学案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探究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13.1—3)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的做。

★学生活动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学生活动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1、图13.1-5能说明什么?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3、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小结:1、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班)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班)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班)导学案一、知识回顾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分子?它的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2.什么是分子热运动?有哪些表现形式?3.温度与分子热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知预览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13章的第1节,主题为分子热运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将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3.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的量值指示无关的原因。

三、新知探究1. 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分子热运动是分子在空间内连续无规则地作无规则的振动、转动和平动的运动。

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无规则性:分子热运动是无规则的,即每个分子的热运动轨迹不同,无法预测和确定。

•高速性:分子热运动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在几百米每秒甚至几千米每秒的范围内。

•碰撞性:分子之间会互相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传递能量和动量。

•高能性:分子的热运动是高能量的运动,分子具有较大的动能。

2.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温度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表示,分子热运动的强弱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

这是因为温度的高低和分子热运动的能量有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能量也增加,分子热运动更加激烈;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能量减小,分子热运动越来越缓慢。

3. 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的量值指示无关的原因我们知道,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但是温度计不能直接测量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

这是因为物体的温度只能表示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能量,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单个分子的热运动状态。

物体的温度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平衡状态下与其接触的其他物体之间的热交换情况来确定的。

因此,温度只是对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状态的一个整体平均值的指示,无法直接反映分子的运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中学预习学案:初三年级物理学科编制:马连水审核:桑运旺时间:2013 8 31
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预习重难点】:
预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预习难点: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预习任务】课前预习学案
【温故知新】
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______________为单位来量度。

2.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_________,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____________。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任务一分子的热运动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课本图13.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碳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课本图13.1—3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模糊不清了。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很深。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
5.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任务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6、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8、图13.1-4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P5图13.1-5 13.1-6 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
任务三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预习诊断】
1、为什么在树下就会闻到槐花的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
2、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3、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预习质疑】发现问题的快乐是一种创造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