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2024年全国卷甲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从材料中的“才可能”或是客观规律上,我们可以明确前者为后者的前提条件,只 有坦诚交流,实现心与心相连,交流才有意义,这样才是“真正”的相遇。 ④实现“真正的相遇”能带来什么好处?
在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大战危机、全球变暖、动植物快速灭 绝、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威胁下,人类迟早要迎接共同的命运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 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世界战火纷飞、贫富差距巨大,在信息化 的浪潮之下,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甚至在绝望中不甘死去?
(举例论证,结合热点素材展开,切中肯綮。
国与国之间,应真诚相待,和谐共处,以面对共同的命运。 (第二分论点,从国与国之间相处的角度展开论证。)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 永远的利益。”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并不总是和谐共处。从中 国放眼望去,环顾世界:向东,日本一意孤行,核污水排海仍在 继续;向西,美国态度强硬,议院批准的对台军售额逐年上涨; 向南,南海诸岛因主权问题争执不休;向北,俄乌战争依旧不息 。这东西南北,又可曾真正安宁?
坦诚交流促相遇,和谐相处共命运。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多真正的相遇和更加美好的人生 。
(呼应开头,归结全文,展示美好愿景。)
【例文点评】
本文标题切合材料,直接表明立场观点。开头引用诗 句,从阐释“相处之道”入手,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 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应坦诚交流,以谋求‘天 下大同’”主体部分一分为三,逐层展开论证。所有论述 均围绕“人际交往与国之交流”这一特定情境展开,考生 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认识深刻,使得文章气度从容不迫 ,节奏不疾不徐,文字流畅优雅。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及思路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及思路命题分3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其中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强势重现(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名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尝试》《肩膀》《愿景》《季节》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的生活》《季节》《我能》《怀想天空》《一步与一生》。
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提篮春光看妈妈》。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例: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注意:1 立意自定。
2 文体自选。
3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 不得抄袭。
2、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如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
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要求:(1)不得另拟题目。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3)立意自定。
(4)文体自选。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或套作。
3、半命题式作文只提供题目的一部分,要求考生自己补写剩余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
例:请以“我凝视着”为题作文。
横线上可以填写有意义的事物。
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等。
2 不少于800字。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A)、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一、题型(一)按内容分1、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勤能补拙》等。
2、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
如《习惯》。
《谈“穿着打扮”》、《时髦》等。
3、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个人和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奋·条件》等。
4、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
如《自卑与自负》、《失败和成功》、《电脑和人脑》等。
5、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
如《清流与活源》、《科学家和春蚕》、《赏花·育花·护花》等。
6、象征型: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
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7、评议型: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
如《鲁迅的精神》、《论雷峰塔的倒掉》、《评“仓廪实而知礼节”》等。
8、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
如《从“萧何追韩信”谈起》,《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
9、感想型: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要求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
如《读〈拿来主义〉有感》、《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
10、批驳型: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用反诘或质疑的句式命题,意在批驳。
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等。
(二)按结构分独词、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比喻类比型:紧扣“类比点”,充分而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
(《树木·森林》)评议类:要求评事议理。
引申类:要求借题发挥。
感想类:要求夹叙夹议。
批驳型:要审视并明确对方的立论错在何处,讲究“针对性的批驳”,不可自说自话,言不及题。
高考命题作文的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考命题作文的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命题作文的基本审题立意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高考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原则。
2.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3. 高考命题作文的实战演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高考命题作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审题立意。
2. 讲解:讲解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原则,如准确、深刻、新颖、贴切等。
3. 示范:以一篇高考真题为例,演示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不同的高考真题进行审题立意。
5.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高考命题作文,检验审题立意的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创新表达。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作文进步,评估教学成果。
五、教学资源1. 高考真题作文题目。
2. 参考范文和评析。
3. 教学PPT和辅助材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点评六、教学内容1. 高考命题作文的常见陷阱。
2. 如何避免陷入陷阱。
3. 案例分析:分析近年高考真题中的陷阱及学生易犯错误。
七、教学过程1. 讲解:详细讲解高考命题作文中的常见陷阱,如表面意义、比喻象征、限制性要求等。
2. 示例:分析近年高考真题中的陷阱及学生易犯错误,引导学生认识到陷阱的存在。
3. 练习:让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陷阱,设计相应的审题立意策略。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策略,互相学习。
5.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策略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分析一篇高考真题,识别其中的陷阱并给出审题立意策略。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识别陷阱的能力。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作文进步,评估教学成果。
九、教学资源1. 高考真题作文题目及分析。
浅议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议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词语式命题作文由于词语式命题作文是一个词或者是一个概念。
所以在审题时常采取组词造句法。
先确定这个词是抽象的词语还是形象的词语,是“实”还是“虚”。
对于比较具体的词语,要善于化实为虚;对于比较抽象的词语,要善于化虚为实;对于虚实兼备的词语,则要善于虚实结合。
为了帮助理解,可以在给定的词语前后添加词语,以丰满其内容。
例如2009年山东卷的标题《见证》,作文题是个独词,动作性很强。
首先得揣摩其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见证”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从立意角度来说,此题接近时代,与时代同步,与现实贴近,可写的内容较多,大可写国家、家乡,小可写城乡一角、自己小家。
考生可用填补法进行构思,如见证什么,什么样的见证。
可将作文题在具体的内容上扩展为“爱的见证”、“中国真情见证”、“历史见证”、“谈司法见证制度”、“见证成长”、“时间的见证”等。
而四川卷的标题《熟悉》,它和山东卷作文题一样是独词,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
前者强调了解程度,后者强调“见证”这一动作状态。
四川卷这道作文题的题目,考生从字面上都能把握,是“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
熟悉的可以是人、物、思想或者自己曾经美丽的家乡。
发挥想象,可以由一段感人的故事赞美你熟悉的人,也可以由一个熟悉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恩。
发挥逆向思维,对这个作文题目内涵的发掘和深化,反弹琵琶出新意,可以形成“自以为熟悉的人和事,其实很陌生”、“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最不了解的”、“最陌生的也可能是最熟悉的”、“熟悉有时是一种可怕的习惯”的深刻立意,进而阐述“人们所熟悉的东西,有时又在束缚着人们”的道理,发挥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动性。
二、短语式命题作文对于短语式题目,审题时可以采用“析词法”。
就是将题目的短语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个词语逐一分析。
短语有各种关系的短语,比如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主谓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等等。
作文审题立意高三一轮最新

作文审题立意高三一轮最新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作文是语文考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而在作文写作中,审题立意是关键的第一步,它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方向和质量。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掌握最新的审题立意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作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进行仔细的审读和理解,把握题目所提供的信息、要求和限制;立意,则是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一个好的审题立意,能够使作文紧扣题目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具有深度和独特性。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我们需要关注最新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题目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
因此,我们在审题立意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打破常规思维,挖掘题目背后的深层含义。
以材料作文为例,材料往往是一个或多个事件、现象、观点等。
我们在审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和核心概念,理解材料的主旨和意图。
同时,要注意材料中的细节和隐含信息,这些可能是我们立意的突破口。
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老者拾起一粒沙子,随手一扔,‘能找到它吗?’年轻人摇摇头。
老者又掏出一颗珍珠,扔到沙滩上,‘这回呢?’年轻人明白了,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认可。
”对于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
从年轻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获得认可”;从老者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善于引导,帮助他人成长”;从珍珠和沙子的对比角度,可以立意为“价值决定地位”等。
话题作文也是高考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话题作文,我们要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明确话题的范围和重点。
同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选择一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进行立意。
比如,以“创新”为话题,我们可以立意为“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培养创新能力,从教育抓起”等。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单个词语型其标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的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标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如“安”“肩膀”“愿景”“杂”“忙”“问”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
审题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如《肩膀》,这道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比如“肩膀”有个虚指义为“依靠”,也可以是“责任”,还可联想到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联想到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偏正短语型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3、动宾短语型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4、主谓短语型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胜”“红”是写作的重点,“花”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取其比喻义。
5、并列短语型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如《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6、完整句子型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

五、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如: 《我想握住你的手》
审题时,要想清楚句子间的联系及关键问题: 1.“你”是谁,写一个 “你”,还是写几个 “你”? 2.为什么要握住你的手,即握手的背后是什么? 3.既然想要握手,肯定是有一番话语要倾诉,此中的情 感是什么?或者对生活有什么认识要交流? 4.“手”在题目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重点在抽 象意义上。“手”在这里指人物(“你”)的精神,非 物质的东西。因为“你”有这个(“手”),所以才想 “握住你的手”。想“握住你的手”,也是因为这个与 “我”产生了心灵的共鸣。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选材的方法:
1、要注意平日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留意观 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并用心体会、感悟,写 好生活积累日记,丰富我们的原始材料“仓储”; 2、要广泛阅读,从浩渺的阅读世界中摘取闪光 的珍奇瑰宝。 • 3、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文章中心, 精心选择那些最典型、最新颖、最真实、最感人、 最富有表现力的材料,用以突出中心。积累材料, 以多为佳;选择材料,以精为上。
考试写作范围
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 以写“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 “我”的社会生活、“我”的读书生活、 “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为侧重点,共同构 成命题作文及其它形式作文的写作区间,成 为考生搜集写作素材,提炼作文主旨,展示 个性风采、抒写真情实感的主攻“阵地”。
写 作 的 基 本 程 序
•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 饰作用的词语(偏),就是“题眼”。 • 如: 《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 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 《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 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 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 间,加快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 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考场》 《肩膀》。
4.关系型命题作文(短语类中的并列关系)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 “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 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 ,森林, 气候》。
命题作文的类型
命题作文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字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 膀》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 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我能》《北京 的符号》《留给明天》《过程与结果》。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 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
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半命题作文
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
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请以“生活因___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
篇文章。
请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
篇文章。
3.材料式命题作文
•
我们可以触摸都市的现代文明:
高大林立的楼群、宽阔的街道、先进
的医疗条件和娱乐设施等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的生活。当然,我们也可以感
受乡村的宁静:淳朴的乡俗、新鲜的
空气和泥土的气息等都让我们流连忘
返。
2、动宾
• 例题2《 战胜诱惑 》,文章重心应是什么? ——“诱惑”只是文章限定了你写作的范围与对
象。而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上,要写 出为什么要战胜、怎样战胜(其过程是怎样 的。)
同时也可以想到其比喻义,如“表 面的”、“一种面貌”,然后我们要把 这个词语具体化——“虚伪的脸”、“城
(二)动词。要注意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 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宾语,使它的 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6年安徽卷的 “读”。
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 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 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 书,抽象的还可以读自然、读人生,读 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 体而不空泛了。
——题二应内容在智慧的基础上,只能限定 于写生存方面的。即在生存这方面你如何 展现你的智慧。
2、动宾
• 《 触摸都巿》《感受乡村》,文章重心应是 什么?
——“都市”“乡村”是中心词吗?不是,它们
只是地域概念,只是你论述的对象。而 “触 摸”“感受”才是中心词,你需要在文中体现 这个动作的过程。究竟你(主语可以再定)是 怎样触摸都市的,触摸到了都市的什么?你 (主语可以再定)是怎样感受乡村的,感受到 了它的什么?
后的事情,而是经历过了的。进一步分析这几个词,会 发现,最为关键的词是“终于”,它隐含了我的笑来之 不易,文章没有写出这层含意,就难获取高分。
三、命题作文立意
• 1、扩展,化大为小。 • 2、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部分。 • “我”表明这篇文章应是第一人称,也只能写有关考生
自己的事情,如果写“他”或者某人,则是偏题。 • “终于”是最后的意思,表明写的文章要有一个结局,
有一个交代,要具有完整性。 • “笑”表明文章内容的性质是高兴的,我的心情是开心
的,没有写出这种高兴和开心,则是不符合题意。 • “了”是一个过去时态的标志词,表明我的开心不是以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 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06年江 苏卷作文《人与路》: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 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 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 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 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 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新”:
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 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 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 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 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二、短语型审题技巧:
• (1)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 • 07湖南卷:诗意地生活 • (2)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
调整正确的方向 ”。考生必须把两者 结合起来写。不能只写其一方面的内容
三、句子型审题技巧:
对于观点型的标题, 如《不要轻易说 ‘不’》,文章只需说透道理即可;
对于隐晦型的标题,《今年花胜旧年红》, 文章必须把寓意转化为对应的观点。
作文题“我终于笑了”
• 衡量各方,找出重点。 • 可以划分为“我”、“终于”、“笑”和“了”四个
09湖南:踮起脚尖 • (3)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 • 11山东:这世界需要你 • (4)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
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列、因果、相反、递进
1、偏正
• 例题《心灵的选择》《生存的智慧》,文 章重心应是什么?
——题一应体现是“心灵的”。应体现通过 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体现你是如何去选择的。
3、主谓
• 例《我能》,文章中心应该是什么? • 主谓结构的短语题目题目的主旨、精神
或题眼往往在谓语动词上。 • ——把握住“能”,“我”只是说明必
须从自身出发,但是在文中一定要体现 能做的事,或者说通过写你是如何地做 的,如何冲破重重的困难,最终体现我 能的。
4、并列
• 如《过程与结果》《走与停》 • 重点应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 ——“走是停的目的,停是为走积蓄力量、
标
词语式 福建《季节 》 标题
题 类
短语式 标题
江苏《怀想天空》
型
句子式 《我想握住你的手》
标题
一、词语型审题技巧:
1、理解词语 2、扩展 3、化虚为实, 化大为小。
词语
实
虚
本义 具体
寓意
(一) 名词。
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 • 注意有无比喻义,抽象义。
可以想到本义的“人的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以想到延伸义的“表情或一种情 感”等。如“微笑的脸”、“害羞的 脸”、“丑陋的脸”、“可爱的 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