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1.doc

合集下载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 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 公司
长安睿骋及致尚XT
4月16日首款中型车睿骋正式上市 8月28日再推名为致尚XT的紧凑型家用轿车
发展历史
2013
轻客瑞行、尊行
10月23日轻型客车睿行和中高端商务旅行车尊行的发布
2013 2015
长安CS15、CX70 2016
长安CS75及长安奔奔
法兰克福车展发布SUV车型CS75(路虎极光) 广州车展上推出了新款长安奔奔
中国汽车公司研究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017-12-06第一版
目录
公司简介 发展历史 组织架构 领导团队 产品服务 个人点评
公司简介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2014年长安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2016年长安汽车年销 量突破30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行业领跑者。 长安汽车始终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实力,研发实力连续4届8年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拥有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 研发人员1.1万余人(其中高级专家近500人),先后有1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在重庆、北京、河北、合 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美国硅谷建立起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
1979 1993
合并江陵机器制造厂
1995年长安机器制造厂与江陵机器厂合并为长安公司。 84年江陵机器制造厂(原152厂)在生产发动机的同时 也开始尝试生产汽车,借助长安厂力量12月30日成功组 装了三台样车
1995 1996
国营456厂更名为长安机器制造厂
以威利斯M38A1为基础试制出中国第一辆越野车——长 江牌46型越野车,1963年长安厂将该车图纸和技术资料 转交给北京汽车制造厂
持股数 1,963,357,619 142,671,560
93,416,043 89,325,104 55,393,100 42,607,294 38,911,038 32,070,942 31,082,094 27,816,295

主要汽车集团公司配套企业名录之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汽车集团公司配套企业名录之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汽车集团公司配套企业名录之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安徽宁国中鼎密封件有限公司2.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3.蚌埠滤清器总厂4.保定金风帆蓄电池有限公司5.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6.成都陵川机械厂7.成都天兴仪表股份有限公司8.德尔福(上海)汽车转向底盘系统有限公司9.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10.东风金狮轮胎有限公司11.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12.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红阳密封件公司13.湖北三环股份有限公司气门厂14.湖北孝感华中车灯有限公司15.吉林汽车制动器厂16.揭阳市天成密封件有限公司17.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18.隆昌山川减振器工业有限公司19.内江峨柴鸿翔机械有限公司20.南海中南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21.南京华德火花塞有限公司22.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23.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拓普实业有限公司24.宁波裕江特种胶带有限公司25.青岛东洋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26.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27.山东联美汽车弹簧有限公司28.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29.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30.四川飞虹轴瓦股份有限公司31.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32.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33.四川嘉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34.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35.四川江华机器厂36.四川绵阳汽车方向机总厂37.四川绵阳三力股份有限公司38.四川宁江机械厂39.四川省川环橡胶工业有限公司40.四川营山五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1.天津市益中汽车安全带厂42.天津维克斯滤清器有限公司43.温州市东风通用机电厂44.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45.襄樊东风汽车电气有限责任公司46.烟台石川密封垫有限公司47.玉环汽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8.云南西南仪器厂49.浙江绍兴怡东仪表有限公司50.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51.重庆长江电工厂52.重庆长江依之密活塞工业有限公司53.重庆长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54.重庆超力高科技实业公司55.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56.重庆大江信达车辆股份有限公司57.重庆大江渝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58.重庆海特实业有限公司59.重庆红宇机械厂60.重庆华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1.重庆华江机械厂62.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责任公司63.重庆敬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64.重庆李尔长安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65.重庆利时德控制拉索系统有限公司66.重庆陵川车用油箱厂67.重庆秦川制造有限责任公司68.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69.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70.重庆三铃大金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71.重庆万里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72.重庆西源越东机械有限公司73.重庆徐港电子有限公司74.重庆延锋实业有限公司75.重庆益丰汽车密封条有限公司76.重庆益弘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分享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分享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三、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阶段(1983-1995):对引进的日本YJ5微型客车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不仅实现国产化,还改进开发出“长安之星”系列微型客车,技术实力快速提升;
四、自主创新打基础阶段(1995年-2000年):1995年成立汽车技术中心,建立并不断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和基础保障条件;
五、“以我为主、自主创新”阶段(2001年-今)。2001年开始选择正向开发的自主创新之路——“掌握关键的、核心的、基础的技术,最为扎实、有效的原始积累必经之路”,并成功探索出“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模式,200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长安模式”。
——长安轻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产业化开发,启动时间2005年1月;
在发动机上,完善了F、G两大系列平台产品,新开发CA、CB、CC三大系列平台,产品涵盖了0.8L-2.2L排量的高水平宽系列发动机产品,成功实现从微车发动机向轿车发动机的转变。
——CA16(JL475Q1系列汽油机)产品开发,1.6升4气门多点燃油喷射汽油机,启动时间2001年8月;
产值(万元)
——
——
94293
产量
——
——
33153
3
1)高新技术产品情况
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以来,长安公司相继成功申报了CM8、CM5、SC6360、福克斯、雨燕等17个重庆市级高新技术产品(具体申报表)。2008年,公司将会陆续推出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级轿车CV8、V101、长安HEV混合动力汽车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2006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61%。
目前长安汽车投放市场的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微车、家轿和MPV领域。微车方面有长安星卡系列、长安星光系列、长安镭蒙、新一代微客长安之星Ⅱ代、有“平头微客终结者”之称的星光35和高档舒适的CM8等;轿车方面,有奔奔、风华;MPV方面,上市的杰勋,风尚也有不俗的竞争实力。各车型优异的竞争力使长安汽车牢牢占据汽车行业第四的有利位置。

长安公司基本情况

长安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基本情况长安汽车源自于1862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现有资产680亿元,员工近5万人。

长安汽车拥有重庆、北京、江苏、河北、浙江、江西6大基地,15个整车和发动机工厂,具备年产汽车200万辆,发动机200万台的能力。

多年来,长安汽车一直位居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100强、中国上市公司20强,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首。

长安汽车前身为逾百年历史的大型兵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

1996年5月经中国兵器总公司批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将以独立发起人身份采用募集方式设立本公司。

长安公司以其与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直接相关的资产和密切相关的生产、销售、技术开发、职能管理部门,以及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中长安公司所拥有的权益经评估作价后投入本公司。

长安汽车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型号的长安牌微型厢式车及微型货车以及奥拓牌微型轿车,另外还制造用于微型汽车的江陵牌汽车发动机。

现为全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厂家之一,微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达20.2%,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一。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以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安集团”)作为独立发起人,以其与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相关的经营性净资产及其在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折股506,190,000 股投入,于1996年10月31日以募集方式向境外投资者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 股)250,000,000股而设立,总股本为人民币756,190,000 元。

本公司领取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渝经28546236-3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本公司于1997年5月19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20,000,000股,总股本增至人民币876,190,000元。

1998年6月26日,以1997年末总股本876,190,000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 股转增4 股,总股本增至人民币1,226,666,000元。

长安汽车生产基地及车型

长安汽车生产基地及车型

长安汽车是中国的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公司,总部位于重庆市。

长安汽车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

以下是长安汽车的一些主要生产基地及其生产的车型:
1. 重庆基地:位于重庆市,是长安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这里生产了长安汽车的大部分乘用车和商用车,包括逸动、悦翔、奔奔等轿车系列,以及欧尚、凌轩等MPV和SUV系列。

2. 南京基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轻型商用车,如长安之星、长安睿行等。

3. 合肥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微型车和小型车,如长安奔奔、长安欧诺等。

4. 北京基地:位于北京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高端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如长安CS75、长安CS85等。

5. 河北基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皮卡和SUV,如长安CS35、长安CS95等。

6. 广东基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中高端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如长安福特蒙迪欧、长安福特翼虎等。

7. 浙江基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如长安福特锐界插电式混合动力等。

8. 四川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中低端乘用车和商用车,如长安福特福克斯、长安福特金牛座等。

9. 云南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要生产长安汽车的轻型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如长安福特翼搏插电式混合动力等。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长安汽车创新发展模式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长安汽车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Innovation Drive2013.1239作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长安汽车在其发展汽车产业的过程中,经历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我为主、联合开发,以我为主、自主开发三个阶段,确立了“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长安汽车开发模式: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依托,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视国外合资合作方为资源,在政府、国外合资合作方和企业三方联动之中,通过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构建起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以科技规划为指引,稳步提升研发能力长安汽车每五年编制企业科技创新规划,并通过年度科研计划予以落实、检查、反馈和完善;长安汽车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加,在汽车行业公认的286项关键技术中,长安汽车已掌握了其中的262项,在中度混合动力技术、汽车声品质NVH 评价、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等方面位居行业前列,拥有行业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开发实践,长安汽车具备了造型设计、设计和制造仿真分析、样车样机试制、试验开发“以我为主 自主开发”的长安汽车创新发展模式评价、整车性能开发集成、项目管理六大核心研发能力,全面支撑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工作。

建立高效灵活的研发组织架构长安汽车技术创新体系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管理系统工程,在各方资源的支持与配合下,建立起高效灵活的组织架构,精心耕耘人才森林工程,采用多维度的激励机制,已建立起“内外并举、协同创新”的立体式技术创新体系:在内部,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在外部,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积极争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向产学研合作伙伴借智借力。

形成以C A-P D S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流程体系为指导产品研发,长安汽车不断总结与提炼,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2006年率先国内同行建立了指导产品开发的CA-PDS(长安汽车产品开发流程)流程。

该流程确定了长安汽车产品分级标准、明确了产品开发阶段及里程碑、建立了三级流程体系,是长安汽车产品研发的指导文件。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1、概况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系以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发起人和实际控股人(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长安集团公司汽车和发动机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及管理相关部分的生产经营性资产,以实有资产入股,同时募集股金而成立的股份制企业。

公司1997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并先后发行了A股和B股,注册资金162085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与董事长尹家绪,同时也是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与执行董事、总裁。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产业涉及汽车、房地产、物流、IT等行业,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开发、制造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摸索,长安从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先驱发展为总资产突破360亿(规模资产400个亿)、员工4万名的国内最大小型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之一。

现拥有重庆、南京、南昌、河北4大生产基地、12个汽车制造工厂和2个独立的发动机制造工厂,福特、铃木、沃尔沃、马自达等多个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了重庆、上海、欧洲三个研发中心,形成了微车、轿车、客车、卡车、SUV、MPV等低中高档、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谱系,拥有排量从0.8L到2.5L的系列发动机平台。

已成功推出了长安之星系列微型客车、长安奔奔、长安杰勋、长安星卡、都市彩虹、陆风;福特蒙迪欧、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S-MAX;铃木奥拓、羚羊、雨燕、天语等众多车型,同时也制造和销售多种型号的江铃牌发动机,具备年产汽车100万辆、发动机100万台的生产能力。

迄今累计投放400多万辆汽车,出口汽车8万辆。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长安公司及其零部件供应商带动了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为重庆市和国家的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预计可达520亿,将成为重庆首家销售收入超过500亿的企业。

2006年,公司累计产销汽车71万辆,其中出口汽车22988辆,列国内汽车行业前四位。

长安汽车分析ppt

长安汽车分析ppt
文化理念长安使命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长安愿景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长安价值观客户为尊长安精神自我批判长安准则战略前瞻执行员工为本诚信敬业持续改善激情创新科学理性勇于奉献市场牵引科技驱动成本领先全员参与高效长安汽车品牌构架下属品牌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合资品牌长安昌河铃木长安重汽哈飞东安长安之星2代长安之星s460长安星光4500长安奔奔长安杰勋长安志翔长安悦翔长安cx30福特马自达沃尔沃铃木蒙迪欧致胜福克斯嘉年华麦柯斯马自达3马自达2沃尔沃s80l沃尔沃s40羚羊天语雨燕新奥拓北斗星北斗星e浪迪利亚纳环境分析imf预计中国增长9
长安汽车 介绍
一、公司概况 三、企业理念 四、品牌构架 五、环境分析 七、品牌推广 八、销售服务 九、企业现状 十、发展计划
公司概况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或重庆长安, 为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车企业,1996年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代码000625,B股代码200625。
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
IMF预计中国增长9.6% 高盛预计中国增长10% 成熟的市场经验,汽车普及阶段 汽车增幅是GDP的1~2倍 世界汽车市场进入严重的危机 中国汽车市场的压力是世界环境和中国发展模式调整的 共同体现 消费税调整后的微车高增长尚不代表小排量车压力化解 自主品牌的发展恶化
政策环境
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 汽车下乡政策可能会取消 节能惠民政策继续宣传单车优惠
3.大力提升品牌竞争力。一是打造一批经典产品,迅速成功投放 市场。二是加强品牌研究、品牌培育推广、提升品牌形象。三是积 极向中高端轿车市场进军,提升公司品牌溢价能力。
发展计划
自主创新 合作共赢 品牌发展 国际提升
战略方向
未来三 年以节 能环保 和新能 源汽车 为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1、概况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系以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发起人和实际控股人(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长安集团公司汽车和发动机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及管理相关部分的生产经营性资产,以实有资产入股,同时募集股金而成立的股份制企业。

公司1997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并先后发行了A股和B股,注册资金162085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与董事长尹家绪,同时也是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与执行董事、总裁。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产业涉及汽车、房地产、物流、IT等行业,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开发、制造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摸索,长安从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先驱发展为总资产突破360亿(规模资产400个亿)、员工4万名的国内最大小型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之一。

现拥有重庆、南京、南昌、河北4大生产基地、12个汽车制造工厂和2个独立的发动机制造工厂,福特、铃木、沃尔沃、马自达等多个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了重庆、上海、欧洲三个研发中心,形成了微车、轿车、客车、卡车、SUV、MPV等低中高档、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谱系,拥有排量从0.8L 到2.5L的系列发动机平台。

已成功推出了长安之星系列微型客
车、长安奔奔、长安杰勋、长安星卡、都市彩虹、陆风;福特蒙迪欧、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S-MAX;铃木奥拓、羚羊、雨燕、天语等众多车型,同时也制造和销售多种型号的江铃牌发动机,具备年产汽车100万辆、发动机100万台的生产能力。

迄今累计投放400多万辆汽车,出口汽车8万辆。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长安公司及其零部件供应商带动了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为重庆市和国家的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预计可达520亿,将成为重庆首家销售收入超过500亿的企业。

2006年,公司累计产销汽车71万辆,其中出口汽车22988辆,列国内汽车行业前四位。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5.2亿元,企业利润总额21.43亿元,同比增长252.7%。

多年来,长安一直位居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首,中国上市公司20强,中国制造企业100强。

迄今为止,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长安”牌商标,品牌价值已到133.58亿元,排名世界汽车品牌前20位。

近年来长安汽车的销售情况如下:
图1 近年来长安汽车的产销情况
目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三个上市公司,四支股票(长安汽车A股、B股、江铃汽车A股、B股)。

前进的长安,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一直位居全国工业企业500强、
中国制造企业100强、中国上市公司20强之列,居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首。

2、企业发展沿革
百年长安发展史也是一部自主创新奋斗史,自主创新推动了长安数次历史性转变:
一、实现从仿造到改进的跨越(建国前的87年-1980):自1862年成立以来,长安力求学习先进技术,改进设计了一系列国外特种产品,初步具备改进设计能力;
二、实现由特种产品到汽车的跨越(1950-1983年):探索发展民用产品,引进微车、发动机技术,此后正式走上由特种产品向汽车跨越的道路;
三、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阶段(1983-1995):对引进的日本YJ5微型客车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不仅实现国产化,还改进开发出“长安之星”系列微型客车,技术实力快速提升;
四、自主创新打基础阶段(1995年-2000年):1995年成立汽车技术中心,建立并不断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和基础保障条件;
五、“以我为主、自主创新”阶段(2001年-今)。

2001年开始选择正向开发的自主创新之路——“掌握关键的、核心的、基础的技术,最为扎实、有效的原始积累必经之路”,并成功探索出“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模式,200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长安模式”。

今天,长安还实现由微车到轿车的跨越,2006年11月CV6的成功推出及其上市后的卓越表现,将长安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形成三点(重庆、上海、意大利)、一线(DDN)、一协同开发的全球化自主开发能力,成为国内第一个在海外建研发中心的企
业,第一个建样车试
制的企业,第一个建立新品开发流程的企业。

相继开展的汽车/发动机新产品近150多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10亿元。

累计申请专利2002项,授权1363件,申请总量在国内汽车行业排名第一。

在海外70多个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保护,完善研发规范近1000多项,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3、企业荣誉
14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长安成功实现裂变式、跨越式发展的飞跃,也打造了长安屹立于中国知名企业的金牌实力榜。

——长安之最:
⏹我国最成功的“军民结合”型企业;
⏹我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企业
⏹我国最早执行微车安全碰撞法规的企业,1999年8月
13日,“长安之星”成功实现中国微车第一撞;
⏹中国汽车行业、中国兵工行业最早荣获国家级管理创新
一等奖的企业。

——长安实力榜:
⏹2002—2006年,长安上缴利税居重庆市第一位;
⏹2003年,长安公司荣获“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家发展速
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荣誉称号;
⏹2003年,长安公司“以实现敏捷管理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
获第十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006年,长安排名中国机械500强第11位;
⏹2006年,长安排名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第15位;
⏹2004—2006年,连续三年排名我国汽车行业前四位。

⏹2007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排名全国第12位。

二、企业的高新技术特征与优势
1、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情况
长安公司于2001年9月20日通过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06年7月1日通过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

(认定证书见附件)
2、现有主导产品情况
自1957年第一辆“长安”牌汽车下线后,长安公司相继成功推出了长安之星、长安星卡、都市彩虹、长安星光、长安之星II代等系列微型客/货车,长安CM8中高级客车,长安奔奔、长安杰勋、陆风风尚、陆风风华等轿车,福特蒙迪欧、福克斯、马
自达3、沃尔沃S40、S-MAX;奥拓、羚羊、雨燕、天语等众多全新车型新产品。

以及F、G系列、C16、CA20系列等多种江陵牌系列发动机,累计产销量超过400万辆。

此外,公司目前在研的S3-S5级新产品超过40项,并将在今后三年内推出20款全新车型。

——CM8产品开发:推出的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汽车,标志着长安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转变;
——CV6(长安奔奔)产品开发:两厢的经济型B级轿车,启动时间2003年8月,上市投产时间为2006年11月;开创了自主品牌轿车上市的多项纪录,标志着自主品牌实现了从“以微为本”向“以轿为主”的战略转变。

——CV7(陆风风华)产品开发:三厢经济型轿车,启动时间2004年1月;
——CV8产品开发,三厢中级轿车,启动时间2005年3月;
——CV9(陆风风尚)产品开发,MPV多功能乘用,启动时间2002年10月;
——CV11产品开发,MPV多功能乘用车,启动时间2005年3月;
——CM5产品开发,微型乘用车,启动时间2004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