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产后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在大出血时,依照预先制定的血液成分方案予以输血,需要妇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输血科医师及血库共同尽力完成输血协议.之青柳念文创作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前置及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产后出血已成为围产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则.当下对于大出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鉴于早期蛋白C 及纤溶途径的激活,今朝止血复苏成为新的治疗途径,即早期使用血液制品及止血药物,而不是晶体液复苏.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Luis传授等对大量输血方案在产科中的应用停止总结.研究者指出产科一旦出现大出血,应依照比例输注稀释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而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成果,文章发表在AJOG上.既往经典的液体复苏为晶体液及稀释红细胞,除非凝血检查提示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50000/mm³,纤维蛋白原<100-150mg/dl、凝血酶原时间(PT)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 1.5倍以上,才予以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等制品.大出血予以输注晶体液复苏会增加血管内静水压同时冲刷血管内皮的新鲜凝血块,加重出血.同时,大量的晶体液进入第三间隙,导致脑水肿、心衰及肺水肿.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肾脏灌流缺乏甚至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最近的研究标明,大出血所致的肾衰使用大量晶体液时,尤其是富含氯离子的液体复苏时易导致肾间质水肿、肾静脉闭塞从而晦气于重建肾功能.今朝多主张使用平衡盐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术前节制出血时收缩压节制在80-100mmHg是可行的,可防止持续失血.但是,因为需要维持宫内胎儿的灌注,产科的允许性低血压尚待评估.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是以1:1:1的比例使用.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可以使血小板升高 5000-10000/mm ³,用量为1单位/10kg.1L的新鲜冰冻血浆含有2g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的新鲜冰冻血浆可以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使用稀释红细胞的时间为出血18分钟内,1h内予以新鲜冰冻血浆.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 VII此药被批准用于血友病及体内存在凝血因子VIII及IX 抗体者,但今朝也用于旁路支架术后、创伤及产科出血,对于前面成分输血无效者,可予以此药.但此药有动脉血栓的风险,且半衰期较短,其实不是出血治疗的一线用药.用药前患者需知足以下条件:血小板计数>50000/mm ³,纤维蛋白原>50-100mg/dl,温度>32°C,pH 值 >7.2,钙离子浓度正常.产科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病例陈述,无证据标明此药可以改善生存率,且此药价格昂贵,不推荐惯例使用,可予以氨甲环酸、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代替.纤维蛋白原大出血时纤维蛋白原最先被消耗,既往指南建议将血清纤维蛋白原浓度节制在100mg/dl以上,今朝建议维持在150-200mg/d,孕妇的血清值水平常高达400-500mg/dl,因此孕期出现纤维蛋白原低值往往病情更严重.一个单位的纤维蛋白原可以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一般成人用量为10单位.氨甲环酸最近的研究显示,创伤后3h内承受氨甲环酸治疗者生存率改善,且未见血栓形成的报导.一项小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产后出血者使用此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因此,此药是平安有效的.创伤医学的研究发现,综合应用冷沉淀及氨甲环酸可以改善预后.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人血清来历的一组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因子,是逆转华法林药物作用的一线用药.该药的分歧规格含有分歧成分,用于拮抗华法林时(美国今朝唯一批准的适应症)用量为30-50单位/kg.今朝也被用于心血管及创伤科,可减少出血、减少输血量,但相关研究较少,尚缺乏血栓风险评估.因此,不建议作为产科大出血时的一线用药,对于难治性出血可以测验测验使用.虽然今朝非妊娠患者的输血指南较多,但推广应用到产科尚缺乏切确的数据研究.临床医师应该根据出血量、能够的止血时间及持续出血量的估计来做出决议.研究人员建议对于大出血者(2h内失血量超出血容量一半,1-2h内输注4单位红细胞悬液后仍出血不止,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 或心率大于120次/分)当即启动大量输血方案.首轮用血为6单位稀释红细胞悬液、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6单位血小板及 10单位冷沉淀.第二轮输血包含:6单位稀释红细胞悬液、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及10单位冷沉淀,并同时送往手术室.若出血仍未节制,从首轮用法重新开端.定期监测血惯例及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应维持在150-200mg/dl,同时可用氨甲环酸取代重组凝血因子VII.。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分级

一、引言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为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对产后出血进行分级处理。
二、分级标准根据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将产后出血分为三级:1. 一级预警: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
2. 二级预警:产后出血量在500-1500ml之间。
3. 三级预警:产后出血量超过1500ml,或虽未超过1500ml,但出现休克症状。
三、一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一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向上级医护人员求助,交叉配血。
5.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如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
6. 对症处理,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缝合产道裂伤、刮宫等。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四、二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二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加强监护,持续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面罩给氧,扩容加强监护。
5.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刮宫、缝合产道裂伤等。
6. 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纠正贫血。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五、三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三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继续监护、抗休克、扩容治疗。
3. 保证氧气供应,呼吸道管理。
4. 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合理时机切除子宫。
5. 纠正酸中毒,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6. 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科室协同抢救。
7. 麻醉科、血液科、ICU等科室医师协助抢救。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六、总结产后出血应急预案的分级处理,有助于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母婴健康。
各级医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产后出血的能力,确保母婴安全。
产科大出血的输血策略

• 新加坡 低纤维蛋白血症(DIC综合症)血友病A( 无VIII因子时)
• 日本 纤维蛋白原100mg/dl以下
5. 术中自体血回输(ICS)
• 由于担心回输液里混有羊水和胎儿红细胞而致羊水栓塞及 Rh阴性发生免疫反应,产科手术以往一直是ICS临床应用 的禁忌症。
• 如果输血浆呢?宜输注AB型的血浆。
实验室检测频率:
• ①连续输注红细胞悬液15-18U,或输注红细胞悬液 0.3U/Kg体重时,应立即检测血小板计数;
• ②当输血量1-1.5倍于患者血容量时,应每隔1-2h检测1 次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常规及血气相关项目,以准确反 映患者体内血凝及内环境状态;
• ③手术过程中,当输液输血量达到患者1倍血容量时, 应检测1次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常规、特别注意血小板 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有条件医疗机构进 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临床输血。
产科大出血的输血策略
产科大出血输血是否必要?
• 在国内外,产妇出血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 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术中产妇大出血并不少 见,故麻醉科医生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 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尤 其重要。
• 要输血,怎么输?有无指征?
产科大出血合理输血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 .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 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 胶体液应用。 Hb>100g/L不必输血 Hb<70g/L应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Hb<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 出血量>30%可输入全血
2.血小板
产后出血合理输血

目录
产后出血概述产后出血的输血治疗产后出血合理输血的原则产后出血合理输血的实践产后出血合理输血的案例分析
01
CHAPTER
产后出血概述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定义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产后出血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道损伤出血和胎盘因素出血。
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量
02
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量,避免过快或过量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调整输血方案。
预防输血并发症
03
输血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如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发热反应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
输血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精神状态和意识变化。
评估出血量
准确测量和估计产后出血量,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量。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产妇的血液状况和凝血功能。
在输血过程中,持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出血情况
注意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如出血量、出血速度等,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输血方案。
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颜色、性状等,以判断止血效果和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评估出血情况
输血后应预防感染,保持产妇的清洁卫生,对手术切口和插管部位进行护理,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和输血对产妇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因此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和疏导,帮助产妇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大量输血指导方案1

是否应用抗凝药等;
检查患者有无血肿、瘀点、伤口渗血等
准备与评估
输血科术前准备充足的血液成分
输血科或麻醉科术前作好自体血回收准备:
减少异体血的使用量
实验室检查
血液 标本
检测 项目
试验 检测 频率
确认身份,健全身 全身份识别系统 份识别系统 尽早采集标本 尽早采集标本,统 ,统一标识 一标识
1、预防性输注:目前共识是急性出血患者须Plt≥50×109/L 当Plt<50×109/L时,预计输液或输注红细胞悬液量已达患 者2倍的血容量 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患者Plt为75×109/L时即出现明 显出血,因此预防性输注的阈值还应结合临床状况综合判断(如中 枢神经损伤建议维持在Plt>100×109/L)
治
保持体温
疗
低体温增加了患者器官衰竭和凝血障碍 的风险性,复苏的同时注意患者保温及液体 、血液加温后再输入
治
血液成分治疗
疗
红细胞悬液
新鲜冰冻血浆
血小板悬液 冷沉淀及rFⅦ
治
疗
血液成分治疗——红细胞悬液
作用:
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氧到组织细胞,而非用于扩容 2、红细胞通过血小板边缘化利于止血
Kor DJ,et al.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2010,24( 1) : 51-64
治
1、血容量恢复
维持组织灌注与氧供 急性出血初期输液
疗
3、辅助药物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环酸 •抑肽酶
2、血液成分治疗
红细胞悬液 新鲜冰冻血浆 血小板悬液 冷沉淀及rFⅦ
用量:
冷沉淀1U含Fib150~250mg及FⅧ80~100U,据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补充
产后大出血应急预案(二)

产后大出血应急预案(二)引言概述: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任何时间内出血速度超过20毫升/分钟的现象。
产后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减少产后大出血的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方式,提供关于产后大出血应急预案的详细指南。
正文:一、早期预警与检测1.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情况,对每位产妇都要定期量血压和脉搏。
2.随时检查产妇的阴道流量,注意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3.鼓励产妇按时排尿,定时观察尿量和尿的颜色。
4.进行量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包括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以评估产后出血的危险程度。
5.及时评估产妇的全身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二、产后出血紧急处理措施1.及时通知医生,启动紧急预案。
2.为产妇提供充足的液体补充,以防止低血容量导致的休克。
3.通过使用药物,如催产素和奥克托特罗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4.考虑进行宫腔复大管术或宫腔填塞术等介入性手术来控制出血。
5.严密的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等生命体征,随时准备抢救措施。
三、产后出血的补偿措施1.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来补充凝血因子的缺乏。
2.进行输血治疗,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全血、红细胞悬液或血小板。
3.补充铁剂或其他营养支持,以恢复产妇的血液代谢功能。
4.密切观察补偿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产后出血的常规措施1.提前评估高危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植入等。
2.遵循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手术创伤和粘连的风险。
3.在顺产时,积极进行产钳助产或手术室分娩等操作,以缩短分娩时间。
4.注意产程管理,避免过度增加子宫肌力,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不良。
5.对于高危产妇,建议给予产后定期复诊,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五、总结产后大出血是一种紧急的并发症,需要进行早期预警和紧急处理。
建立一套有效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1. 引言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是妇产科中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妇女危及生命。
为了应对产后大量出血的紧急情况,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输血,并稳定患者病情。
本文将讨论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方案和注意事项。
2. 输血指征对于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情况,需要明确输血的指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输血指征:•血容量不足:出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产后出血导致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需要通过输血补充红细胞。
•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出血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等,需要通过输血补充凝血因子。
3. 输血方案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以下是一般的输血方案:3.1 选择输血成分输血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单独输血某一成分或联合输血多种成分。
•红细胞:红细胞输血适用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情况,以补充红细胞数量。
•血小板:血小板输血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以提高凝血功能。
•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包含多种凝血因子,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
3.2 输血量计算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水平和出血情况,可以计算出需要输血的具体量。
通常,一单位红细胞输血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约 1 g/dL。
3.3 输血速度对于产后大量出血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输血速率。
一般来说,初始输血速率可设定为每小时10 mL/kg体重,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过快的输血速率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和充血,增加心血管负担。
3.4 监测和评估在进行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评估输血效果,观察患者的病情是否改善。
4. 注意事项在制定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注意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对输血的指征判断准确,同时避免对输血禁忌症的患者进行输血。
产后出血临床输血个案分析

孕产妇必须输血时,需要选择适当而 有效的血液制品并计算所需的输血量,这 样,输血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当患者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时,患者 一般可以耐受,不需要输血或输液;
❖ 当患者失血量达到20%自身血容量时,就 必需补充血容量以防休克,此时,首先考 虑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输液原则为“先 晶后胶”;
5、栓塞成功后患者阴道出血减少或停止, 术后第1~7天阴道有少许血性恶露,有 轻。
五、相关知识链接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 流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 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 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 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 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六、综合判断
根据患者:①临床表现及病史:患者双 胎妊娠,剖宫产史;②实验室检查:血红蛋 白降低,DIC检查无异常,首先考虑产后子 宫收缩乏力。
七、回顾性点评
处理产后出血,要遵循先简单后复杂, 先无创后有创的原则。治疗产后出血最重要 的目的是预防失血性休克,这是引起产妇死 亡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纠正贫血所带来的一 系列临床后遗症,包括昏睡、精神敏感度降 低、体力衰弱及精神集中度降低。所以输注 红细胞的基本目的并不是仅仅增加Hb,降低 死亡率,还能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产后出血
临床输血个案分析1
一、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32岁,80kg,双胎妊娠, 40+3周,在腰硬联合麻醉在行子宫下段剖宫 产术;娩出2男婴后,胎盘完整剥离;宫体肌 注20U缩宫素后,子宫收缩尚可,分层关腹 后,送回病房。术后患者阴道大量流血。
二、实验室检测结果
❖ 血常规:WBC11.2×109/L,Hb50g/L, PLT108×109/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产后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目的:探讨严重产后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因产后出血进行大量输血的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出血原因、产科处理、出血和输血情况。
结果:13例患者中估计产后24 h出血量中位数为6 540.00 ml(4 750.00~12 650.00 ml),均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中位数分别为20.00 U(18.00~45.00 U)和2 725.00 ml(1 175.00~6 450.00 ml);按治疗单位计算输注红细胞悬液∶FFP比例为1∶1.36[1∶(0.65~1.43)];9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中位数为10.00 U(10.00~40.00 U),按治疗单位计算输注红细胞悬液∶FFP∶血小板悬液比例为1∶1.83∶0.48[1∶(1.11~1.43)∶(0.56~0.89)];12例患者使用冷沉淀,中位数为14.00 U(10.00~35.25 U);5例患者输注入纤维蛋白原,中位数为2.00 g(1.00~4.00 g)。
结论:笔者所在医院产科13例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FFP,按照治疗单位计算红细胞悬液∶FFP 比例为1∶1.36,FFP输注偏多比较合理;9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按照治疗单位计算红细胞悬液∶FFP∶血小板悬液比例为1∶1.83∶0.48,FFP输注比例高,但血小板输注相对偏少,科室间需加强合作,制定严格有效的产科大量输血方案,以减少子宫切除率,降低死亡率,指导临床输血。
标签:严重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悬液严重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胎兒出生后24 h内,产妇持续出血量超过1000 ml[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2]。
及时控制出血并合理的大量输血成功救治严重产后出血的关键,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应。
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MT)是指成人患者在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 U或24 h输注红细胞悬液≥0.3 U/kg[3]。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因产后出血进行大量输血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因产后出血在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 U的1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出血原因、产科处理、输血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
1.2 出血量计算产科医生在术中采用称量法和容积法等估算出血量。
称重法:失血量=[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相对密度g/ml);容积法: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放入量杯测量出血量。
1.3 血液制品规格血液制品的主要成分有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FFP)、血小板、冷沉淀。
1 U红细胞悬液容量为120 ml,为1个红细胞治疗单位,由200 ml新鲜全血制备;1 U FFP体积约100 ml,由200 ml新鲜全血制备;1 U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悬液由200 ml新鲜全血制备,1个治疗量血小板相当于10 U血小板悬液,相当于2 000 ml全血中的血小板;1 U冷沉淀由200 ml FFP制备。
人纤维蛋白原由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规格为0.5 g/瓶。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行正态性检验(检验水准0.05),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范围)表示。
2 结果2.1 患者一般情况13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6岁(29~43岁),孕周中位数为35+3周(28+3~40+3周),孕次中位数为3次(1~8次),产次中位数为1次(0~5次),8例患者有剖宫产史。
2.2 出血原因和产科处理13例患者中,阴道试产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另外12例患者中,凶险性前置胎盘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6例,1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低置性前置胎盘1例,并发胎盘植入6例。
13例患者出血原因:羊水栓塞、DIC所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8例,胎盘因素4例。
其中,4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无效后行子宫切除术,9例患者直接行子宫切除术,1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
2.3 出血及输血情况13例患者估计产后24 h出血量中位数为6 540.00 ml(4 750.00~12 650.00 ml),均输注红细胞悬液,中位数为20.00 U(18.00~45.00 U),输注FFP,中位数为2 725.00 ml(1 175.00~6 450.00 ml);按治疗单位计算输注红细胞悬液:FFP比例为1∶1.36[1∶(0.65~1.43)]。
9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中位数为10.00 U(10.00~40.00 U),按治疗单位计算输注红细胞悬液∶FFP∶血小板悬液比例为1∶1.83∶0.48[1∶(1.11~1.43)∶(0.56~0.89)]。
12例患者使用冷沉淀,中位数为14.00 U(10.00~35.25 U);5例患者输注人纤维蛋白原,中位数为2.00 g(1.00~4.00 g)。
2.4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最低值中位数51.00 g/L(40.00~74.00 g/L);血小板最低值中位数67.00×109/L[(44.00~97.00)×109/L]。
1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最高值中位数14.30 s(12.00~不凝),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最高值中位数40.00 s(31.00~120.00 s),纤维蛋白原最低值中位数1.40 g/L(0.20~2.65 g/L)。
3 讨论3.1 严重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产后出血发病原因包括羊水栓塞、DIC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前置、宫缩乏力等[4]。
本研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例数占总例数的46.15%(6/13),是引起产后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
13例患者均进行子宫切除术,但大部分孕妇较年轻,子宫切除术给术后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生活适应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降低子宫切除率的治疗方法是临床研究方向[5]。
3.2 失血量的估计估计产后出血的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有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休克指数法等[6]。
但由于剖宫产时血液中会混入羊水,医生为避免抢救不积极而导致严重后果而多估计失血量等原因,出血量估计往往低于实际出血量[7]。
出血量的估计为合适的输血量提供指导,不良的输血方案可能会导致酸碱平衡紊乱、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循环超负荷等并发症[8]。
因此,掌握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提高准确度,对于产科治疗非常重要。
3.3 大量输血中的血液成分研究发现,按照一定比例输注红细胞悬液、FFP、血小板、冷沉淀,能有效提高输血效率,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9]。
大量输血方案(MTP)已廣泛用于外科和产科中心来治疗严重出血患者,很多学者认为MTP可改善大出血患者的预后,推荐启动MTP时输注红细胞∶FFP∶血小板=1∶1∶1,该比例是全血中各种成分的近似比例[10]。
由于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治疗产科大出血的FFP 和红细胞的最佳比例尚未确定。
孙玲玲等[11]研究发现,大量输血患者按FFP∶红细胞悬液=1∶(1~2)输注,有利于预防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降低FFP 输注总量。
本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产科13例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FFP,按照治疗单位计算红细胞悬液∶FFP比例为1∶1.36,FFP输注偏多;9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按照治疗单位计算红细胞悬液∶FFP∶血小板悬液比例为1∶1.83∶0.48,FFP输注比例偏高,但血小板输注相对偏少。
3.4 大量输血的评价目前,许多研究显示,产科大出血的救治采用红细胞∶FFP∶血小板大致为1∶1∶1的大量输血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12]。
但由于MTP的制定是在外伤大出血的基础上,而孕妇具有特殊的生理变化;产后出血不能提前制定好输血方案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加强科室间合作,深入研究严重产后出血时红细胞∶FFP∶血小板的最佳比例,制定严格有效的产科大量输血方案,以减少子宫切除率,降低死亡率,指导临床输血。
参考文献[1] Abdul-Kadir R,McLintock C,Ducloy A S,et al.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consensus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J].Transfusion,2014,54(7):1756-1768.[2]刘杰,李巨.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39(7):666-669.[3]苏晓丽,刘媛,孙杨,等.中国部分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外科大量输血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用血情况调研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0(6):154-155.[4]张方芳,徐永莲,刘兴会,等.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44-146.[5]徐焕,李笑天.手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14,30(4):272-274.[6]白宇翔,罗欣,漆洪波.难治性产后出血的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16,32(12):1159-1162.[7]陈磊,杨明芳,刘丛丛,等.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估计的差异[J].北京医学,2017,39(3):249-252.[8]于成华,宋薇薇.产科大量输血补液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14,30(4):274-276.[9]张玲玲,朱凯,陈剑.大量输血方案的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4,37(5):494-497.[10]曹琴艳,张力,陈剑,等.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大量输血治疗[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2):124-128.[11]孙玲玲,方卫平,汪萍,等.围术期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6):553-556.[12]邢淮,王秋实,杨巧妮,等.产后出血临床大量用血方案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11):1381-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