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改进思路及应用

合集下载

国有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分析——以益阳市资阳区为例

国有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分析——以益阳市资阳区为例

地供应量做 折线 图 ,建立 以时间为 自变
量 的二项式 函数模型进行预测 。拟合 曲
其他 土地6 0 .4 4 35 公顷 ,占土 地总 面积
线 中 自变量x 为年份序数 ,2 0 年为1 05 ,
O4 国 5 土资源导 刊
n t。 。 g。 。 m c
l1 7 4 +=1 3.9 2
途径之一。
影响因素
根据 资 阳区 国有 建设 用 地 历年 供 应量 的变化趋势及各部 门收集整理 的资 料分析可知 ,资 阳区年末总人 口、地 区
图12 0 — 0 0 0 5 2 1 年资阳 区国有建设用地 供应量折线圈
生产总值 、工业总产值 、固定资产投 资
额 、城镇化发展水平 、城镇 居民收入 、 财政收入等是影 响国有建设 用地需求量 的重要因素 。
结果可 以作 为资阳区建设 用地需求 预
测 的参 考值 。
湖南省馆藏航 空摄影底片 整理建档与利用价值浅析
@ 文/ 白湘兰 尹 向红 曾玉 清
国有建设用地需求总量的确定
根据城乡统筹 、节约集约用地 、 有 保有压 、因地制宜等原则 ,同时考 虑到在利用以上 种方法 四种模型对
表)
20年为2 06 ……2 1年为7 0 2 01 ,2 1年为8 。
达地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 、湖南 现代 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资 阳区国有 建设 用 地的科学预测 、合理供应必 然成为顺 利 实现十二五规划 目标 的重要 前提条件 , 也是实现 区内人 口、资源 、环境三者相 和谐发展 以及促进 两型社会 建设的主要
根据 图 1 阳区国有建设 用地需 求 资 量的历史供应情况 ,建立一元二次 函数 趋势预测模型 。

关于项目用地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项目用地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项目用地的问题和建议项目用地问题和建议在进行项目规划和选择用地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项目用地问题和建议供参考:1. 用地规划在选择用地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避免耕地、生态环境敏感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以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分析用地所处的区位条件和交通网络,选择离市区和主要交通干道较近的用地,有利于减少交通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考虑未来项目的发展规模和扩展需求,选取适当的用地面积,避免用地过大或过小导致的浪费或不足。

2. 土地利用如果用地面积有限,可以考虑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合理布置在同一块用地上,以减少土地占用。

在进行土地利用时,要考虑用地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合理安排土地的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农业、工业、商业和住宅等不同用地类型,以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的综合效益。

3. 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用地选址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等自然环境的评估,以及对附近居民和社区的影响评估。

尽量选择环境负荷较小的用地,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在项目运营阶段,要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4. 社会因素考虑在选择用地时,要考虑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尽量避免对农民、村民和居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在用地前,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了解当地社会的发展情况、文化特点和民生需求,避免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要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项目用地的选择和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只有在充分查明用地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才能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大化的综合效益。

对于优化和完善现有用地预审政策流程等具体意见和建议

对于优化和完善现有用地预审政策流程等具体意见和建议

对于优化和完善现有用地预审政策流程等具体意见和建议
对现有的建设用地审批服务进行优化是以便民利民作为出发点,以方便群众为重要导向,通过明确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功能定位,积极推动审批流程的改进,意在提高用地审批的质量。

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建设用地的审批服务这一核心内容,对其优化措施与建议展开详细地探究,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对从事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合理地减少建设用地审批工作中的重复性审查环节,提高各项审批工作之间的衔接性,也是优化审批服务的重要途径。

首先,资源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审查时序进行适当地调整,突出审查程序中的重点,最大程度上减少审批流程中潜在的重复性审查项目,以此来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

其次,在建设用地的预审批环节便做好对项目选址以及用地规模等审批内容的合理性进行严格把关,并且在用建设用地报批环节对耕地占补平衡、征地补偿按照等情况进行重点核查,以确保用地审批流程前后的衔接性。

然后,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在立项阶段便做好对建设用地预审工作的质量把关,结合建设用地的整体规划重点审查建设用地项目是否满足土地使用标准、供地政策、土地利用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等具体要求。

最后,在建设用地的报批环节只审查项目用地是否依法依规,而不再对其进行重复性审查。

但对于报批内容与预审相比在用地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则可针对性对变化内容进行复核,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查工序。

关于项目用地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项目用地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项目用地的问题和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项目用地的问题备受关注。

在城市规划中,适宜的用地规划是确保城市发展稳定和可持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些项目用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项目用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提及的是项目用地的占用和浪费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一些项目用地的规划和利用并不合理,导致了土地的浪费。

比如一些大型商业项目往往会选择在城市中心区域占用大面积空地,这样会导致城市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我们需要在项目用地规划中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项目用地的流转和管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项目用地的流转频繁,而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用地管理上存在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了一些不良开发商在项目用地规划和开发中的违规行为。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用地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用地规划和开发的监管,保障城市用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项目用地的环保问题也值得关注。

一些项目用地在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比如在一些工业项目用地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排放污染物过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需要在项目用地规划和开发中积极推进环保工作,加强对环保要求的监督,保障城市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是加强对项目用地规划的监管和调控。

地方政府在项目用地规划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项目用地开发商也要自觉遵守规定,做好规划和开发工作。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项目用地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项目用地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用地规划和开发的监管,确保合法合规。

加强对项目用地流转的监管,避免出现不良开发商的行为。

最后是推动项目用地的绿色环保开发。

地方政府在项目用地规划和开发中应加强环保要求,推动绿色开发,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资源。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分析预测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分析预测
O年 中仅 城 市 化 推进 用 地 就 达 50 0多 比例最高,0 8年达 到 3 . ,0 20 79 %,其次是工 市发展 的稀缺 资源, 但是城 市化进程又不 3 横 在过 万亩 。城 市化 的加 快 , 方 面 使越 来 越 多 业用地和公 共设施用地 ; 向来看 , 一 可停滞。在这种情况下, 科学合理地规划
所 土 来十年建设用地 的需求变化情况, 以便 为 建 设 用 地 需求 量 加大 。但 是 , 地 一 直 是 地,各个功 能用地 增长 曲线 图如 图 1 特别 是在 国家 强 示 。 ( 1 图 ) 相 关部 门制定城 市土地 利用政策提供科 城 市 发 展 中 的稀 缺 资源 ,
析, 为正确制定 重庆 积 下 降速 度 有 所 减 小 , 但整 体上 呈 现 的还
划 提 供 参 考依 据 。

如 图 ) 公共设施用地 7. 7. 7 . 8. 9- 12 4 市 城 市 土 地 利 用 规 是 下 降 的趋 势 , 图 2所 示 。 ( 2 9 4 7 8 8 7 7 3 6 5 0 . 0 6 7 7 3 3 仓储用地 2 . 2- 2 . 1. 2. 1. 2 6 3 6 23 9 3 6 9O 34 7 6 9 6 9 重 庆 建 成 区
表1 重庆 20 ̄20 年建设用地面积构成 ( 03 07 单位: 平方公里)
年份 2o 2o 20 2o 2o 2o 03 o4 05 06 07 o8
与重庆城市建 成区面积逐 年加大 的
测 模 型 对 重 庆 市 未 趋势相反,重庆耕地面积却在逐年下降,
建成区面积 64 5 4. 72 7 l. 82 93 4 来 几 年 城 市 土 地 需 虽然在国家加 大了对耕地保护的力度后, 5. 67 8 3. 8O l 7. 9 7 8 7 7 3. 0 求 量 进 行 了 预 测 分 相对于 2 0 0 6年以前 ,0 6年 以后耕地面 20 建设用地面积 50 1 5. 75 2 7. 82 2 9 . 5. 55 7 0. 78 1 5. 81 8 6 9 4 5 8 8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解读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解读

发布内容(三)
( 3 )提供计划期对供应计划安排的建 议,包括:计划期的政策导向、重点发展区 域、重点建设项目等。 3、材料提交时间 要求的材料应当于 11 月 30 日之前提交 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三)
3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布局,是指计划期 内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在空间上的分布。 4、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时序,是指计划期 内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在不同时段的安排。 5、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方式,包括划拨、 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方式。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编制内容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明确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指导思想和原 则; 2、提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导向; 3 、确定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 布局、时序和方式; 4、落实计划供应的宗地; 5、实施计划的保障措施。
第一,编制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无论是现代经济理论还是国 家的经济运行实践都表明,有了科学 合理的计划,市场运行才能减少盲目 性,才能有序运行。
背景
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是在充分研究土地市 场规律、把握土地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土地现实供需要求编 制的,体现了对未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 模、时序、结构等方面的设计和谋划。有 了这个计划,才能对供多少地,何时供, 以什么方式供,供应结构、方向如何等做 到心中有数,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政府供 地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合理性。
编制实施主体和组织方式
(2)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指 定或授权下属事业单位编制; (3)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 托专业机构编制。 3、说明:计划编制的组织实施与招标 拍卖挂牌出让的组织实施的规定是一致的。
协调决策机构(一)
一、《规范》要求,市、县政府可根据 实际,设计划编制 协调决策机构,负责解决计划分配等计划 编制中的重大问题,集体决定有关事项。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3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崇左市并县建市,又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项目启动,处于广西通往东盟的前沿城市的崇左市将跨越式的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土地需求十分强烈,特别是建设用地需求猛增,考虑到崇左市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而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所以,在预测过程中秉持理性规划的理念,反对建设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鼓励走内涵挖潜、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则出发,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从严控制农用地转用尤其是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同时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整理、合并对未来建设用地需求的有效补充。

切实测算建设用地总量,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

3.1 建设用地现状与变化趋势分析3.1.1 建设用地现状新兴的崇左市七县、市、区原属老少边山穷的地区,过去也许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总是把“边”与“老少山穷”看待,使边关建设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地区人口经济发展缓慢,农业是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基础薄弱,建设用地增长缓慢。

但是这个老少边山穷的地区有一个全国之最,即在533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上有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4个,2003年8月并县建市以后,崇左市成为是全国陆路口岸最多的地级市。

图3.1 崇左市建设用地变化(1996-2005年)2005年,有陆无海的出口通道—崇左市,在广西自治区14个市中,市龄最小,GDP 排13位,但是外贸出口4.95亿美元,跃居14个市首位,遥遥领先于第二名近2000万美元,比原南宁地区2002年翻了一番多。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净增加22.40亿元,增长率达17.40%,经济增长的同时,建设用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4-2005年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806.07公顷,略大于1996-2003年间7年的增加量的总和。

从崇左市建设用地历年的变化趋势来看,2003年前崇左市建设用地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198.42公顷。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理论研究之阶段二——建设用地的预测
一、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定义: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就是依据某地区多年的建设用地相关资料、人口环境资料、经济 资料等,借助一定的预测方法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及其动态变化进 行预测。 2.目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目的是在构建合理建设用地结构条件下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以 促进建设用地可持续合理利用,也为政府调控建设用地提供理论依据。 3.意义:对于本项目,进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可以得到泰山区一定时期内各类建设用地增 长趋势及其需求量,为本项目后期模型建造提供依据,从而为下一步的建设用地规划做好基 础。
-5.41218 -20.87418 -30.54578 -20.59602 -29.05489 -20.50250 -27.04952 41.02300 42.33314
-0.46233 -1.76095 -2.53135 -1.64977 -2.28322 -1.55972 -2.01530 2.83816 2.85506
1170.64001 1185.39001 1206.69995 1248.42004 1272.54004 1314.50000 1342.20996 1445.41003 1482.73999
1176.05220 1206.26419 1237.24573 1269.01607 1301.59492 1335.00250 1369.25948 1404.38703 1440.40685
现以武汉市为例,分别运用指数模型、 logistic 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二元线性回归 模型,预测了武汉市 2010、2015、2020 年三个时点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在此基础上,通过 优化组合,确定四种预测方法在优化组合模型中的权重系数,得出了优化组合模型的预测结 果。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组合模型对武汉市的建设用地增长趋势进行了更好的模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建设用地规模变化驱动力分析理论框架指导下 , 选择建设用地规模变化驱动因素 。短期内技术进步对经 济产出的影响较小 ,本文暂不考虑 ,据此建立融合建设用 地与资金、人口、制度因素的生产函数模型 :
LnY =LnA +αLnK +βL +γLnL and +λLnI (2) 考虑到建设用地在经济产出中的作用 ,上式中 Y、K、 L、L and、I分别为二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二三 产业就业人数 、建设用地规模及土地市场配置程度 。 运用 1997~2006年基础数据 (表 1) ,对上述生产函 数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二三产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 按照 2006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 ;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采用 南通市统计年鉴数据 ;建设用地规模采用历年土地利用 台帐数据 ;制度变量选用土地市场配置程度 ,作为反映政 府宏观调控和土地市场发育的制度变量 ,可通过当年土 地一级市场中有偿出让比例并根据一定的参数修正得 到。假定拍卖和挂牌出让代表市场价格 ,根据历年《南 通市土地统计年报 》中土地出让数据分析 ,协议出让的 平均价格为市场价格的 20%左右 ,招标出让的平均价格 为市场价格的 40%左右 ,因此分别对协议、招标、拍卖和 挂牌 4种供地方式赋予换算系数 0. 2、0. 4、1、1,由此计算 土地市场配置程度。具体的方法为 :
景假设 ,综合确定各种情景下的建设用地需求量。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消耗可分为代价性损
失和过度性损失 ,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使社会经济发展 对资源的消耗控制在代价性损失范围内 。由于土地资源 配置过程中存在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我国经济发展 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过度性农地损失 [4] 。在推进工业 化、城市化的过程中 ,必须能够处理好经济增长中建设用 地“硬 ”扩展与政府土地调控“软 ”约束的矛盾 ,将经济发 展对土地的依赖控制在代价性损失之内 。建设用地需求 预测就是要确定经济发展的土地代价性损失 ,据此进一 步明确预测思路 :首先 ,在土地政策缺位的假设下 ,估计 实现既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建设用地的“自然 ”扩展数量 ; 其次 ,对规划期间土地政策进行多种假设 [5 ] ,根据政策实 施力度 ,研究在不同政策预期下的建设用地“理性 ”需 求 ;最后 ,对比不同政策情景假设下的预测结果 ,评估不 同土地政策的建设用地潜在调控空间 ,明确指标调控的 弹性幅度 。
1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及改进思路
1. 1 预测方法及评价 目前建设用地需求预测通常是 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社会经济 发展规划和部门用地需求 ,运用自回归趋势模型或者是 用人口 、GD P、固定资产投资等社会经济因素与建设用地 规模进行回归分析 ,确定规划期间建设用地需求量 [2, 3 ] 。 这种预测思路存在以下缺陷 :其一 ,单纯考虑趋势外推或 用简单回归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 ,将需求预测简单看成 是一个或几个社会经济变量的数学模型 ,忽略了政府调 控和土地市场发育等制度因素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 ; 其二 ,土地利用系统是由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环境和 制度等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 ,系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 资源利用程度 、生态环境状况 、技术演变进程和制度变迁 步伐 ,呈现不确定性 ,建立在确定性思维基础上的建设用 地需求预测难以满足不确定性规划的需要 。 1. 2 预测方法改进思路 结合以上分析 ,明确建设用地 需求预测改进思路 :首先 ,通过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驱动 力分析 ,辨别其主要影响因素 ;其次 ,构建全面合理的建 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 ;最后 ,结合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情
收稿日期 : 2008 - 12 - 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057305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6BAB15B04) 。 作者简介 :郭杰 (1982 - ) ,男 ,湖南南县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3 通讯作者 :欧名豪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3期 郭杰等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改进思路及应用
175
科学性 ,既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地支撑 ,又 能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 ,保护有限的土地尤其是 耕地资源 。
2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本文根据以上预测思路 ,在进行驱动力分析的基础 上 ,构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 2. 1 建设用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影响建设用地规 模变化的因素很多 ,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社会因素 ,在 较短的时间尺度内 ,人类活动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居于主要地位 。人地关系 、经济增长 、技术变迁 、政府管 制及土地市场发育程度等都会影响其规模变化 。随着人 口的增加 ,作为主要承载场所 ,土地需求尤其是建设用地 需求将随之增长 ;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要 素之一不可或缺 ,只是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在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下 ,单位产出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存在差异 ; 技术的进步则能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单位产出对土地的 占用 ;有效的政府管制措施和完善的市场建设 ,将能大大
L (万人 ) 272. 90 254. 18 242. 38 241. 42 230. 78 247. 02 258. 80 274. 24 310. 47 341. 23
Land ( hm2 ) 143718. 68 147275. 97 149801. 70 155140. 59 155847. 80 157009. 43 159968. 18 165679. 14 168103. 29 171494. 37
图 2 政策调控对产出影响 由此可见 ,制度变量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效率来影响 生产函数的形式 ,社会生产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可达到 的最大产出不再仅仅取决于物质的可能 ,而且还取决于 约束社会生产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有效的制度供给将在 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同样 ,有效的制度 供给 ,将能减少经济发展过程的土地过度性损失 ,因此 ,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需求预测 ;生产函数 ;建设用地 ;市场配置 中图分类号 : F301. 2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8581 (2009) 03 - 0173 - 0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建设用地规模 迅速扩张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作为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确定各类土 地需求量控制性指标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重要 依据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规划 方案是否实用 [1 ] 。研究完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 ,是 编制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缓解人地矛盾 ,促进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总结建设 用地需求预测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探讨了基于生产函数 模型市场修正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 ,并以南通市为 例进行实证研究 ,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合理的建设 用地规模提供参考 。
了契机 , 1997~2006年 ,南通市 GDP由 577. 47亿元上升 到 2006年的 1758. 34亿元 ,年均增长 13. 17% ,占江苏省 国内生产总值的 8. 12%。但是南通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是以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 , 1997~2006年 ,建设 用地规模由 143718. 68 hm2 增加为 171494. 37 hm2 ,年均 增长 1. 98% (图 3) 。随着“江海联动 ”战略的实施和“大 通道 ”建设的开展 ,南通市社会经济面临跨越式发展 ,必 然需要土地提供保障。准确预测南通市规划期间 ( 2007 ~2020)建设用地需求 ,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总体编制的
图 1 建设用地规模变化驱动力分析理论框架
2. 2 制度与经济增长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 :生产函数 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 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即生产函数是由生 产边界线确定的函数 [6 ] 。这显然撇开了生产过程中所 发生的社会生产关系与制度约束 ,生产是物质技术关系 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函数既依赖于劳动力、资本 等物质要素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又依赖于社会生产 的制度环境。制度的变化、技术的进步 ,可以使社会生产 各部门在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 ,改变生产边界线 ,从 而改变产量和生产效率。假设生产函数为 Y = f ( x) ,社 会生产边界线为图 2 中 OA 曲线所示 ,若调整后的政策 和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交易成本 、提高劳动者努力水平 、 刺激新技术采用 ,将会改变生产函数曲线 ,促使生产边界 曲线由 OA 变为 OB。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 ,在其他生产 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使得整个社会产出不断 提高 ,或者产出不变而要素投入减少。
174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1卷
缓解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政府失灵 ”和“市场失灵 ”,减少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过度性损失 。综合相关资料分 析 ,本文将建设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分为四类 :人口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 。各因素作用如图 1 所示 。
在建设用地预测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土地宏观政策及市 场发育等制度因素的影响 ,将制度变量内生化到生产函 数之中 ,从而全面考察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驱动机制。 2. 3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根据现代西方经济 学的基本理论 ,在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 的关系可以用“科布 ·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表示 ,形式 为 : Y =A KαLβ。生产函数模型能明确劳动力、资本等生 产要素与经济产出的关系 ,因此本文拟借助生产函数模 型来构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 。结合建设用地驱动力
M (% ) 1. 76 3. 53 14. 84 16. 61 20. 38 33. 46 30. 34 34. 24 31. 59 29.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