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

摘要:2005年中国推行的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和人民币汇改,而汇改后全新的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有着怎样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使用了我国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收盘价的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上证指数协整分析

正文: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的日益普及,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水平显著提高,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其金融市场化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资本在全球围的流动使得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也円益紧密,一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势必要受到其他金融市场的冲击,而不再只是受自身的供求关系影响。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一国的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相互关系也是日益紧密。

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核心变量,它的变动直接影响该国的外部均衡,对其部均衡也有一定的影响;股价是一国资本市场变动的重要指标,素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一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未來的走势。汇率和股价作为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价格变动能够反映出该国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为政府、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在做相关决策时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由此可以看出,从理论意义上对汇率和股价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二、文献综述

Franck和Young (1972)利用两个变量的简单回归开创了股价和汇率关系研究的先河,得出它们之间无关的结论。Bahmani-Oskooee 和Sohrabian (1992)第一次将协整分析用于对股价和汇率关系的检验,用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分析,得出两个变量至少在短期存在因果关系。

Granger,Huang and Yang(2008)在研究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究竟是货币贬值导致股市下跌还是股市下跌导致货币贬值的因果关系时发现,股市与汇市存在着很强的联系,但不同的国家结果并不一样,部分国家的股市与汇市存在单向

(unidirectional)因果关系,部分国家存在双向(bidirectional)因果关系。

雁云、何维达(2006)通过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ARCH效应检验及模型建立,得出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与股价为显著的正向关系,即人民币币值与股价为显著的反向关系;而人民币对日元名义汇率与股价为微弱的正向关系,即币值与股价为微弱的反向关系。

亮、夏亮(2007)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沪市及深市的地产指数存在协整关系,与其他行业指数和深沪市A、B股指数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邓燊、朝军(2008)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上证综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股市上扬的单向Granger原因。

上述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间中股市和汇市的关系,并给出了不同的阐释。我国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汇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人民币不断升值,加上近几年股市波动加大,那么,股价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应该更为明显。因此本文利用写作前的最新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股价与汇价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

本文分别选取上证指数(LnSZZS)作为被解释变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LnRM)、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方程为:

LnSZZS=LnRM+C

本文选取2014年1月2日至2015年5月29日作为样本区间。本文汇率采用的是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中间价,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股价则采用的是上证指数收盘价,数据来源于网易。此外,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带来的影响,我们在这先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变换,得到的新变量为 lRM、lSZZS,它们分别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证指数。如图1。

图一(截选了一部分数据)

四、实证分析结果

1、相关系数

图2

由图2可知,lRM、lSZZS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7290,说明lRM、lSZZS成负相关关系。

2、变量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先利用 ADF 检验法对 LRM 和 LSZZS 作平稳性检验来保证每个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否则会导致伪回归现象。

图3(lRM的ADF单位根检验)

图4(lRM的ADF单位根检验)

图5(D(lRM)的ADF单位根检验)

图6(D(lSZZS)的ADF单位根检验)

从图3、4、5、6可得知,lRM 和lSZZS的ADF检验统计量都大于各自的5%临界

值水平,即它们两个都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两者一阶差分后的ADF检验值均小于各自的 5%临界值水平,所以都lRM 和lSZZS为一阶单整数列、平稳序列,记为I(1)。因此它们都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都能够用于之后的协整检验。

3、协整关系检验

利用EG检验,来检测lRM和lSZZS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图7,这是lRM和lSZZS 的一元回归分析图,R^2=0.12,此时两个变量拟合的并不是很好。此时利用回归方程估计残差序列e的取值。最后对序列e做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见图8。说明lRM和lSZZS在95%的置信水平下,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在2014年1月2日至2015年5月29日这段时间里,汇率与上证综指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图7

图8

五、实证结果的理论解释

(1)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用人民币定价的资产将升值,股价会上升;从购买力评价角度,影响股价的有多个方向相反的力量,究竟股价的走势如何要看当时市场的主要力量的是什么了。

(2)货币供给。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为了维持币值稳

定增加市场上的货币量,导致了人民币货币供给增加,流动性泛滥,国通货膨胀加速,对股市的影响是股价会下跌。

(3)利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利率上升(这里所谓的利率上升是指:人民币名义利率没变,实际利率在上升),利率上升对股市的影响是股价下跌。

(4)资本流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但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早有预期,因此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市场,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领域,对股市的影响是:股价上升。当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减弱时,便出现了资本抽出流向其他估值低的领域或者外逃出中国,对股市的影响是股价下跌。

参考文献:

[1] 王伟,士贵. 人民币汇率与股价动态相关性的研究——基于次贷危机前后的比较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9)

[2] 林怡人. 人民币汇率与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J]. 知识经济. 2011(06)

[3] 王瑜. 汇率与股票价格关联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和日本市场的数据[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1)

[4] 颖. 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J]. 北方经贸. 2010(03)

[5] 方方,琢. 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的关系研究[J]. 财会月刊. 2009(36)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 摘要:2005年中国推行的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和人民币汇改,而汇改后全新的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有着怎样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使用了我国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收盘价的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上证指数协整分析 正文: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的日益普及,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水平显著提高,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其金融市场化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资本在全球围的流动使得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也円益紧密,一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势必要受到其他金融市场的冲击,而不再只是受自身的供求关系影响。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一国的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相互关系也是日益紧密。 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核心变量,它的变动直接影响该国的外部均衡,对其部均衡也有一定的影响;股价是一国资本市场变动的重要指标,素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一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未來的走势。汇率和股价作为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价格变动能够反映出该国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为政府、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在做相关决策时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由此可以看出,从理论意义上对汇率和股价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二、文献综述 Franck和Young (1972)利用两个变量的简单回归开创了股价和汇率关系研究的先河,得出它们之间无关的结论。Bahmani-Oskooee 和Sohrabian (1992)第一次将协整分析用于对股价和汇率关系的检验,用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分析,得出两个变量至少在短期存在因果关系。 Granger,Huang and Yang(2008)在研究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究竟是货币贬值导致股市下跌还是股市下跌导致货币贬值的因果关系时发现,股市与汇市存在着很强的联系,但不同的国家结果并不一样,部分国家的股市与汇市存在单向

汇率与股市的关系

汇率与股市的关系 摘要 汇率和股市的相互影响只是景上添花,而非扭转乾坤,而且两者发生影响需要在经济基础允许的条件下和其他因素不发生反向作用的前提下,才能有明显的表现。 前言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截止2006年5月12日,美元/人民币:基准价800.62,比汇改前大约升值了3.26%。而近期中国股市也呈现多年未见的上涨态势,上证指数从2005年7月21日的1020.63点不断上涨,截止2006年5月12日,上证指数突破1600点大关,到达1602.83,为两年以来的最高点。作为经济社会的两大重要的经济元素,汇率和股市本身都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走势,两者是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一些经济现象中分析汇率与股市的关系。 一、理论研究 所谓汇率变动主要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汇率水平波动,二是汇率制度变动,本文所汇率变动是指汇率水平波动。 1、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一般而言,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三种经济因素包括:一是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状况、企业经营绩效等实体经济因素;二是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和证券市场心理预期及行为等虚拟经济因素;三是资金与股票供求等直接影响资产价格变动的市场因素。第一类因素更偏重于影响长期的证券价格,资产价格围绕价值中枢波动,周期越长,价值回归趋势就越明显。而短期内证券价格波动取决于后两种因素,因为它们最终主要通过影响资本流动来影响市场变化。

而汇率变动通过三条途径影响证券市场: (1)汇率变动对股市环境的影响 关于汇率与股市关系的理论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利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得出汇率可以影响股市且这种影响是本币贬值将使得股市上升,这种分析方法的代表是商品市场分析法。另一种是在对有价证券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股市可以影响汇率并且这种影响为反向关系的结论,也即股市上升将使得本币升值,这种分析方法的代表是有价证券平衡论。 商品市场分析方法描述的汇率作用于股市的过程如下:汇率上升时,本币贬值,这将使得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进而促进出口的增加与进口的减少,这就意味着本国企业将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与更好的盈利空间,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随之向上。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汇率波动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一国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与一国的进出口额的不平衡程度。同时,一国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乃至对股市的影响。 有价证券平衡论:本国货币升值------热钱流入------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升值压力。如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形成升值预期,将在短期内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以获得以本币计值资产升值的收益,导致证券资产价格上涨;并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进一步加大升值压力,推动证券价格上涨。加上证券市场助涨助跌的特点,极易形成市场泡沫。反之,如果外汇市场产生本币贬值预期,则资本大量流出,造成证券价格剧烈波动,并加剧货币贬值。如果市场的上述预期因汇率制度变革而实现,那么这种预期将得以强化,推动汇率水平进一步上涨或下跌。 (2)汇率变动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 本币贬值短期内可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同时,为避免本币大幅贬值,政府则会提高利率以支持本币汇率水平,公司经营成本就会上升,利润将会减少,特别进口型的公司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其股价也会下跌;但对于出口型的公司反而构成利好。反之,升值则可提高本币购买力,降低进口成本,可以较低价格收

十年上证指数走势分析

1997-2007十年上证大盘指数走势分析 中国股市一路走来,十多年来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值得回味的太多,值得总结的也太多。从年K线来看,上证指数自1990年12月31日95.79点一直到金融危机前突破6000点一路上行,其间所经历的曲折与反复,却是难以详尽描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找到其中有规律的地方,来把握股市的发展脉搏。总之中国股市仍将向前发展,向着不断的新高迈进,其留下的历史轨迹值得每一位股市中人好好品味,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的把握未来,在股市中健康的存活下去。 一九九七年: 元月2日,上证指数收盘919.43点,成交金额23.7亿元,到元月7日上证指数下探到871.78点,成交量萎缩至19.64亿元,之后股指一路上行,成交量逐步放大,但在5月12日后股指一路下挫,多方极力抵抗,但均无回天之力。台阶式下行一直持续到七月上旬,之后股指呈波浪式行进,到9月23日股指运行至本年最低点1025.13点,当日成交量为30.81亿元。年末开始上涨。 一九九八年: 延续97年年末的上涨走势,股指在98年一季度出现了两次较大的调整行情,元月股指达到第一波调整的顶点1250.01点,2月9日第二波顶点1262.61点。到3月26日,,一波走势强劲的牛市主升行情出现了,到4月9日成交量达到顶峰124.76亿元,股指经过反复振荡上行至6月4日股指达到全年最高1422.98点。8月6日后股指进入加速下跌阶段,8月19日股指已急速下挫之全年最低点1043.02点,心理线也在急跌途中连续两次下探至20左右,11月17日后股指进入连绵阴跌阶段,同时成交量也逐步萎缩,到12月31日股指已经跌至1146.7点。 一九九九年: 延续98年末的绵绵阴跌,到元月开始,股指呈小幅度波形走势,2月8日达到第一波谷底1065.82点,之后股指开始缓慢回升,到4月9日股指达到波峰顶点1210.09点。之后股指又陷入绵绵阴跌中,5月19日股指突然向上发力,成交量也同时放大,日线MACD 出现金差,一波中国股市史上有名的牛市强势上涨就此拉开序幕。 2000年: 延续99年年末的上涨态势,新千年来临之际,大盘展开一段持久的强势上涨行情,1月至8月上证指数一直延续上涨走势,在1~8月这段牛市行情中,前期涨势强劲,大盘共出现了5次调整。8月30日开始大盘开始急速下跌,9月7日到9月14日,大盘出现了一波强劲反弹,上涨初期出现过调整,之后一路上攻,到11月23日上证指数恢复到前期高点,最高达到2125.71点,成交量也放大至145.49亿元。 2001年: 延续去年最后一波向上调整行情,到1月11日上证指数最高上涨至2131.37点,随后指数急速下挫,到2月22日达到谷底1893.78点,随着指数见底,本年度的一轮大牛市行情又拉开了序幕,2月26日日线MACD技术指标出现金差,股指一路上行,到6月14日

第12章 资料1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SH000001] 上证指数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该股票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该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该指数的前身为上海静安指数,是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于1987年11月2日开始编制的。而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1年7月15日开始编制和公布的,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值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其计算公式为:本日股价指数=本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具体计算办法是以基期和计算日的股票收盘价[如当日无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盘价]分别乘以发行股数,相加后求得基期和计算日市价总值,再相除后即得股价指数。遇上市股票增资扩股或新增[删除]时,则须相应进行修正,其计算公式调整为: 本日股价指数=本日股票市价总值÷新基准股票市价总值×100 式中:新基准股票市价总值=修正前基准股票市价总值×[修正前股票市价总值+股票市价总值]÷修正前股票市价总值 随着上市品种的逐步丰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一综合指数的

最新上证指数20年里涨跌大体相等 回顾上海股市历史数据

上证指数20年里涨跌大体相等回顾上海股市历史数据 2010年上证指数收盘点位是2808.08点,但是,在3个“发”没有给2011年股市带来好运,昨天上证指数报收2199.42点,2011年K线收出大阴线,这样,上海股市20年的历史上,年K线阴线达到10根。不过,总体上20年来上证指数上涨和下跌的年份大体相等,上涨的时候略多一点。 上证指数从1990年到2011年总共有22根年K线,其中,12根是阳线,10根是阴线,涨跌基本平衡,上涨略多一些。观察上证指数收阴线的10根年K线,大部分是连续2根,如1994年和1995年连续2年下跌,2001年和2002年连续2年下跌,2004年和2005年连续2年下跌。至今上证指数没有出现过连跌3年,2010年和2011年上证指数又是连跌2年,那么,明年是不是可能开阳线呢? 再看跌幅,虽然20年来有10年是下跌的,但是,上证指数跌幅超过20%的也不过只有4次,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上证指数下跌65.39%,1994年和2001年上证指数跌幅也超过20%,分别下跌22.3%和20.62%,然后就是今年下跌了21.68%,成为历史上第三大年跌幅。总体看,上海股市有10年是下跌的,但跌幅不算很大。 为了让读者了解20年来上海股市的涨跌情况,将上证指

数每年涨跌数据附在后面。 上证指数历史上年涨跌幅 ■1990年,开盘96.05点,最高127.61点,最低95.79点,收盘127.61点。 ■1991年,开盘127.61点,最高292.75点,最低104.96点,收盘292.75点,上涨129.41%。 ■1992年,开盘293.74点,最高1429.01点,最低292.76点,收盘780.39点,上涨166.57%。 ■1993年,开盘784.13点,最高1558.95点,最低750.46点,收盘833.8点,上涨6.84%。 ■1994年,开盘837.7点,最高1052.94点,最低325.89点,收盘647.87点,下跌22.3%。 ■1995年,开盘637.72点,最高926.41点,最低524.43点,收盘555.29点,下跌14.29%。 ■1996年,开盘550.26,最高1258.69点,最低512.83点,收盘917.02点,上涨65.14%。 ■1997年,开盘914.06点,最高1510.18点,最低870.18点,收盘1194.1点,上涨30.22%。 ■1998年,开盘1200.95点,最高1422.98点,最低1043.02点,收盘1146.7点,下跌3.97%。 ■1999年,开盘1144.89点,最高1756.18点,最低1047.83点,收盘1366.58点,上涨19.18%。

中国汇率与股票市场关系研究

中国汇率与股票市场关系研究 null 郑宇发表于:《深圳金融》2005年第7期 一、汇率与股市总体水平的关系??理论角度 关于汇率与股市的相互关系,从理论角度来说,由于各种经济机制的现实存在与作用,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些联系,然而正是由于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着太多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太复杂的相互作用机理,给理论的研究也造成了很多麻烦。例如,直到现在也很难确定汇率与股市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很难确定汇率对股市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还是股市对汇率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同时,由于各国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理论上也很难对汇率与股市的关系作出一般性的绝对判断。 由于从单个行业与公司的角度来看,汇率变动对于一些对外关系较多的行业与公司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目前关于汇率与股市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大多数都是围绕宏观层面展开的,更多的研究则是利用统计计量方法考察历史汇率与股市走势,试图从实证角度考察某一特定国家的汇率变动与股市变动是否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关于汇率与股市关系的理论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利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得出汇率可以影响股市且这种影响为正向关系的结论,也即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使得股市上升,这种分析方法的代表是商品市场分析法。另一种是在对有价证券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股市可以影响汇率并且这种影响为反向关系的结论,也即股市上升将使得汇率下降(本币升值),这种分析方法的代表是有价证券平衡论。 商品市场分析方法(goods market approaches)(Dornbusch and Fischer, 1980)描述的汇率作用于股市的过程如下:汇率上升时,本币贬值,这将使得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进而促进出口的增加与进口的减少,这就意味着本国企业将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与更好的盈利空间,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随之向上。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汇率波动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一国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与一国的进出口额的不平衡程度。同时,一国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乃至对股市的影响。 商品市场分析法采用的是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汇率变动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作出了一般性的论述,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的开放性与动态变化使得用这一经典的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问题时得出与实际情况相悖的现象。例如,在1985年著名的“广场协定”后,日元对美元出现了大幅升值,但是日本仍然保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同时政府采取的放松银根,调低利率以减少外资流出带来的政策使得大量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并造成了这两个市场的极度膨胀与繁荣。 另外一种对汇率与股市关系的解释是有价证券平衡论(portfolio balance approaches),这种方法强调资本账户交易的重要性。同其他所有商品一样,汇率的水平也是由市场机制作用形成的,也就是取决于供求关

股票证券的上证指数系列分析8

?指数的修正 (一) 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修正后的市值 ──────── = ─────── 原除数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 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新上市 -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不计入指数,自第二个交易日计入指数(上证180指数除外)。 2、除息 -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权 -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汇率变动 -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时间突然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盘。 6、暂停交易─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交易时,不作任何调整,用该股票暂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直接计算指数。若停牌时间超过两日以上,则予以撤权,待其复牌后再予复权。 7、摘牌 -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8、撤权 -撤去成份股的权数,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的计算之外。 (1)被停牌的成份股于连续停牌第三日撤权。 (2)增发新股的成份股于增发股份发行日的前一交易日撤权。 9、复权 -恢复成份股的权数,将其重新纳入指数的计算之中。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学号:201346020 毕业论文 G RADUATE T HESIS 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 学生姓名:李梦 专业班级:13金融1班 学院:华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穆瑞田教授 2015年11月26日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股票市场发展的快速阶段,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互动将会更加紧密。这种紧密关系也影响到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为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政府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少对人民币的管制,使人民币汇率真正市场化,央行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而有助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本文从理论方面论述了汇率变动与股票价格的联运机制。通过对相关理论概念加以综述分析后,在探析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股票市场;汇率变动;影响因素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rapid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especially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teractive stock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stock market of our country will be more closely. This close relationship also affects the changes in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reduce controls on the yuan, to make the yuan exchange rate real market,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be timely to market interest rate as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thus helping to achieve monetary policy The ultimate goa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change rate and stock prices from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theory.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concepts to analysis, the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on the stock market. Keywords RMB exchange rate; Stock market;Exchange rate changes;Factors

上证指数历史走势波浪理论分析

万方数据

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月(下旬)第09卷第33期总第230期 至2001年1月11日,共运行72个交易只。第四子人浪:2001年1月12日至2001年2月22日,共运行20个交易口。第五子大浪:2001年2月23日至2001年6月14日,共运行75个交易日。第二子循环浪:2001年6月15同至2005年7月19日(最低点1004.66),共运行987个交易日。(注意:第二子循环浪的终点是2005年7月19日的1004.66点,而小是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其中:a浪:2001年6月15日至2003年11月13R,共运行581个交易同。b浪:2003年11月14LJ垒2004年4月7同,共运行95个交易日。cO:2004年4月8日至2005年7月19日,共运行311个交易日。第三子循环浪:2005年7月20同至今。其中:第一子大浪:2005年7月20口至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04),共运行537个交易日。第_子大浪:2007年10月17日虿2008年lO月28日(最低点1664.93),共运行253个交易U。第一|子大浪:2008年10月29口至今。其中:第‘子中浪:2008年10月29日至2009年8E4日(最高点3478.01),共运行189个交易同。第二子中浪:2009年8月5日至2010年7月2U(最低点2319.74),共运{y221个交易日。第三f中浪:2010年7月5臼全今。下面我们从波浪运行时间角度结合黄金分割率来说明这种波浪划分的合理性。为此我们先来l川顾黄金分割率的相关知识。 13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数学家里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Fibonacci)在其著作《计算的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序列(后人称其为斐波那契序列)1,1,2,3,5,8。13,2l,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2584,4181… 该序列有如下一些特点:(1)从第专项开始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前面两个数字的和。(2)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趋近于一个固定常数0.618。(3)后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的比值趋近于一个固定常数1.618。 数字O.618和1.618称为黄金分割率。黄金分割率可以这样来认识:把1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短的部分与长的部分的比值等十长的部分与原来线段的比值,则这个比值约为0.618。 除能反映黄金分割的两个基本比值0.618和1.618以外,还有0.236、0.382、l-236、1.382、2.618、4.236等。0.236是0.618的三次幂:0.382是斐波那契序列中的项与其后第二项的比值的极限值,也是0.618的二次幂;1.236是0.618的两倍:2.618是1.618的二次幂,也是l与1.618的和;4.236是1.618和2.618的积,也是0.236的倒数。 上面各种比率和斐波那契序列在音乐、绘画、建筑、生物、宇宙科学等领域都有很好表现。比如数学j二的黄金螺线、达?芬奇的许多绘画作品、雅典巴台农神庙中都运 02用了黄金分割率。波浪理论在研究股市运行时也把它们运用其中。一方面,可以把它们运用丁股价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于股指运行时间分析。本文把它们运用于后者。 上证指数1997年5月12日的运行到高点15lO.18(也是前后若干年的一个相对高点)。这一天恰好是第一大循环浪的第一子循环浪的第.三子大浪的第1子中浪结束的日子。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上证指数从1990年12月19日开始运行到这一天所经历的交易同恰好是斐波那契序列中的一个数1597。而更不可思议的足,从下一个交易日开始到完成第‘大循环浪的第一了循环浪用了989个交易同(仪比斐波那契序列中的另一个数987多了两天),而且接下来的第三大循环浪的第二子循环浪又刚好用了987个交易日。 下面是另‘个使人惊奇的事情。上证指数的第一、二大循环浪及第三大循环浪的第一子循环浪(这最后一个交易日达到开市以来的最高点2245.43)共用了2586个交易日(仅比斐波那契序列巾的数2584多了两天)。而上证指数的第三大循环浪的第一、二子循环浪及第三循环浪的第一子人浪(这最后一个交易U达到开始以来的最高点6124.04)共用J,3197个交易日。3197与2586的1.236倍的差只有0.704。这恰恰符合波浪理论的交替原则。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数浪应该是正确的。上而的事实及具体数浪情况参看图3。要说明的是,第一大循环浪的第一、二子循环浪伍图中没有标识,原因是它们时间间隔太小,在图上难以标清。再有,波浪的划分(特别是1664.93点是否一定是第t大循环浪的第三子循环浪的第二子大浪的终点)还有待后面的走辫柬进一步确认。 图3 参考文献: [1j(美)波泽(Poster,S.w)著.符彩霞泽.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M].北京:机械丁业出版社,2005,4. [2](美)艾略特著.千建军译.波浪原理[岫.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 版社,1999,7. 万方数据

我国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研究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小组成员:国贸八班徐金宝 140803083027 国贸八班陈慧 140803083038 国贸九班许钰霖 140803093028 国贸九班蔡圣德 140803093034

我国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研究 【摘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和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最终决策,而且也将影响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利用2010-2014年的月度数据,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针对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股票价格、传导机理、相关性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制度成为主要的汇率制度,汇率波动频繁和加剧。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和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增长,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相关性也越来越强。汇率的变动往往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同样,股票价格的波动也会引起汇率的变动。股票市场和汇率市场的相关性不断加强,若两者不协调波动会导致经济危机。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相关关系是否还存在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的相关性,有利于政策制定者统领全局,制定准确、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也对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稳定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以及深化金融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实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一国股市的波动也对该国的外汇市场造成冲击。国内外学者对汇率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研究逐渐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Dombusch和Fisher(1980)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得出汇率的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某国的贸易均衡、以及真实产出等变量产生影响,进而对公司的现金流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动。Aggarwal(1981),Soenen和Hanniger(1988)用简单回归的方法对美国股票价格和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元汇率与美国股票价格正相关。Ma 和 Kao(1990)认为确定汇率和股价的相关关系要注意各国在贸易上的差异:在出口导向型国家,货币升值对股价有负面作用;而在进口导向型国家,货币的升值对股价有正面影响。Mohsen Bahmani-Oskooee 和 Ahmad Sohrabian(1992)运用 Granger 因果检验和相关关系的分析,得出:股票价格的上扬会促进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又会进一步促进股票市场的持续上涨。Engle

上证指数近年趋势变化原因分析

上证指数近16年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院系:经济管理系 姓名:李燕霖 班级:16金融2班 上证指数近16年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1、2001-06-29-2005-06-03上证指数无较大波动,呈平稳缓慢下降趋势发展。原因分析: 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正是这一个重磅利空消息,它直接导致A股走上漫长的下跌之路。因为A股最早设计是给国有企业融资和排忧解困而设计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存在大量国家股、国家法人股在总股本比例超过50%的公司。据统计,这个比例高达三分之一以上,以当时近千家上市公司计算,国有控股的公司数量高达约300家,其中有不少国有股比例超过70%。国有股占有如此多的市值,由此,国有股减持直接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大大增加,如购买力不变的话,其结果就是股票价格的下跌,而这一跌就是差不多整整4年。 2、2005-06-03-2007-10-16上证指数迅猛增长,不断攀升。原因分析: 2005年6月3日—2007年10月16日大牛市,上证综指从998.23点上涨至6124点,历时两年半,上涨幅度513%,原因:1. 美元泛滥,造成全世界 2.全球经济繁荣,拉动中国大规模出口,形成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3.大规

速海外热钱流入,加剧了上述情况的发展。4.银行体系由于充满资金,促使银 而且推动资产价格上涨,5、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市,促使价格持续上涨,进而导致社会大众处于追涨的乐观情绪中,因此造成了上证指数涨到6000点的大泡沫。 3、2007-10-31-2008-10-31上证指数猛跌,不断下降。原因分析: 上证指数至2007年10月见顶6124.04点后一路下跌,在短短一年时间2008年10月下探到1664.93点。原因:1、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出现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出现减缓,发达国家的股市都进入了熊市,中国还能“牛”起来吗。如果中国还是牛市,那么全世界的热钱就都会涌进中国,抄高房市股市,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热钱将受益巨大,但他们离开之时就是中国的恶梦之始。 2、中国市场主力的基金不成熟,打着价值投资的幌子,进行疯狂的投机行为,2007年5?30之后,把有价值的蓝筹股抄高到没有价值,一点节制都没有。如果基金成熟,就不会把股指推高到6000多点,他们是中国市场转为熊市的罪魁祸首。 3、中国股市散户众多,没有投资知识的占多数,包括有的大学教授都对股票一知半解,就投入股市,完全是一种跟风行为,赌博心态。 4、基金经理也好,散户也好,多数都没有经过熊市,要不没有风险意识,要不就是太怕风险,跟风行为盛行,导致市场上升时疯狂,下降时也疯狂,大起大落是市场的特征。

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关系 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投资者观察国际国内市场走势的重要参考金融指标。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国内企业以及投资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回顾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倡导的出口创汇经济,本质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就是在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情况下以及后来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长期维持在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的稳定情况下,出口型经济逐渐形成。 经受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的这种出口型经济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较大冲击。2008年金融危机后,痛定思痛,调整经济结构,把经济拉动力转到内需消费为主上成为当务之急。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走出一波升值行情,使得中国出口这驾马车基本停滞下来。11月份出口仅仅增长百分之四点多,远远低于预期。 汇率体制经过几轮改革,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宏观经济、实体企业、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以及普通百姓的影响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密切了。从去年底开始人民币汇率经过多年单边升值后,开始出现贬值。今年5月份以后波动加剧,升贬交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到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美联储QE从今年元月份开始退出,今年10月份退出完结。促使美元走出了持续升值行情,按理说,人民币汇率应该较大幅度贬值。但是,人民币汇率却逆势升值,不排除央行干预。 最应该引起关注的是,在欧洲、日本包括中国在内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低迷情况下,美国经济却一枝独秀,持续向好。二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高达4.2%和3.5%,超出市场预期。失业率下降到了5.9%,甚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特别是11月份预计就业人数达到20万,实际就业创出33万人的高水平,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使得人们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升高。促使美元继续升值。美元升值和美国经济向好,正在吸引海外资本回流美国寻求投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没有不走弱的理由。 从国内情况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见丝毫好转,11月份对外贸易远不及预期,国内金融风险正在凸显出来。这些,都不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不过,我们注意到,央行着实不想看见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连续3个交易日上涨,与即期汇率出现明显背离。9日中间价上涨51个基点至6.1231,再次刷新今年3月10日以来的新高。虽然是外汇市场做市商的报价,但不排除央行引导所致。但也必须看到,外管局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扩展至“境内金融机构”,意味着券商、信托、保险公司等也有望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外汇市场的参与方将更加多元化。参与者越多,市场化程度越高,中间价越接近于市场,汇率越能反应市场的真实供求,就越难干预。 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对中国利弊兼有。有利之处在于能够促进中国出口,使得出口这驾马车跑起来,对稳增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是有利的。 值得警惕的是,要防止人民币汇率暴跌引发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热钱大举撤离中国导致的金融风险。12月9日中国A股沪综指暴跌163点,跌幅高达5.4%,原因很多。但是,国际热钱撤离股市、撤出中国是其中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汇率暴跌对股市绝对是大利空消息。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的话,对股市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个人散户投资者一定要注意人民币汇率暴跌对股市的利空影响。

上证综指编制细节

上证综合及分类系列指数 编制细则 2010-09-02

目 录 1. 引言 (3) 2. 指数选样 (5) 3. 指数计算 (6) 4. 指数修正 (8) 5. 样本股调整 (10) 6. 样本股股本维护 (11) 7. 指数管理 (12) 8. 指数规则的修订和补充 (14) 9. 信息披露 (15) 10. 指数发布 (16) 附录A:名词解释 (18) 联系我们 (20) 免责声明 (21)

1. 引言 1.1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2 新综指 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组成,综合反映沪市全流通A股的股价变动情况。新上证综指自2006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1.3 上证A股指数 上证A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反映A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上证A股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4 上证B股指数 上证B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B股,反映B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上证B股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5 上证分类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按其所属行业分成五大类别,分别是工业类、商业类、房地产业类、公用事业类和综合业类。行业分类指数的样本股是该行业全部沪市上市股票,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

其股价整体变动状况。上证分类指数自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发布。

2. 指数选样 2.1 样本空间 上证综合与分类系列指数样本空间由所有上海A股股票和B股股票组成: 2.2 选样方法 2.2.1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由全部沪市A股和B股组成。 2.2.2新上证综指 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部沪市上市公司股票形成新上证综指的样本股。 2.2.3上证A股指数 上证A股指数由全部沪市A股组成。 2.2.4上证B股指数 上证B股指数由全部沪市B股组成。 2.2.5上证分类指数 将沪市上市公司按照所属行业分成五大类别:工业类、商业类、房地产业类、公用事业类、综合业类。进入相应类别的沪市A股、B 股分别形成相应的分类指数样本股。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的效应分析

一、论文题目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的效应分析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国于2005 年7 月21 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揽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巨大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在汇率制度的改革下,强化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造成资本项目下外币的国际过剩资本输入到中国,尤其是美元的流动性剩余问演变成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2005 年7 月22 日,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由8.27 升值为8.11,开始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渐进升值过程。2006 年 5 月15 日,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突破了“8”,即为7.9982。2008 年7 月21 日,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6.8271,自此以后,人民币汇率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局势,直至2010 年9 月开始,由于美国对我国施加压力等原因,人民币又展开新一轮的升值预期。截止2010 年11 月17 日,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达到6.6490。 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未来仍有小幅渐进升值的趋势。而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证券市场的总体结构来说,人民币升值对A 股、H 股市场将形成利好,对B 股市场的影响有限。从行业角度来说,各行业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各异,其中,房地产业、银行业、航空业受益于人民升值,纺织、煤炭、农业将承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而钢铁、石化、汽车、电子信息行业则是利弊参半。针对这些影响,我们应从汇率制度及证券市场两方面双管齐下,共同作用消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冲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金融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存在密切的关联性, 一个市场的价格变化

上证指数分析总结

上证指数波动趋势分析 一、内生动力 1.超卖超买 (1)随机指数KDJ 由KDJ线来看,目前股市处于超卖阶段,K、D、J三线都位于20以下,处于超卖时期,根据其周期来看,虽上涨不会过于强势,但是上涨不可避免,一周左右会涨到高点。 (2)相对强弱指数RSI 从RSI线来看,目前属于6日RSI 线向下跌破15超卖期的反弹上涨时期,后市依然看涨(一周内依然上涨势头生猛,一个月之内整体趋势会是上涨)。 二、外生动力 1.需求 (1)存款准备金率 4月22日是今年第四次上缴存款准备金的日子,面对约3600亿元资金的缴款“洪峰”,21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然紧张,资金价格全线飙升,尤以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涨幅最大,昨日跳升了180个基点。业内人士分析,存款准备金率数次上调的累积效应已逐渐显现,不排除二季度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可能性,资金面宽松态势或将发生逆转。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银行:银行可用的资金相对少了,贷款利润会减少,这对于目前仍然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的业绩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会催促银行更快向其他利润来源跟进,比如零售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这样也会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稳定性和盈利性。 2)企业:资金紧张,银行会更加慎重选择贷款对象,倾向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小的大企业,这会给一部分非常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大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强者更强。 3)股市:影响非常有限,幅度比预期低,而且就目前大部分银行的资金来说,都还比较充裕,这个比例对其贷款业务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市场很早就已经预期到人民银行的紧缩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经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时的瞬间反映一下而已。 (2)利率 利率是影响股市走势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 .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 利率是货币的价格, 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它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 . 资金的供给来自储蓄, 需求来自投资, 而投资和储蓄都是利率的函数 . 利率下调, 可以降低货币的持有成本,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从而增加流通中的现金流和企业贴现率, 导致股价上升 . 所以利率提高, 股市走低;反之, 利率下降, 股市走高 . 利率变动与股价变动关系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描述: 1)根据现值理论, 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预期收益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两个因素, 与证券预期收益成正比, 与银行存款利率成

上证指数编制方案

上证50指数编制方案 上证50指数以上证180指数样本股为样本空间,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 一、指数名称和代码 指数名称:上证50指数 指数简称:上证50 英文名称:SSE 50 Index 英文简称:SSE 50 指数代码:000016 二、指数基日和基点 该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 三、样本选取方法 1、样本空间 上证180指数样本股。 2、选样方法 对样本空间内的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总市值、成交金额进行综合排名,选取排名前50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四、 指数计算 上证50指数计算公式为: 1000?=除数 值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报告期指数 其中,调整市值= ∑(股价×调整股本数)。调整股本数的计算方法、除数修正方法参见计算与维护细则。 五、 指数样本和权重调整 1、定期调整 上证50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股,样本股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每次调整数量一般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前40名的候选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前60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临时调整 特殊情况下将对上证50指数样本进行临时调整。对新发行股票的A 股发行总市值(总市值=发行价×A 股总股本)和沪市A 股自该新发行股票上市公告日起过去一年的日均A 股总市值进行比较,对于符合样本空间条件、且A 股发行总市值排名在沪市A 股市场前10位的新发行A 股股票,启用快速进入指数的规则,即在其上市第十个交易日结束后将其纳入上证50指数,同时剔除上证50指数原样本中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成交金额综合排名最末的股票。 当样本股暂停上市或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股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停牌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