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

合集下载

浅析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教学模型探讨

浅析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教学模型探讨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教学模型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的教学模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巧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特点和目标,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经验,提出了以问题驱动、以项目为基础、以团队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型。

该模型强调实际操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1. 引言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该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实际案例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教学模式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个适用于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的教学模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的特点和目标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的特点和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性强: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熟悉贸易操作流程和相关法规政策。

•综合素质培养: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实际问题解决: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基于以上特点和目标,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模型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3. 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型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型是一种针对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目标,选择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贸易合同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和流程。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探析

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探析

第21卷第6期2016年12月新余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YU UNIVERSITY Vol.21,NO.6Dec.2016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探析●胡智斌(新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西新余338004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摘要: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对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求。

对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引入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起跨境电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模块体系,并对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课程;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F74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54(2016)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06-0114-04收稿日期:2016-03-03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项目《基于“项目驱动、以赛促教”的电子商务创新实践教学团队的研究》(JXJG -12-22-12))。

作者简介:胡智斌(1977-),男,江西新余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经济、跨境电子商务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各地方本科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对外贸易方面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际货物贸易的具体操作过程。

近几年来跨境电商迅速崛起,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已发展到5000家,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其中在平台上注册的经营者有9成多的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

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增长率为2.3%,增长乏力,而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却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44%。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外贸交易的方式正在从传统国际货物贸易向跨境电子商务转变,因此,根据新形势的变化,需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加适应跨境电商岗位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模块的应用与思考

《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模块的应用与思考

q aiy a l.T r u h t u mo u e o u — r d cs,fr in ta e p a tc e c i g mo u e a d u t swe1 h o g he s b- d l fs b p o u t l o eg r d r ci e t a h n d l n
仑 肥 学统学扳 ( 社会科学版)
21 0 0年 5 月 第 2 7卷 第 3
Ju a o Hf n e i (oi c ne or l f e i i rt Sc l i c ) n e U v sy aSe s
Ma 0 0 Vo. 7 N . v 2 1 12 o 3
式 实 践教 学体 系 。
关键 词 : 国际贸易实务; 模块 ; 实践教 学 中图分类号 :6 2 0 G 4 .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2 X(0 0 0 0 2 17 9 0 2 1 )3— 17
O n t a tc lTe c n o ul s he Pr c i a a hi g M d e ,Ap i a i n n pl to a d c
Ke r s n enai n lT a e Pr cie;mo u e ;p a tc lta hig ywo d :I tr to a r d a tc d l s r ci a e c n
随着经 济全球 一 体化及 我 国外 向型 经济 的不 断 国贸 专业 学生 专业 核心 竞争力 的课程 之一 。模块 化
发展 , 国 同世 界 各 国 的经 贸 往来 日益 频 繁 。据 统 教 学是 2 纪末 以来 欧美 国家影 响最广 泛 、 我 0世 最深 刻 计, 掌握 现代外 贸 、 运输 、 货运 代理 等理 论 与技 能 , 具 的高等 教育 改革 , 可 以提 高 学 习 者对 知 识 的认识 它 有 机械 、 工 、 化 电子 、 电器 、 服装 等 产 品 知识 , 具 备 和把握 能力 , 动其 思 维 主 动 性 、 散 性 , 大 地 解 且 调 发 极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教学模型探讨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教学模型探讨
了解 、 巩固和深化 已学 过 的理 论 、 务与 方法 , 高发 现 问 实 提 题、 分析 问题 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J 。通过利用外贸实习平 台
业 培养 目 标进行历史 回顾和 国际比较的基础上 , 乎都对应 似
试教学培养 目标提出 了批评意见 , 提出 了新实训 课教学 的 并 培养 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 国际货 物买 卖的有 关理 论和 实际业务 的课程 , 也是普通高等 院校 和成人 高等院校 国际经 济与贸易专业 的一 门专业 基础课 程 J 。我们 把 国际经济 与
尤为重要 。 收稿 日期 :0 0—0 0 21 6— 1
2 校企共建 模 式 。按 照 双方合 作 的密切 程度 , . 校企 共
作者简介 : (90 , , 杜宇 16 一)女 黑龙江哈尔滨人 , 高级经济师 , 国际经济与 贸易研究 ; 从事 佟明亮 (98 , , 17 一)女 黑龙江哈 尔
滨人 , 讲师 , 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 从

8 — 7
操作程序 : 讲授一 阅读教材一 体验范例一情境 中的模 拟操作 及现场实训一 当面或网络辅导 、 自测与评价一操作及 知识点
综合考核 。
易 出现 内容重复 的现象 , 费 了教 学 时间。在这个 问题上 , 浪
位打下 良好基础 。
贸易本科专业的培养 目 标界定为 : 系统掌握 国际经 济与 国际
贸易的基础知识 、 基本 理论 和基 本技 能 , 悉 国际 贸易规则 熟 与惯例 , 了解 当代 国际经济与 贸易 的发 展现状 , 理论基 础扎
实、 知识面宽 、 野开阔且受 到较严 格 的对 外交 流能力 的培 视 养和训 练 , 能运用外语从 事外 贸业务 , 且有 能力 向经济 学 并

国际贸易实务课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课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主要环节;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国际贸易惯例;3. 使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操作技巧和策略。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市场分析、制定进出口贸易计划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谈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国家贸易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2.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尊重各国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 培养学生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国际贸易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贸易术语、贸易方式等;2. 国际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国际贸易惯例等;3. 国际贸易流程与环节:交易前的准备、谈判与签订合同、货物交付、支付结算、检验检疫、贸易纠纷处理等;4.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市场分析、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5. 国际贸易操作技巧:进出口报价、外贸单证制作、信用证审核、货物运输与保险等;6. 国际贸易谈判与沟通:谈判技巧、跨文化交际、沟通表达等。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政策法律法规;2. 第二周:国际贸易流程与环节;3. 第三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4. 第四周:国际贸易操作技巧;5. 第五周:国际贸易谈判与沟通;6. 第六周:综合实训与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关联:1.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分类;2.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3.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国际贸易流程与环节;4. 《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章:国际市场营销;5. 《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章:国际贸易操作技巧;6. 《国际贸易实务》第六章:国际贸易谈判与沟通。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教学内容需要与实际贸易活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考试,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无法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学方式应该紧密结合实际贸易活动,增加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理解知识点,掌握贸易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其次,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一般只是听课、认真听讲,课堂上的互动较少。

新的教学方式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讨论、演示、模拟等方式加强课堂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加强与实际企业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授课和考试为主,缺乏与实际企业的联系。

新的教学方式应该不断加强教学与实际企业的联系,通过开设实习和实践课程、提供实际工作机会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与实际企业产生接触,更好地了解实际贸易业务操作流程和实际市场情况,从而真正掌握贸易实务操作技能。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加强教学与实际企业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实际贸易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科教之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实务》 教学改革王述芬,韩 东,刘 宁,杜茂宝(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摘 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为学生将来从事外贸业务员工作奠定基础,对学生实际外贸技能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

本文首先总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然后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现状;教学改革0 引言《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营运环节的操作,具备对外贸易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的能力;对贸易往来过程中的贸易纠纷进行处理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外贸方法解决进出口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工作能力。

因此,无论授课对象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这门课的课程设计均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考核方式多为试卷考试,教师在授课时多严格根据教材讲授,学生也只是为应付考试对知识点死记硬背。

总体来看,培养学生利用外贸方法解决进出口业务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差强人意。

因此,有必要进行多方面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

1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教材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版本众多,但就笔者多年来选取教材的经验,尽管很多教材基于项目教学法或者任务教学法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编排,然后里面的内容与黎孝先教授所著的《国际贸易实务》大同小异。

笔者认为黎孝先教授所著的《国际贸易实务》确实经典,但书中部分内容仍不能满足当下国际贸易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本课程采用理实结合教学模式)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是综合培养电商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与进出口贸易的合同条款及基本业务流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并了解各种国际贸易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进出口交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贸易谈判能力、价格核算能力和规范缮制各种结汇、付汇单证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并解决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一般问题等基本能力。

(一)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趋势,以及当今国际形势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2.理解国际贸易术语的内涵和具体规定3.掌握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换算4.理解商品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5.掌握进出口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的程序及步骤6.了解报关报检流程7.掌握国际贸易结算方式8.了解国际贸易中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二)能力目标1.能制作国际市场调研报告2.能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出口3.能核算商品价格进行报价4.能拟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5.掌握办理国际货物海洋运输保险程序(三)素质教育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技能实践,使学生具有: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2.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吃苦耐劳和良好的抗压心理素质;4.养成踏实严谨的作风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国际贸易发展历史(了解)第二章合同的标的(掌握)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掌握)第四章货物的支付(掌握)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掌握)第六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掌握)第七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履行(了解)四、学时分配与建议五、说明教材主要围绕“够用适度”的原则,具有入门性质,内容编排完全体现职业性,运用大量案例配合理论进行教学,为21世纪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外贸行业协会
调研
外贸商务企业 国贸专业毕业生
国贸专业在校生
典型 工作 岗位
外贸创业
外贸主管
外贸业务员
典型 工作 流程
业务准备 交易磋商 拟定合同 履行合同 业务善后
典型 学习 情景
一般货物


减免税货物



保税货物
5个 教学 模块
通过调研,梳理典型工作岗位、提炼典型工作流程及典型学习情景
任务2-3: 交易磋商之还盘
任务2-4: 交易磋商之接受
11+5
独立实践:跟客户进行交易磋商
任务3-1: 进出口合同格式分析
3
拟定合同
任务3-2: 进出口合同内容 任务3-3: 进出口合同特殊条款
5+3
独立实践:订立一份进出口合同
任务4-1:履行出口合同
4
履行合同
任务4-2:履行进口合同 独立综合实践:综合模拟练习
体现“学中做、做中学”
根据该课程的学习特点,按 照“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 路,组织和设计各类资源,提供 了大量的实践内容,使专业知识 点与实践紧密结合。
重在“共建共育”人才
依托目前的校外实训基地,和 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该课程的教学内 容,根据最新的外贸业务员岗位来 定核心的专业教学内容,并能及时 调整本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点,初 步实现了“校企共建”课程的目标。

工作流程相同:外贸业务准备 交易磋商 签订合同 履行合同 业务善后 知识、能力点逐步递增
03
课程实施
• 课程实施 • 教学手段
课程实施
目标设计
内容设计
过程设计
课程实施
理论(多媒体教室)+实践(实训室)
构建实践教学
校内模拟公司实践
项目教学
工厂 factory
出口商 exporter
出口地银行 exporter bank
01
课程定位
• 课程定位 • 课程作用 • 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
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专 业知识、会外贸相关
操作
国际贸易 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专业课、学位课
课程定位
岗位能力分析
课程定位
课程作用
主要为后续课程服务,培养学生的外贸操作能力。
外贸类项目综合实训
外贸进出口综合项目实践
职业综合能力学习领域

外贸进出口专项能力学习领域

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


职业拓展能力学习领域


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等
贸 达
专业核心类课程

职业核心能力学习领域
的 转

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学等
专业基础类课程
职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了解从事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惯例; 2.熟悉贸易活动的业务内容、业务流程 以及商务文书的中英文写作规范; 3.掌握贸易活动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
1.能进行海外市场的开拓; 2.能正确跟客户进行交流和联系;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进出口业 务的操作。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公德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善于学习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
02
课程设计
• 设计思路 • 设计过程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按照“项目驱动”和“基于工作过 程导向”的思路进行设计。
还原工作过程
外贸业务员 工作流程
教学内容重构


项目名称
能力训练项目/任务
学时 (理+实)
任务1-1:开展国际市场调研
1
外贸业务准备
任务1-2: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 任务1-3:订出口商品的经营方案
7+5
独立实践:制定商品的出口经营方案
任务2-1: 交易磋商之询盘
任务2-2: 交易磋商之发盘
2
交易磋商
3个 学习 情景
设计过程
传统 教学内容
第一篇 合同的标的 第一章 商品的名称和质量 第二章 商品的数量 第三章 商品的包装 第二篇 商品的价格和贸易术语 第四章 贸易术语 第五章 商品的价格 第六章 出口成本核算与佣金和折扣 第三篇 货物的交付 第七章 交货时间和地点 第八章 运输方式 第九章 货物运输保险 第四篇 货款的结算 第十章 票据 第十一章 汇付和托收 第十二章 信用证 第十三章 银行保证书和备用信用证 第十四章 不同结算方式的选择使用 第十五章 买卖合同中的支付条款 第五篇 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第十六章 货物的检验 第十七章 索赔 第十八章 不可抗力 第十九章 仲裁 第六篇 出口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 第二十章 出口交易磋商和合同订立 第二十一章 出口合同的履行 第七篇 进口贸易 第二十二章 进口贸易前的准备 第二十三章 进口交易磋商和合同订立 第二十四章 进口合同的履行
分角色模拟
进口商 importer
进口地银行 import bank
课程实施
真实外贸公司案例
货运保险、 报关、报检
外汇核销、仲裁

特定用途、特 询盘 、发盘、还

减免税货物 定企业、特定 盘、接受:针对特 减免税货物条 减免税申请、
申请解除监管

放开手
进出口
地区减免、进 定货物英文函电磋 款
报关

出口管制

到 难
育巧手
保税货物 进出口
来料加工、进 料加工、补偿 贸易
询盘、发盘、还盘、 接受:针对保税货 物英文函电磋商
保税货物条款、 加工、装配、 储存
合同备案、进口 货物、复运出口
核销结案、暂缓 纳税、复出口
工作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设计过程
知识、能力点 市场调研
学习情景
一般货物进出口

减免税货物进出口

保税货物进出口

价格核算
※ ※ ※
交易磋商
※ ※ ※
单证填制
※ ※ ※
进出口报关
※ ※ ※
特殊商品学 知识
※ ※
办理特殊 单证
国际贸易实务
应用型课程设计与实施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汇报人:倪琳 时间:2019.7.25
指导老师:张伟
目录
CONTENTS
01 课程定位 02 课程设计 03 课程实施 04 课程评价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性质: 专业课 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适用学期: 大二第二学期 课程学时:48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学》等 后续课程:《报关实务》、《外:外贸业务争议处理
任务5-2:外汇核销
5
业务善后
任务5-3:办理退税 独立实践:进行一笔完整外贸业务
3+1
的外汇核销并办理退税
合计
32+16
设计过程
创设学习情景
工作流程 外贸业务准备
交易磋商
拟定合同
履行合同
业务善后
学习情景
学 手把手 习
一般货物 进出口
市场调研、进 出口方案制订
询盘、发盘、还盘、 接受:针对一般货 一般货物条款 物英文函电磋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