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讲义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义

一、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人类的结群性

•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人际关系心理状况对个体的心理生活、群体组织的气氛以及活动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际关系的解释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势: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三、人际关系的成分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理性条件。

情感成分——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

•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

零接触——单向注意——双向注意

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起步阶段。

•接触阶段

双向注意——交往与沟通、进行情感探索

这是人际关系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融合阶段

接触、交往、沟通——情感联系加强。深度心理卷入,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

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人际关系的恶化始于冷漠,对交往者持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严重者甚至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和行为。

•疏远阶段

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人际关系的恶化是从冷漠开始,以疏远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渗透到彼此交往的各个方面。•终止阶段

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注意、接触使我们彼此形成了有关对方的印象。

印象的好坏

影响到我们对他人的个性特征的推论。

影响到喜欢或厌恶。

影响到是否愿意继续交往以及交往的深度。

影响到我们对对方行为的评价。

如果是同事的话,还会影响到团结和一起工作的效率。

•印象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认识他人首先是从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开始的。

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这种印象是经过我们主动构思的,是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不是印章在蜡上留下的印记,不是记忆中留存的忠实拷贝。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的三个成分

1、被形成印象的人——对方(行动者)

言语线索——言谈

非言语线索——行为举止,相貌着装,兴趣爱好、态度、个性特征等

我们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和概括,形成对方(行动者)的印象。

2、我们——己方(知觉者)

对人本性的看法、定势。

过去与他人交往的经验等因素。

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和个性。

对对方(行动者)的了解程度。

交往时的心境。

对对方(行动者)线索的选择等。

3、交往情景

不同的情景中发生的对方(行动者)的行为线索,会被我们赋予不同的权重。

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交往情景中可能会使我们形成不同的印象。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的特点

1、一致性

我们会形成有关他人的协调一致的印象,特别是在作出评价的时候。

与形成客观物体印象有明显的区别。

有时也有例外。我们得到关于某个人的两方面信息很矛盾,可能形成不一致的印象。但我们仍然有着一种潜在的、力图形成有关他的一致印象的强烈倾向。

2、评估性

我们常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如年龄、智力、种族、文化程度、职业、社会地位、人品等。

在最初印象形成时,这些判断往往都是些猜测。

进一步接触,我们会对对方作出一定的评估,得出令我们喜欢或讨厌的结论。

评估性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方面。

3、中心特质的作用

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人,如“报复性强”和“爱整洁”。

阿希首先发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某些特质起着中心作用。

实验:“热情的”与“冷淡的”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优先效应

优先效应(首因效应)指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第一个印象会影响到人们以后对其行为的解释和稳定内在特质的归因。

2、新近效应

新近效应(近因效应)指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已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注意:两个陌生人初次接触,优先效应作用大一些。彼此比较熟悉或已成为朋友,新近效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要求:警惕第一印象和新近效应在印象形成中的副作用。

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一旦我们对他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晕轮效应”常常使得人们对其他人产生偏见。“晕轮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朋友或亲戚予以特别对待的原因。

4、定型

定型(社会刻板印象)指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虽然有些定型是积极的,但大部分定型是消极的。

•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的含义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我们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在社交场合中的形象就是印象管理。

2、印象管理的理论

a.符号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和看待自己。

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使他知道自己如何同其他人交往,而且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在印象形成中达到他人所希望的结果。

个性越成熟,这种印象管理的能力就越强。

五、印象的形成

b.自我表现论

观点:

把社会交往看成类似舞台表演。

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脚本”是一组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当一个人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交往的结果,便产生了印象管理。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情景相适应的形象,并确保从他人那里获得使彼此都感到愉快和维护自我的评价。

一个人能成功地受到社会赞同,被认为是“有了面子”;反之,形象受到损害,便称为“丢了面子”或“失了面子”。

每个参与者都通过印象管理,努力使其他人保住面子。每个参与者就有一套维护面子的技巧,并能清楚地解释其他人给自己面子的行动。

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

总之,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恰当的评价。c.情景认同论

观点:

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作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在每一种情景中,都有一套适当的行为形式,来表现他本人的身份,从而获得令他和周围人们满意的交往。

•三种理论的共同点:

理解其他人对我们形成的恰当印象,对我们是有益的。

试图影响他人对我们形成的印象,正是我们按照这种印象来行动的直接结果。

•印象管理的作用

1、印象管理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应该作出不同的自我表现。

2、任何人在社会交往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使人际交往更好地进行下去,有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3、印象管理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4、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

5、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地更富有弹性地适应不同的角色要求,在形形色色的环境中作出恰如其份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6、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同样的印象管理,可以为了正当的目的,也可以为了卑鄙的目的。

六、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归为三类:

a.动态无声:点头、微笑、皱眉,摇头晃脑、抚摸、拥抱和其他触摸行为等。

b.静止无声:站、坐、蹲、倚等姿态,人们还用呼吸、身体气味、体格,以及通过不属于人体各部分的标志如口红、衣服等来表示所含的意义。

c.副语言:有声的但非言语性的各种动作,如喷嚏、咳嗽等。

2、非言语沟通的主要通道与作用

a.脸部表情

脸部表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性格,以及传达其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脸部表情是有关他人的情绪状态的最明显的信息来源之一。

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基本情绪: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

人类复杂不同的情绪可以由这六种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构成。

脸部表情在人类种族中是共有和一致的,在引起相同情结的情景中,不同地方的人们表现出同样的脸部表情,同时都有准确地辨认彼此脸部表情的能力。

原因:人们以这种方式彼此传递情绪信号有利于人类生存。

b.目光接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心理特征的表达与接受往往与眼睛分不开的。

高水平的目光接触,往往被认为是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

例外情况:

当一个人持续地注视我们,并保持这样的目光接触,我们会体验到极不舒服,心情紧张。所以碰到这种目光注视,人们会采取退缩行为,避免这种情景。

注意:

注视这种非言语行为形式,在极大多数场合中应谨慎小心地使用。

c.身体语言

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常反映我们的心境和情绪,被称为身体语言。

首先身体语言常常暴露出一个人情绪状态的许多信息。

其次身体语言的姿势可以表示某些特殊的含义。

具有象征意义的姿势在各种文化中是相当不同的。

在某些工作中,手势已经成为人际沟通的专门身体语言。

最后身体的运动和姿势还能暴露出许多生理状态,如活力,年龄等。

3、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a.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

b.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

4、归因理论

归因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我们很难直接获得他人内心状态的信息,往往凭借外在线索所获的间接信息推知他人的内部状态。a.海德的归因理论

观点:

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

“不变原则” :我们都假定,任何一种行为都是由许多原因结合造成的,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在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

内在归因指从行动者的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等内部因素归因。外在归因指从周围的环境、其他人的行为、提供的奖励或惩罚、运气、任务难度等外在因素归因。

如果个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会作出内在归因,如果环境因素强于个人的因素,会作出外在归因。b.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行为归因的三个基本维度:

特异性反应,是指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一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与某个人同样反应的程度,即反应是否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应。

一贯性反应,是指个体对于同一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是否具有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

该模型认为,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相反,在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都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外在原因。而在一致性高,实体的特异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偶然的环境或情景因素。

5、归因偏见

a.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

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常常依据行为,而不大依据行为发生的环境及前后关系。也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b.显著性偏见

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一个事件或关于另一个人的信息)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

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c.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凯利归因模型认为,某个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的信息在归因时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

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当某个人作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大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

•如何纠正这类偏见:

纠正行为中心偏见: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不仅要重视行为本身的意义,而且要注意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促使行动者产生了这种行为,不能脱离环境来评论行为和对行为作出归因。

纠正就显著性偏见:我们除了要注意经常出现的事物、现象、议论以及行动,也要对不常见的事物、现象等予以关注。并不常见的事物、现象等也可能有着重要的含义,细节很可能决定本质。

纠正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我们考察一个人的行为时要放在特定的情景下,并要结合大家的反应,多听取大家的意见。

七、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含义

人际吸引(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际吸引理论

a.强化理论

观点:

强化是指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的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这个过程借助于奖励、惩罚等强化方式来实现。

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包括交往对象)是基于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

如果处于肯定评价阶段,一般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好感或喜欢;如果处于否定评价阶段,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反感或厌恶,而且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定势后,构成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很难一下子改变。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为证。

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

人们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

b.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交往双方(如朋友、夫妻、交谈双方)是互动和制约的,交往的过程对人际吸引产生影响。

当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经常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与对方交往时,每一方对对方来说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他们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交往的相互作用一种互酬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报答行为。

人际吸引需要互酬或报答。

c.得失理论

观点:

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不如先讲坏话然后再慢慢讲好话的情形吸引人、更讨人喜欢。

比起那些一直说我们好话的人,我们更喜欢先反对我们然后慢慢地变得支持我们的人。

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使这种“得”与“失”达到平衡。

在交往中一个人的外貌特征与个性心理特点对交往影响很大。有时这些特点使对方决定了是否进行交往,以及交往所进行的融合程度。

对一个人的评价,对交往动机、目的的预测,对交往行为的估计,个人的偏好等主观意识,在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主观体验和主观评价的过程,得与失就是在评价过程中产生的。

d.相等理论

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报酬的相等来衡量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的。

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自始至终保持平衡,投入与支出相匹配,以此作为衡量人际吸引大小的尺度。

如果在交往中代价和报酬是相等的,或者得到的利润是正的,那么交往的另一方对他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就愿意继续交往下去。反之,对他而言,就会失去交往的欲望和动机,也就失去了交往中的这种人际引力。

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要看当事人觉得这种关系的维持是否对双方都有益处,是否都能满足需要,从而决定自己的交往行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距离

距离的远近影响人际关系,邻近性能产生喜欢。

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熟悉,同时简单的人际互动也会提高我们对人们的好感。

“远亲不如紧邻”。

离得近,接触交往的机会多、刺激频率高,选择朋友就比较容易。

2.交往频率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

人们彼此之间交往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较密切的关系。

交往频率增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感觉。

交往的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3.体验

交往体验着重表现在交往者对交往对象的态度上,如印象的好坏,个人的喜恶、情绪的状态等等。

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能给我们令人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

4.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亚里士多德曾写道:“美丽是比任何介绍信更为巨大的推荐书”。

与异性交往表现显著。

外表美给人们以心理的愉悦感,人们都相信肤色、面貌、高矮、胖瘦、胡须、发型、服饰、风度等对人的吸引作用。

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者的外貌特征来估价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甚至影响或左右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

5.才华和能力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

外貌吸引力是一个显著而稳定的因素,但才华和能力最终很可能更重要。

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拥有的“资本”、财富(如才华、能力等)越多,就越能产生吸引力。

6.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且持久、稳定、深刻。

在其他方面一样的情况下,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等品质都会导致吸引倾向。

男子汉吸引人的个性品质:勇敢、冒险、创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宽宏大量、襟怀坦白、不拘小节、理智、正直、忠诚、有思想、思维灵活、事业心强、期望水平高等。

女子吸引人的个性品质: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为人随和、情操高尚、有正义感、待人真诚、信赖、开朗活泼、可靠等。

无论男性或女性,最有吸引力的个性品质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外表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心灵美有一部分内容是指个性品质。

7.类似和互补

a.类似性

类似性吸引包括:

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的相似;

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同经历;

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事态度、追求目标、个人嗜好一致的人容易相互支持;

具有共同信念、情投意合的人容易建立起人际关系;

同阶级、民族、宗教、行业、国籍的人容易产生好感等等。

人们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别人。

类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背景是决定喜爱或选择他人的因素。

许多实验显示:价值体系、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类似性均能影响到个人选择他人的条件。

b.互补性

双方的需求或个性能互补时,就能形成强烈的吸引力。

有支配性格的人易和被动型的人相处;独断专横的人和优柔寡断的人会成为好朋友;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会结成亲密的伙伴。

夫妻、上下级之间等容易形成互补吸引。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1、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的意思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真实的自我让至少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是自我实现的个性所必需的。

太少的自我暴露和太多的自我暴露会引起对环境适应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习惯于喋喋不休地向他人谈论自己的人,也会被他人看作是不好适应的、是只顾自己的自我中心主义者,甚至是病态的。

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于其他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

2、喜欢回报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知道他人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如果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会用这种情感去回敬他。

人们互相作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喜欢的回报”原则。

谢谢!

普通心理学讲义

第二讲人的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1、人对脑是心理器官认识的历史演进: (1)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初都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 (2)公元二世纪希腊医生盖伦认为心灵的器官在脑;我国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了脑和心理的关系。清代王清任通过解剖验证了心理出自于脑。 (3)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下回损伤,出现失语症,1874年,俄国生理学家贝茨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五层发现大型锥体细胞,证明此细胞群有支配躯体运动的功能。 盖奇事件及我的见闻。 所以,心理学的官名应该是“脑理学” 2、心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和加工过程。物质实体向精神现象的转化过程。对狼孩的研究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 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脊髓(spinal cord)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略呈圆柱形前后稍扁。它上接延髓,下端终止于一根细长的终丝。 脊髓的主要作用有: 1、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来自躯干和四肢

的各种刺激,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受到脑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而由脑发出的指令,也必须通过脊髓,才能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跟踺反射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反射是可以受脑的支配的。 (二)脑干 脑干(brain stem)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以及网状结构。 1、延脑 延脑(medulla)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是一个狭长的结构,全长4厘米左右。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2、桥脑 桥脑(pons)在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抑制的作用。 3、中脑 中脑(midbrain)位于丘脑底都,小脑、桥脑之间。它的形体较小,结构也较简单。从横切面看,中脑可分成三个部分;①中央灰质:指环绕大脑导水管的灰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义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义 一、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人类的结群性 •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人际关系心理状况对个体的心理生活、群体组织的气氛以及活动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际关系的解释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势: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三、人际关系的成分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理性条件。 情感成分——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 •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 零接触——单向注意——双向注意 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起步阶段。 •接触阶段 双向注意——交往与沟通、进行情感探索 这是人际关系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融合阶段 接触、交往、沟通——情感联系加强。深度心理卷入,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 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人际关系的恶化始于冷漠,对交往者持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严重者甚至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和行为。 •疏远阶段 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人际关系的恶化是从冷漠开始,以疏远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渗透到彼此交往的各个方面。•终止阶段 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注意、接触使我们彼此形成了有关对方的印象。 印象的好坏 影响到我们对他人的个性特征的推论。 影响到喜欢或厌恶。 影响到是否愿意继续交往以及交往的深度。 影响到我们对对方行为的评价。 如果是同事的话,还会影响到团结和一起工作的效率。

人际沟通讲义

人际沟通 概述 一、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1.沟通信息发送者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凭借一定媒介将信息发给信息接受者,并通过反馈以达到理解的过程。沟通的结果不但可使双方相互影响,还可使双方建立起一定的关系。 2.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沟通的一个领域。人际沟通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信息(思想、观念、动作等)交流沟通的过程。在人们沟通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流,也是思想和情感的渗透。 (二)人际沟通的类型 人际沟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一种准确、有效、广泛的沟通形式。 2.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通过非语言媒介,如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类语言实现的沟通。 (三)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1.连接作用沟通是护士与医务工作者、患者之间情感连接的主要纽带。 2.精神作用沟通可以加深积极的情感体验,减弱消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沟通,增进情感交流,增进亲密感;通过沟通,患者得以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3.调节作用通过提供信息,沟通可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调控人们的行为。 二、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一)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噪声、距离和隐秘性。 (二)个人因素 影响人际沟通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1.生理因素包括永久性生理缺陷和暂时性生理不适,均可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永久性生理缺陷者的沟通能力将长期受到影响,需采用特殊沟通方式。 暂时性生理不适将暂时影响沟通的有效性,当生理因素得到控制或消失后,沟通可以正常进行。 2.心理因素沟通者的情绪、个性、态度等心理因素。 3.文化因素文化包括知识、信仰、习俗和价值观等,它规定和调节人的行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很容易使沟通双方产生误解,造成沟通障碍。 4.语言因素语言是极其复杂的沟通工具。沟通者的语音、语法、语义、语构、措辞及语言的表达方式均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行为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案(第1章)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 2020年9月2日授课年级应用心理学专业2020级班 课程名称人际关系心理学 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教师徐鹏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彭贤,李海清《人际关系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11. 起止章节页码第一章,P1 – P24 讲授题目 第1章:走进人际关系心理学 计划用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熟悉内容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了解内容人际关系为人的需要 教学要点:重点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分 难点人际关系与个体成功 疑点 人际关系与个体成功 教学进程: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讲义) 15分钟 30分钟30分钟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为人的需要 第三节人际关系为人的需要 第四节人际关系与个体成功

15分钟小结:复习本章节掌握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讲解式+提问式+讨论式+习题练习 参考资料: 1. 作者:赵广娜著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2. 作者:(美)伯恩(Berne, E.)著,刘玎译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3.作者:何国松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1-01 作业:一、复习本次课所授内容 二、题目 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

(三)需要的种类 1. 按需要的起源分 生理需要(自然需要) 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机体对某种物质的匮乏引起 社会需要 人类的需要,如劳动、交往、成就、求知…… 2. 按需要指向的对象分 物质需要 占有某些物质产品而获得满足 精神需要 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获得满足 3. 按需要的表现形式分 间接需要 概括的、抽象的需要,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成为专家的需要) 直接需要 比较具体的需要(衣食住行) 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需要满足的条件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本能需要 生存、繁衍都必须群体生活 人是社会性动物

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三、学习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P2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或是一个“黑箱子”。 *即:和物理、化学等现象不同,心理现象看不见,摸不着,他人无法直接进行观察。 *1、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即打开“黑箱子”。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P5 *2、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观察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变化 *尽管人的心理现象形式多样、复杂多变,但也绝非虚无缥缈、神秘莫测,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举例) *心理现象,指的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1、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2、情感过程:包括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 *认识、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 *一方面,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知之深,则爱之切” *另一方面,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个性心理,简称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等。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 *2、个性心理特征:是表现在人身上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气质和性格合称“人格”,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较稳定的因素。 *关系: *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性质:它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P16

人际关系与沟通讲义

人际关系与沟通选修课程讲义

课程简介 课程目的: 了解和感悟人性、人情,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的艺术,完善个人人格魅力。 推荐参考书目: 1. 张文光.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曾仕强,刘君政.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美)戴尔•卡内基.人性的弱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课程目录 第一篇人际关系 第一章人际关系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试 第三章人际关系的相关原理 第四章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与必知技巧 第五章中国“江湖”人际关系艺术 第二篇人际沟通 第六章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七章认识沟通 第八章沟通的障碍及其突破 第九章沟通的五大实用技巧

第一篇人际关系 第一章人际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我们生活在“关系”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群居的动物。没有任何人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论,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之利也。”——《吕氏春秋.侍君》 2、人际关系与生活的成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人际关系与事业的成功 “故古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者,舜之所以背面而效”。——《韩非子.功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戴尔·卡内基

心理咨询师考前讲义社会心理学章节知识总结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考点串讲 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诞生 1908、罗斯(美)《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英)《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侧重于心理学和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勒温:B=f (P, E), B:行为;P:个体;E:环境;f:函数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简史 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及时间 哲学思辨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辩论人性(善与恶) eg孟子/苏/柏拉图-善;荀子 /亚里士多德-恶 经验描述 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初 进化论、民族、群众、本能、精神分析 麦独孤用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实证分析 20世纪初至今 社会心理学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阶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F·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反社会价值观-干预和引导)、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 四、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社会学习论 起源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 (1)学习的机制

联想:经典条件反射(鸽子-和平) 强化:操作条件反射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 模仿 (2)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2、符合互动论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3、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 荣格:集体无意识 霍妮: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沙利文: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一、社会化 1、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终身社会化的观点 社会化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继续社会化(成年)、再社会化(社会急剧变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劳动教养-社区矫正)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掌握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社会角色 社会化基本条件:(题干:一个人要变成社会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 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从出生到独立生活,13-25岁,有变长趋势。 遗传素质(脑的智能) 个体社会化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古惑仔) 社会化分类:语言、性别角色、道德、政治 语言社会化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在个体社会化中起核心作用。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讲义,第五章

第五章中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与辅导 第一节中小学生的个性社会性发展概述 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是个性社会性的核心结构成分,是衡量个体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社会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它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是否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能否将自己习得的知识经验有效运用于未来的生活之中。中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蓬勃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互动频繁,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此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人际关系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体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程度,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社会化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概述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我们对自己及自己与外界关系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它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多种形态,具体内容涵盖自我觉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印象、自我感受、自信、自卑、自尊、自傲、责任感、优越感、自制、自律、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它是人的意识发展到高级阶段之后才形成的,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并会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一)自我意识的缘起及概念界定 自我意识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追本溯源,它起源于对自我的探讨。对自我的研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停留在哲学的思辨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笛卡尔(R.Descartes)对于“我究竟是什么?”的回答——“我思,故我在”。直至1890年,詹姆斯开创了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自我问题的先河,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詹姆斯认为自我包括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知觉的主体,可以进行积极主动的知觉和思考,它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被知觉和被思考的对象,又称为经验自我,且涵盖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层水平。 库利(C.H.Cooley)承袭了詹姆斯的经典自我理论,重点关注社会互动对自我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于1902年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意即我们在他人眼中所看到的自我。 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米德(G.H.Mead)对詹姆斯的“社会自我”和库利的“镜像自我”进行了很好的理解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于1903年提出:自我源于社会互动,社会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符号化构成客体,符号化的结果就是自我。 罗杰斯在1951年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个体现象场中与自身有关的所有内容都是自我概念,甚至个体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协调方式也在自我概念的内涵之中。罗杰斯强调,相较于真实自我,自我概念对于个体的人格和行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959年,他又提出了与真实自我相对应的概念--理想自我,并指出“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即自我矛盾,是引发焦虑的关键。 1982年,伯恩斯出版了《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书中他对前人在自我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一个兼容主体我与客体我的自我结构图(详见图5-1)。该图以詹姆斯的经典自我理论为基础,融汇罗杰斯、库利等人的观点,从新的视角对自我进行了阐释:个体通过自我评价、自尊情感、自我接纳三个过程,形成对自己的态度或自我概念,其中又涵盖被自身所认知的自己、被他人所认知的自己、理想的自我意象等内容。伯恩斯的自我结构图(见图5-1)对自我研究史上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进行了总结整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心理学考点讲义

效果律 准备律 教育心理学 考点梳理 考点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联结力量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联结力量减弱。 :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指当联结建立时,导致满意结果的联结会被加强,而导致烦恼结果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评价:虽然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基础是机械的,由动物实验得出的学习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人类,但他作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应用动物研究学习的第一人,其开创性研究成就得到心理学界的一致认可,他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教育心理学理论,后来的学习理论都与桑代克的理论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巩固练习】 陈老师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出题时有意降低难度, 让学生获得满意的分数而激发学习动机。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的( )。 A.准确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答案】C 。解析: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1)效果律:某一行为在某一 情景下出现时,如果受奖励,那么它下次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受到惩罚,下次出现的几率就减少。 (2)练习律:对某一类情境的各种反应中,只有那些与情境多次重复发生的行为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 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题干中的老师有意降低难度,让学生获得满意的分数而激发学习动 机的做法属于效果律。故选 C 。 练习律

《社会心理学》讲义教案-第十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doc

第十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群体及其形成 一、群体的概念 (一)什么叫群体 群体(group )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不过, 社会心理学讨论较多的群体,通常为规模不超过40人的较小群体。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这样三个特点: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 位置,并执行者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例如,路口等绿灯过街的人群、电影院中的观众和飞机上的乘客,都属于这种非群体性的人群聚合体。不过,聚合体也可以转化为群体。被劫持飞机上的乘客,为了一个共同的制服罪犯、求得生存的目标,可能会很快分化成为一个结构化的群体。 (二)群体的类型 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首属群体也称初级群体.这是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等,都属于首属群体。 首属群体通常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首属群体的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 由于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它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因此,首属群体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对应于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次属群体的概念,特指区别于首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 次属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这类群体通常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也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群体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普通心理学讲义

普通心理学讲义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方法、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等。以下是一篇关于普通心理学的讲义。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心理学的目的是理解和预测人类的行为,并通过对行为的干预和改变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包括认知过程、情感体验、动机激发、人际交往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临床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的行为。 三、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期出现的。自那时以来,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庞大的学科,并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和领域。

四、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教育、工业、商业、医学等。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高教学质量,工业心理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临床心理学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等。 五、未来的心理学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的深入研究,未来的心理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深入理解和预测。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也将更加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为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护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护理工作和普通心理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

心理学讲义

心理学 1绪论 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1.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 情感过程(喜怒哀恶惧等) 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 气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 性格(谦虚、勤奋、合群、勇敢等)1.1.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与基本任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探讨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揭示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的关系,探索心理的起源,从而以最新的科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起到论证和充实作用。 2、使人正确的理解各种精神现象,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关于知情意活动的规律,关于个性形成的规律以及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知识,成为教育学阐明教学原理和教育措施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种种教学法的知识基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1.1.3心理学的分支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劳动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1.2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2.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1.2.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地、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者自然观察法。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米用:(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 种行为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 对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人物、观 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借助于录音录像系统观察儿童,对研究儿童的 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实验研究 是研发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的控制或创设 条件,已引起或改变被市的心理活动,进而对被试的心理或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分两种: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 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借助各种仪器进行,借助这些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准确记录了被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这对了解认知的内部过程,揭示“黑箱子”的秘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某种程度上克服了 实验室实验的缺点。由于实验是在正常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之间的区别:自然实验 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但是它是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 心理测验法 定义: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 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智力测验、成就测验、 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规模可分为团体测验和个别测验等。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 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人多 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 效度: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 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地研究,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那么相应的两表也就越完善;另外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照严谨、科学的程序编制的量表,才有可能有效而可靠的测量人们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重点内容上课讲义

心理学重点内容 一、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的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4)学会做观察记录;(5)观察后的归纳、总结。(二)记忆的种类、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划分: 形象记忆: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万里长城 逻辑记忆: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意义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如法则、定理、公式 情绪记忆: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以做过的动作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3)根据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贮存与提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根据记忆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高中生:(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三)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 象。 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方法: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领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现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际关系涉及各种问题,职位、地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到处碰壁。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 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也是这个道理。一位阿拉伯哲人曾经说:“一 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沙漠中的船,是永远不会进入到人生大海 中去的。” 人际关系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人际关系融洽,就会令人心情 舒畅,易于心理健康,从而促进生理健康;相反,就会损伤心理健康, 甚至导致生理性疾病。正如心理学家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 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 的失调而来。 一、人际交往的概述 定义: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 系。它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 等。 1)认知是指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识,不 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 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它使个体能够在交往中更好地、有针对性地 调节与他人的关系。 2)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的功能,人与人的 交往总是缘于某种需要、愿望与诱因。 3)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伴随着 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讨厌等。

心理学讲义(整理)

《心理学》讲课提纲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或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是个性倾向性。 二、科学的心理观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人脑由大约亿个神经细胞组成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接受信息、贮存信息、整合信息、传导信息。 .神经系统 ()结构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脑。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有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 ()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的四个脑叶(区域):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四个脑叶上分布着许多心理活动的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左右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皮层左右两半球的功能要和谐发展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于人的心理或精神而存在的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也包括形形色色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有这一切就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 ◆人的心理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科学的心理观: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 .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 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二)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 2.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 .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四、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调查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在日常生活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内部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被实验者的某种心理现象,借以根据外部条件与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 1.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探索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工作条件下,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个案追踪、分析作品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手段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它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同被试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事先拟好一定的书面问题,由被试者书面作答,以研究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个案法。个案法是一种纵向研究方法,它是对被试者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历程的方法。 (四)测验法 测验法也叫心理测验,是根据预先制定的量表来测量人的智力和人格的个别差异的方法,主要有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心理学教学大纲教案讲义-人格(personality)

心理学教学大纲教案讲义-人格(personality)本章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人格概述 二、人格的品质 三、人格的组成(能力、气质、性格) 重点讲述第三部分,共4学时。 一、人格概述 有机体长期的种族演化为人格的形成作了准备,它形成于个体发展的过程中。person一词最初意指演员的面具,后指演员本身及扮演的角色,故有人说人格就是人的心理面貌。多年来,关于人格尚无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定义。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在《人格心理学》里列出了50种关于人格的不同定义。尽管如此,意见还是集中于人在与环境的相处中所显示出的心理特征,由个人的遗传、环境、成熟度、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于心身各方面的特征组成的。 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倾向于把“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使得某个个体可以明显地区别于他人的那种心理特点”称为人格的说法。所以说,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或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系统。 二、人格的品质

1、稳定性在个体的行为中反复表现出同样的特征 2、整体性全面、不可缺少一项 3、独特性由此可以区分每一个个体 4、倾向性即极性 5、功能性作为中介对个体的行为起调节功能 6、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即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 三、人格的组成 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嗜好。着重介绍前三种。 1、能力(ability) (1)概念 人要想完成某些活动而在主观上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狭义)。 完成活动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力或本领,包括活动的具体方法和心理特征(广义) 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和活动中通过个人的努力才发展起来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常常把才能、本领、智力、素质与能力混为一谈;严格地说,它们是有区别的:才能——多种特殊能力的组合。 本领——与某种或某几种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等。素质——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

心理学讲义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识记) 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领会) 科学方法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检验性 3.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始祖。(识记) 4.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领会)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4)格式塔心理学:魏太默、苛勒、考夫卡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7)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 5.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领会) (1)心理学的理论领域(探讨基本规律) 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生理心理学 (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探讨实践实用)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7.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应用) (1)认识内外世界 了解自己(举例:穿衣;心情); 认识外部世界(举例:交往;气质) (2)调整和控制行为 压力应对、习惯养成、复习应考,等等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各行业的应用(结合心理学应用领域) 第二章共有21个知识点,重点16个 1.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和对自身的觉知。(识记) 2.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则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识记) 4.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其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了解) 5.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领会) 6.注意与意识的关系:(领会)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同于意识。一般说来,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可控制意识状态自动化意识状态 睡眠状态注意集中注意很少注意极少注意基本停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