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导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功率一、课程实施标准点、难点重点:功率的概念的理解。

难点:功率的计算。

三、知识要点(一)功率概念的建立1.回忆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一: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方法二: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快。

方法三:时间不同,路程也不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路程;时间;时间短;速度2.实例:(1)小强题中500N,在5s内跑到5m高的楼上,则小强做了_____________J的功。

(2)小明题中500N,在10s内走到5m高的楼上,则小明做了____________J的功。

(3)小红题中400N,在10s内跑到6m高的楼上,则小红做了____________J的功。

问题:小强和小明,_________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和小红,_________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比较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做功的多少盒做功的时间。

问题:做做功的都是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小红和小强,_________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500J;2500J;2400J;小强;做功相同时,小强所用时间少;小红;时间相同时,小红做功多;小强;P=W/t小强功率大,所以小强做功快3.用比较法建立功率的概念(二)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量符号:___________。

3.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比叫功率,功率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导学案11.2 功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导学案11.2 功率

桑营镇中心学校灵动课堂导学案
2、推导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由和可得
指出对解决车、船的速度、功率、牵引力的问题较为方便。

计算时注意“F”的单位是N,“v”的单位是m/s,此时“P”的单位才是W。

公式说明,当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运
动速度成反比。

当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时,要减小其行进的速度。

汽车爬坡时,司机采取的换挡减速的办法,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三、达标
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2、一辆小轿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若该小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6000N,
求:(1)小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少?
(2)5秒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
3、一辆功率为45kW的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安全小提示:
课堂收获:。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1、2 功率学习目标: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2、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功率的含义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重点: 功率的物理意义及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过程备注【知识回顾】1、作用在物体上的,使物体在上通过,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和。

3、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与乘积,公式是。

【探究新知】在建筑工地,我们要把建筑材料从地面提升到高处,第一种方式使用吊车将建筑材料吊上去;第二种方法靠工人将建筑材料搬上去;这两个过程中,吊车和人是否对建筑材料做功?它们做功快慢是否相同?回顾:如何比较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① 相同时间,比较;② 相同路程,比较;③ 不同时间,不同路程,比较;思考:那如何比较吊车和人对建筑材料做功快慢的呢?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______,做功越快。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_______,做功越快。

做功不同,时间不同,比较;一、功率: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__ 与之比。

(数值上等于内所做的功)3、公式:_________。

4、单位:功的单位是__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

5、换算关系:1KW=______W;1MW=______W6、20W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功率的计算例:一块大石头的质量为6t,起重机在15s 内将大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解:因为匀速提升,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拉力与大石头的重力______,即F=G=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力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力的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功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学会运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3.能够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做功的功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难点: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功和速度的概念。

提问:功和速度有什么关系?如何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2.探究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功率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学习功率公式通过公式推导,引导学生学习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讲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

引导学生通过公式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4.实例讲解举例讲解功率公式的应用,如:计算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

分析实例中的已知条件和求解过程,让学生掌握功率公式的运用。

5.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测量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功率。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功率。

提问: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提高功率?7.课后作业1.复习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举例说明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功率。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功率公式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

2.在实验探究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课后作业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应用的理解程度。

2.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重难点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功和速度,谁能告诉我功是什么?”学生回答:“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教师追问:“那么速度呢?它又是如何定义的?”学生回答:“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导学案

课题:§11.2 功率【学习目标】1. 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公式P=W/t,会对有关功率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功率的单位“瓦特(W)”,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

4.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学习重点】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公式P=W/t,会对有关功率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难点】1.理解功率的概念。

2.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预习】自学课本第65-66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习题:学点一:认识功率的物理意义讨论:1、小红体重500N,在5s内跑到10m高的楼上。

则小红做了 J的功。

2小明体重500N,在10s内走到10m高的楼上,则小明做了 J的功。

3小强体重400N,在10s内跑到12m高的楼上。

则小强做了 J的功。

想一想:小红和小明,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小明和小强,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的物理量。

功率大表示做功;功率小表示做功。

学点二:认识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单位1、功率的概念:与之比叫做功率。

它在数值上等于内所做的功2、功率的公式: P= ,W表示单位符号t表示单位符号P表示单位符号3、功率单位及换算:(1)功率的国际单位:,简称_______,符号,1W= J/s。

1W表示:(2)功率的常用单位:,符号。

1kW=__________W4、阅读第66页第二自然段“生活中许多运动物体的功率”,熟悉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的大小。

【课堂检测】1、建筑工地要把几百块砖送到楼顶,若用人工搬运,需要几个小时;若用起重机搬运,需要几分钟。

人与起重机相比,________做功快,__________的功率大。

这是采用__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

另一种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功率》导学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功率》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功率》导学案课题:《功率》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__________ 年____ 月 ____ 日课时:第丄课时主_________ 审核人:一、学习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1) 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2) 能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思考和讨论,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2) 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 通过学习体验,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2)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3) 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习重、难点:①学习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

②学习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三、学法指导:类比法、比值定义法四、导学过程:(一) 展评导新请完成下列自主学习任务,并作好展评的准备。

1、复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功的计算公式:(★)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功的计算公式:W= __________ 。

当把物体匀速举高时对物体做功:W= __________ 。

2、完成活动:(★★)①用体重计测量自己的体重,并记录m= _____________ kg ;②利用手表或其他计时工具,测量自己从一楼到四楼所用的时间:第一次,从一楼走上四楼,所用时间:t1 = ___________ s;第二次,从一楼跑上四楼,所用的时间:t2= _____________ s。

3、回顾速度的学习过程,列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不同的方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年级下册物理功率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功率导学案

第2节功率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和讨论知道功率的定义。

通过语言描述、图片等知道功与功率的区别。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功率、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含义,会有关功率的应用。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知道功率的定义。

通过语言描述、图片等知道功与功率的区别。

问题: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请问:⑴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⑵你认为这两种上楼做功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

学习活动1:知道功率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展示评价1:用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来类比,讲述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

用字母P来表示。

学习活动2:功率的计算公式:展示评价2:例:山娃家住农村,爷爷想买一台离心式水泵,把水抽到高出水面30m处容积是50m3的储水池中,要求1h能把储水池充满即可。

爷爷让山娃算一算需要购买功率至少是多少kW的水泵?可是山娃刚上初一,你能帮帮他吗?学习活动3:认识功率的单位:展示评价3:在国际单位制中叫 ,简称,用符号表示,1W= 。

练习:结合速度的定义、计算和单位,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活动4: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展示评价4:甲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5000W,它的物理意义:表示这台机器_ ;乙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20000W,它的物理意义:表示这台机器_ 。

这两台机器中机器做功快。

学习活动5: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展示评价5: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 W。

(二)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功率、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含义,会有关功率的应用。

学习活动6: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测出人爬楼的功率?展示评价6:在学校里人爬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阶台阶的高度×台阶数进行测量。

学习活动7: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展示评价7:我认为需要:学习活动8: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功率的表达式是怎样的?展示评价8:将收集的数据填在下表(可利用体育课提前安排布置学生完成测量)第 1 页共2 页学习活动9:与同学合作,测量在不同情况下人的功率。

《功率》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功率》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1)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时间长的做功较.(均选填“快”或“慢”)(2)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均选填“快”或“慢”).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之分是一样的.(3)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时,利用路程和时间之比,即速度来描述.由速度的启发,如果时间和做功多少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利用来描述做功的快慢.2.功率(1)定义:叫做功率.(2)功率计算公式:.其中W表示,单位是; t表示,单位是; P表示,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专用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做单位,(1 kW=W)二、典题过关1.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关于甲、乙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功率大 B.乙的功率大C.甲、乙的功率一样大D.无法比较2.计算:一位攀岩者的重力为520 N,背着质量为8 kg的背包,用时40 min登上高为9 m的峭壁.求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做总功的功率.(g取10 N/kg)3.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厢体连同货物的质量为1.3 t, 在10 s内从楼的1层上升到4层.如果每层楼高3 m,则升降机电动机的功率至少是W.4.计算: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它的质量约为1.0×105 kg.若登陆艇用3.0×105 N的推进力,以20 m/s的航速行驶10 min,则登陆艇的功率是多少?5.计算: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 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 800 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2)汽车行驶的速度;(3)行驶5 min,发动机所做的功.三、随堂检测1.初中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体重为500 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 m,用时0.5 s.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J,重力的功率为W.2.起重机以0.1 m/s的速度将重400 N的重物匀速提高5 m,起重机做功J,它的功率是W,即kW.3.2020年4月19日,百度公司宣布在长沙市全面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地图一键呼叫,免费试乘.某位乘客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3.8 km,用时11.5 min,已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 2 000 N,则汽车牵引力做功为J,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W.4.额定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均正常匀速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的做功之比为1∶2B.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2C.两车的做功之比为1∶1D.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15.计算: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180 kW,速度为72 km/h,汽车行驶1 h,求:(1)卡车发动机做的功;(2)卡车的牵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导学案人教版—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
本课由生活中实例引出功不仅有多少之分,还有快慢之分,再通过前面已有的速度概念,帮助学生迁移建立新的概念——功率。

并借助速度知识,迁移得出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教材分析★
这节要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然后通过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力学中的功和能的关系。

为后续学习内能以及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打基础。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功率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生活的应用。

教学中首先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做功不仅有多有少,而且有快有慢,进而引出“功率”这一物理量;接着通过与“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方法的类比,从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在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时,可以简单介绍瓦特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汽车爬坡时换档减速这一现象,推导P=Fv,知道如何利
用平均速度计算功率,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功的概念已经建立,能够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并且已经学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公式。

这些都对学生学习功率做了很好的铺垫,将有利于学生对功率知识的理解。

★学法引导★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往往不同,也就是说,在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不但存在着做功多少的问题,还有做功快慢的区别。

物理学中如何来描述做功的快慢呢?引导学生采用类比的方法,用类比描述运动快慢的方式来思考如何描述做功的快慢。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和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用P=w/t进行解题。

(3)正确理解公式P=Fv的意义,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通过对功率概念的建立,让学生充分领略比值定
义法在物理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同学们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难点:
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5分钟)
要求:地上一共有6捆完全相同的书,每人搬3捆放到桌面,比一比,看谁更快搬完。

教师:两位同学谁做的功多?
学生1:因为他们搬的书一样重,而且把书搬到了相同的高度,所以两人做功一样多。

教师:两位同学谁做功快?
学生2:完成的功相同,但×××同学花的时间更少,所以他做功更快。

【设计意图】课始,通过学生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力对物体做功时,不仅有做功多少之分,而且有做功快慢之分。

总结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引出本课的主题。

教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学生3: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教师:还有其它办法吗?
学生4: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说明: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
一功率(约5分钟)
教师: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均不相等时,如何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当做功多少和做功的时间均不相等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做功的快慢,引出比值法。

教师提示:在前面我们学过:当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均不相等时,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呢?
学生讨论:
我们引入了速度用以比较单位时间里物体通过的距离。

而且采用比值法定义速度,其计算公式是:
教师: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
用符号P表示。

(板书功率的物理意义)
教师:请思考:大家能用类比的方法给功率下一个定义吗?
学生: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板书功率的定义)
二功率的计算:(约5分钟)
教师:大家能类比速度得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吗?学生:计算公式:
(板书功率的定义式)
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学生:w→功→单位:xx(j)
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
P→功率→单位:xx/秒(j/s)
教师:焦耳/秒是一个复合单位,为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瓦特。

功率的国际单位:瓦特,符号:w。

教师:介绍瓦特生平。

【设计意图】通过对瓦特生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进行人文教育,并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为了科学精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常用单位:千瓦,符号:kw。

换算关系:1w=1j/s
kw=1000w
(板书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设计意图】用已知物理量速度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熏陶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课堂例题(约10分钟)投影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2)机械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3)相同时间,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4)机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5)机械做功越多,所用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例2.
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功率的基本单位是。

功率的公式是。

某台机器的功率是800w,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例3.甲、乙两人爬楼梯,若两人重力之比7:6,从一楼跑上三楼两人所用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人功率之
比为。

例4.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例5.功率是25kw的拖拉机,它4h做的功如果由平均功率是400w的耕牛去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让学生快速思考回答,教师做适当点评。

四、思维拓展(约5分钟)
教师:在路面情况相同的情况下,轻载的汽车要比重载的汽车的速度要来的快,为什么?
教师和学生一起推导:P=
即:额定功率一定的机器,其牵引力F与速度成反比,重载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因此可通过减速的方法提高牵引力。

所以,重载时的速度低于轻载。

教师:同一辆汽车,爬坡的时候比平路时慢,为什么?学生思考并交流补充。

五达标测试(约7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题,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

课堂小结(约2分钟)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布置作业约1分钟)
完成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以及达标测试演练、课后作用等方式,是运用不同的手段来考核评价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一功率: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理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二功率的计算:
.公式:P=w/t
P=Fv
2.单位:w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用两个生活实例,并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找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符合STS的理念。

由做功一定比较做功时间及做功时间一定比较做功多少这种特殊现象,引导学生如何得到比较做功快慢的普遍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
有的速度知识,用类比方法从而顺利得出功率的相关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为了化解本节课的难点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从学生身边的场景设问,让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教学难点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