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学时、学分结构表

合集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标准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标准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标准表一、学分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一)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每年达标标准为2 5分,当年内的I类跟II类学分可以相互补充,补充比例不得超过该类别学分的50%。

其中一类不低于2.5分,II类不低于7.5分,总分不低于25分。

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

(二)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每年达标标准为20分,取消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I,II类学分的划分。

(三)乡村医生每年获得的学分数不低于8分。

(四)取消“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超过10分”的规定。

(五)经单位批准,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援外)6个月及其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学分(按I类学分5分,Ⅱ类20学分计算,学分所属年度归属进修时段最长的所在年度);不足6个月的,按每一个月授予II类学分3分计算。

(六)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累计培训6个月及以上考核合格者,可视为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合格。

二、学分分类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分为Ⅱ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Ⅱ类学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自治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及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远程医学教育机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

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

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

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2016—2020年)为完善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建立符合中小学校长成长规律的、递进式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规范教师培训机构设计培训项目和课程,科学引导中小学校长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项目和课程,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等的要求,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我省不同发展层次的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需求,特制订《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2016—2020年)》。

依据各类校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3〕11号)精神,从专业理念与师德(A)、专业知识(B)、专业能力(C)三个维度整合培训内容为“职业道德与法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其他”等八大领域,相应的培训学分结构框架见表1,培训领域说明见表2。

表1 中小学校长培训学分结构框架表注:1.框架表中“/”之前为修读方式,“/”后数字为周期内修读的基础学分要求,没有数字则为由教师自主选择修读学分。

2.每个层次培训限定选修的90学分培训均为三选一或四选一。

3.校长培训周期从新校长任职培训结束后计,其中正职校长须参加不少于180学分本表规定的培训,副职校长须参加不少于120学分本表规定的培训,其余不足部分可参加学科教师培训。

表2 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域说明表根据分层培训的指导思想和校长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中小学校长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不同发展阶段。

校长培训层次主要根据校长能力来划分,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定,任职年限和职级作为参考。

一、初级培训1.培训对象。

本层次的培训主要面向要求系统掌握学校管理基本理论,建立和提升学校管理的领导能力,了解学校管理特点和有效方法的任职初期的校长,参考的校长任职年限一般在1—3年内。

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03
180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
6
64
32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4
180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2
30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05
1801005
形势与政策
A
2
28
4
2
2
前8周
马克思主义学院
06
0501006
大学外语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07
0501007
大学外语I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30
480






模块1(应用型)
42
03032400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3
030324002
公文写作与应用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4
030324003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专题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5
030324004
电子政务(含办公自动化)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6
13
29010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
2
32
2
学生工作部
14
1001015
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C
2
32
2
网络课程在线学习
或化学化工学院

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130.0 1920 1678 242 164
19.5 18.5
表二 网络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配表
课内学时 类 别 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 实 授课 验 时 24 16 4 16 32 16 128 236 48 48 48 48 48 48 16 16 16 16 160 396 108 32 32 32 40 48 40 12 12 12 12 124 232 8 4 4 4 4 36 36 0 36 0 1 20 0 1 26 0 0 0 0 0 2.5 6 9 19 0 16 16 16 8 3 3 3 2 2 2 2 5 5 13 0 0 0 36 1 1 0 0 2.5 3 3 3 3 0 0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24 16 4 16 32 16 8 12 0.25 8 1 2 1 图书馆 材料学院 就业中心 人文社科部 课 外 学 时 8 1 人文社科部 创新教育 文献检索 冶金概论 就业与创业指导 1.0 1.5 2.0 1.5 8.0 17.0 3.0 3.0 3.0 3.0 3.0 3.0 1.0 1.0 1.0 1.0 10.0 27.0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一 16 二 16 三 15 四 16 五 16 1.5 六 15 七 15 八 0 工商学院 开课单位
x11300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x11300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x11300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x1130041 “三个代表”重 要 思 想 概 论 x1130068 形势与政策 公 x1110014 体育 共 基 x1440011 军事理论 础 课 x1100014 *大学外语Ⅰ x1100141 外语技能训练

普通高中新课程各科目必修学分统计表

普通高中新课程各科目必修学分统计表

艺术
艺术或音乐、 美术
艺术中任选六个模块获得六个学分或者 6 音乐课程 54 学时获得 3 学分、美术课程
54 学时获得 3 学分
体育与
六个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专六运动技能共计 10 学分、健康教育专
体育与健康
11
健康

题系列必修 1 学分。
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 践活动
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15
必修 1(经济生活)、必修 2
人文与 社会
科学
技术
思想政治
(政治生活)、必修 3(文化 8 生活)、必修 4(生活与哲学)
历史
历史 1、历史 2、历史 3
6
地理
地理 1、地理 2、地理 3
6
物理
物理 1、物理 2 6
必修学分选修模块*
化学
化学 1、化学 2 6
必修学分选修模块*
生物
生物 1、生物 2、生物 3
英语 1、英语 2、英语 3、英 语 4、英语 5 或俄语 1、俄语 10 2、俄语 3、俄语 4、俄语 5
每个模块 36 学时,2 学分。
每个模块 36 学时,2 学分。学生修满必修 数学 1、数学 2、数学 3、数
10 课的 10 学分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 学 4、数学 5
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
三年共计 15 学分。
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 2
的社区服务,获得 2 学分。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 1 周 的社会实践, 6
获得 2 学分。3 学年共计 6 学分。
注: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 116 个必修学 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学分,社区服务 2 学分,社会实践 6 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 6 学分, 总学分达到 144 方可毕业。

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表

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表

选修3-1 选修4-1 、4-5 、4-4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2 2 2 2 2 2 必修5 选修6 选修7 选修8 选修9 选修10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2 2 2 2 2 2 必修3 必修4 36(2) 36(2) 2 2 必修3 36(2) 2 必修3 36(1) 2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4 选修3-5 36(4) 36(4) 36(4) 36(4) 2 2 2 2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3、选修5 36(3) 2+2+2 必修3 选修3 选修1 36(2) 36(2) 36(3) 2 2 2
复习
复习
技术与设计1 36(2) 2
技术与设计2 36(2) 2
美术鉴赏 36(2) 2 36(2) 2 54(3) 3
选修 18(1) 1 36(2) 2 54(3) 3 36(2) 2 54(3) 3 18(1) 1
学校保证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英语各10分,政治8分,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各6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各4分,音乐、美术各3分,体育11分,研究性学习15分、社区服务2分、社会实践6 分),选修I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II(校本课程)至少获得6学分,总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理)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中国古代 中国现代 外国小说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诗歌散文 必修4 必修5 诗歌散文 语 欣赏 欣赏 欣赏 文 学时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学分 2 2 2 2 2 2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4 必修5 必修2 数 学 学时 36(4) 36(4) 36(4) 36(4) 学分 2 2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英 学时 36(4) 36(4) 36(4) 36(4) 语 学分 2 2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政 学时 36(2) 36(2) 治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历 学时 36(2) 36(2) 史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地 学时 36(2) 36(2) 理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物 学时 36(2) 36(2) 理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化 学时 36(2) 36(2) 学 学分 2 2 内容 必修1 必修2 生 学时 36(2) 36(2) 物 学分 2 2 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 技信 学时 36(2) 36(2) 术息 学分 2 2 内容 技通 学时 术用 学分 内容 音乐鉴赏 选修 音 学时 36(2) 18(1) 乐 学分 2 1 内容 美 学时 术 学分 内容 体育与健康 选修 体 学时 36(2) 36(2) 育 学分 2 2 内容 研 学 54(3) 54(3) 究 学时 习 性 学分 3 3 内容 社会实践 实社 学时 每学年一周 践会 学分 6 内容 社区服务 服社 学时 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务区 学分 2 必修3 选修2-3 选修2-1 选修2-2 高一 上学期 高二理 上学期 高三理 下学期 自主选修、复习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比例表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比例表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学科门类:教育学二级类: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4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兼通现代教育理论、艺术和信息技术,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毕业生能在学校、国家机关、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大中型企业等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影视媒体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三、基本要求1、掌握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3、能进行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4、能达到专业级的摄影、摄像与影视编导能力;5、能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web程序设计);6、可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修业年限4年。

五、毕业规定及授予学位全学程采用学年学分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须修满16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46学分,教育课程8学分,专业类99学分,实践类1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并达到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要求的,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七、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基础、传播学、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学与教的原理、多媒体基础与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数据结构、教学系统设计、电视节目制作、美术基础、教育软件制作、摄像技术基础、影视动画制作等。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媒体制作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技能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为21周。

2、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时间为10周,安排在第四学年。

3、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入学后进行,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社会调查每年暑假一次。

4、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按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八学期。

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学分表

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学分表

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学分表摘要:1.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概述2.学分表的内容3.学分表的结构4.学分表的作用5.学分表的获取方式和注意事项正文:一、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概述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是国家开放大学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制定的一个学分统计表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该专业中所需修读的课程及学分要求,便于学生规划学习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学业。

二、学分表的内容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名称:列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需要修读的所有课程。

2.学分:每门课程所占学分数。

3.学时:每门课程的授课学时。

4.学分要求:该专业学生需要修满的学分总数。

三、学分表的结构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外语课、体育课等。

2.专业基础课: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3.专业课: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

4.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四、学分表的作用国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分表具有以下作用:1.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所需修读的课程及学分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按时完成学业。

2.规划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根据学分表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学期修读的课程学分符合要求。

3.督促学生学习:学分表可以帮助学生督促自己按时修读课程,避免拖延和学分积累不足的情况。

4.评估学生学业:学分表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业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五、学分表的获取方式和注意事项1.学分表获取方式:一般可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官方网站或向所在学校教务处咨询获取。

2.注意事项:(1)学生应在入学时认真阅读学分表,了解自己在该专业中所需修读的课程及学分要求。

(2)学生在修读课程过程中,应关注自己的学分积累情况,确保按时完成学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