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如何扩句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怎样扩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怎样扩句
(一)不能改变原意。
(二)不能改变句型。
(三)修饰词语搭配得当。
(四)符合例句要求。
扩句步骤
第一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扩充。 第二步:想一想,加上哪些修饰词语。
第三步:读一读,扩充后句子是否通顺。
总结
30秒
,扩句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只要我们遵循 扩句的原则,按照扩句的方法,相信同学们自然也就明白了 如何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枝叶,把话说得更明白,更生动, 更具体。
2通过归纳学习,能正确熟练地扩写句子。
授课课
准备
1扩充一些句子2扩充的病句
阶段
时间
内容
备注
导入
30秒
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和老师一样,更喜欢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课件岀示)同样,为了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 体、生动,我们就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这就是扩句。时间源自 微浮动过程300秒
扩句原则(举例病句的基础上讲解)
怎样扩句
学科
小学语文
知识来源
小学四年级
授课课名称
如何扩句
授课课类型
讲授型
知识点
描叙
扩句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是写作中把句子写具 体、生动的一种练习,更是一种表达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扩句的时候,一定要一些重 要方法,从而提高准确率。
授课课
目标
1掌握扩句要求和常用的扩句技巧。

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专题复习内容(九)--扩句和缩句

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专题复习内容(九)--扩句和缩句

仲恺二小2016级(2)班专用资料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专题复习内容(九)
句子应用--扩句和缩句
方法:缩句:最简单缩成“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有什么”。

所有的形容词都不需要,全部删去。

所有时间、地点、结果都删去。

扩句:三个字“做加法”。

把形容词加回去!
缩句部分:
1.虽然有点帅气但是白头发却越来越多的许老师已经在十二点的时候回去宿舍睡觉了。

2.早上刚参加完惠州市比赛的梁老师马不停蹄地回学校准备下午给二班上课用的课件。

3.这些白发苍苍的考古学家就是这样用手一点一点把文物从地底里挖掘出来的。

4.疲惫不堪的许老师一笔一划给四二班的同学写着期末考要注意的考试高频词。

5.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四二班获得了校运会年级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扩句部分:
1、我看星星。

2、手机坏了。

3、作文得奖。

4、黄婧扫地。

5、老师加班。

第24 页。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修改及答案(最新)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修改及答案(最新)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修改及答案(最新)一、句子练习。

1.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水哗啦啦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1.母亲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

(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用加点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运动健儿们争了光为祖国。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换种说法,使语气更强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京剧表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扩句缩句练习附答案复习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扩句缩句练习附答案复习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扩句缩句练习附答案
一、扩句(至少扩两处)1.小姑娘唱歌。

2.小男孩躺在草垫上。

3.火熄灭了。

4.奶奶抚摸着我。

5.沙滩上有贝壳。

6.同学们踢球。

7.火车穿过田野。

8.路灯发出光芒。

9.教室里坐满了学生。

10.脸上露出了笑容。

11.天空中飘着白云。

二、缩句。

1.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纺织娘寄住瓜架上。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歌声打破沉寂。

3.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小路穿过树林。

4.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硕士。

爸爸是经济硕士。

5.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雨来喜欢河。

6.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愉快地加入了这百花盛开的盛会。

小燕子加入盛会。

7.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风吹进校园。

8.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李时珍是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9.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山挡不住风。

10.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是位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英俊少年
闰土是少年。

11.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浪花涌过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专项知识点练习: 扩句与缩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专项知识点练习: 扩句与缩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专项知识点练习:扩句与缩句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xiān yàn fúzhuānɡhuīquèɡǔlìhuòzhěyán liào hézi lěnɡdònɡshuānɡyècán júméi yóu yáo huànɡ寓言故事井底之蛙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

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

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

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

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

那简直是一座天堂。

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

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

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

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

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就被井栏卡住了。

海鳖只能退了回来,青蛙摇摆头。

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

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

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

(完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如何扩句(2)

(完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如何扩句(2)

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

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一,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缩句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缩句的概念。

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长句。

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一、扩写句子。

(至少扩两处)(共6分)1.[扩句]同学们跳舞。

2.[扩句]野马奔跑。

3.[扩句]战士们献出了生命。

二、缩写句子。

(共8分)1.[缩句]小小的木匣里装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2.[缩句]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辽阔的大地。

3.[缩句]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4.[缩句]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闪闪的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A.星星在天空中。

B.星星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C.闪闪的星星眨眼睛。

D.星星眨着眼睛。

三、句式转换。

(共,18分)1.[“把”字句与“被”字句]我们骄傲地举起手。

(4分)(1)改为“把”字句:(2)改为“被”字句:2.[陈述句与反问句]不是自己的东西,难道能拿吗?(改为陈述句)(2分)3.[陈述句与反问句]普罗米修斯不会向宙斯屈服。

(改为反问句)(2分)4.[直述句与转送句]蔡桓侯对扁鹊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改为转述句)(2分)5.[直述句与转述句]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改为直述句)(2分)6.[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7.[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他的话不无道理。

(改为肯定句)(2分)8.[句式综合]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这样的消息,让人欢欣鼓舞。

B.这样的消息,不能不让人欢欣鼓舞。

C.这样的消息,怎能让人欢欣鼓舞呢?D.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四、修改病句。

(共14分)1.[判断]下列句子中表述完整、准确的一项是()。

(2分)A.他不但跑得特别快,而且跑得十分轻松。

B.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C.写作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当这位英雄走进会场时都热烈地鼓掌。

2.[修改]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2分)(1)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雪。

(2)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四年级语文上扩句训练题

四年级语文上扩句训练题

四年级语文上扩句训练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扩句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语文训练题。

扩句的要求是在保持原句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句子的信息量,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语文上常见的扩句训练题,以及一些解题技巧。

一、扩句的基本知识扩句是指在原句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修饰成分、补充说明等方式来扩充句子。

常见的扩句方式包括:增加定语、插入语、状语、补语等。

二、增加定语定语是对名词进行修饰的成分,可以用来扩展句子。

例如,原句:“小狗跑。

”可以扩句为:“小狗在草地上快乐地跑。

”其中,“在草地上”是增加的定语,“快乐地”是增加的状语。

三、插入语的运用插入语在句子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可以用来扩充句子。

例如,原句:“他生气了。

”可以扩句为:“他,因为考试没考好,生气了。

”其中,“因为考试没考好”是插入语。

四、增加状语状语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进行修饰的成分,可以用来扩充句子。

例如,原句:“小鸟飞。

”可以扩句为:“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

”其中,“在天空中自由地”是增加的状语。

五、补充说明补语补语是为了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意思,可以用来扩充句子。

例如,原句:“他很聪明。

”可以扩句为:“他是一个学习很聪明的学生。

”其中,“是一个学习很聪明的学生”是补充说明补语。

在进行扩句训练时,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扩句方式。

增加定语、插入语、状语、补语等都是常见的扩句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句子的表达。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动词形式的变化等来扩充句子。

扩句训练题是语文练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丰富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四年级的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扩句的技巧,提高语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

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一,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缩句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缩句的概念。

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长句。

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

保持句子的清晰和完整性。

2.我们的误区我们在对缩句的理解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有如下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2.1 缩句练习就是句法的分析。

我们教师在教学缩句时,往往不顾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层次,把句法之类的知识一股脑儿的塞给学生。

虽然,句法分析和缩句练习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句法知识,但是指导学生却用不着直接的运用这方法,更用不着进行句法分析的具体教学。

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缩句时,只要运用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即: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这两个部分大多数的句子都不缺,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例如“我们走了。

”、“小花是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等等。

有些句子在表示动词的后面,加了一些连带的成分,表示动词的对象。

如“爸爸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在这样的句子缩句中,只要先对一个复杂的单句进行结构分析,然后一层层的减去附加、修饰、限制的成分,最后就剩下了句子的骨干。

把它们连起来就成了较简单的句子。

2.2 缩句就是把所有的附加成分都减去。

浓缩的就是精华。

我们认为,一个句子的缩减程度,要以不改变原来的句子意思为准。

如“一望无垠的大海里漂着一只白色的小舟。

”我们只要缩减成“大海里漂着小舟。

”就可以了,而没有必要缩减成“海漂舟”。

又如“我的爸爸是一个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好人。

”若缩减为“爸爸是人。

”则让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3.我们对一些疑难病症怎么办如上所述,对一些较简单的句子,我们只要遵循不改变原来的句子意思即可,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对于固定词语的处理。

一些固定词语,如“汪洋大海”、“自行车”、“人民解放军”等,在缩句的时候,要整个儿保留。

因为它们一旦拆解,其原来的意思将会受到影响。

又如一些结合比较紧密的词语,“小同学”“小牛”“大海”之类,也可以视为固定词语。

因为它们一旦拆解,其意义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当然,在一些句子中,若缩减去“小”“大”等词,意思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可以做特殊处理的。

对于同位词组的处理。

所谓同位词组,即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示的是同一个事物,作同一个成分。

在作这样句子的处理时,只要保留能表示人或物的主要词语即可。

如“身穿整洁服装的工人叔叔一起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

”在此句里,缩为“工人参加大会。

”就可以,若缩为“工人叔叔参加大会”也行。

因为缩后的句子并不是很长。

但对于较长的同位词组如“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则要缩为“孔繁森”,因为不缩显得不简单。

对于时态助词的处理。

一些表示小、时态的词,如“着”、“了”、“下去”等,要予以保留。

因为它们附在动词的后面,表示时态。

如“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若缩为“叔叔到北京”,其意思就和原来的有差别。

对于连动词组的处理。

连动词组是指两个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

只是在动作上的先后而已。

如“走上去握手”,都表示干什么,应予以保留。

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句型。

“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的前面,以加强动作的结果。

而“被字句”的作用是以“被……”为状语,用“被”引进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

所以,在缩句的过程中,“把……”“和被……”都成了句子的主干,都要予以保留。

对于兼语词组的处理。

兼语词组指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连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如“让我走”等。

在“妈妈托在城里的叔叔给我捎来了一件毛衣。

”此句子只能缩为“妈妈托叔叔给我捎来了毛衣。

”对于后补词组的处理。

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

后一个部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

如“干的好”“听得不清楚”等。

在对于此类的句子缩减中,应加以保留,否则意思会觉得别扭。

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如“我笑得流下了眼泪。

”后面的“流下了眼泪”是对“笑”的补充说明,可以减去。

其意思会更加的简洁。

其实,在具体的缩句中,针对不同的句子,我们要做不同的处理,但应保持和原来的句子意思基本不变。

浓缩的不一定就是精华。

缩句练习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标准答案1、刺猬缩成一团。

2、桑娜补帆。

3、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长城。

4、工程是奇迹。

5、小兔跑来跑去。

6、老人见到天安门。

7、脸上露出笑容。

8、学生做广播体操。

9、沙地上种着西瓜。

10、鸟做窝。

11、小螃蟹挥舞着钳子。

12、小鸟发出鸣叫。

13、雪花飘落。

14、民工撒下盐巴。

15、气球飘向天空16、这是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柳丝。

18、孙平挡住了球。

19、脚落在松针上。

20、万里长城是象征。

一、下列句子的缩句各有两种,请你选择正确的一句,在()中划“√”。

1. 英勇的红军粉碎了敌人几次的进攻。

(1)红军粉碎了几次进攻。

()(2)红军粉碎了进攻。

(√)2. 我的妹妹高兴地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1)妹妹穿上了衣服。

(√)(2)我穿上了衣服。

()3. 银色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1)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2)飞机飞翔。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修改。

1. 我的弟弟是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弟弟是实验小学学生。

(×)修改:弟弟是学生。

2. 小鸟在树上自由自在地叫着。

小鸟在树上叫着。

(×)修改:小鸟叫着。

3.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松鼠总是向上翘着。

(×)尾巴翘着。

三、下列10个句子,请你快速缩句.1.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修改:雷锋是战士。

2. 我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看录相。

修改:我们看录相。

3. 爸爸的书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修改:书架上放着书。

4. 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修改:杨梅树吮吸着甘露。

5.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修改:黄继光注视着火力点。

6. 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变成了鲜花的海洋。

修改:广场变成了海洋。

7.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修改:它注视着水面。

8. 蓝色的天上飘着一片片白云。

修改:天上飘着云。

9. 北京的西山是著名的风景区。

修改:西山是风景区。

10.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修改:孔繁森是榜样。

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独立单句。

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

”“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

“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

“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

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

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

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

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

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

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杆。

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

这个方法,通过多项训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就方便得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