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的影响

合集下载

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分析

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分析

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分析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子宫切除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尤其是在围绝经期。

但是,术后绝经前后的身体状况和证候的变化对于中医辨证施治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中医的角度,对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的诸证进行辨证分析。

二、绝经前后的基本变化子宫切除术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通常会进入绝经期。

绝经期的到来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变化。

首先是月经的停止,由此而来的是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此外,由于子宫切除手术的创伤,女性还可能出现一些手术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等。

三、辨证分析(一)肾阴虚、肝肾不交证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肾阴虚是一个常见的证候。

手术的创伤对肾脏有一定的伤害,造成阴虚的情况。

在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会导致肾阴虚,出现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

同时,肝肾不交也是一个常见的证候,手术的创伤导致肝肾之间气血不畅,引起阴血亏损的情况。

(二)血瘀证子宫切除术本身就是一项创伤性手术,术后可能会导致瘀血的产生。

在绝经期,雌激素的下降和血液循环减慢,更容易导致血瘀的产生。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瘀斑、瘀点、瘀块等症状,甚至出现疼痛不适。

(三)气虚血瘀证绝经期的到来伴随着气血运行的减慢,容易导致气虚和血瘀并存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懒言、面色无华、肢体乏力等气虚的症状,同时伴有瘀斑、瘀点等血瘀的症状。

四、中医治疗方案(一)滋阴养肾针对肾阴虚、肝肾不交证,可采取滋阴养肾的治疗方案。

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党参五味子汤等滋阴养肾的中药进行治疗。

此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补充营养,如多吃黑豆、黑芝麻、核桃等滋阴养肾的食物。

(二)活血化瘀对于血瘀证,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

可以使用当归、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

此外,运动也有助于活血化瘀,可以适当进行散步、跑步等有氧运动。

(三)益气活血对于气虚血瘀证,可以采用益气活血的治疗方案。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摘要】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上述一系列症状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围绝经期雌激素变化与症状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时期。

北美绝经协会(NAMS)中说围绝经期指自绝经前2-8年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一般开始于40多岁,也有些女性在30多岁已经有围绝经期的症状。

英国PRODIGY(英国NHS指南)中说围绝经期指自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潮热症状),至末次月经后12个月。

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最终,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

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妇女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现将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以及处理综述如下。

1 雌激素的变化绝经前后最明显变化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卵巢功能衰竭[2],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对FSH(促卵泡生成素)敏感性降低。

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的生理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垂体FSH的产生,包括FSH的合成和分泌。

绝经后妇女抑制素浓度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标志。

抑制素有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分泌FSH作用,此期抑制素浓度下降,而FSH水平升高。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早期妇女颈内动脉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的影响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早期妇女颈内动脉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的影响
a d C i a t s i l Wu i 1 0 2, C ia n hl He l Hop t , d h a x 4 0 2 hn
【 btat A s c】 Obet e os d hte hr n pae ethrp sail a rta dnrtieoe aeay r jci T t y e r o e e l m n teayo et do vl a n oe s rn v n v u w h mo r c f r e e ht h
me o a s l o n X eg W NG T n n p u a W me U F n , A i e一 ,DU X n i g—xn .D p r e t fO s t c a d G nc l y i g e at n o bt r s n y eo g ,Wui t n l m ei o x e a Ma r
gopo 4 el y ot eoasl o e i ohs r f o n eay( T eerno l dvddit to ru s T ru f 8ha h s npua w m nwt n i o o r et rp H )w r adm y i e o w op :H t p m h t y h mo h i n g t am n g u ( = 5 n l eogop( = 3 . D plr laon s w s sdt m auetepl ti dx( I r t et r p n 2 )adpa b ru n 2 ) ope t su dt t a e esr us i yi e P ) e o c ur e u o h al n t
风险。
【 关键词】 雌激 素替代疗法 ;绝经期 ;搏动指数 ;颈 内动脉
【 中图分类号】R 2 1 1 【 7 . l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9 7 (00 1 77— 2 0 7— 5 2 2 1 )1 —35 0

绝经后出血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出血原因

绝经后出血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出血原因

正常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随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而发生 周期性变化,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明显衰退,将导致体内雌激 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1 ~ 3〕。绝经后出血( PMB) 妇女常伴有体 内性激素水平变化〔4,5〕。本文拟探讨 PMB 妇女体内性激素水 平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 2008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 PMB 妇女 59 例为观察组,年龄 51 ~ 73〔平均( 58. 3 ± 6. 4) 〕岁,绝经 1 ~ 25〔平均( 7. 6 ± 2. 9) 〕年。另选取同期绝经后未出血妇女 58 例
子宫内膜癌 合计
出血
5( 8. 5) 7( 11. 9) 4( 6. 8) 9( 15. 3) 20( 33. 9) 11( 18. 6) 3( 5. 1) 59( 100. 0)
血清 E2 增高
0( 0. 0) 6( 10. 2) 2( 3. 4) 7( 11. 9) 13( 22. 0) 6( 10. 2) 3( 5. 1) 37( 62. 7)
第一作者: 张 敏( 1972-) ,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疾病研究。
为对照组,年龄 50 ~ 72〔平均年( 57. 8 ± 7. 0) 〕岁,绝经 1 ~ 24 〔平均( 7. 3 ± 3. 1) 〕年。均为已婚已产,都无激素替代史,其中 合并糖尿病 12 例,高血压 9 例。均行常规病史询问和妇科检 查,进行必要辅助检查( B 超、心电图、血糖、血压等) ,部分患者 行宫颈刮片、肝肾功能、阴道分泌物、血常规等检查,排除下生 殖道或全身性病 变 患 者。 两 组 患 者 年 龄、绝 经 年 限 差 异 不 显 著,具有可比性。
绝经后出血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出血原因
张 敏 ( 三亚农垦医院妇产科,海南 三亚 572000)

雌激素水平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期妇女的影响

雌激素水平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期妇女的影响
5 【 0
l 对 糖代 谢 的 影 响 妇 女 绝 经 后 出现 糖 耐 量 减 低 . 原 因 : 年 龄 增 大 造 成 糖 其 ① 代 谢 方 面 的损 害 表 现 为 糖 吸 收 减慢 岛 素 永 平 最 初 升 高 的 胰 延 缓 抑 制 了 基 础 肝 脏 葡 萄 糖 的 产 生 和 外 周 葡 萄 糖 摄 ^ 的 增
作 一 综 述
降 。而 HR 对 血 脂 代谢 的 主 要 作 用 为 降 低 血 浆 L L c 和 升 T D 高 HD — L C水 平 其 主 要 机 理 是 雌激 素 通 过 肝 脏 加 速 胆 固醇 。,
转 为 胆汁 酸 以及 增加 肝 细 胞表 面 L , DI 受体 的 表达 速 加
2 2 抗 氧 化 和 对 动 脉 壁 的 作 用 研 究 证 明 : 化低 密 度 脂 蛋 . 氧
白 ( — D 在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S 发 生 、 展 过程 中 起 着 十 0X I I) A ) 发
加; @绝经后雌激素永平过低 两者共同作用造成 高糖 血症 、
河 北 医科 大 学 第 三 医 院 核 医 学科 ( 5 0 1 005 )
关 键词 艘 素 替代 洁 疗 ; 雌 敏 卡 水平 ;
R 9 7 1 文 献标 识 码 7 A 文 章 编 号 1 0 3 j 0 )30 0 2 0 86 1 2 2 0 2 70 c0
黄 建敏
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可降低空腹 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
水 平 . 对 餐 后 两 小 时 血 糖 和 胰 岛 索 水 平 的 意 见 不 一 。 而
HR 能够 独立地对 I T 氧化 易感性 起作用 . DI 从而发挥 对心 脏的保护作用 。
胶原是 A S块 的 主 要 间 质 成 分 。在 A S形 成 发 展 过 程 中 , 动 脉 壁 胶 原台 成逐 渐 增 多 并 聚 集起 来 , 块 增 大 , 成 动 脉 管 斑 造 腔 狭 窄 , 雌 激 素 具 有 抑 制 脏 原合 成 并 促 进 胶 原在 动 脉 壁 中 而 降 解 的 作 用 。故 可 阻 止 AS斑 块 的发 展 , 血 管 狭 窄 程 度 减 使 轻 , 心 脏 供 血 无 明显 减 少 。 而 3 雌激 素 与骨 代谢 骨 质 疏 松 是 老 年 人 骨 折 的 主 要 原 因。 成人 的 骨量 取决 于 其 骨 峰 量 和 其 骨 量 丢 失 的 速 率 比及 破 骨 细 胞 的 吸 收 和 成骨 细 胞 成 骨 作 用 的 平 衡 。妇 女 绝 经 后 最 初 5 1 ~ 0年 为 骨 的快 速 丢 失期 . 6 至 0~ 6 4岁 各 部 位 骨 量 平 均 累 积 丢 失 约 ( 8 3 2. = 74 , 明妇 女进 人 老年 初 期 , 累 积 丢 失 量 平 均 已达 终 生 .j 表 骨 丢 失 量 的 7 左 右 , 在 整 个 老 年 期 骨 丢 失 趋 缓 ] R b r 2 而 o et 等 : 发 现 切 碌 小 鼠卵 巢 导 致 雌 二 醇减 少 , 二 醇 减 少 对破 骨 雌

女性围绝经期各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

女性围绝经期各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

女性围绝经期各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摘要】通过对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各个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体现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的变化。

【关键词】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激素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生殖能力终止。

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以往一直用“更年期”来形容这一渐进的变更时期,但由于更年期定义模糊,1994年WHO提出废除“更年期”这一术语,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间,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1]。

1.绝经过渡期1.1雌激素绝经过渡早期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其原因是FSH升高对卵泡过度刺激引起雌二醇分泌过多,导致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

在绝经过渡期中,即使雌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卵泡对FSH的耐受也逐渐增加。

对促性腺激素的相对耐受在临床围绝经期之前就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在进行IVF刺激卵泡的妇女中显示得比较清楚。

在平均年龄小于30岁的妇女,如果每天用225IU的FSH刺激,雌激素水平很容易高于1000pg/ml。

相反,大多数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即使给予3倍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也很少达到这一水平。

卵巢对激素刺激的耐受,可解释一些妇女为什么雌激素水平正常却产生潮热症状。

它提示潮热或许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突然变化导致雌激素水平波动或其他卵巢激素(如抑制素)水平过低有关[3]。

1.2孕酮孕酮主要由颗粒细胞产生,且在黄体中期达到高峰。

在绝经过渡期中很少发生排卵,总孕酮产生量下降。

在另一些妇女,虽然排卵继续出现,但黄体期孕酮水平却低于年轻的妇女。

1.3促性腺激素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LH仍可在正常范围,但FSH/LH仍<1。

1.4催乳激素绝经过渡期由于雌激素具有肾上腺能耗竭剂的功能,可抑制下脑分泌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使催乳激素水平升高。

绝经后子宫内宫内膜变化

绝经后子宫内宫内膜变化

绝经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来源:青年人() 更新时间:2010/3/15 14:10:37 【字体:小大】1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减,绝经后则更进一步衰退,雌激素分泌低下,内膜萎缩。

此种萎缩的内膜一般呈单纯萎缩和囊性萎缩两种组织学形态。

两种不同形态的萎缩内膜可能与绝经前的末次月经周期有无排卵有关。

绝经前的末次月经如有排卵,绝经后内膜往往呈单纯萎缩;如末次月经系无排卵月经,内膜多为不规则增生或简单型增生过长,则绝经后腺体大小不一的形态可被保留,而形成囊性萎缩。

有时内膜腺体开口被堵塞,也可致个别腺腔扩大[1]。

1.1单纯萎缩(simple atrophy)内膜很薄,功能层与基底层界限不清;腺体少而分散,腺腔小而直,腺上皮单层,呈立方形或低柱状,核杆状,生长不活跃,见不到分裂相;间质细胞致密呈梭形,间质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螺旋小动脉因萎缩而见不到。

1.2囊性萎缩(cystic atrophy)内膜很薄,腺体大小不一,相差悬殊,但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无增生活跃表现,见不到核分裂相。

2绝经后出血的子宫内膜绝经后出血的情况可见于炎症、功能性内膜、功能失调性内膜和内膜的良、恶性赘生性病变。

2.1炎症性子宫内膜2.1.1老年性子宫内膜炎(senile endometritis)萎缩的内膜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可导致原发性慢性子宫内膜炎。

内膜腺体萎缩,间质中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严重时局部有溃疡形成,往往因引流不畅而导致宫腔积脓。

慢性炎症时,内膜表面上皮可有各种化生性变化,特别是鳞形细胞化生。

广泛鳞化使大片鳞形上皮覆盖整个宫腔内壁,称为子宫鱼鳞癣[1]。

老年性子宫内膜炎系良性病变,但必须警惕肿瘤合并存在的可能。

2.1.2子宫内膜软化斑(malakoplakia)子宫内膜软化斑可能是绝经后出血的罕见原因。

组织学表现为肉芽肿性内膜炎,间质内有组织细胞浸润(Von Ha nsemann细胞),含有细胞内或细胞外的钙化体(Michaelis-Gutmann小体)及棒状细菌。

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目的: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对其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

对照组利用谷维素单独治疗,观察组选择补佳乐、安宫黄体酮以及达英-35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激素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使机体激素水平得以有效改善,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有效缓解,值得广泛应用。

本研究具体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经激素替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评价性激素治疗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8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1)纳入标准:血雌二醇(E2)20 IU/L;3个月内未使用过性激素类药物;Kupperman Index量表(KI)评分≥10分,且其中有一项症状≥2分[1]。

(2)排除标准:不明原因的子宫内膜增生或是阴道流血;半年内出现活动性静、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乳腺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耳硬化症、血卟啉症;伴有相关于性激素的恶性肿瘤;相关于孕激素的腦膜瘤;妊娠;子宫肌瘤;乳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乳腺良性疾病;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或血栓形成倾向;子宫内膜异位症;哮喘、胆囊疾病、高泌乳素血症、偏头痛、癫痫[2]。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41~53岁,平均(46.2±2.3)岁;病程5个月~3.7年,平均(2.1±0.9)年;保留子宫患者16例,切除子宫患者26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5-16T11:22:40.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颜冬梅刘密莹[导读] 减轻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痛苦,了解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大小的影响。

颜冬梅刘密莹(大连市沙河口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辽宁大连 116021)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201-01 【摘要】目的为了减轻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痛苦,减少反复取器率,了解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大小的影响。

方法对292例来我站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用药前后子宫大小进行B超观察。

结果用药前后子宫大小无变化者30例;增大0-5mm者25例;6-10mm者83例;11-15mm者75例;16-20mm者51例;大于20mm者28例。

取器顺利者179例;拉丝取出者68例;宫内节育器变形者22例;断裂者13
例;缺失者10例;取器失败0例。

结论用药后子宫大小改变显著,取器成功率明显提高,减轻了取器过程中的疼痛等不适,减少了反复取器的发生。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取器 B超子宫大小
绝经期妇女的宫内节育器取器术一直受到广大妇女关注,基层计划生育门诊条件有限,致使手术过程中出现腹痛剧烈、流血量多、子宫或宫颈损伤、反复取器等情况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寻找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自2008年始至今来本站取器的已经绝经的妇女。

1.2方法:
1.2.1 用药方法:尼尔雌醇4mg 顿服停药7天后取器或倍美丽0.625mg口服日一连用7天,停药后取器。

1.2.2 测量方法:采用东芝240型B超(腹式)。

指定一名医生(以减低测量误差)测量子宫三个标准径线(子宫体横径为两侧子宫角之间的距离;长径为子宫底圆顶部外缘至子宫内口之间的距离;厚径为子宫体的最大前后径的距离) 1.2.3 诊断标准:采用子宫体三个标准径线之和,对用药前后的子宫大小进行对比。

2 结果
顺利取出指宫内节育器形态完整;IUD拉丝取出主要见于金属单环、双环或宫形宫内节育器,IUD部分或全部拉成一条丝,但IUD完整,没有断开; IUD变形取出指IUD呈水滴形,IUD完整;IUD断裂取出指IUD断开,但完整取出;IUD缺失取出常见于T形IUD、花式IUD、V形IUD等塑料为骨架的宫内节育器,其部分组件缺失。

3 讨论
3.1结果分析:
(1)用药后子宫大小改变占总数89.7%,效果明显。

(2)用药后随着子宫改变的增大,取器顺利的比例增大。

(3)尽管取器过程中出现了拉丝、变形、短裂等情况,但没有取器失败的(即没有重复取器的)。

而且,手术过程中腹痛、损伤等情况没有发生。

3.2原理:
由于绝径期妇女停止排卵,内源性雌激素仅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烯二酮转化产生。

口服雌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从而起到作用。

3.3讨论:
(1)由于基层条件限制,在工作中仅仅依靠经验从事手术,心里没有底。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可以B超监测,了解子宫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盲目操作的弊端,对基层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本方法简单、方便、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2)因为观察的样本相对少,又没有设对照组,没有对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壁的变化进行观察,说服力相对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观察。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8-7-117-09668-3.
[2]毓星,吴乃森主编.计划生育超声诊断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