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设置示意图

合集下载

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按照网格划分来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是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方式。

本文将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背景、意义、实施步骤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背景社区是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然而,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为了提高社区治理水平,逐渐出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义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将社区划分为网格,可以精细化地管理社区中的各项事务,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增强社区服务质量:通过网格化管理,可以更加精确地把握和满足居民的需求,改善社区服务的质量。

3. 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可以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和服务中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4. 加强社区安全防控:通过网格化管理,可以更加精细地监控社区内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提高社区安全防控能力。

三、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步骤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 划分网格: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负责一定的居民人口和区域范围。

2. 配备人员:为每个网格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社区工作人员,负责该网格内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3. 建立信息系统: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信息系统,记录和管理各项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4.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各个网格之间的协作关系和责任分工,提高管理效率。

5. 进行培训和指导: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社区网格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尽管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诸多优势和意义,但其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人力资源不足: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但目前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案例】社区网格化管理——南京仙林街道SQZC01-001-NJ-202001

【案例】社区网格化管理——南京仙林街道SQZC01-001-NJ-202001

社区网格化管理——南京仙林街道1仙林街道地处仙林大学城的核心区,是南京市栖霞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区的窗口和名片。

街道面积23.17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下辖3个社区居委会。

11家商品房小区,髙等院校12所,知名中小学5所,常住人口2.2万余人,在校生约12.8万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群众诉求复杂多样、社会治理任务繁重、区域资源条块分割、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新情况新问题街道都一一遇到。

在这样的新社区,社区管理任务艰巨,怎样才能做好工作呢?一、背景仙林街道是新成立街道,组建于2004年9月,成立之初只有一个社区,基层组织管理体系非常薄弱,很多工作很难延伸得下去,基础不牢。

由于地域面积大、商品房小区和经适房小区较多,商业交通等功能配套仍不到位,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工作基础薄弱等因素,存在着诸多城市管理矛盾。

而随着南京副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品质的不断提档升级,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新市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城市管理问题,比如:流动摊点,仙林地区有4000多的征地拆迁人员,仙林大学城周边缺乏产业,就业比较困难,民生稳定的压力很大,再加上商业配套并不到位,10多万大学生的生活需求,两种因素的叠加为小摊小贩滋生留下了巨大空间,一度流动摊点占据了地铁站、商业大街、高校门口等重要窗口地段;再比如:违法建筑,仙林地区商品房小区尤其是别墅区多,不少业主对原有房屋翻建扩建,形成违法建筑,互相攀比,矛盾很大。

大浦塘、土城头地区尚未开发,又是黄金地段,巨大的利益空间,使得少部分人甘冒风险,以身试法,违建管控的难度非常大。

这些长期存在的城市管理难题,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背景。

在仙林街道,社会问题伴随着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背景而被激发出来,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集聚,在社区的层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传统的治理模糊无法有效应对新的社会问题时,亟需以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加应对。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为网格化管理的推行提供了技术治理的基础,同时国外关于社区治理的模式创新也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思考和借鉴。

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

系统详细功能模块
1、基础数据平台: (1)地图信息模块; (2)小区信息模块; (3)楼栋信息模块; (4)房屋信息模块; (5)人口信息模块(人口信息查询、常住人口、流
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低保人员); (6) 单位门店信息模块; (7) 校园信息模块;
(8)党建信息模块(党员信息、社会职务、少数 民族、宗教信息
(9)计划生育信息模块; (10) 特殊人群信息模块; (11) 治安信息模块(值班室信息、巡防队信息、 红袖标信息、案发情况);
(12) 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安全生产); (13) 统计分析
2、社情民意平台: 指对街道、社区、网格以内发生的事件、民众的
矛盾纠纷、问题隐患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的调处整治、 督办督察等;
电网:我们现在用电的基础建设是“电网”。 就是利用输电站、电力站、变电所和电线等等, 把许多不同种类的发电厂和你家联系起来。
网格:对于上述的基础建设就叫“网格”。就 是把电脑、工作站、服务器等计算资源连起来, 而且提供必要的使用机制。
电网:电网是显而易见的,你不必担心你所用 的电力是从哪里或者如何产生的。
社区网格化管理
网格: 定义 1:由支柱和细层组成的网格状骨骼结
构。 定义 2:一种用于集成或共享地理上分布的
各种资源(包括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通信系统、 文件、数据库、程序等),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共同完成各种所需任务的机制。
所谓网格,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 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 会的单元。
电网和网格对照
电网:当你用洗衣机洗衣服时,你只关心衣 服什么时候洗好。而不在乎洗衣机用的电是来源 于水力发电,火电厂还是核电,你只需要把插头 插入插座就行了。

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

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

目次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目标3 5网格划分3 6工作机构与运行方式4 6.1基本要求4 6.2人员组成4 6.3功能定位6 6.4任务的流转办理8 7设施要求9 7.1—般要求9 7.2信息系统10 8经费保障11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总体目标、网格划分、工作机构和运行方式、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本标准也适用于指导尚未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行政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000—201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33200—20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部门各方面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多种手段,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

3.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

注:其中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通过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人财物保障,强化实战功能,并将综治中心的服务管理资源进一步向网格、家庭延伸,做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利益诉求。

3.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以综合治理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整合各类平台资源,通过系统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行集成、交换、共享等方式,建设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注:简称综治信息系统。

3.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动系统联网和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整合,推进和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对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

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2017年第21号)

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2017年第21号)

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2017年第21号)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目标 (3)5 网格划分 (3)6 工作机构与运行方式 (4)6.1 基本要求 (4)6.2 人员组成 (4)6.3 功能定位 (6)6.4 任务的流转办理 (8)7 设施要求 (9)7.1 —般要求 (9)7.2 信息系统………………………………………………108 经费保障…………………………………………………1 1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总体目标、网格划分、工作机构和运行方式、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本标准也适用于指导尚未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行政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000—201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 33200—2016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部门各方面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多种手段,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

3.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

注:其中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通过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人财物保障,强化实战功能,并将综治中心的服务管理资源进一步向网格、家庭延伸,做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利益诉求。

3.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以综合治理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整合各类平台资源,通过系统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行集成、交换、共享等方式,建设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平台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1.社区信息管理:提供社区人口、住房、设施等信息的采集、整理和管理,为社区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并指派专人负责每个网格的管理,包括巡逻、安全防范、环境卫生等。

3.问题反馈与处理:居民可以通过平台上报问题,社区管理员和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响应并解决问题。

4.社区活动管理:发布社区活动信息,居民可以预约参加活动,并签到、评分等。

5.社区公告与通知:发布社区公告、通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二、系统架构与技术选型:建设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需要使用到一些关键的技术和架构。

推荐使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以微服务架构为基础的分布式系统。

在架构层面上,可以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前端采用框架如React、Vue.js等来实现用户界面,后端采用Spring Boot等框架来实现系统后台逻辑。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需要实时监控社区各项数据,并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社区问题和潜在风险,为社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可以使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来对社区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并提供可视化的报表和图表展示。

四、安全保障措施:五、操作流程与效果评估:在平台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并对平台的效果进行评估。

操作流程包括用户注册、问题上报、活动预约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

效果评估可以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问题解决率等指标来进行。

综上所述,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包括平台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系统架构与技术选型、数据管理与分析、安全保障措施、操作流程与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实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社区网格化管理PPT课件

社区网格化管理PPT课件
的设计者希
望在管理网格中,通过各种手段,整合行政 体制外的各种治理资源,例如单位、企业和个 人的社会与市场的资源。在这一改革的逻辑中, 网格中的行政体制内资源得到合理整合(解决 条块矛盾),体制外的社会与市场资源也得到 有效利用,各种管理信息互通,这些都有助于 解决目前街居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两级政府”的提法是确立区级 机关的主管政府地位,强调两级政府,也就是 强调区级政府在管理区域内公共事务的独立地 位,意味着具体的管理事务、管理权限,以及 财政资源由市级政府向区级政府流动。
“三级管理”强调街道党政机关在管 理本地区事务的重要地位。虽然街道办事处在法律 上不具备一级政府的地位,但是强调街道机关的管 理职能和地位,意味着街道承担更加明确的协调和 管理的职能,包括通过“会签”权,提升街道政府 引向行政管理在区内派出机构的影响能力。
试图用行政力量来整合和调控城市社会。随着市
场化变革越来越深化,这种行政主导和控制模式
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一些最直
观的现象之上。例如,在“二、三、四”体制下,
街道是三级管理中的重心,通过行政化整合的机
制,对辖区进行社会管理。这种行政强化的逻辑
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是实际运作中却存在一个
问题,就是街道所能够掌握的治理资源远远不能
电网:我们现在用电的基础建设是 “电网”。就是利用输电站、电力站、变电所和 电线等等,把许多不同种类的发电厂和你家联系 起来。
网格:对于上述的基础建设就叫 “网格”。就是把电脑、工作站、服务器等计算 资源连起来,而且提供必要的使用机制。
电网:电网是显而易见的,你不必担 心你所用的电力是从哪里或者如何产生的。
另外,街道行政部门沿用的行政化 控制手段,无法将辖区内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 例如各种社会组织、单位和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 为其所用。街道有事无权无资源,单打独斗,不 堪重负,影响了街道管理的实际绩效。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基于社区的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细则,以期更好地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

一、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包括社区网格化管理委员会、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等。

社区网格化管理委员会由有关社区干部、社会组织和居民代表等组成,负责统筹协调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工作。

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工作实施和日常管理,配备专门人员,协调社区内各个网格的运作。

二、划定网格边界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并指派网格长。

划定网格边界时需要考虑居民数量、社区设施分布、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确保每个网格的规模合适,便于管理。

三、建立网格工作机制每个网格都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包括网格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等。

网格长负责网格内的事务管理、信息收集和反馈、社会服务协调等工作,每个居民也可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议,由网格长负责协调解决。

四、提高网格管理能力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提高网格长和社区干部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还需积极引入专业人才支持网格化管理,如社工、法律顾问等。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系统,包括居民信息库、社区服务数据库等,方便快捷地管理和查询相关信息。

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包括公安、城管、卫生等,形成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工作格局。

通过加强协作,可以更好地解决社区面临的治安、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社区整体治理水平。

七、加强居民自治意识培育社区网格化管理旨在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 ××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设置示意图

网格名称:××
社区 (一级网格) 组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人,组数×
个,低保户×
人,残疾人数×
人,干部情况××
人,党员数××人,×
户。

网格名称:(二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二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二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户数(200—300)户
网格名称: 三级网格
网格责任人:
联系电话:
网格基本情况:×× 组 户数(200—300)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