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服装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服装设计概论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选□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必选□公共任选□其它必选前修课程:造型基础1、2 色彩基础1、2 形式基础1、2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先导课。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服装设计的概念,明确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体系,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较为系统地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一、服装基础知识1、服装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2、服装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社会功用3、了解服装的基本分类及形态特征二、服装造型设计1、服装设计的概念及其造型特征2、服装设计造型要素及形式美原理3、服装设计方法分析。

(包括设计条件、设计过程、设计思维)三、服装的流行和美学原理1、服装流行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服装美学的范畴及基本特征3、服装流行的原理和规律四、服装设计师职业与职业素质1、了解服装设计师的职业特点及基本素质2、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历程及风格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技能指导□作业点评□其它考核方式:□开卷□闭卷■作业论文□技能测试■其它作业与考核标准:完成一篇1500字左右的课程学习小结。

成绩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记分。

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自编教材《服装设计概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教研室编《服装设计概论》刘晓刚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2008年1月第1版参考书:《服装学概论》李当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1998年7月第1版《服装设计学(第三版)》袁仄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服装设计》杨永庆,张岸芬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服装效果表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服装效果表现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选□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必选□公共任选□其它必选前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制图与工艺基础1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服装效果图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达到掌握多种工具、材料的表现技法,并获得多种服装设计表现效果的训练,能逐步熟练运用。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一、开设系(部):信息技术系二、教学对象: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三、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总学时:64学时六、考核:考核形式——期末考试;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题量——90分钟七、教材:《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八、主要参考书目: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九、讲授提纲设计概论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一、对比设计的方法二、分散的设计方法三、形象的设计方法四、逻辑的设计方法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21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现代设计的观念2、逐步了解中西方的设计方向了解西方现代设计理念、风格潮流的演变过程3、掌握“艺术与技术”、“国际风格”、“包豪斯”等语汇帮助学生在设计中作出正确的定位4、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古代社会的造型装饰一、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二、中世纪、文艺复兴第二节近代社会的工业设计一、产业革命、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二、德国设计的振兴、美国芝加哥学派第三节现代社会的设计艺术一、现代设计运动二、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三、战争时期的设计四、战后日本的设计五、中国的近现代设计第四节信息社会的设计发展一、波普艺术、宇宙风格二、后现代主义主义、新现代设计第三章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21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产品设计的概念及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项因素2、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分类及产品设计观念和风格的发展变迁3、对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产品设计一、产品设计的定义二、产品设计的因素三、产品设计的分类四、产品设计观念及风格变迁五、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二、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三、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第三节环境艺术设计一、概念阐述二、环境设计的目标三、环境设计的三要素四、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类别第四章艺术设计的关联特征(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2、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设计与科技文化一、艺术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二、艺术设计与艺术的区别三、设计与文化的联系第二节设计与社会生活一、设计与大众文化二、艺术设计所具有的功能性三、艺术设计通过产品调节大众交际中人的关系四、艺术设计的审美功能第五章艺术设计的职业素质(8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充分了解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2、掌握从事设计行业所需的知识和理念3、更深入地理解设计师的合作、经营意识及管理意识等【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一、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二、发明创造的能力三、专业设计能力四、美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五、探索欲望和敬业精神六、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和超前意识第二节设计师的知识技能一、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二、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三、设计师的自然科技与人文社会知识技能第三节设计师的协调合作一、设计师之间的协调合作二、设计师与外界的协调合作三、设计机构的资源互动第四节设计师的经营管理意识一、设计师的经营意识二、设计师的管理意识第五节设计师的超越自我一、设计理念的提高二、发扬民族文化第六章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2、掌握更多的设计实施和合作方法3、懂得如何针对不同设计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领会设计工作中的经营和管理概念4、领会设计工作中的经营和管理概念【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项目确认与市场调研一、项目目标的确认与策划二、市场调研与论证第二节设计构思与定位实施一、设计构思阶段二、设计的定位实施阶段第三节项目审核与设计管理一、项目审核二、设计管理第七章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设计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点2、懂得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审美能力3、通过欣赏和学习优秀的设计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创作实践水平【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设计之美一、距离说明“设计之美”二、形式之美的内容三、现代设计中的设计之美第二节产品设计赏析:“宜家”之所以宜人一、宜家的历史二、宜家的成功之处三、总结说明第三节视觉设计赏析:解构【V】式影像意趣一、【V】的历史二、【V】的成功之处三、总结说明第四节环境设计赏析:阳光自天窗倾泻而下一、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特色二、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艺术水准三、总结说明。

大一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大一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学分:参考学时:32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任务: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以其前瞻性、超前性与创新思维投入到设计中。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二、教学方法1、课堂理论讲授结合幻灯或投影图片,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采用研究式、参与式的课堂研讨方法,使学生对于应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三、教学所需条件本课程有多媒体课件需要播放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建议1、针对作业优、缺点进行评析,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努力方向。

2、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紧密地联系实际的原则。

3、将丰富的理性知识通过多媒体图例展示出来。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期末考试分数比例为:A平时考核:70%,平时表现20% 平时作业50%。

B期末考试:30%课程考核总成绩=A(70%)+B(30%)七、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设计概论》廖瑜、赵继学、李湘树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2、参考书:(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新世界出版社1996(2)《现代设计史》陈鸿俊,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3)《工业设计全书》张道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设计原理基础教程》舍尔•伯林纳德,周飞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08年10月1.《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2.《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4)3.《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7)4.《书法》课程教学大纲 (10)5.《工笔花鸟》课程教学大纲 (12)6.《中外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15)7.《基础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18)8.《电脑绘画》课程教学大纲 (21)9.《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25)10.《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27)11.《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29)12.《字体与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2)13.《版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5)14.《企业形象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38)15.《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0)16.《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4)17.《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47)18.《广告策划与方案》教学大纲 (50)19.《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2)20.《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次纲 (56)21.《建筑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9)22.《环境设计效果图》课程教学大纲 (64)23.《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66)24.《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68)25.《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71)26.《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次纲 (73)27.《坏境设计模型》课程教学大纲 (75)28.《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77)29.《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80)30.《专业综合设计》教学犬纲 (85)31.《家居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86)32.《专业写生》教学犬纲 (88)33.《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89)34.《专业考察》教学大纲 (90)35.《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92)36.《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93)《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n Introduct ion to Design 课程编号:09312030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总学时数:28课时学分:2分一、木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设计概论是一门对设计学科刊关理论知识进行報体描述的课程,针对艺术设计具方较强的应川性特点,逋过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拿握艺术设计的专业分类、中外艺术设计的发展源流、主要设计作品的风格流派、造型特点、色彩装饰等相关知识。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创作思维、方法;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设计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创意与创新思维能力,胜任设计师工作;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设计学概论》
2. 主要参考书
《艺术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交融的学科,集合性、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注重有关艺术设计的专业分类方式及产品细目的介绍,注重主要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流派、造型特点、色彩装饰、材料运用、工艺制造技术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注重艺术设计师基本职业素质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设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现代设计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以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设计艺术的素养。

三、教学内容结构1 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3 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4 艺术设计的关联特性5 艺术设计的职业素质6 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7 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一)艺术设计的定义(二)艺术设计的原理(三)艺术设计的特征(四)艺术设计的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艺术设计的内容、范围、定义、原理、特征和要素等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奠定一个较好的认识基础。

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一)古代社会的造型装饰(二)近代社会的工业设计(三)现代社会的艺术设计(四)信息社会的设计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现代艺术设计的概念,逐步了解中西方的设计方向、设计理念、风格潮流的演变过程,掌握“艺术与技术”、“国际风格”、“包豪斯”等语汇,帮助学生在设计中做出正确的定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

第三章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一)产品设计(二)视觉传达设计(三)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概念、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项因素产品设计的基本分类及产品设计观念与风格变迁、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和视觉传达设计主要领域的设计内容与方法。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的英文名称:The summary of design课程编号:学分: 3 学分适用对象:艺术设计各专业一、课程地位和作用:设计概论属于设计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归于理论课门类。

它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这些是他们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各种表达能力;例如书面表达和语言表达。

同时加强学生的艺术敏锐度和想象力,而这些又都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为其他学科服务为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同时兼顾本学科的特性。

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知识,以便在设计制作时避免“盲目”。

主要采用授课的方式,同时还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发挥他们的特长,即以实践的方式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另外,还利用各种展示法,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直觉认识。

此外,参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作用十分明显,因为可以加强学生在不同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设计概念第一节何谓设计第二节设计的产生第三节设计的类别第四节“设计”与“设计概念”第五节广阔的设计领域第二章设计行为第一节设计行为的性质第二节设计行为的特征第五节工业设计工作范畴、设计类型与特点第六节工业设计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设计目标第一节设计目标的定义第二节设计目标的层次第三节设计目标与设计行为第四章工业设计程序第一节计划准备阶段第二节构想阶段第三节设计复核与选定阶段第四节定稿设计阶段与试生产及商品化阶段第五章设计意识第一节什么是设计意识第二节为什么要强调设计意识第四节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第六章工业设计的工作原则、要求与评价标准第一节“适用、经济、美观”原则第二节设计要求第三节工业设计评价标准第四节工业设计师第七章工业设计概念第一节定义第二节工业设计的内容、目的与原则第三节工业设计与工艺美术及传统产品设计区别第八章设计因素第一节形成设计工作的结构第二节设计的思维空间第三节设计因素第九章世界工业设计的生产和发展第一节工业设计萌芽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新艺运动第二节现代主义和包豪斯第三节美国的工业设计发展第四节英国和日本的工业设计发展第五节战后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发展第六节设计风格简介第七节我国工业设计简况第八节设计观念简介四、课时分配:五、考核形式:为严格的闭卷考试。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地位:《设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分为设计史、设计审美、设计流派、设计风格、设计批评等多个领域,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目的:培养学生对设计史、设计产品的了解以及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今后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本课程任务:1.通过欣赏图片、解读设计理念,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设计思维模式的灵活性特征,使学生对于设计的理解能够从理性方面得到提高。

2.通过一些经典设计作品的解析和作业练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从而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自如的应用。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设计概论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艺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启着设计导向性作用,有利于打开学生的设计思维、开阔设计眼界,对学生下一阶段设计实践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设计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教学要求:了解东西方设计发展史、设计批评重点:掌握设计史及设计流派难点:掌握设计史及设计流派教学内容:第一节设计的定义(一)设计的本质特征(二)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第二节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一)设计史(二)设计学的学科体系(三)设计批评第二章中外设计源流教学要求:了解建筑设计、陶瓷设计、家具设计、园林设计、纺织品设计等以及设计思想。

重点: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的设计思路难点:了解国内外设计现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设计艺术源流(一)陶瓷设计(二)家具设计(三)建筑设计(四)园林设计(五)纺织品设计(六)漆器设计(七)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第二节西方设计艺术源流(一)工艺美术运动(二)新古典主义(三)新艺术运动(四)装饰艺术运动(五)美术革命(六)俄国的构成主义(七)风格派(八)流线型设计(九)企业识别设计(十)反设计运动(十一)高技术风格(十二)波普设计(十三)机能设计(十四)国际风格(十五)后现代主义第三章设计的类型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和视觉传达的类型重点: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方法难点: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第二节产品设计(一)产品设计的发展(二)产品设计的类型(三)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环境艺术设计(一)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类型第四节数字多媒体设计(一)数字多媒体设计的概念(二)数字多媒体设计的类型第四章设计的本质和目的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造物文化、中西方的设计文化、文化的创新性重点:设计文化的创新性和复合性难点:设计文化的创新性和复合性教学内容:第一节设计的功能第二节设计的审美(一)设计的审美愉悦(二)设计的审美教育第三节设计的伦理(一)设计的人文价值(二)设计的生态价值第四节设计的社会属性(一)设计社会学属性(二)设计社会学的意义(三)为第三世界设计第五章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设计思维的特征、类型和方法重点:设计思维是具有创造性的特征、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概论》课程(050404152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0504041524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

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

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难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教学目的: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多重性
难点:设计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难点:中国的设计源流
重点;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外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外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的设计源流
难点;西方现代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类型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各种类型
难点: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第六章设计师
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设计师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条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师的作用
难点: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第七章设计批评教学目的:了解何谓“设计批评”。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批评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批评的作用
难点:设计批评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何谓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批评的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2.考核方式:考试
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李硕祖.艺术设计概论.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参考资料:
[1]尹定邦主编.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余强主编.设计艺术学概论.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