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4类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合集下载

一图教你读懂耳石症的复位治疗

一图教你读懂耳石症的复位治疗

一图教你读懂耳石症的复位治疗一、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法(一)Epley复位法Epley复位法主要用于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见下图1: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图中A位置),使其患者头部向患侧转45°(图中B位置),将患者快速后仰,使头与床面呈10°~30°(图中C位置);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向健侧转90°(图中D位置),使耳石转移到总脚旁;如果此时出现眼震,则眼震方向则与之前Dix–Hallpike 手法诱导的眼震方向相同;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头部偏离仰卧位135°,使其侧卧,面部朝地方向(图中E位置);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眩晕,待眩晕消失后,使其坐起,头前倾20°,如图F位置,此时耳石顺势滑落至前庭中。

治疗过程中保持每一体位,至眼震和眩晕消失,一般应保持30秒至1min左右。

在复位的过程中,须仔细观察患者的眼震形式,这有助于判断该手法是否成功。

图1: Epley复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耳石颗粒在半规管内的具体位移方向。

通过不同的头位变化,旨在将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移回入前庭,目前研究报道一次Epley 手法复位成功率约为80%,复位成功率与复位次数成正相关,研究报道四次复位的成功率则增至92%。

(二)Semon复位法Semon复位法又称管石解脱法,由Semon于1988年首次介绍。

用于治疗后半规管的快速耳石复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下图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嘱患者正坐(图中A位置),然后向患侧侧躺下(图中B位置);待患者眩晕及眼震消失后,令患者头部及身体从患侧向健侧(左侧)快速地翻转,使面部朝地(图中C位置),此时头向健侧(左侧)。

最后让患者坐起,头回到正前位(图中D位置)。

每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2分钟。

图2: Semon复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耳石颗粒在半规管内的具体位移方向。

耳石复位法技术操作规范

耳石复位法技术操作规范

耳石复位法技术操作规范
此法的依据是半规管壶腹嵴帽积石(耳石症)学说,通过定向头位变动,使耳石从后(外)半规管的壶腹嵴顶松脱,经由总脚到达椭圆囊斑,使耳石不再影响半规管的动力学状态,减少不良刺激,从而消除位置性眩晕。

【适应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禁忌证】
1视网膜疾病。

2高血压病。

3脑血管疾病。

4颅内肿瘤。

5颈椎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
以治疗右耳后半规管壶腹嵴积石症为例。

1受检者端坐位于床上,检查者双手扶受检者头的枕颞部,
迅速水平躺下,头悬于床头边缘,右耳朝下。

2检查者站立于床头,双手扶受检者枕颞部,右耳仍朝下。

3将受检者头部迅速旋转向左侧至右耳朝上,在此位置维持30s。

4受检者转身左侧卧位,头部迅速旋转至矢状位(鼻梁切线),与床面成45°角,此位置维持30s。

5受检者迅速坐起,重复上述全部操作,至不出现眼震为止
【注意事项】
1重复操作,受检查者眼震不减弱、不消失,应警惕中枢性病变。

2检查时出现心血管病征兆、脑病征兆,应立即中止此法。

耳石症复位法

耳石症复位法

耳石症复位法之阳早格格创做第1步让患者纵止坐正在床上,查看者正在其里前扶头,头转背患耳45°.第2步赶快躺下,垫肩,伸颈,头搁置正在床上头,患耳背下.对付于后半规管去道,那个位子也正是后半规管BPPV诱收的位子,即DixHallpick真验的体位,果此,那个位子时激励的眩晕战眼震更为隐著.耳石从近壶背的位子重降到后半规管中部,内淋巴离壶背震动,爆收共侧的眼震,伴伴眩晕症状.起码脆持那种位子达30秒以上,大概者曲至眼震症状大概眼震消得,那也表示着耳石已经从本去的近壶背部重到了后半规管的中部,而重降的历程也是激励眼震以及眩晕的前提,反过去道,随着眼震战眩晕的消得,咱们也不妨推知耳石已经被移动到了新的位子,不了前庭激惹的症状,也便表示着耳石已经宁静正在新的部位,而且,不再活动.果此,脆持那个位子上需要赋予足够的时间,以便耳石充分重降正在半规管的中部,为下一步背总足的移动奠定前提.第3步将头渐渐转正,继承背对付侧转45°,使耳石移近总足,脆持头位30秒以上.由于后半规管取上半规管共共享有一个单足,果此,耳石被移动到总足的时间,真足有大概误进上半规管产死上半规管的结石症.正在那个位子时,切记不要把患者的头部后垂过矮,可则,简单制成耳石脱降到上半规管内.第4步头取躯搞共时背健侧转90°,使耳石返回到椭圆囊,保护此位子30秒以上.解剖教上,火仄半规管的单足位于总足的前下圆,果此,那个时间的耳石简单加进火仄半规管制成该管的耳石症.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头位的转动不要大于45度,而且,不要抬头过下,可则,大概制成火仄半规管的位子过矮,耳石利用自己的品量下重到火仄半规管内.第5步头转背正前圆,让患者缓缓坐起,呈头曲位.本去,此时耳石已经加进椭圆囊近囊斑的位子,耳石所处的空间突然删大,而且,里对付着三个半规管的五个足,所以误加进半规管产死前庭结石的大概性也最大,更加是后半规管的前庭结石症,果为该管的壶背最靠底下.至此,Epley耳石复位已经局部完毕.正在真止Epley变位支配历程中,需要注意每个步调的头部所处的位子,特地是转动的角度,那决断着是可将患者的责任半规管(即后半规管)搁置正在最好处耳石重降的位子,为下一步调的支配奠定前提.共时,准确的头位不但是包管了耳石沿着咱们预念的目标重降,也使得误进其余半规管继收产死其余典型的BPPV的大概性减小到更矮的极限简朴介绍一下Epley脚法复位步调:1.让患者头背患侧侧转45°,俯卧后,头取床成30°悬于床头中.2.头转背健侧呈45°.3.脆持头取躯搞的闭系稳定,背健侧转135°,使脸往下45°.脆持体位,扶患者搞起,头转背正前圆共时头前倾20°,头部曲坐,使耳石还纳顺耳石囊.正在所有复位历程中部分患者会随体位变更出现分歧程度的眩晕,医死要报告患者出闭系弛.那其中每个体位脆持1~2分钟至眩晕及眼震消得.待眩晕症状消得,缓缓坐起,无视前圆.复位乐成后一星期症状不会再出现,即为痊愈.大普遍耳石症患者经1~2次脚法复位后能痊愈.对付于耳石症的患者如能正在早期得到精确的诊疗战治疗,预后良佳.Epley 法是一种特殊的复位要领,仄安灵验,简朴经济,复收率矮.。

耳石复位手法

耳石复位手法

耳石症可分为后半规管耳石症、上半规管耳石症、外半规管耳石症和两个或多个半规管同时受累的混合型耳石症。

根据不同类型的耳石症,可给予不同复位方法进行治疗。

Epley法动作缓和,主要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使耳石从半规管回到椭圆囊,需要多次复位,效果稍差。

Semont法虽然快速,但要求一定的头位,复位后还需要头部制动。

北京海军总医院耳鼻喉科李进让等参考Semont法,根据各半规管所处的空间位置——创立了李氏复位方法快速沿半规管平面翻转病人身体,使耳石在惯性作用下沿半规管移动出来,回到椭圆囊,达到治愈的目的。

该方法操作实施简单、容易掌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后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多数患者经过一次复位治疗即可治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复位手法快速,因此,对有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体质极度虚弱的患者不提倡应用该方法。

后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让病人平卧,头后仰,头偏向右侧时出现眩晕可判断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

复位方法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蜷腿屈膝。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双手扶在患者头部两侧,患者的双手抓紧操作者的左前臂。

以患者右臀部为轴点,迅速将患者翻转180度至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约5分钟。

上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平卧头后仰出现眩晕者可判断为上半规管耳石症。

上半规管耳石症的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头部与一端床头平齐,两腿自然分开垂于治疗床两侧,注意床不要太宽。

②操作者站于患者左侧,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于额部,以臀部为轴点,让患者快速坐起。

外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患者平卧,向左侧侧卧时出现眩晕症状时,则为左侧外半规管耳石症,右侧亦然。

以右外半规管耳石症为例,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于一张宽床上。

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滚于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5分钟左右。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要点1、Epley氏耳石复位手法(后半规管耳石适用,见视频)第1步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头转向患耳45°。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
D-F 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头位的旋转不要大于45度,而且,不要抬头过高,
否则,可能造成水平半规管的位置过低,耳石利用自身的质量下沉到水平半规管内。

G 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复位方法使耳石复位的简略图复位方法的俯视图
耳石复位变位过程的头旋转角度
在执行变位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步骤的头部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旋转的角度,这决定着是否将患者的责任半规管(即后半规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的位置,为下一步骤的操作奠定基础。

同时,准确的头位不仅保证了耳石沿
着我们预想的方向沉降,也使得误入其它半规管继发形成另外类型的BPPV的可能性减小到更低的限度。

图文详解:常见4类「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图文详解:常见4类「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图⽂详解:常见4类「⽿⽯症」的⼿法复位图⽂详解:常见4类「⽿⽯症」的⼿法复位2020-09-18原创:医学界医⽣站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称⽿⽯症,是最常见的前庭性疾病,⼈群中有 10% ⼀⽣总有⼀次发作,⽽发作患者中,有接近 50% 患者会有复发。

笔者总结了最常见的⼏种 BPPV 诊断标准及⼿法复位,希望对⼤家的临床⼯作有所帮助。

BPPV 主要由于⽿⽯掉落进⼊半规管,随着头部运动,⽿⽯在重⼒作⽤下在半规管内移动,导致内淋巴不均匀流动,诱发受累半规管的前庭活动,继⽽出现位置性眩晕及眼震,即半规管内结⽯症。

另⼀少见病因为⽿⽯黏附或嵌⼊某⼀半规管的壶腹嵴顶,进⽽引起位置性眩晕,这种 BPPV 称为壶腹嵴顶结⽯症。

⼏种⽿⽯症的共同特点1、短暂的位置性眩晕后,会有较为持续的轻度头晕及不稳感;2、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位置性头晕,并⽆眩晕感;3、发作过程中会出现外部眩晕感;4、需与体位性症状鉴别,后者仅出现于卧位或坐位起⽴时,其他位置性改变时不出现;5、症状不⽌出现于卧位,其他改变头位时也会出现,如前后点头或左右摇头时;患者会将位置性眩晕与后续的持续性头晕混为⼀谈,因此患者描述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数分钟或数⼩时;6、若位置性眼震在⼿法复位后迅速消失,更进⼀步证明该诊断;7、关于壶腹嵴顶结⽯与管内结⽯症在⼿法复位上有区别,前者不能⼿法复位,会加重症状。

后半规管BPPV1. 后半规管管内结⽯症(Canalolithiasis of the posterior canal pc-BPPV)为最常见的⽿⽯症类型,常见于 80%-90% 患者。

单侧pc-BPPV 并不少见,右侧半规管较左侧更易受累,但外伤性单侧受累较⾃发性多见。

诊断标准:BPPV的诊断依赖于病史和体位诱发试验,后半规管常⽤的诱发试验称为Dix-Hallpike。

下图显⽰的是右侧后半规管BPPV的体位诱发⽅法。

在Dix-Hallpike中,如果阳性,在患侧会诱发出具有两个成份的眼震:上极扭转向地性眼震+上跳性眼震。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

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
A 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扶头,头转向患耳45°,背后放置一个枕头以便仰卧时垫肩。

B 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在床上面,患耳向下,头后仰45°,至少保持这种位置达30秒以上,直至眩晕消失。

C 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对侧转45°,保持头位30秒以上。

在这个位置时,切记不要把患者的头部后垂过低,否则,容易造成耳石脱落到上半规管内。

D-F 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头位的旋转不要大于45度,而且,不要抬头过高,否则,可能造成水平半规管的位置过低,耳石利用自身的质量下沉到水平半规管内。

G 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复位方法使耳石复位的简略图复位方法的俯视图
耳石复位变位过程的头旋转角度
在执行变位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步骤的头部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旋转的角度,这决定着是否将患者的责任半规管(即后半规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的位置,为下一步骤的操作奠定基础。

同时,准确的头位不仅保证了耳石沿着我们预想的方向沉降,也使得误入其它半规管继发形成另外类型的BPPV的可能性减小到更低的限度.。

耳石症的复位

耳石症的复位

关于耳石症的复位,这5点要知道
本文围绕耳石症手法复位适用人群、医师行手法复位的注意事项、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后注意事项、如何避免耳石症复发等方面进行讲述,供各位同道参考。

01不是耳石症不需要手法复位
耳石症的首选方法是手法复位,复位之前需要有一个前提,必须是确定为耳石症,位置性眩晕有很多种,不是每一种都是耳石症,就需要我们对其诊断标准完全掌握。

诊断标准:
也就是说,一定要进行细致的鉴别诊断,明确患者确实为耳石症,再行手法复位。

2哪些耳石症患者不适合手法复位?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03医师行手法复位的注意事项
04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后注意事项
05如何避免耳石症复发?
协和医院蒋子栋教授强调想要预防耳石症的发生,须注意做到以下各条:
小结:
总之,对于耳石的手法复位,诊断是关键,但复位及复位后注意事项也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否则我们的治疗可能会功亏一篑,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4
1.2 后半规管壶腹嵴顶结石症(Cupulolithiasis of the posterior canal pc-BPPV-cu)
A. 反复发作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可由平躺动 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 半 Dix-Hallpike 手法复位可立即或数秒内 引出眼震,持续时间>1 min,眼震多为旋转眼震, 快相向下,合并向上的垂直眼震;
A. 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 仰卧转头法可引出眼震,持续时间>1 min, 多为水平眼震, 快相朝向下位耳称为向地性眼震, 朝向上位耳称为背地性眼震。
C.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可编辑ppt
11
2.3 仰卧转头法
让受检者仰卧,将受检者头部向一侧快速旋转 90°,当头转向一侧时出现水平眼震,眼震快相 朝向地面(向地性眼震)或朝向天花板(背地性 眼震)。
可编辑ppt
12
2.4 (1)Barbecue 翻滚法手法复位
可编辑ppt
13
2.4 (2)Gufoni 手法复位
可编辑ppt
14
3、其他类型的BPPV
3.1 可自发缓解的可能的 BPPV
A. 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 持续时间<1 min; C. 任何手法复位均不能引出明显的眼震即眩晕; D.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 B.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可编辑ppt
19
4、几种BPPV的共同特点
➢ 短暂的位置性眩晕后,会有较为持续的 轻度头晕及不稳感;
➢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位置性头晕,并无眩晕 感;
➢ 发作过程中会出现外部眩晕感 ; ➢ 需与体位性症状鉴别,后者仅出现于卧位
或坐位起立时,其他位置性改变时不出现; ➢ 症状不止出现于卧可编位辑pp,t 其他改变头位时也2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可编辑ppt
16
3.2 前半规管管内结 石症 (Canalolithiasis of the anterior canal ac-BPPV)
可编辑ppt
17
• 3. 多半规管受累结石症(Lithiasis of multiple canals mc-BPPV)
• A. 反复发作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 水平翻身诱发;
鉴别:前庭性偏头痛
可编辑ppt
15
3、其他类型的BPPV
3.1 可自发缓解的可能的 BPPV
鉴别:前庭性偏头痛
临床症状:自发性眩晕+偏头痛
持续时间:数十秒至数天,一般经过休息或睡眠可好转; 可伴畏声、畏光、恶心、呕吐、烦躁、视物模糊,偏盲等; 偏头痛可发生在眩晕发作前、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 随年龄出现偏头痛形式的转变
可编辑ppt
3
1、后半规管BPPV
1.1 后半规管管内结石症
(Canalolithiasis of the posterior A.ca反n复a发l 作p,c可-由BP平P躺V)或仰卧位水平翻身
诱发; B. 持续时间<1 min; C. Epley 或 Semont 手法复位可引出眼 震,多为快相朝向下方的旋转性眼震合并 快相朝向前额的垂直眼震; D.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

方芳
可编辑ppt
1
目录
1 后半规管BPPV 2 水平半规管BPPV 3 其他类型的BPPV 43 几种BPPV的共同点
可编辑ppt
2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
后半规管BPPV : 90%-95% 水平(外)半规管BPPV : 5%-10% 上半规管BPPV: 1%
A. 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 持续时间<1 min; C. 仰卧转头法可引出眼震,持续时间<1 min, 多为水平眼震,快相朝向下位耳称为向地性眼震, 朝向上位耳称为背地性眼震。 D.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可编辑ppt
10
2.2 水平半规管壶腹嵴顶结石症 (Cupulolithiasis of the horizontal canal hc-BPPV-cu)
• B. 持续时间<1 min;
• C. Dix-Hallpike 手法复位或仰卧转头试验可诱发多种半规 管受累时出现的眼震;
• D.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可编辑ppt
18
• 4. 可能的 BPPV(Possibl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A. 位置性眩晕且缺乏上述核心症状;
C.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可编辑ppt
5
1.3 Dix-Hallpike 试验
可编辑ppt
6
1.4 (1) Epley 手法复位
可编辑ppt
7
可编辑ppt
8
1.4 (2)Semont 手法复位
可编辑ppt9Fra bibliotek2、水平半规管BPPV
2.1 水平半规管管内结石症(Canalolithiasis of the horizontal canal hc-BPP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