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家简介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名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名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名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涵盖广泛。

在这个领域,有着很多杰出的名人。

以下是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人物:
1. 陶渊明:中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和政治家,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2. 李白: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享有“诗仙”的美誉,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

3. 王安石: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被认为是“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变法改革,为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被誉为“文化革命的先驱”。

5. 钱钟书: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代表作品有《围城》等,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6. 茅盾: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坚力量”。

7. 张爱玲: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色,戒》等,被誉为“东方的珍珠”。

这些人物的贡献和影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家

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家

中國古代語言學家選陕西师大古代汉语教研室编荀子(約前三一三-前二三八年)名況,世尊稱荀子、荀卿,或稱孫卿,戰國趙人,曾到過齊、秦等國,晚年應春申君之召入楚為蘭陵令。

荀子是戰國後期著名的思想家,集諸子之大成者。

荀子的語言學思想主要體現在《正名篇》一文中。

該文著重討論了詞與概念、語言與思維、方言與共同語的關係,指出“名”與“實”的聯繫是“約定俗成”,這一學說正確揭示了語言的社會本質,是我國古代語言研究的第一塊理論基石。

揚雄(前五三-公元十八年)或作楊雄,字子雲,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辭賦家、哲學家和語言學家,為人口吃,不能劇談而好學深思,善辭賦,官給事黃門,曆成、哀、平三帝。

新莽時召拜大夫,後貧病而終。

著作有《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訓纂篇》、《別字》、《苍頡傳》、《法言》、《太玄》、《甘泉賦》、《長楊賦》、《羽獵賦》等。

其中《方言》十五卷,九千餘字(今本十三卷,一萬一千九百餘字),歷時二十七年,保存了大量古漢語詞彚和方言的寶貴資料,不僅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方言學專著,而且在世界語言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流傳至今。

《別字》、《訓纂篇》、《蒼頡傳》等三種涉及語言文字的著作均佚。

劉歆(約前五三—西元二三年)字子駿,後改名秀,字穎叔,西漢目錄學家、古文經學家。

沛(今江蘇沛縣)人,楚元王交五世孫,劉向次子,幼承家學,善著文,博通詵書。

成帝時為黃門郎,後歷任中壘校尉、京兆尹等職。

曾奉詔與父劉向同領校群書,劉向死後,劉歆繼續校理六藝群書,並在劉向《別錄》基礎上撰成《七略》。

《七略》是我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具體包括輯略(總論)、六藝略、諸子略、詵賦略、術數略、兵書略和方技略。

原書早佚,主要內容多保存在《漢書·藝文志》中。

在經學方面,劉歆為將《左傳》、《毛詵》、《古文尚書》等古文經書立於學官作出過巨大的努力,同時著有《春秋左傳注》、《爾雅注》等書,均佚,清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有輯錄。

許慎(約公元五八-約一四七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今河南偃城縣東)人,古文經學家、文字學家,博通經籍,先後任郡功曹、太尉南閣祭酒、洨長等職,世稱“許祭酒”,曾校書東觀(皇家圖書館),時人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語。

中国老一辈语言学家

中国老一辈语言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语文系教授、东欧交换生语文专修班主任。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年-1985年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
员会委员。1980年起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第三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5月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
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赵元任,第一个就该想到他!
赵元任(1892-1982),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和作曲家。在中国语言学界被尊为“汉语言学之父”。字宣仲,江苏五进人,生于天津。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广西瑶歌记音》、《粤语入门》(英文版)、《中国社会与语言各方面》(英文版)、《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读物》、《语言问题》、《通字方案》,出版有《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等。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语言学家:王寅人物简介

语言学家:王寅人物简介

王寅的学术研究与教育背景
王寅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领域
• 硕士阶段开始研究汉语的语法和语义问题 • 博士阶段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汉语的历史演变和方言差异 • 王寅的论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受到了广泛关注
王寅的教育背景丰富多样
• 本科阶段在中国接受教育,研究生阶段在美国深造 • 在国内外多所大学担任过教职,如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 • 王寅还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国际语言学会、亚洲语言学会等
• 如中国语言学会、亚洲语言学会等,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 王寅的领导力和学术影响力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
王寅获得的荣誉与奖项
• 王寅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 • 如“全国优秀青年学者”、“中国语言学会优秀成果奖”等 • 这些荣誉和奖项充分证明了王寅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 王寅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语言学家:王寅人物简介 DOCS
01
王寅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王寅的出生地与成长经历
01 王寅出生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
• 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教师 • 从小就对语言产生浓厚兴趣 • 高中时期,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开始学习文学创作
02 王寅在本科阶段考入了一所知名大学
05
王寅的晚年生活与逝世
王寅的晚年生活与 学术活动
• 王寅在晚年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学术兴趣 • 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国际语言学会、亚洲语言学会 等 • 撰写学术论文,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承下去 • 王寅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学术气息
王寅的逝世与追悼
• 王寅在2019年因病逝世,享年75岁 • 学术界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他的学术贡献给予高度评 价 • 王寅的追悼会在国内外多个城市举行,缅怀这位杰出的语言学 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引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的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规则。

在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汉语语法学者被称为“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他们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这八位学者的名字、主要研究领域和贡献。

一、郭宝昌1. 个人简介郭宝昌,生于1928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

郭宝昌在语法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句法和语义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2. 主要研究领域•句法分析•语义学3. 贡献郭宝昌在汉语句法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的“双层结构”的句法分析方法,为现代汉语句法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此外,郭宝昌还在汉语语义学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为汉语语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林语堂1. 个人简介林语堂,生于1895年,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

他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汉语在国际上的宣传者。

2. 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语法•汉字文化3. 贡献林语堂通过深入研究汉语语法,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和理论。

他在研究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的时态、语气、语态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此外,林语堂还致力于推广中国汉字文化,通过他的著作和国际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学习汉语。

三、赵元任1. 个人简介赵元任,生于1892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他是中国汉语语音学和语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者。

2. 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语音学•汉语语法3. 贡献赵元任对汉语语音学和语法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系统研究了汉语的音韵系统和语法规则,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概念,推动了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

赵元任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四、胡秋原1. 个人简介胡秋原,生于1900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语言学家赵元任生平简介

语言学家赵元任生平简介

中国语言学界的璀璨明珠赵元任赵元任先生,江苏常州人,生于1892年,卒于1982年,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创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由于其自身出色的语言天赋,他熟练掌握了多国外语及中国各地近33种的地方方言,为我国的方言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其代表作品有《现代吴语的研究》《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等等。

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上的贡献也是犹如明珠一般璀璨,让人见识过一次就无法忘怀。

赵元任先生是一个文理双全的全才,其最开始是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选修物理和音乐,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赴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任教,后选择回国在清华大学教授物理、数学和心理学的课程,之后又在多处学习,并于1947年之后父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

赵元任先生多方面涉猎,且在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但他最终选择了语言学,并持续在语言学上进行了长达六十多年的研究,为我国的语言学发展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点了一盏明灯。

在美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期,赵元任先生显示出了他先进独特的语言观,他认为:“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方式。

”这已经充分显现了赵元任先生对于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沟通和交际这一理解。

基于他这一语言观,先生总结了两条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其一是要遵循发音、语法和词汇的顺序教学,其二是要想法子让学习者跟语言本身接触。

也正是因为如此,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赵元任先生的教育中占有绝对的优先地位。

而其语言教学的成功也体现在他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他班级分为大班小班,大班由其自己负责授课,小班由各助教负责,先生负责指导。

同样贯彻其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他一天只给大班讲课一小时,剩余时间都让学生练习听力,对于语言接触,沉浸在语言之中。

这样的模式持续一个月后,虽不说每个人都学得很好,但在听说这样的交流上进步却非常显著。

“听说先行,读写跟上”也是我们现如今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种所贯彻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是指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
八位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是袁行霈、陈省身、白象初、蔡元培、刘月华、黄廷芳、林庚胤和潘树仁。

袁行霈是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语法漫谈》和《现代汉语语法》对汉语语法研究有着重要影响;陈省身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词法》和《汉语句法》等开创了汉语研究的新局面;白象初则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汉语句法的理论与实践》深入阐述了汉语语法的规律和特点。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和语文学者,他的著作《汉语语法原理》是对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贡献;刘月华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汉语句法教程》是汉语句法教学方面的重要参考书;黄廷芳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音韵学》等对汉语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林庚胤是中国语言学家、汉语语法学家和语用学家,他的著作《汉语语用学》和《汉语语法新探》对汉语语法和语用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潘树仁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语法基础》和《汉语语法新论》等对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八位专家学者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学术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汉语语法学的发展,也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三语文作文优秀素材之赵元任

高三语文作文优秀素材之赵元任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中国语言科学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

他有“录音机”的耳朵和说语言的能力,会说33种汉语方言,通晓英、法、俄、德、日、西班牙、希腊等多国语言。

1918年留学美国,在康奈尔大学1主修数学、物理,后又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

1925年6月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2导师。

主要著作有《国语新诗韵》、《中国语字典》、《粤语入门》、《中国语语法之研究》《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读物》、《通字方案》等,发明五度标音法。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位赵元任,他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为他是在那儿土生土长的人。

英国哲学家罗素3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

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

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赵元任到法国参加会议。

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

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赵元任曾经用口技“表演过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4,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

这趟“旅行”,“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结果赵元任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

曾经有人问胡适:“在先生这一辈的人中,先生恐怕是最聪明,天才最高的了吧?”胡适立刻回答说:“不然!赵元任先生就比我聪明!”留学美国,学数学、物理、音乐和哲学,一生教书、作曲、录制唱片,最高的成就却在语言学上,被尊称为汉语言学之父,却对女儿说研究语言学只是因为“好玩儿”,连做学问都是如此,难怪胡适说他“生性滑稽”,这样的赵元任究竟是何许人也?赵元任于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一个书香官宦之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简介
岑麒祥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学史
《语言学史概要》是其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史著作
陈望道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修辞学发凡》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著作
丁声树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
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符淮青汉语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学》
高名凯著名语言学家
与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观点平妥,简明通俗,至今仍被许多高等学院用为教材。

桂诗春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统计语言学等
郭锡良主要著作有:《古代汉语》(三种)、《汉字古音手册》、《汉字知识》等著作10种。

音韵方面也第一次提出了殷商音系的设想,为汉语语音史填补了一项空白。

何九盈中国古汉语、汉语音韵学专家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胡明扬胡明扬的学术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并结合汉语实际对语言理论的研究;一是向国内介绍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北京话初探》、《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
胡裕树汉语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教学、语言文字辞书编纂
《现代汉语》、《今日汉语》、《汉语语法研究》
胡壮麟国外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英语教学法、符号学、认知与隐喻《语言学教程》
黄伯荣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汉语方言等方面《汉语方言语法类编》
蒋礼鸿著名语言学家、敦煌学家、辞书学家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义府续貂》
金兆梓著名语言学家、文史学家
《国文法之研究》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揭示了我国白话文内在的语言规律,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将传统语法体系应用于现代汉语的专门著作。

李方桂李方桂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印第安语言的研究、侗台(壮侗)语族语言的研究、汉语和藏语的研究
参与翻译《中国音韵学硏究》(ps:《中国音韵学研究》是高本汉构拟中古音的代表作,陆续发
表于1915-1926间,中译本是由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共同翻译的,在翻译中三位学者加了
注释和补订。

该书影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
李荣音韵学家、方言学家
《切韵音系》、《汉语方言调查手册》、创办了《方言》杂志
李行健主持完成国家规范标准项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廖序东方言学、教学语法研究、楚辞研究
《现代汉语》、《汉语语言学书目答问》、《楚辞语法研究》
林焘汉语音韵学、现代语音学、汉语方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
《语音学教程》、《北京话的连读音变》、《北京语音实验录》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现代汉语虚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现代汉语虚词散论》《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吕必松在北语语文系首先创办了培养对外汉语师资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

1986年提出了“总体设计理论”,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可以归结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
试四大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
吕叔湘重点研究汉语语法
《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编纂《现代
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
罗常培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

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
《汉语音韵学导论》、《临川音系》
马建忠《马氏文通》是中国关于汉语语法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

这本著作开建了中国的语法学。

《马氏文通》是马建忠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同时参照中国关于虚字的一些说法,经过长
期的整理、搜集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

马庆株现代汉语语法,兼及词汇、修辞和语文现代化。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与陆俭明合著)、《简明实用汉语语法》邵敬敏研究主攻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学史稿》、《现代汉语通论》
沈家煊包括英汉比较语法、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的语用和认知研究、口误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等。

《“有界”与“无界”》、《不对称与标记论》,现正从事基础理论课题《认知语法的理论与实践》的
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
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古音手册》
王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创者之一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频率词典》
王力《古代汉语》、《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汉语史稿》
王宁编高校教材有《汉字汉语基础》、《中国文化概论》、《汉字学概要》、《古代汉语》等
魏建功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奠基人
主持编纂《新华字典》
伍铁平《词的语法学导论》(合译科学出版社);《普通语言学纲要》(合译,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主攻现代汉语语法学,也研究逻辑、修辞、文化语言学和相关的其他问题。

《汉语语法学》、《文化语言学》、《汉语复句研究》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
徐枢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专著有《宾语和补语》、《语素》、《实用语法修辞》(合著)。

叶蜚声与徐通锵合作著作《语言学纲要》、合译的重要著作有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
《方言与中国文化》
张斌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词类问题、语法分析方法、三个平面理论等方面为汉语语法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新编现代汉语》
张志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赵金铭著名对外汉语教育专家,专著为《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赵元任赵老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
《中国语文法之研究》、《现代吴语研究》
周有光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
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研究中国语文的现代化问题,研究比较文字学和文字的发展规律
周祖谟中国文字、音韵、训诂、文献学家
《问学集》、《方言校笺》
朱德熙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
1961年首先提出变换分析法,并且在国内最早运用这种理论来描写分析汉语句法。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著/朱德熙,著)、《语法讲义》、《语法答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