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 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旁骛.(wù) 惊骇.(hài) 脏.物(zāng) 强聒.不舍(kuò)B. 亵.渎(xiè) 箱箧.(qiè) 箴.言(zhēn) 彬.彬有礼(bīn)C. 骈.进(bìng) 宽宥.(yòu) 濡.养(rú) 李代桃疆.(jiāng)D. 坍塌.(tā) 游弋.(yì) 矗.立(zhù) 鸠.占雀巢(jiū)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杜绝劫略附庸风雅形销骨立B. 摇曳妄想娇揉造作富丽堂皇C. 制裁禅师一意孤行言不及义D. 枉然流盼自渐形秽红装素裹3. 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5)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8)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9)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10)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2022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中“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

(共5分)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ǎnɡ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ì烈的家国情怀。

……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

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洋yì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有删改)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qián jùB.qiǎn jùC.qián jǔD.qiǎn jǔ(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3分)迷wǎnɡ()chì()烈洋yì()2.请将下表中的古诗文句子补充完整。

(8分)(续表)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根据表格内容填空。

(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其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

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虽然人们有时可以从作品中获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经验和信息,但提供实用信息并不是文学作品的主旨。

②人们不应该把小说当作生活的“实用指南”来阅读。

③所以,任何将文学“功利化”“实用化”的行为,都是曲解、误导了文学本应具有的审美功能。

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训练(A卷)单元练习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

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训练(A卷)单元练习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

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训练(A卷)单元练习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第二单元训练(A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24分)1.下列各组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教诲(huì)畸形(qí)杳无消息(yǎo)B.晕圈(yùn)秀颀(qí)虬枝盘旋(qiú)C.煦暖(xù)自给(ɡéi)姹紫嫣红(chà)D.屏气(bǐnɡ)天籁(lài)义愤填膺(yōnɡ)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空前绝后忘乎所以妙手隅得旷远飘逸B.不期而遇五彩斑斓纵横绝荡繁茂泼辣C.抑扬顿挫坦荡如底厌厌欲睡恍然大悟D.不折不挠疯疯癫癫人迹罕致月光皎洁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博学多识:学识丰富。

惊叹不已:因为惊讶而叹息不止。

B.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鸣金击鼓:发出金属般和敲打鼓一样的声音。

C.餐风饮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D.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B.北京的春天简直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C.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都很丰富。

D.这就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

5.对“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

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60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D.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

6.下列说法恰当的是()A.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春蚕》《秋收》《残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水平测试卷一、古典之美(28分)[一]1.盛世中华,古典文化源远流长。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结合所学诗文展开了讨论,请你帮忙把对话补充完整。

(10分)[二]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文。

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岳阳楼记》中,作者借“迁客骚人”登楼所见景物体现其当时的心情。

诗歌也常常借助景物来寄托情感。

请你从《野望》的颔联和颈联中任选一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2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13分)读一本好书,好似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神圣美好、不容亵dú()。

正襟危坐,心无旁wù(),让思绪飞入富丽堂皇的知识殿堂;让心灵汲.取成长的养料;让灵魂倾听圣者的箴.言。

人生如书,断章取义定然破绽百出,附庸风雅定然徒有其表,言不及义定然遭人厌弃。

杜绝妄想、摒弃浪荡,谨记成功的秘jué():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通过阅读,让成功的喜悦走进你的世界!(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亵dú______心无旁wù______秘jué______(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字母)(4分)汲______(A.jíB.jī)箴______(A.zhēn B.jiǎn)(3)下列对语段中画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丽堂皇”在句中是“华丽雄伟”的意思。

B.“杜绝”在句中是“制止,消灭”的意思。

C.言不及义:没有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D.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写出修改意见。

(3分)2.综合性学习。

(14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弘扬劳模精神做时代奋斗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致敬劳动模范]班级开展“致敬劳模”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某同学拟写的一段演讲词,其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6分)①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鲁南制药集团研究员赵丽丽,奥德集团董事长、总裁林波、华源锅炉有限公司焊接工齐玉祥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②他们按照“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各自的行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瞥.见(piē)感慨.(kǎi)亵.渎(xiè)间.不容发(jiàn)B.劫.掠(jié)琉.璃(liú)汲.取(jí)恪.尽职守(kè)C.旁骛.(wù)强聒.(guō)摇曳.(yè)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造诣.(zhǐ)惊骇.(hài)敬业乐.群(l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粗犷家具城彬彬有理荡然无存B.脉搏名信片再接再厉脱颖而出C.箱箧口头禅随机迎变一意孤行D.追溯座右铭断章取义言行相顾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色彩晶莹的琉璃珠子散得到处都是,在日光下折射出炫目的霞光,令人眼花缭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5.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6.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勃的青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其一)](2)____________________,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5)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7)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雪》上片中化静为动,并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kě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天上,/看不见太阳,/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yǒnɡ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车辙.()kě()求惶.()乱汹yǒnɡ()(2)这首诗节选自《艾青诗选》中的《______》,诗中描写了多个意象,有干枯的小河、________、________、混浊的波涛等,这些意象给诗歌奠定了________的感情基调。

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测试卷(后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禅师(chán) 恍若(guāng) 汲取(jí) 彬彬有礼(bīn)B.秘诀(jué) 绸缎(duàn) 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áo)C.亵渎(xì) 劫掠(jié) 忸怩(liǔ)附庸风雅(yǎ)D.杜绝(dù) 箱箧(qiè) 贸然(mào) 自惭形秽(h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积攒 宽宥 断章取义 富丽堂皇 B.赞誉 矗立 自吹自雷 丰功伟绩C.窗棂 惊骇 李代桃疆 忸怩作态D.剪影 制裁 广亵无垠 言不及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武汉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数字阅读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享受之时,传统阅读留给人们的文化韵味和思想深度是否会荡然无存?D.售货员诚恳地说:“先生,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可附庸风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国贵州威宁地区每年入冬时节的“烤茶”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抵御山区冬季严寒。

B.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牢记前辈学者的嘱托,坚守大漠四十余载,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奉献了他们的青春。

C.由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应对粮食危机的重大技术突破,更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

D.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历史名人故里”的争夺,成为是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经济热度的重要途径。

5.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①行进中的中国,给了你最大的底气。

②这份底气,藏在你眼中绽放的神采里;镌刻进你为生活打拼、为理想执着的自信里;映照在你的谈吐、你的胸襟、你的视野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

(《关雎》)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④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⑤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⑥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困厄,但也有看不完的白桦林。

你不必羡mù别人的成功,也不必灰心,丧失了自我。

如果一个人终日闲游浪荡,不遵循社会准则,轻觑事业对精神的儒养,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精神小屋就会鸠占鹊巢,李代桃僵,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恪守“敬业乐业”的不二法门,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羡mù( ) 轻觑.( ) 鸠.( )占鹊巢(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恪守”的“恪”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代桃僵”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文中的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艾青原名__________,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

他是以《________________》这一力作而闻名世界的,在这篇诗歌里,诗人对于养育了他的大堰河予以热情的颂扬。

(2)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

”如果海底旅行得以实现,你最有可能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的珍珠》C.《沉没的大陆》 D.《章鱼》4.你所在的班级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2分)材料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材料二:(1)阅读材料一,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

(3分)(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材料二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

(6分)(3)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

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3分)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享福与吃苦何仲英①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

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

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

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

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

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

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

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

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

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

再看看晋朝名将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

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伙夫吗?笑话,笑话,他们绝不是的。

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

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

”前清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⑥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

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

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

吃一有滋味。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

⑦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兰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

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

“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

”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

(有删改)5.仿照第⑦段画线句子,根据语境补写一句恰当的话。

(4分)6.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

(4分)7.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6分)8.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

(4分)[二](19分)春天忆故人高红十①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铺天盖地地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着一样绿了。

②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开的时间。

③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

④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

我和他同在黄土地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

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小说《波动》,和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一晃,过去快四十年。

⑤我去过他在雍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父亲和妹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

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写哪,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

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

⑥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的讲述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

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走”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

⑦再后来,有了令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

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

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小说(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

⑧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令人顿悟;特别精彩的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的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的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

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

⑨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么?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

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

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

相比有的人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

《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读起来,新鲜得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

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⑩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

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绽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

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