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选矿简介
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展
望
稀土矿选矿是指通过合理的工艺和药剂选择,将稀土矿中的有用矿物从围岩中分离提取出来的过程。
稀土矿选矿的研究旨在提高选矿的效率和回收率,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药剂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合理选择药剂种类和剂量,成功提高了稀土矿的浮选效果。
例如,采用界面活性剂作为药剂可提高矿物颗粒的湿附性和浮选性能;采用氮化硼作为活化剂可提高铈矿的浮选速度和回收率。
在工艺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新型的稀土矿选矿工艺,如重选-浮选联合工艺、气浮选矿
工艺和湿法提取工艺等。
这些新工艺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选矿的效果和回收率。
例如,重选-浮选联合工艺通过两次选矿和浮选,能够提高稀土矿的回收率和浓度。
展望未来,我国稀土矿选矿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目前我国对稀土矿选矿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国际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需要加大对稀土矿选矿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
其次,稀土矿的种类繁多,每种稀土矿的选矿特性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矿种开展专门的研究。
最后,稀土矿选矿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加强学科交叉与合作,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总的来说,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以满足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需求。
稀土简介

稀土行业整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 面
稀土行业的七雄格局已经形成:包钢稀土、广 晟有色、厦门钨业、赣州矿业、中色建、中铝 公司、五矿集团。 广晟有色、赣州矿业独占南方离子型中重稀土 资源开采大权。
稀土产品分类
政府稀土政策
稀土计划性采,管控稀土出口: 2003年中国政府对稀土实行配额制 2005年, 中国政府取消了稀土出口退税,压缩了出 口配额企业名额。 2006年4月,中国国土资源部停止发放稀土矿开采 许可证 2006年11月,中国政府还对稀土和硅铁等商品加征 了出口关税。 2011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 矿和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 2013年6月,江西稀土行业整顿检查
稀土冶炼
稀土精矿的分解
通过各种化学变化将稀土转化为溶于水或无机酸的化合物, 经过溶解、分离、净化、浓缩或灼烧等工序,制成各种混合 稀土化合物 稀土元素的分离(用草酸作为沉淀剂) 混合稀土化合物中,分离提取出单一纯稀土元素:(1)分步 法(分级结晶法、分级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2)离子 交换法;(3)溶剂萃取法。 稀土金属的制备 稀土氧化物(除钐、铕、镱及铥的氧化物外)为原料用一般 冶金方法很难还原成单一金属(1)熔盐电解法(2)真空热 还原法(3)氟化物的钙热法(4)氯化物的锂热法
稀土简介
粟冰冰
稀土
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 到71 的15 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 和钇(Y)共17 种元素的氧化物。
稀土可以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
轻稀土包括:镧、铈、鐠、銣、钷、钐、 铕、钆( gá )。
重稀土包括:铽、镝、钬、铒、铥、镱、 镥、钪。
稀土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 利亚、印度,中国的稀土储量世界第一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近年来,由于全球矿产开采的日益增加,矿物的供应量显著减少,稀土的价格也因此大幅上涨,甚至出现新的矿物供应方式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在采矿工业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一种可持续采矿技术,通过在海洋中或陆地上植入特殊的离子吸附剂,来从水溶液中吸附稀土元素。
这种采矿技术不仅可以从普通矿床中开采,还可以从水溶液中进行开采。
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稀土元素的回收率,从而提高开采效率和稳定采矿质量,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多污染。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制备是由一种特殊的离子吸附剂完成的,其特是具有高度疏水性、高度活性的吸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目前应用的离子吸附剂主要是含有有机酸或醇的复合剂,其中以结晶体颗粒状的树液凝胶酶体(Cryogel)最为常用。
离子吸附剂是以湿法法制备的,包括离子溶液、水溶液、离子凝胶以及浸渍剂,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生成,然后经过滤,干燥,烘干等步骤,最终形成固体离子吸附剂。
由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的出现,矿山开采的金属资源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更多的资源可以从最原始的地方被采集到,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矿产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相比于传统的采矿技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有着诸多优点,首先是它可以有效节约行业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其次是它可以有效提高稀土元素的回收率;第三是它可以更高效地提取和净化金属资源。
因此,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将会是采矿行业的新兴技术,目前也已经有一些矿山开始采用这项技术。
由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的出现,平衡矿物供应和消费的能力显著增加,将会有助于稳定能源价格,也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地区的经济状况。
总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一种可持续采矿技术,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采矿效率,节约行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有效稳定矿产资源的供应,平衡矿物供应和消费的能力,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地区的经济状况。
它必将成为未来采矿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可以为矿业工业带来更多可能性,更多收入,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可持续的采矿技术。
《矿产资源地理教案:稀土矿分离提取过程》

矿产资源地理教案:稀土矿分离提取过程稀土矿是指富含稀土元素的矿石,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在材料科学、电子工业、光学工业、冶金工业、环保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由于我国稀土矿资源占全球的90%以上,稀土矿资源地理教学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应用是世界上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稀土矿分离提取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稀土元素的理解、分离和提取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稀土元素的制备、加工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一、稀土矿的定义和特征1.稀土矿的定义2.稀土元素的分类和特征二、稀土元素的提取技术1.稀土矿的选矿技术2.稀土矿的浮选技术3.稀土矿的浸出技术4.稀土矿的萃取技术5.稀土矿的化学还原提取技术6.稀土矿的物理还原提取技术7.稀土矿的合成技术三、稀土元素的分离技术1.稀土元素的离子交换分离技术2.稀土元素的溶剂萃取分离技术3.稀土元素的化学沉淀分离技术4.稀土元素的凝胶分离技术5.稀土元素的电化学分离技术6.稀土元素的层析分离技术7.稀土元素的配位分离技术本次课程以从地殼分布、物理化學性質及礦物學角度解析稀土元素的生產過程;主要介紹了稀土矿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以及各種分離技術的優缺點、應用及發展前景。
结语: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稀土矿是富含稀土元素的矿石,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应用是世界上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稀土矿分离提取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稀土元素的制备、加工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对稀土元素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稀土采矿方法

稀土采矿方法
稀土采矿是指开采和提取稀土元素的过程。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极少,但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如电子、医学、军事等方面应用广泛,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稀土采矿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青化法:采用矿石直接氧化为氧化矿,然后通过化学反应转
化为稀土氧化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富含稀土的矿石,但工艺较为繁琐。
2. 浸出法:将矿石浸泡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稀土元素与其他
金属元素分离,最终得到稀土氧化物或盐酸盐。
3. 萃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对稀土元素进行分离和提取。
这种方
法可以分离出特定的稀土元素,但对工艺要求较高。
4. 晶体分离法:根据稀土元素氧化还原电位的差异,通过晶体
分离的方法实现稀土元素的分离。
在稀土采矿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性的问题。
因此,开发环保型的稀土采矿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 1 -。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稀土是指地壳中数量非常稀少的一类金属元素,目前主要用于制造高科技产品和绿色能源设备。
由于其稀少性和广泛应用,稀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具有很大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稀土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稀土的生产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开采、选矿、冶炼和纯化四个环节。
首先是开采环节。
开采是从稀土矿石中提取出有用金属元素的过程。
常见的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是指直接将矿石从地表开采出来,适用于砂矿和土矿等表层矿石;地下开采是指通过化验,挖掘机,卡车和运送设备等设备组成的整套设备,依靠方式开采矿石。
接下来是选矿环节。
选矿是指根据稀土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分选的过程,目的是更好地提取矿石中的稀土金属元素。
根据稀土矿石的性质,常见的选矿方法包括重选、浮选、磁选、电选和化学选矿等。
重选是根据矿石的密度差异进行分选,浮选是通过气泡吸附使稀土矿石浮起来,磁选是根据矿石的磁性差异进行分选,电选是利用数十万伏的电场对矿石进行分离,化学选矿是利用化学反应对矿石进行分选。
然后是冶炼环节。
冶炼是指将选矿得到的稀土矿石提炼成稀土金属元素的过程。
根据稀土矿石的性质和市场需求,常见的冶炼方法包括矿石熔炼法、水热法、浸出法、萃取法和电解法等。
其中,矿石熔炼法是将稀土矿石加热至高温,溶解成稀土金属,然后通过凝固和分离等操作,得到纯净的稀土金属;水热法是将稀土矿石和水进行反应,利用水热条件下稀土金属与其他杂质的不同溶解度进行分离;浸出法是通过酸性溶液将稀土金属溶解出来,再通过沉淀、过滤和烘干等过程得到纯净的稀土金属;萃取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稀土金属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电解法是利用电解设备对稀土矿石进行电解,将含有稀土金属的阳离子还原成纯净的稀土金属。
最后是纯化环节。
纯化是指对冶炼得到的稀土金属元素进行纯净化处理,去除杂质,提高纯度。
常见的纯化方法包括溶液萃取、电解析、晶体生长法等。
溶液萃取是利用有机溶剂对稀土金属进行分离和纯化;电解析是利用电解设备对稀土金属进行电解,将杂质还原成纯净的稀土金属;晶体生长法是通过不断蒸发溶液,使稀土金属结晶出来,从而提高纯度。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评述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评述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共生矿床。
矿体埋藏于北东向破碎带中,长600~800米,厚5~20米。
经过多年勘探及稀土综合利用研究,证实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本文就其找矿、评价及其利用进行论述。
矿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黄土沟壑区,西部为广阔平坦的草原区。
矿区内最高海拔为1038米,最低点为500米,绝对高差约为535米,地势北高南低。
矿区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南部为平原区,地形条件良好,便于选矿厂及铁路建设。
矿区内主要有一个隆起区和三个沉降区,相互间隔20km左右。
此外,还有多条次一级构造裂隙带通过矿区,矿体主要产于该构造裂隙带及其附近。
(1)氧离子交换量高、组成简单,这是该矿最大的优点。
通过大量化学分析表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氧离子交换量比原生矿高出6倍,与火山岩相当;稀土氧化物主要以碱土金属盐类的形式存在;稀土氧化物有用组分的含量很高,大多数组分的品位均可达到或超过工业品位。
这些数据显示出它是一种较好的基本离子型稀土矿,在我国稀土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2)有益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程度较高。
稀土矿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稀土氧化物中除磷外,其余14种有益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在100倍以上。
矿石中稀土氧化物的相对含量比原生矿提高了许多倍,为开展深加工提供了保障。
(3)难选矿物品位高。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有害杂质较少,难选矿物仅为0.11%,且有两种致密块状矿物与有益组分结合在一起,易于分选,有利于稀土的富集和分离。
因此,它是一种较理想的尾矿处理材料。
3)难选矿物品位高,还有以下优点。
难选矿物的品位越高,精矿中的稀土品位也会随之升高。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其原因就在于难选矿物的品位高,这些难选矿物又都属于独立的原生矿床,便于处理。
4)稀土的工业开采价值。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已被评为国家二级储量,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共生矿床。
稀土矿的开采技术和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立志当早,存高远
稀土矿的开采技术和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稀土矿的开采技术和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
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
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
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
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常用的稀土矿开采技术
离子型稀土的技术是我国完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艺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单位。
时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长、后任所长的丁嘉榆同志,作为离子型稀土矿第二代提取工艺的发明及应用的主要参与者、领导者,对这一事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应记者之约,丁嘉榆同志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
时至1970 年,在过去长达175 年的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史中,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含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矿物多达200 种。
但真正实际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稀土矿物原料却为数不多,数量约十种左右。
主要有独居石、铈硅石、氟碳铈矿、硅铍钇矿、磷钇矿、褐帘石、铌钇矿、黑稀金矿。
但这些矿物中却大部份含有一定数量的铀或钍,而且稀土矿物均以固态、矿物相矿物性态存在,它们往往是与放射性元素共生或伴生。
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某种矿物具有选择性;由于这种药剂的选择性不高,所以 只能应用于矿物组成比较简单的矿石。
第二阶段是羟肟酸类浮选剂时期 羟肟酸是螯合剂类有机化合物,早在60年代初期,就被 广泛应用于浮选试验,它是黑钨矿、烧绿石、孔雀石、硅孔 雀石、稀土矿物等的良好的捕收剂。
第三阶段是新型氟碳铈矿捕收剂的应用时期 在中国稀土精矿未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实际上供应的稀土 精矿主要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占世界总储量60%以上的内蒙 古白云鄂博稀土矿确实有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两种矿物组成的混 合矿,羟肟酸类捕收剂只能从复杂的白云鄂博矿中选出高品位 的混合稀土精矿,不能分选出单独的氟碳是精矿和独居石精矿。 把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单独分离,是稀土选矿过程中的一大 难题,包头稀土研究院于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氟碳铈矿捕收 剂802号和804号,从而把稀土选矿技术水平推向一个新阶段。
2.调整剂
在稀土矿物的选矿中,由于矿石种矿物组成复杂,单独
使用稀土矿物捕收剂往往不能达到有效地分选稀土矿物的目的。
因此,经常需要添加各种调整剂,这些调整剂包括:稀土矿物 活化剂、非稀土矿物抑制剂和 pH 值调整剂。在稀土矿物浮选 工艺中,常用的稀土矿选矿调整剂主要有: 稀土矿物活化剂:氟硅酸盐 稀土浮选的最佳 pH 为 8.5~9.5 。在此介质中,氟硅酸盐 按下式离解:
二、稀土矿物浮选药剂 浮选法是选矿工艺中常用的方法,浮选药剂是浮选法 能否成功的关键。稀土矿物浮选药剂的研究和应用对稀土 选矿乃至整个稀土工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稀土矿物浮选药剂的研制和应用最重要的是捕收剂、抑制 剂、活化剂、起泡剂以及pH调整剂等,应根据不同矿石矿物组 成及捕收剂的需要选择,适当组合,以保证捕收剂的作用达到 最佳,稀土矿物捕收剂的研究及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油酸类浮选剂时期 主要是美国应用油酸浮选芒廷帕斯氟碳铈矿,我国山东微 山稀土矿,也用米糠油酸选别稀土矿。 油酸是抑制脂肪酸类捕收剂,其特点是在一定浮选条件下,
异羟肟酸对稀土矿物的捕收作用主要表现为络合捕收作用(表 面化学反应),即极性基(亲固基)对稀土矿物的作用,也是 主要作用。但异羟肟酸分子的非极性基(疏水基)对异羟肟酸 分子浮选性能也有影响。 异羟肟酸分子的非极性基(疏水基)对异羟肟酸分子浮选性能 也有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1)非极性基团的结构影响着异羟肟酸分子的疏水性的大小, 也即影响着异羟肟酸分子对稀土矿物的捕收能力,一般来讲, 疏水性越大,其捕收能力越强。 (2)非极性基团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而互相吸引,当异羟肟酸 分子自矿物的表面解吸时,要克服非极性基的作用力。 (3)非极性基团通过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空间效应等方式影 响着异羟肟酸分子极性基的性能,因此不同类型非极性基团所 构成的异羟肟酸,在起泡性、捕收能力、选择性、适应性等方 面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大小对稀土矿物捕收作用有影响。
在浮选过程中,水玻璃的作用如下:
Na2SiO3 + 2H2O = 2Na+ + 2OH- + H2SiO3 H2SiO3的解离度很小,因此,水玻璃的水溶液具有强碱 性,在浮选过程中,水玻璃吸附到矿物表面以。
3.起泡剂 在稀土浮选中,起泡剂的应用较晚,因使用油酸类、烷
以C5~9异羟肟酸铵为捕收剂,以碳酸钠、水玻璃、氟 硅酸钠为调整剂,处理REO为6.59%的白云鄂博矿原矿,获 得的稀土精矿品位为61.10%(REO),回收率为25.13%, 此外还获得低品位稀土精矿(REO=38.15%),回收率14.31%。 3.环烷基异羟肟酸的合成及应用 (1)环烷基异羟肟酸的合成 目前采用环烷酸“酰氯化”,再在弱碱性介质中与羟胺缩 合而成环烷基异羟肟酸的方法。
化学吸附:捕收剂分子与稀土矿物表面发生键合作用,吸 附力为化学键力,化学吸附有选择性,吸附牢固,不易解吸。 表面化学反应:化学吸附的深化,捕收剂分子与稀土矿物 表面产生化学反应,表面化学反应与化学吸附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的反应产物构成独立的相。 根据捕收剂分子对稀土矿物表面的作用可以看出,稀土捕 收剂分子必须具有两种能力:第一是能吸附在矿物表面上;第 二是吸附后使矿物表面的疏水程度增加。因此稀土矿物捕收剂 的分子是由具有能吸附在矿物表面上的官能团和具有能使矿物 表面呈疏水性的基团,即必须由极性基(或亲固基)和非极性 基(或称疏水基)构成。
艺流程。
为了做好选矿过程的控制和技术管理,一般采用下 列技术指标来评价选矿效果:
(1)品位
产品或矿中某种成本的品位,是指某种成分在产品中或 矿中的质量含量百分数,通常原矿品位用符号α %表示,精 矿品位用符号β %表示,尾矿品位用符号γ %表示。 (2)回收率 某产品中某元素的质量对原矿中同一元素的质量百分比, 称为该产品中某元素的回收率,通常用符号ε %表示。
CnH2n-1CONHOH +1/2Na2SO4
反应配料比:酰氯:羟胺=1:1.4(摩尔比)的配料投入反应釜内, 用NaOH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在8.5~9.5之间,加完料后,于 室温下搅拌0.5h,再升至40~45℃反应2h,然后二次升温至 50~55℃,反应0.5h,冷却静置,放出下层的水,上层既是 环烷基异羟肟酸。
(3)产率 某产品的质量与原矿质量的百分比叫作某产品的产率。 用符号γ %表示。 (4)选矿比 原矿质量与所得精矿质量的比值。表示生产一吨精矿 需要多少吨原矿。一般用符号C表示。 (5)富集比 是指精矿中有用成分品位与原矿中同一有用成分品位 的比值,用i表示.富集比越大,表示经矿品位提高的幅度 越大,选矿效果越好。
基异羟肟酸类作稀土矿物捕收剂时,这些药剂本身就具有较 强起泡性,因此不需要添加起泡剂 。 随着新型稀土捕收剂H205和H894的应用,在稀土浮选 中,出现了几种新型起泡剂,如210号、J102和H103起泡剂。
这些起泡剂都是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在气-固界面吸 附能力大,能使矿浆的表面张力大幅度降低,增大空气在矿浆
环烷基异羟肟酸在稀土选矿中的应用
以环烷基异羟肟酸铵为捕收剂,以碳酸钠作pH调整剂、 水玻璃作抑制剂、氟硅酸钠作为稀土活化剂,处理包钢选 矿厂重选稀土粗精矿,含REO为29.5%,经一次粗选和一次 精选可以获得的稀土品位为61.36%(REO),产率为 35.12%,,回收率73.93%的高品位稀土精矿,同时还获 得品位(REO=28.38%), 回收率18.42%,产率18.91%的稀 土次精矿。 三、稀土矿选矿概述 (一)内生稀土矿的选矿概况
因此,氟硅酸钠在稀土浮选中,有以下离子存在: Na+,SiF62-,H+,F-,HF2-,同时还有SiF4,Si(OH)4,HF等离子存在, 这些离子和分子对石英、长石及其它硅酸盐矿物具有抑制作 用。
实际上,在稀土选矿过程中,氟硅酸盐的主要作用有三 方面,(1)清洗稀土矿物表面的氧化污染膜和粘附的矿泥 , 以恢复矿物纯净表面;(2)抑制硅酸盐矿物;(3)增强稀 土矿物表面与捕收剂的作用活性。 硅酸盐矿物抑制剂:水玻璃 稀土矿物伴生的主要脉石矿物是硅酸盐矿物,因此抑制 硅酸盐矿物是有效分选稀土矿物的关键因素之一,水玻璃主 要对硅酸盐矿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铁矿物、稀土矿 物也有抑制作用,但稀土矿物在中等碱性介质(pH=8.5~9.5) 中可浮性最高,而其它许多矿物在此介质中可浮性较差,从 而有效地分选出稀土矿物。
NaOH
O R C O C
H N H N OH + 1/2Na2SO4 ONa + CH3OH
(3)”成盐“反应 O R C H N OH + NH3 R O C H N ONH4
将密度为0.91~0.92g/cm3的工业氨水,缓慢加入异羟肟酸中, 搅拌20min即得C5~9异羟肟酸铵。
2.C5~9异羟肟酸铵的选矿应用
异羟肟酸类捕收剂是稀土矿物浮选最常用的捕收剂,可分为烷 基异羟肟酸和芳香基以羟肟酸,其分子结构如下:
R
C
O
N
H
OH
AY
C
O
N
H
OH
烷基异羟肟酸
芳香基异羟肟酸
由于在它们的极性基团存在位置互相接近的氮和氧两种给电
子原子,这样的原子配合使得异羟肟酸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很强 的形成螯合物的作用活性,这种作用强度对不同的金属离子是不 同的,对碱土金属阳离子形成螯合物最弱,与稀土元素、钛、铌 等阳离子的螯合物则相当强,因此异羟肟酸(盐)对稀土矿物具 有良好的选择性捕收作用。
Na2 SiF6 2 Na SiF62
2 SiF62 SiF 2 F 4
SiF4 4 H 2O Si OH 4 4 HF Si OH 4 SiO2 2 H 2O
HF H F HF F HF 2
稀土矿选矿简介
稀土矿选矿概述
一、什么是选矿 选矿是利用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之间的物理化
学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借助不同的
选矿设备,把矿石中有用矿物富集起来,除去有害 杂质,并使之与脉石矿物分离的机械加工过程。 稀土矿的选矿一般采用浮选法,并常铺以重选、 磁选,组成浮选-重选;浮选-磁选-重选多种组合工
(二) 稀土矿物浮选药剂的分类
稀土浮选药剂的种类很多,根据药剂在浮选过程中的用途可 分为(1)捕收剂、(2)调整剂、(3)起泡剂 1.捕收剂 稀土矿物的捕收剂有:油酸类、磷酸或磷脂、烷基磺酸 类、羟肟酸类等。此外,还有氟碳铈矿捕收剂802号、804号 和H894。 在浮选过程中,稀土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有 三种方式: 物理吸附:吸附力为范德华力或双电层静电力,捕收剂分 子与稀土矿物表面不发生键合作用,物理吸附基本上没有选择 性,易于解吸。
中的弥散,形成稀土浮选所需要的泡沫。同时,由于新型稀土
捕收剂H205和H894的需要,在这些起泡剂中还含有少量的酸 性物质,在浮选白云鄂博稀土矿物中,起到调节pH制的作用和 增强捕收剂在矿浆中的分散作用。
(三) 几种新型稀土矿物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 目前被应用于稀土矿物浮选工艺中的三种异羟肟 酸(盐)是C5~9异羟肟酸,环烷基异羟肟酸和H205捕收 剂。此外,近几年来还研究了专门选别氟碳铈矿的捕收剂 入804号、H 894等。 1.C5~9异羟肟酸及其铵盐的合成与应用 C5~9异羟肟酸合成 烷基异羟肟酸是采用“酯的羟胺解”方法来制备的,具体反 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