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1)
工地施工实名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障工人合法权益,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施工工地,包括在建项目、预备项目、停工项目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实现施工工地实名制管理,确保工人身份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第二章管理原则第四条实名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二)公开透明:公开工人身份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公平公正:对所有工人一视同仁,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四)高效便捷: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五条施工工地实名制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工人基本信息登记1. 工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工种、技能等级、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等职业信息。
3. 工人健康、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
(二)工人考勤管理1. 建立工人考勤制度,确保工人出勤情况真实、准确。
2. 采用电子考勤系统,提高考勤管理效率。
(三)工人工资管理1. 建立工资支付制度,确保工人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 实施银行代发工资,提高工资发放安全性。
(四)工人培训管理1. 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素质。
2. 建立工人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
(五)工人权益保障1. 加强工人权益保护,依法处理劳动争议。
2. 建立工人维权通道,及时解决工人诉求。
第四章管理职责第六条施工工地实名制管理职责如下:(一)项目经理1. 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定期检查、评估实名制管理工作效果,及时整改。
(二)人力资源部门1. 负责工人的招聘、培训、劳动合同签订等工作。
2. 建立健全工人档案,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三)财务部门1. 负责工人工资的发放、结算等工作。
2. 建立健全工人工资档案,确保工资发放的真实性、准确性。
建筑工程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工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国家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名制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实名制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建筑工程的工人,包括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类工种。
三、实名制管理要求1. 所有从事建筑工程的工人必须进行实名注册,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并通过工程管理单位进行审核和核实。
2. 工人注册时,必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户口簿等,并提供近期免冠照片,用于建立工人档案。
3. 工人注册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4. 工人注册信息应通过工程管理单位报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并定期更新和核查。
5. 工程管理单位应建立工人档案,包括工人的实名信息、从业经历、技术资质、所属单位等,用于日常管理和监督。
6. 工程管理单位应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并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人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7. 工程管理单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实名制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并提供相关资料和协助调查。
8. 工人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有效的实名制工牌,工牌上应包括工人的姓名、照片和身份信息,用于辨别和核查工人身份。
9. 工人在施工现场必须随身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供工程管理单位和相关部门查验。
四、处罚措施对违反实名制管理要求的工人,将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 警告:对初次违反实名制管理要求的工人,给予口头或书面警告。
2. 记过:对多次违反实名制管理要求的工人,将其违规记录记入工人档案,作为日后评价和考核的依据。
3. 解雇:对严重违反实名制管理要求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人,解雇其劳动合同,并追究法律责任。
五、监督和评估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实名制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定期抽查工人注册信息和工程管理单位的档案管理情况。
2. 工程管理单位应定期评估工人的业绩和工作态度,对表现良好的工人进行奖励和激励,并对存在问题的工人进行培训和改进。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建筑工地管理,保障建筑工人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的管理,包括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适用于所有在建筑工地从事施工作业的工人。
三、基本要求1. 建筑工地应当建立健全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对工地所有工人进行实名登记。
2. 工地应当购买足额的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有保障。
3. 工地应当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 工地应当保障工人的劳动权益,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5. 工地应当建立健全工地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地的安全生产。
四、实名登记管理1. 工地应当在进入工地的第一天,对所有工人进行实名登记,包括身份证号码、姓名、工种等情况。
2. 工地应当建立实名登记档案,对登记的工人进行档案管理。
3. 工地应当对外来的临时工人,要求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如临时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等,并进行实名登记。
4. 工地应当建立实名登记台账,每日更新工人的进出情况,确保实名登记的及时、准确。
五、保障措施1. 工地应当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2. 工地应当购买足额的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有保障。
3. 工地应当建立健全工人的住宿、生活、餐饮等保障措施,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4. 工地应当建立工资保障制度,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拖欠工资。
六、管理措施1. 工地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地的安全生产。
2. 工地应当加强对现场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得存在违章违规行为。
3. 工地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工地应当加强对外来临时工人的管理,严格执行实名登记制度,不得存在黑工、小工等现象。
七、监督检查1. 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工地实名登记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不遵守规定的工地进行处罚。
建筑工人实名登记管理制度

建筑工人实名登记管理制度1. 引言建筑工人实名登记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建筑工人身份信息的管理和保护,确保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并为建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工人信息。
本制度旨在规范建筑工人的实名登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登记要求2.1 建筑工人实名登记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施工的工人,包括劳务派遣工人、合同工人和临时工人等。
2.2 实名登记的内容建筑工人的实名登记应包括以下内容:- 姓名-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工种- 参加工作日期- 从业经历2.3 登记时限建筑工人应在参加施工工作前将相关个人信息提交给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实名登记,建筑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登记手续。
3. 登记流程3.1 建筑工人提交个人信息建筑工人应在参加建筑施工工作前,主动向建筑施工单位提交相关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3.2 建筑施工单位实名登记建筑施工单位应及时对建筑工人提交的个人信息进行实名登记,并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登记完成后,建筑施工单位应向建筑工人提供相应的登记证明。
4. 信息保护4.1 个人信息保密建筑施工单位应妥善保管建筑工人的个人信息,严禁泄露、买卖或非法使用建筑工人的个人信息。
4.2 信息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建筑工人的个人信息被不正当获取和使用。
5. 惩罚条款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和取消参与建筑施工资格等。
6. 其他规定6.1 监督检查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对建筑工人实名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6.2 宣传教育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建筑工人实名登记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建筑工人的认知和配合度。
7. 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建筑施工单位所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以上为建筑工人实名登记管理制度的内容,旨在规范建筑工人的实名登记工作,维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关键信息项:1、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目的2、实施实名制管理的责任主体3、建筑工人信息采集的内容和方式4、实名制信息的存储和保护5、实名制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机制6、违反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处罚措施1、引言11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工人管理,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协议。
2、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目的21 实现建筑工人的信息化管理,准确掌握建筑工人的基本情况、从业经历、技能水平等信息。
211 保障建筑工人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212 提高建筑工人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建筑工人职业发展。
21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214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遏制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
3、实施实名制管理的责任主体31 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负责本企业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的采集、登记、审核、报送等工作。
311 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要求,并在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中明确相关条款。
31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企业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建筑工人信息采集的内容和方式41 采集的建筑工人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工种、技能等级、联系方式、从业经历、培训情况、工资发放账户等。
411 施工企业应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移动定位等技术手段,对建筑工人进行实名登记和考勤管理。
412 建筑工人信息的采集应遵循合法、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保护建筑工人个人隐私。
5、实名制信息的存储和保护51 施工企业应建立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511 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应具备数据备份、恢复、加密等功能,确保信息安全。
512 施工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防止建筑工人信息泄露。
6、实名制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机制61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规定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规定范本一: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及依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规定,为加强建筑工人管理,确保工地安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包括建筑工人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薪酬和福利等方面。
第二章建筑工人的招聘和入场管理2.1 招聘条件2.1.1 年龄限制: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2.1.2 健康状况:符合国家有关健康标准;2.1.3 专业素质:具备相关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
2.2 招聘程序2.2.1 发布招聘公告;2.2.2 收集应聘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和相关证件;2.2.3 组织面试和体检;2.2.4 签订劳动合同。
2.3 入场管理2.3.1 登记建筑工人的个人信息,并交由人力资源部门管理;2.3.2 发放工作证,并在工地内明示佩戴。
第三章建筑工人的培训和考核3.1 培训内容3.1.1 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3.1.2 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3.1.3 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2 培训方式3.2.1 现场培训;3.2.2 网络培训;3.2.3 培训讲座。
3.3 考核制度3.3.1 定期组织考试;3.3.2 考试成绩与晋升、薪酬挂钩;3.3.3 不合格者进行补考或补教。
第四章建筑工人的薪酬和福利4.1 薪酬制度4.1.1 计件工资;4.1.2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4.1.3 奖金、补贴和福利待遇。
4.2 福利保障4.2.1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4.2.2 职工休假制度;4.2.3 危险岗位津贴。
第五章建筑工人的管理与评价5.1 严格考勤制度5.1.1 统一设立时间卡;5.1.2 严格按时上下班;5.1.3 出勤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5.2 建立评价体系5.2.1 工程质量评价;5.2.2 工作态度评价;5.2.3 团队协作评价。
5.3 奖惩措施5.3.1 表彰奖励措施;5.3.2 处罚和纪律措施;5.3.3 公开曝光不良行为。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农民工的动态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项政策。
该制度要求建筑企业对所招用的建筑工人进行实名制管理,包括从业资格、培训、劳动用工、工资发放等方面。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建立实名制档案:建筑企业需对工人进行身份信息核实,建立包含工人基本信息、从业经历、培训情况等内容的实名制档案。
2.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筑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条件等内容,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 工资发放管理:建立工资支付台账,实行工资打卡发放,确保农民工及时领取工资,预防工资纠纷。
4. 培训和教育:对建筑工人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
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5.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门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施工现场秩序井然。
6. 信息共享:建筑企业将农民工的实名制信息上传至相关部门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便于政府监管部门进行动态监控。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防范工资纠纷,提高建筑行业整体水平,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这也符合我国政策导向,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建筑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高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加强建筑工地人员管理,保障工程安全、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三、管理制度1. 人员登记(1)施工总承包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劳资专管员,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实名登记。
(2)工人进场前,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并由劳资专管员进行身份核实、信息登记。
(3)信息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民族、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户信息、联系电话、文化程度、技能培训情况等。
2. 人员管理(1)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建立健全建筑工地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人员管理有序进行。
(2)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定期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考勤管理,确保工人按合同规定时间上岗。
(3)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人员工资发放(1)施工总承包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建筑工人办理工资卡,并设立工资专用账户。
(2)工资发放应实行打卡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3)工资发放信息应及时与泰州市建筑工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同步。
4. 人员信息管理(1)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建立建筑工地人员信息数据库,对工人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2)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定期对工人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妥善保管工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四、监督检查1.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3. 施工总承包企业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建筑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实名制管理制度编制:胡汉春
审核:郑华丽
江苏蓝波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紫峰大厦项目部
目录
一、管理机构工作职责 (3)
1、总包项目经理部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3)
2、项目经理部的民管员工作职责 (4)
3、分包单位主要职责 (4)
4、劳务分包方现场劳资员工作职责 (5)
二、现场实名制管理措施 (5)
1、进场手续办理 (5)
2、核实进场人员基本信息 (6)
3、实名制系统建立 (6)
4、电子考勤 (6)
5、临时出入登记 (6)
6、补办IC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实名制资料填报备案 (6)
8、分包单位或工人退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注意事项 (7)
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
为规范和加强本工程劳务用工管理工作,加强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的动态管
理,更好的落实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工作,防范工资纠纷,维护务工
人员权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活、基本情况活、出勤记录活、工资发放记录活、进出项目时间活“五活”目标的管理制度。
全面提高劳务队伍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项目和农民工地合法权益,提高企业、项目部信誉,促进企业、项目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天津市下发文的相关文件及公司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管理机构工作职责
劳务企业考勤总包项目考勤
记录不一致
施工作业
办理退
场手续
回收管
人的现场管理工作。
设1名后勤管理员,负责工人生活区管理工作
分包单位应在项目工地委派现场负责人、劳务队长、劳资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现场劳动工资管理员,管理其劳务队伍农民工的劳动工资工作。
分包企业委派的现场劳务队长、劳资员必须具备该劳务企业的授权委托。
1、总包项目经理部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1) 负责对分包方进行资格预审和业绩能力考察和综合评价,建立合格分包方
资源库,保存分包方档案。
(2) 负责对分包方合同的签订及现场施工。
(3) 负责在项目辖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银行开立农民工工资预储账户,专门用
丁支付从事该建设项目劳务作业的农民工工资。
(4) 负责监督劳务分包企业的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
(5) 负责对劳务分包企业及其施工队伍与农民工之间发生的工资方面纠纷的协调解决工作。
(6) 项目部各专业专项负责人负责本专业现场施工人员统计记录工作。
2、项目经理部的民管员工作职责
(1) 负责对农民工进场办理手续,录入考勤系统信息。
(2) 负责监督、核查劳务分包企业填制的《劳务分包人员花名册》及进场农民工身份证复印件的收集存查工作,负责农民工数码像片的采集,准确掌握进场工人人数,劳务人
员花名册、身份证、劳动合同文本、岗位技能证书复印件上报项目部备案,并确保人、册、证、合同、证书相符统一。
(3) 审查进场工人身份证件情况,未能提供身份证及有效证件的,一律活退出场。
(4) 依据《劳务分包人员花名册》核查工人考勤记录及人员变化情况,做好动态管理和控制。
并丁每月5日前将上月现场工人出勤记录在项目工地显著位置公示。
(5) 负责监管劳务分包单位的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协助解决劳务分包单位及其施工队伍与农民工之间发生的工资纠纷,发现拖欠工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3、分包单位主要职责
(1) 依法招用农民工,并签订劳动合同;每月底之前,分包企业现场管理人员
或班组应根据出勤及完成的实物量,计算出每名农民工实际应得工资额,编制工资支付表。
(2) 与总承包企业签订并履行分包合同;为农民工工资建立个人账户。
(3) 施工现场委派有分包企业《授权委托书》的劳务队长、劳资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工作。
(4) 施工现场建立健全分包企业用工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好农民工管理工作。
(5) 负责组织好工人参加各项培训工作。
要求所届人员严格执行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制度。
(6) 要求本单位劳资员做好实名制管理工作,配合项目部实名制制度落实到位。
4、劳务分包方现场劳资员工作职责
(1) 组织本单位工人落实实名制信息填报工作,参加进场培训学习工作,带领工人严格执行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制度。
(2) 负责收集上报进场农民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并填制《劳务分包人员花名册》及时上
报项目部备案。
(3) 负责收集本单位的相关资质文件、人员上岗证、工人劳动合同等并及时报送项目部备案
(4) 负责本队伍农民工日常管理工作及劳动力变化情况的统计工作,并随时更新《分包人员花名册》。
(5) 配合项目部进行农民工在册人数的统计确认和检查工作。
(6) 负责本队伍农民工考勤的记录及农民工工资结算确认工作,并将农民工签字确认的考勤表、工资表及时上报项目部。
(7) 负责单位工人撤场工作,组织工人办理撤场手续。
(8) 负责解决工人与劳务分包企业发生的内部工资争议。
(9) 负责配合项目部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实施;
二、现场实名制管理措施
1、进场手续办理
(1)分包单位在进场时,项目部首先安排施工分包单位进场见面会。
向项目部提供相应的文件和签订管理协议
①施工资质文件: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委托书、税务登记证、分包交易服务卡、进津备案通知书。
②队长任命书、管理人员名单、各岗位人员上岗证复印件、特种工操作证。
③管理协议:现场管理协议、安全管理协议、施工现场及宿舍安全用电协议、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协议书、治安消防安全协议书。
(2)分包单位工人进场前向项目部上报进场人员数量,项目部以此提前准备生活区住宿床位、实名制IC卡、床头卡等工作。
2、核实进场人员基本信息
施工分包单位人员进场后,应首先向项目部上报进场人员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民族、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工种、户籍地家庭住址、现居住地等情况。
经项目部对新进场人员身份核实后建立身份档案。
无身份证人员不得进入现场施工。
3、实名制系统建立
(1) 施工人员进场后,分包单位第一时间登记花名册信息和工人签订劳动合同。
并及时报项目部备案。
(2) 施工人员进场后,由项目部组织各分包单位各班组进场人员携带身份证分别进行实名制管理系统采集录入。
分包队监督并要求工人在日常住宿中做好生活设施的保护工作。
4、电子考勤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明确分隔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
工地考勤机通道
口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出入信息。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通过考勤机通道,刷脸后进出工地。
各分包单位和项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刷脸考勤记录作为项目部解决劳资纠纷的重要依据。
5、临时出入登记
临时出入人员(来访人员、运送工地材料车辆、临时进出人员)必须在门岗厅做好临时出入登记信息。
6、实名制资料填报备案
施工人员进出场应及时更新花名册,新进场人员及时向项目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每月月底26日到28日向项目部提供人员考勤表、工资发放表、月人员动态表。
提供的资料做到真实有效,项目部核实信息后填报江苏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
三、注意事项
1、各班组工人在进场或退场时,必须及时上报项目部登记备案。
2、各班组施工人员进场后,做好工人进场教育,学习项目部相关管理制度。
施
工人员必须使用刷脸考勤进出工地,严格执行项目部管理制度及门卫人员管理。
不使用刷脸考勤擅自闯入工地或不服从管理人员,一律活除出工地。
并给予所在施工分包单位1000元罚款。
3、各班组施工人员做好日常工人住宿管理工作,保持住宿卫生干净整洁,爱惜使用生活
设施。
4、各班组施工人员未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企业资质文件、人员上岗证、劳务队长
任命书和工人身份证复印件、花名册、考勤表、工资发放表、工人劳务合同等文
件,每缺少一项处罚1000元。
5、各班组施工人员做好工人工资发放工作,避免与工人产生工资纠纷问题。
6、各班组施工人员应严格把控进场工人素质,不符合要求的杜绝使用。
7、各班组施工人员位加强工人培训学习,落实好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做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生活区住宿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