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报业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报业发展

“德国之战败,并不在于军事战略失误,而 是因为英国的宣传炸弹摧毁了它的战斗精 神。”
四、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报刊
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把新闻出版自由纳入基 本法的范畴: “每个德国人在一般的法律范围内,都有权 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 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规定,为德国报业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政党报与纳粹报
这一时期政党报纸有很大影响力,原因在于 一战后各报经营困难,纷纷求助于政党,而 议会政治活跃,也促进各党派竞相占领宣传 阵地 与此同时,希特勒的纳粹报刊也在伺机发展 《人民观察家报》——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的第一份机关报

党报系统的建立
1918年,德国共产党建立,将在革命高潮中 创办的《红旗报》作为机关报 20年代后,建立了以《红旗报》为中心的党 报系统

《社会民主党人报》
创办于1879年9月,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 接参与和支持下创办 坚持无产阶级策略纲领,同俾斯麦政府的反 动政策进行了斗争 经过不懈的斗争,1885年4月议会党团承认 《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合法地位——不是少 数人的私家报纸,而是全党的机关报

后续发展
1890年《非常法》废除后,《社会民主党人 报》自动停刊 1891年,新的中央机关报《前进报》在柏林 出版 社会民主党人的机关刊物《新时代》

具体做法
宣传的重心主要放在防御敌人方面,宣传上 的主动进攻意识比较淡薄 1、向自己的士兵收购英国和法国空投的传单 2、严密封锁边界线,防止那些反战的、攻击 德国的宣传品进入德国本土

这种防御性的宣传效果十分有限: 传单不可能完全收购到手、无法阻止英法等 国通过中立国把宣传品运到德国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1、西方新闻传播事业自由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试题分析:点评约翰·弥尔顿托马斯·杰斐逊约翰·密尔安德鲁·汉密尔顿标准答案:C2、美国廉价报刊初期,受到美国西部广大农民热烈欢迎,农民们“以仅次于《圣经》那样虔诚和兴趣来读他们称之为讲坛”的周报为()。

试题分析:点评《纽约论坛周报》《纽约人》《政治记录报》《帕马尔公报》标准答案:A3、1557年,玛丽女王将出版同业工会改造为(),实现了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强有力的控制。

试题分析:点评星法院皇家出版法庭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司法委员会标准答案:C4、“三社四边协定”的签订者不包括以下哪一通讯社()。

试题分析:点评美联社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法新社标准答案:D5、1881年,()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传播事业的新体系正式确立建成试题分析:点评《新闻法》《独立宣言》《人权法案》《人权宣言》标准答案:A6、英国于何时迎来了廉价报刊大发展的时期()。

试题分析:点评1830年1824年1868年1826年标准答案:C7、美国新闻传播史上的第一个诽谤法是()。

试题分析:点评《煽动叛乱法案》《惩罚犯罪法案》《敌方法案》《外国人法案》标准答案:A8、被马克思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正式机关报”的是()。

试题分析:点评《莱茵报》《新莱茵报》《北极星报》《前进报》标准答案:C9、北美第一张报纸是由英国人本杰明·哈里斯于1690年创办的()。

试题分析:点评《波士顿新闻信札》《国内外公共事件》《波士顿公报》《新英格兰报》标准答案:B10、被称为近代报纸的雏形,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是1615年由()创办的()。

试题分析:点评让·多纳德·隆塞《信使报》泰奥弗拉斯特·勒纳多《公报》莫台斯·里兹赫《新到新闻》艾莫尔《法兰克福新闻》周报标准答案:D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11、“黄色新闻”是一种国际现象,在英国也曾出现“黄色新闻”的泛滥,它的代表人物就是()。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第四节德国新闻传播史一、早期现代报刊1)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Jouranl,周报),被视为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2)1650年书商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1682年,奥·门克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家科学杂志《学术纪事》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1、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除了教会的审查制度之外,从1524年起,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2、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1)1919年在魏玛城通过宪法,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的范围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共和国时期新闻出版自由基本得到了保障,德国的新闻传播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全面发展的机会。

4、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5、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1949年5月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限制公民订阅外国报刊的权利、禁止收听电台和其他广播、制定违禁文学作品的官方名单以及政府根据政治观点分配新闻纸限额、停止提供新闻来加以控制等等,都是宪法所不允许的。

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1、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1)1704年,一位姓福斯的出版商创办了他的的小报,1772年改为日报,即《福斯报》,出版到1934年2)一位姓施本纳的出版商传播《施本纳报》,出版至1874年。

3)民营小报中,有德国姓科塔的出版家族于1798年创办的《总汇报》2、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1)1842-143年在科隆出版的《莱茵政治、工业和商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政治性报纸),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创办并是该报后期实际上的主编,但出版不久便被当局查封。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手抄新闻阶段,自1566年始,标志 性事件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格塞塔手抄小报的 出现; 二、印刷新闻阶段,自1450年德国人谷 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但印刷报刊的普 遍出现是17世纪20年代的事情,早期印 刷机主要用于书籍和宗教小册子印刷;
三、定期出版物阶段,自1609年始,标 志性事件是德意志地区,首先出版的定期刊 物《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四、特许制阶段,从出版制度角度来看,早 期的新闻出版业都是在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下开展,皇家采用特许制制度,只有经过皇 室允许的才能从事新闻出版业;代表事件是 英国于1538年建立出版特许制度;

3、广泛自由中的报业 (1789.7-1792.8) A.《人权宣言》:1789.8.26 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共计17条,核 心精神: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与博爱思想。 第11条基本意思有二:要有言论出版自由;要 为此担负责任,缺一不可。 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 的正式文件,也表明几百年反复较量,资产 阶级终于在意识形态领域战胜封建势力,为 19世纪以来的自由报业打开了思想通道。

第七节、通讯社 一、路透社 二、报联社 三、交换电讯社
第八节、广播电视事业 一、独家垄断时期 1922年11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标志着英国 独家垄断时期的开始。 二、双头垄断时期 独立广播公司的成立 1954年6月30日议会通过《电视法案》 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IBA)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 节目。 1972年议会决定开放商业广播。
பைடு நூலகம்
B.报业 保皇派;《政治及国家报》、《使徒行传 报》、《国王之友》等 非政治性报纸:《巴黎新闻报》《论争及旨 意报》 革命报纸:《普罗旺斯邮报》、《人民之友 报》、《杜歇老爹报》、《法国及布拉班革 命报》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德国文化概论结课小论文摘要德国是欧洲大国,它的许多产品比如电子设备、汽车、工业设计等都领先于世界水平,这得益于德国人的严谨和细致。

但是在新闻事业方面,德国却一直落后于英法等国,这是由于历史上的很多原因导致的。

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定期刊物的国家,但是由于国家长期的分裂、战争和黑暗统治,德国一直到16世纪末都处于落后的地位。

关键词:德国报业通讯社一、封建时期(一)定期刊物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是德国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虽然每周定期发行,但是每次只有一条新闻。

后来相继出现了《法兰克福报》、《新到新闻》等,这些都是世界领先的报刊形式。

1670年至1790年,德语地区先后出现了3494中期刊,已经超过了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地区期刊出版的总和。

(二)封建势力压制虽然德国办报理念超前,但是当时的德意志封建割据、邦国林立,政治上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即便政治混乱,但是统治者依然压制报刊印刷,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言论。

1608年,神圣罗马帝国规定:报纸出版前必须由教会或者地方检察官检查。

18世纪,普鲁士国王为了维护自己的集权统治,只允许官方报纸《柏林特权报》发行,内容也基本是通告法令,其他报刊不允许出版。

1728年,政策有所放松,但是也只是各地方政府创办官报刊载商业新闻和广告。

当时德意志的另一个邦国奥地利也只有一份官报,其他报刊是禁止印刷的。

这一办法在德国延续了上百年,民办刊物无处容身,报业发展缓慢。

二、资本主义时期(一)资产积极革命时期1.资产阶级报刊1789年,德国出现了一份有影响的商业性报刊《总汇报》,但是一直受到政治打压,1810年终于在奥格斯堡立足。

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冲破帝国禁令,大量报道法国大革命消息,显示出自由的精神和民主倾向。

随后拿破仑一路攻陷至德国境内,出现了大批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报刊,如《知识界晨报》《莱茵信使》等。

好景不长,1814年拿破仑溃败,5年后德意志联邦议会制定书包检查令,规定只有《普鲁士国家通报》作为政府机关发言,其余报纸不得评论君王和议会,马克思称其为“精神上的大斋期”。

近代报纸起源于德国原因论文

近代报纸起源于德国原因论文

浅析近代报纸起源于德国的原因摘要:德国是西方新闻事业的摇篮,最早的报纸和期刊就产生于德意志地区。

文章从历史、经济、科技及文化等方面讲述德国新闻业的产生历程,在国情领域探讨德国早期特殊的新闻事业,重点探究国情与新闻事业的关系。

关键词:德国;新闻事业;报业;国情一、引言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既与其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同步,又有着特定的自我发展规律;它既可能像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一样随经济基础改变,也可能因某种特殊历史背景而呈现出与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子系统并不同步的现象。

因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产生在德意志地区,德国便成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起源地。

如果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最早的新闻事业应该产生在资本主义萌芽更成熟的英法等其他西欧国家,那么,究竟是当时的哪些因素促使德国在中世纪晚期引领西方新闻事业的发展呢?这与德国当时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特殊的国情密不可分。

二、德国:近代报纸的发祥地(一)中世纪纸质媒体的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进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语言传播到文字传播,再从印刷传播到电子传播。

纸质媒体在中世纪登上历史舞台后,人类传播就迎来了一个新纪元,特别是报纸这一形式,使人类的思想交流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

新闻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首先是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特别是统治阶级对新闻的需求,对新闻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而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依赖于物质生产和科技文化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

最早的新闻业即报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早的近代报纸产生之前,早已有报纸的雏形存在,也就是如今人们所谓的传单。

它们大多未注明发行地,也没有年份,其原本形式来自手抄信。

这些传单用以公布一些罕见或能吸引公众眼球大事件,如战争战役、政府换届、火灾或凶杀案等。

因古代罗马信息传播活动广泛、社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所以最早的报纸雏形——《每日新闻》,出现在公元前60年的凯撒时代。

十四、十五世纪则在意大利威尼斯盛行手抄新闻,也叫手抄小报,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以及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等,该小报沿街兜售,不定期发行,是现代报刊的雏形。

外国新闻传播史之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之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之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是外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通讯社以其快速、准确和全面的新闻报道,成为大众获取国际新闻的主要渠道。

本文将介绍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其对外国新闻传播的影响。

通讯社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首个通讯社——法国的法新社(France Presse)在1835年成立。

其宗旨是为法国报纸提供海外新闻报道。

此后,随着需求的增长,法新社逐渐扩大了其服务范围,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之一。

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法新社,在国际新闻市场上掘得一席之地。

英国的路透社(Reuters)在1851年成立,以金融新闻为主,并逐渐发展为全球最重要的通讯社之一。

德国的德国新闻社(DPA)、美国的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等通讯社相继成立,形成了通讯社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格局。

通讯社的兴起源于对新闻报道的需求。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报纸出版商和读者对获取及时而准确的国际新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通讯社通过建立分支机构、雇佣记者以及利用电报等新技术手段,能够快速、有效地报道新闻。

这使得报纸出版商不需要再独立派遣记者到各地采访,而是可以依赖通讯社直接获取新闻稿件。

通讯社的报道直接出现在各国报纸上,从而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

通讯社的发展对外国新闻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通讯社提供了国际新闻的广泛覆盖。

由于通讯社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和记者网络,因此他们能够报道范围广泛的新闻事件,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

这为读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闻内容,有助于加强国际交流和理解。

其次,通讯社的快速报道促进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通讯社将新闻通过电报等快速传输技术迅速传送到各个报纸社,使得新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被报道出来。

这为读者提供了及时的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国际形势和事件的发展。

最后,通讯社的世界范围影响力加强了国际新闻的一体化。

欧洲新闻传播史

欧洲新闻传播史
俄罗斯形成民族国家较晚,长期处于一 统的专制制度下,因而它的新闻业史的前期, 是典型的新闻专制史。
一、早期的现代报刊
俄国没有从民间新闻纸转向官方报刊 的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加上西欧早已出 现现代报刊,所以俄国最早的现代报刊是 由沙皇钦命创办的。
二、在沙皇“放宽—收紧”政策中顽强发展 的俄国新闻传播业
21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二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宽新闻出版政策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四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五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22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一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二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二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三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大众报纸兴起报团出现四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新闻传播业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并行发展五法西斯第三帝国的新闻传播业23四19451990年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新闻传播业的不同体制一民主德国的新闻体制民主德国的新闻体制二联邦德国的新闻体制24五德国统一后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格局一报纸二通讯社二通讯社三广播电视台四媒介集团25第五节意大利新闻传播史意大利曾有过辉煌的古代新闻传播史
一、四个地区新闻传播业的历史发展
(一)第一个地区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步早、发展迅速、 对世界影响巨大
(二)第二个地区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平渐进、内向发 展,水平很高但对世界影响不大
(三)第三个地区新闻传播活动萌芽较早,但长期发 展较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四)第四个地区新闻传播活动历史上受专制主义影 响较大,发展不快,经过20世纪90年代政治制度变 革的混乱阶段,现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篇
第十二章 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早期报业的发展
一、定期刊物的出现 1615爱格诺尔弗· 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了《法 兰克福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艾莫尔也被人们称为德国报业之父。 1650出版商蒂莫休· 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了《新 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1670-1790,德语地区先后出版3494种期刊, 超过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出版的期刊的总和。 二、封建势力压制报业发展
第六节 广播电视事业
一、广播电视的开端 德国是广播电视诞生较早的国家之一。广播事 业开始于1923年,电视实验播出始于30年代。 1923.10汉斯布利多在柏林创办了第一座广播 电台 1933希特勒上台后,广播事业被纳入法西斯政 府的统辖范围。设立了全国性的广播机构—德 国广播协会。
第六节 广播电视事业
一、联邦德国的报业 (三)主要报刊 《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并 称原联邦德国“三大报”。 二、民主德国的报业 (一)苏军管制时期的情况 《柏林日报》:1945苏军协助下创办 《晨报》:自由民主党的机关报 《新时代》: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机关报 《论坛报》:工会联合会机关报 《新德意志报》:1946.4.23创办于柏林,党的中央 机关报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二、革命中的无产阶级报刊 1844.6.4德国麻织工业中心西里西亚爆发了反 对工厂主的织工起义,表明了德意志工人阶级 的觉醒和政治上的日渐成熟。 在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浪潮中,马克思和恩格 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奠定了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一)《新莱茵报》1848.6.1科伦,世界上第一 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报刊
第三节 两次大战期间的报业
一、一战前后的报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党报纸占主导地位,但 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以 这类报纸为基础的报业垄断组织纷纷出现。与 英、美等国不同,德国没有一个明显的廉价报 纸时期,其报业发展只是呈现出廉价报纸时期 的某些特征。 二、两次大战期间的报业 (一)魏玛共和时期 (二)纳粹统治时期
目前,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图片报》 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报纸主要有: 《南德意志报》 《法兰克福汇报》 《时代》周报 《世界报》 发行量最大的地方性报纸: 《西德意志汇报》 杂志中:时事政治性《明镜》《明星》画报

第五节 通讯社
一、沃尔夫通讯社 创建于1849年,贝纳德· 沃尔夫 一战后沃尔夫通讯社降格为国内通讯社 二、德国新闻社 盟军占领期间,英、法、美占领区分别出现了 各自的新闻社。1949.9在这三个新闻社的基础 上成立了德意志新闻社(DPA) 德新社是联邦德国最大的通讯社。 1948体育通讯社,是世界上惟一的体育专业通 讯社。 1971德意志电讯社,是联邦德国的第二大通讯 社。
第六节 广播电视事业
(二)私营广播电视系统 从80年代起,逐步开放私营广播电视。 1984又出现了私营的有线电视台。 1987.4签订了新的州际广播协议。 三、民主德国的广播事业 作为国家事业运营的,由部长会议下辖的国家 广播、电视委员会来实施管理。 1945.5.13东柏林的柏林广播电台最早恢复广 播。1950.6.13最早的电视台—柏林电视台首 次试播。1969.10开始播放彩色节目
第四节 二战后的报业
二、民主德国的报业 (二)发展进程 三、两德统一后的报业 1989.11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德国统一的十 点计划 1990.8.31《两德统一条约》签署,10.3民主 德国以五个州和柏林地区的形式加入联邦德国, 德国正式统一。 民主德国的新闻媒介也全面接受了联邦德国的 改造和影响。
二、联邦德国的广播电视业 广播应为独立的事业,不受政府控制;广播应为公益 事业,不能依赖广告生存或受其危害。这就奠定了联 邦德国社会公营的广播电视体制的基础。 (一)公营的广播电视系统 1950.8各州广播电台联合起来成立了德国广播联盟 (ARD) 1967,联邦德国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政府对电视台的干预很少,节目内容和技术问题均由 专家负责。 社会公营广播电视系统在联邦德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一、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报刊 《总汇报》——商业性报纸 《科伦日报》——仅次于《总汇报》大报 《莱茵报》——德国第一家具有广泛影响的资 产阶级反对派报纸,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直 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仍然没有出现一份能够 影响全欧洲的大报。 《法兰克福报和商报》——商业性报纸,国内 有影响的大报。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俾斯麦“铁血”统治时期的官方报纸《国家通 报》,加强了对报刊舆论的控制。 1870年底,德意志终于结束了长达952年的分 裂状态,实现了统一。 俾斯麦公开设立了“收买基金”,被人们讽刺 为“爬虫基金”,被收买的报纸则被称为“爬 虫报纸”。 尽管如此,德国的统一、封建壁垒的消除毕竟 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业革命逐 步兴起,传播技术日趋成熟,德国报业有了一 定的发展。

第四节 二战后的报业
(一)盟军管制时期的情况 《世界报》:英占领当局1946.6在汉堡创办。 1945.7盟军当局开始准许非纳粹德国人申请办 报。 1949.9盟军总部统一宣布,在联邦德国生活的 德国人都无需事先获得批准就有权出版报刊。 联邦德国报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由政党报纸向商业性报纸转变,并逐渐开始 了报业集中、垄断化的过程。 (二)发展、垄断进程
第六节 广播电视事业
四、两德统一后的广播电视事业 民主德国全盘采纳了联邦德国的广播电 视制度。
第四节 二战后的报业
1949.9德境西占区正式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同年10德境东占区建立 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的德国或东德。 1990民主德国并入西德,正式统一。 一、联邦德国的报业 (一)盟军管制时期的情况 《新闻报》:1945.10美占领当局在法兰克福 创办,设有柏林分版,1955.1停刊。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柏林日报》——1871由莫斯创办,德国第一 份廉价报纸。 《柏林地方通讯》——1883年,廉价报纸。 同英、美、法各国的廉价报纸相似,这类报纸 以社会新闻、娱乐材料和广告为主要内容,以 社会下层为发行对象。形式生动活泼,价格低 廉。 1890俾斯麦下台,“反社会党人法”被废除, 报业的主体是党报,其中德国社会民主党拥有 最多的报纸。与此同时,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 也迅速崛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