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 .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3

苏教版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3

首联:凭空落笔 貌离神合 颔联:由虚入实 与上粘连 颈联:远近景物 一片萧条 尾联:自然用典 由人及己


1、背诵全诗 2、诵读全诗,想一想,羊公碑为什么叫“堕 泪碑”?诗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泪下沾襟?
答:因为(1)晋代的羊祜,在镇守荆襄时常到岘山上置 酒歌咏,概叹自己以后“湮没无闻”,无限伤感;( 2) 羊祜勤政为民,颇有政绩,得到当地民众的称赞,人们 为其建庙立碑,想其流风遗韵,“望其碑者,莫不流 涕”,所以晋代的杜预就称其为“堕泪碑”。当诗人概 叹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一平常而残酷的真 理,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道路,至今仍是一介布衣,无所 作为,死后难免会湮没无闻,读着“尚在”的“羊公 碑”,不免悲从中来,“泪沾襟”了。
2. 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 吊古伤今
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问题探讨
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 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 2.颈联中, 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好? 3.“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 了哪些复杂的内容? 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 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5.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 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6.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
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 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 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 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 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 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 比,令人伤感不已。
5.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 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 人仅仅在叙事吗? 明确: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 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小结:
• 一二句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浩瀚 心事。第二联前句承古,后句承今,作者的伤
感情绪来自今日的登临。一联初看突兀,结合
二联又极自然。三联写登山所见,既表现出时
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第四联
写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羊公碑“尚在”,令
人敬仰,其中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无所
精选完整ppt课件
5
与诸子登岘山
[吊古伤今诗]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精选完整ppt课件
6
与诸子登岘山
•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
• 人事有代谢, 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
• •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 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我们又来登临。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
• 我辈复登临。 • 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
• 水落鱼梁浅, 天气寒冷,云梦泽显得格外
• 天寒梦泽深。 深远。
• 羊公碑尚在, •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
• 读罢泪沾襟! 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了衣襟。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品读与探讨】
作者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这种情感的?
首联凭空落笔,似不入题,但却引出了诗人的无 限感慨;
精选完整ppt课件
结了求官的 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 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 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 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 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 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 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 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 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

2.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 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 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明确: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 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 感慨。
3.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 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明确:怀古伤今(吊古伤今) 4.今读其诗,你会有何感想?
提示:感想应从诗人的感想中来。
二、自由朗读、背诵 三、诗句解释:
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 古和今。 2.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由于 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 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 外深远。(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 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 的秋景。) 4.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 衣襟。 (为何作者会流泪?)
【诗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游岘 山而作的诗。“诸子”是“诸君子” 的省略,意思是“几个朋友”,不 可解作“几个儿子”。岘山在襄阳 城外汉水上,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 古迹。我们必须先了解羊祜的故事, 才能了解这首诗。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 据《晋书· 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 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 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 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 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 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 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 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
5.品读“尚”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 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 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 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 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 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 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 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 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 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 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与诸子登岘山ppt2 课件下载

与诸子登岘山ppt2 课件下载

• 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 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 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 都欷歔感慨,不觉下泪。因此, 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 碑。 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 见深远。
四、问题探讨:
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 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
明确:
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 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 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 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
岘山地图上的位置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书 法 欣 赏
一、教学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 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適、岑参 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 派的风格差异。
•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 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 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 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 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 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 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 现有《孟浩然集》。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与诸子登岘山 (共24张PPT)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与诸子登岘山 (共24张PPT)

(3)探究:思考课本第五页“品 读与探讨”中第四题。
空间: 景色:
情感:
空间: 景色:
离堂华筵
室内
别路山川
户外
洛阳古道
遥想
银烛青烟 金樽绮筵
明月高树 长河晓天 时光催人 难舍难分
悠悠古道 悠悠离情 此会何年
情感: 相对无言 离情缠绵
诗人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 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 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自由读诗:找出主旨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一读诗歌,初探诗意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银烛、明月、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离堂、别路、金樽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夜晚→拂晓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室内→室外
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思考: 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 什么感情?
怀古诗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 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 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 含蓄蕴藉。 (5)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诗歌的终极目的都是抒发情感,怀古诗在抒发情感 的趋向性上也表现了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 是寄托个人境遇。二是借古讽今,忧国伤时。三是感慨 人世无常。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离别的诗句:
• • •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选修1高中语文与诸子登岘山1ppt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选修1高中语文与诸子登岘山1ppt

与诸子登岘山
[吊古伤今诗]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与诸子登岘山
• 人事有代谢,•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 • 往来成古今。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 • 江山留胜迹,• 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 • 我辈复登临。 又来登临。 • 水落鱼梁浅,• 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 • 天寒梦泽深。 寒冷,云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 羊公碑尚在,•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 • 读罢泪沾襟! 文字不觉泪水沾湿了衣襟。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生平简介】
•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 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 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 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 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 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 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 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 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 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 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 淡而味终不薄。
——清沈德潜
【品读与探讨】
作者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这种情感的?

江苏省通州区石港中学高考语文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22页PPT

江苏省通州区石港中学高考语文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22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Biblioteka 江苏省通州区石港中学高考语文 与诸子 登岘山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苏教版2017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选读》)《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PPT课件)

苏教版2017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选读》)《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PPT课件)

重点: 诗歌鉴赏之句意理解型要点掌握。 难点: 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诗歌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动人, 以平淡深远见长。
【生平简介】

孟浩然 (689 一 740) ,襄州襄阳 ( 今湖北襄樊 ) 人, 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 " 王孟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 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 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 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 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 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作诗。继 漫游吴越,寻求出仕。四十岁时始入京考进士,不 中,失意而归。张九龄官荆州,引为幕府从事,后 疽发背而卒。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 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 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其“学不攻儒,务掇菁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五言诗天下称其善。”这是第一个替他编定诗集的 人王士源对他的赞美。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杜甫也称赞他:“吾友襄阳孟浩然,新诗句句 尽堪传”(《忆襄阳》)。 由此可见其为人和诗作均甚为当时所推重。他 的山水田园诗很有名,在诗歌方面他与王维齐名, 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
(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 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 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 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 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 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 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 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 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 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萧条、悲凉、邈远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1.作者读完羊公碑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 沾湿衣襟,为何会流泪?
“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 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
• 江山留胜迹,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 • 我辈复登临。们又来登临。
• 水落鱼梁浅,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 • 天寒梦泽深。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 羊公碑尚在,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 • 读罢泪沾襟! 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思考
1.作者登山的原因是什么?
因山上有名胜古迹
2.颈联写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 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
两人的诗都有清淡的特色,但王诗在清 淡中更多些秀丽,而孟诗在清淡中更 多些素雅古朴,语言以平淡质朴胜。
总结:
孟浩然长于五言,《与诸子登 岘山》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 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清淡幽雅的 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 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 “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 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 价“语淡而味终不薄”
3.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 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 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 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 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 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 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 比,令人伤感不已。
4.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 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 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莘州中学 李月振
《过故人庄》
孟浩然诗歌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动人, 以平淡深远见长。
• 孟浩然,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作诗。继
漫游吴越,寻求出仕。四十岁时始入京考进士,不 中,失意而归。张九龄官荆州,引为幕府从事,后 疽发背而卒。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 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 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 其“学不攻儒,务掇菁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五言诗天下称其善。”这是第一个替他编定诗集的 人王士源对他的赞美。 •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 杜甫也称赞他:“吾友襄阳孟浩然,新诗句句 尽堪传”(《忆襄阳》)。
全诗借古抒怀,感情真挚深沉,平淡 中见深远。(孟诗特点)
2. 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 吊古伤今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问题探讨
1.颈联中, 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好?
2.以《山居秋暝》和《与诸子登 岘山》为例说说王维诗和孟浩然 诗的异同
1.比较《山居秋暝》和《与诸 子登岘山》在表达感情的方式 上有何异同
《山居秋暝》先写景,后抒情。
借景抒情。
《与诸子登岘山》先议论后写景
感慨,先虚后实,打破了传统的
“触景生情”的写法。
2.以《山居秋暝》和《与诸子登 岘山》为例说说王维诗和孟浩然 诗的异同
2.“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 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 容?
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 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 屹立在帆首山上,令人敬仰。
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羊祜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 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 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 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 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 感慨。
名家点评
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 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 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 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 确有如此情趣。
(李景白《唐诗鉴赏辞典》)
四读诗歌,比较鉴赏
1.比较《山居秋暝》和《与诸子 登岘山》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 何异同
2.“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 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容?
3.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 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 样的密切关系?
4.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 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 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1.颈联中, 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 好?
“浅”指水,由于“水落”,鱼 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 “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 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 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 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 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 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由此可见其为人和诗作均甚为当时所推重。他 的山水田园诗很有名,在诗歌方面他与王维齐名, 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朗读诗歌,初探诗意
Hale Waihona Puke • 人事有代谢,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 • 往来成古今。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作业
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王维诗和 孟浩然诗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