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描写厌恶战争的古诗名句

合集下载

边塞诗

边塞诗

李益
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 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 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 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 散秩。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 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 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他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从总体说,是中唐诗人 所不可企及的。这些诗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当时边 塞战争的实际,闪烁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 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其它的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比喻、 夸张、渲染、烘托等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请分析这首词中典型的艺术手法。
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 ⑴从内容上来看,二人都写作边塞诗,但高适多以政治 家的眼光分析边塞问题,抨击、揭露战争的残酷和边防 政策的弊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岑参的边塞诗多讴 歌战争的胜利和将士的英勇,还有不少描绘边塞风土人 情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⑵从风格上来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悲壮,但高适以描 写战争的残酷为主调,近乎悲壮苍凉;岑参的诗歌以歌 颂将士勇敢和边地奇异风光为主调,风格雄奇壮丽。 • ⑶从抒情方式来说,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 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 分析。

反战的诗句

反战的诗句

反战的诗句
反战是一种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反战的诗句: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战争导致烽火不断,家书难传,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虽然战争可能会带来胜利和荣誉,但它也会带来无数的痛苦和破坏。

3.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谴责,战争带来的是无数的死亡和痛苦,而这些士兵的家人却还在等待他们的归来。

4.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警惕,战争带来的往往是无数的生命牺牲,即使是一位将领的成功,也是建立在无数士兵的死亡之上的。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1。

反对战争的古代诗词

反对战争的古代诗词

反对战争的古代诗词1.唐朝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是最精彩的一首“反战诗”,含蓄委婉,诗意无限,留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无愧于反战诗的“压卷之作”。

良人在边关征战多年,闺中少妇徒增思念,只能在梦中与爱人团聚,日夜盼望良人早日归来。

她们哪会想到,自己的梦中人早已成为无定河边的枯骨多年矣!无人送信,思念空老。

多么强烈又令人震撼的对比,带给人无限唏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字字皆血泪,令人情何以堪啊!虽然没有明讲,但反战之情无比之深。

2.唐朝曹松的《己亥岁杂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是一首“反战之歌”,战争带给人民的伤害是无法估量和不可想象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写透了血染的功名,透出浓浓的反战情绪。

3.唐朝杜甫的《兵车行》(节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首诗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写的是同一时代的事。

天宝后期,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连年征战给边疆少数民族和中原大众带来沉重灾难,民不聊生,反战之情空前高涨。

此诗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政策的讽刺诗,是一首经典的反战诗。

全诗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战争所带来的痛苦,表达出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4.唐朝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光。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是一首“征怨之歌”,写出连年的边塞战争带给劳苦大众的苦难。

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 有关战争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 有关战争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有关战争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战争的10条经典古诗句,首首惊心动魄。

1.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出自唐·杜甫《北征》。

此写战争之后的惨象。

“寒月”对“白骨”,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且都是白色,都是令人顿生寒意的的景象,由此凄惨肃杀的气氛便充溢于天地之间矣。

2.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中。

出自唐·李频《春日思归》。

音书,报告消息的书信。

干戈,代指武器,此指战争。

此写战乱中亲友之间音书断绝、彼此牵挂担心的忧虑之情。

3.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出自唐·杜甫《新婚别》。

刚刚结婚一天,丈夫便离家出走,婚礼还没有完成,因此名分还没有定结,有怎么去拜见自己的公公婆婆呢?这首诗描写了唐朝战争的残酷,人民被迫去当兵。

4.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出自唐·李白《关山月》。

由来,自古以来。

此言战争的残酷。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走唐·杜甫《春望》。

诗人讲花和鸟都人格化了,花朵因为国事而感伤的流下了眼泪,鸟儿因为人们与家人分别而触目惊心。

6.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出自清·徐珂《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孰若,哪里如、不如。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拯救自己。

此乃鸦片战争期间冯婉贞号召谢庄民众奋起反抗英国侵略者的话。

引申之,这话的涵义是:与其消极等待,不如积极行动。

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出自唐·卢纶《塞下曲六首》其三。

此二句紧承“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两句之后,写出了这样一幅画面:敌军全线溃败,敌帅趁着月黑之夜遁逃之后,我军将士立即列队准备追击,就在一刹那间,大雪便落满了弓刀。

这是运用“超前夸张”修辞法,突出强调战斗前天气的恶劣情状。

虽然没写出战争的结果,甚至也没写出战斗的高潮。

但是,仔细体味一下,便知这句实在是精彩无比。

它是在构拟一种箭在弦上、欲发而未发的意境,将战争的高潮扣人心弦地表现出来,从而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

描写战争悲壮的诗句大全

描写战争悲壮的诗句大全

描写战争悲壮的诗句大全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篇章之一,战火硝烟中哀婉的诗句,更是备受人们关注。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无数关于战争的诗句,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描写战争悲壮的诗句大全。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唐·杜甫《春望》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望》中的一句,描绘的是边疆战争的苦难生活。

烽火连三月,指的是边疆战争的时间长久,家书抵万金,描绘了战争中家人心切思念的情感,以及为了与家人联系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这句诗真切地描绘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军民分离的痛苦。

2.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一句,描绘的是官军戍守边疆的生活场景。

戍鼓断人行,指的是边疆上警钟长鸣,人们不能自由行动,感受到战争的威胁和压力。

边秋一雁声,寂静的秋天只有雁鸣的声音,描绘了孤独而无奈的边疆生活。

这句诗既有豪迈的气概,又有无尽的悲凉,为人们展现了战争的阴冷和残酷。

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杜甫《春夜喜雨》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一句,描绘了战争的恐怖在春雨中降临。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但春天的美景在战争中也变得苍白无力。

春天的飞花烂漫,体现了生命的顽强;而东风御柳斜,则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常,使其更加显得悲壮。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宋·白居易《长恨歌》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中的一句。

它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伤害和毁灭的愿景,但又饱含了对人类文明和自然美好的无限向往和忠诚,描绘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悲壮情怀。

5.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军万马出石头。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烽火和军威。

九重城阙烟尘生,体现出战争中的城市破败和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千军万马出石头,描绘了战争中的英勇和战斗力的巨大。

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古诗句

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古诗句

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古诗句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看看那战场上的烽火持续数月,一封家书是多么珍贵啊!就好像在那动荡时期,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是那样的急切,难道不是吗?想想如今我们能安静地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例子:我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提到古代战争带来的破坏,大家纷纷感叹现在和平的美好。

2.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哎呀,那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竟然还是闺中女子梦中思念的人啊!战争多残酷,和平多重要啊!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例子:在看古装剧时,看到这一幕的剧情,大家都沉默了,心里都在痛惜那些因战争逝去的生命。

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沙场上醉卧也别笑啊,自古以来征战能有几人活着回来呢?这不正说明了战争的惨烈和对人们的伤害吗?例子:几个朋友聊天时说到这句话,都长叹战争的可怕,和平的难得。

4.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经过无数次战斗死去了,壮士历经多年才归来。

这战争让多少人牺牲啊,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和平呢?例子:老师给学生讲这个诗句时,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对战争的残酷感到震惊。

5.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别再谈论封侯的事啦,一个将领功成名就是靠那无数的白骨堆积起来的呀!想想都觉得悲凉,和平多么重要哇!例子:历史爱好者们聚在一起探讨时,有人说起这句诗,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6.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各个国家都在征战,那烽火遍布山冈。

这是多么可怕的景象,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明白和平的价值吗?例子:在历史博物馆里,看到相关介绍,人们纷纷摇头,为战争的破坏力而感慨。

7.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堆积的尸体让草木都散发着腥味,流血让河流原野都变成了红色。

想想这是多么触目惊心啊,难道我们不应该拼命守护和平吗?例子:在阅读战争相关的书籍时,看到这句诗,读者的心被紧紧揪住,更坚定了和平的信念。

观点结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伤痛和破坏,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战争,努力维护和平,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成长。

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全《扬州慢》拓展练习

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全《扬州慢》拓展练习

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全《扬州慢》拓展练习本诗核心手法:对比反衬,用典,虚实结合【练1·训练理由】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是写项羽的,主要运用了用典的手法,与《扬州慢》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用典手法的艺术效果。

1. 阅读姜夔的《扬州慢》和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元】萨都剌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①荒,画眉人②远,燕子楼③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注】①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

②画眉人:西汉张敞替妻子画眉,喻夫妻感情好。

③燕子楼:唐张愔爱妾关盼盼在张愔去世后独居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

【小题1】1. 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徐州”即彭城,“淮左名都”即“扬州”,两首词首句皆扣题而起,具有同样的效果。

B. 萨词上阕“想”以下几句刻画了项羽由盛到衰的转变;姜词上阕“自”以下几句描绘了金兵入侵后扬州的衰败。

C. “画眉人远,燕子楼空”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暗示历史风流终为陈迹。

D. 萨词中“人生百年如寄”表明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姜词以疑问句结尾,移情入景,传达出回味不尽的伤感。

【小题2】1. 萨词中写到的“禾黍”和姜词序中写到的“黍离”是同一典故,出自《诗经》“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请根据词的内容,分析这一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

[知识点]咏史怀古[答案]【小题1】C【小题2】萨词中写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而今昔日繁盛的汉家陵阙也是秋风瑟瑟,禾黍满眼,表达了对英雄盛世不在、历史沧桑变幻的慨叹。

姜词中写曾经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满眼尽是青青荠麦,而这一切皆因朝廷抵抗不力,金兵入侵所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如今扬州城凋残破败的痛心,对发动掠夺战争的金兵及南宋王朝投降政策有所谴责。

讽刺战争的诗句

讽刺战争的诗句

关于讽刺战争的诗句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4、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5、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北朝民歌《木兰诗》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戴复古《淮村兵后》8、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10、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1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1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1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16、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阅读:描写厌恶战争的古诗名句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省北部。

诗句中说丈夫早就战死在无定河边,化成一堆白骨,而他的妻子还完全不知情,仍在梦中思念着他。

诗句以“河边骨”对“梦里人”,一个令人恐怖,一个富有诗意,两相村托,益发显其悲,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战争的憎恶。

2.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唐于濆《赛下曲》催征的军鼓还没有全部敲响,乌鸦和老鹰便彼此庆贺开了。

这是因为战鼓响,战斗将起,将士将会流血伤亡,这使乌鸦、老鹰有了食源,故而它们相贺。

这两句诗巧妙地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3.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

----唐李嘉祐《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黄云,指浮于空中的沙尘。

前句写白骨随水流漂走的景象,表现的是一场战争结束后场面的触目惊心;后句写黄云压城的景象,表现的是一场战争又将开始的逼人的压抑感。

“白骨”对“黄云",黄白相对,天地相映,由此传达出一种凄凉充溢天地之间的意蕴。

“河水去“”对“郡城低",则是以暂时的平静预示更残酷的战争即将发生。

通过描写战场的惨象进而直观地反映战争的残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