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诊不合理用药及分析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目录摘要 (1)1资料与方法 (2)2结果 (2)2.1合格处方数与不合格处方数及构成比 (2)2.2不合格处方类型及构成比 (2)3讨论 (4)3.1不规范处方 (4)3.2用药不适宜处方 (5)3.3超常处方 (7)4总结 (7)参考文献 (8)致谢 (8)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0月门诊处方共1000张,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所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达187处,主要表现在处方不规范、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联合用药不适宜等。
结论:该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门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规范。
【关键词】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To analyze the outpatient irrational drug useStudent:fujingxianSupervisor:wuxirenDongguan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523808【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utpatientirrational drug use i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or improvement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 total of 10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randomly sampled in the hospital in Oct. 2012.The unreasonable drug us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Results: Among all the prescriptions that has been sampled, there were 187 irrational drug uses. Mainly in not standard prescription, improper choice of drugs, irrational 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against with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Guiding Principles and irrational drug combination etc. Conclusion:The outpatient drug use in the hospital was unreasonable phenomenon and outpatient service doctor rational drug use level to be regulated.【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rrational drug use; Analysis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日,我们院儿科门诊出现了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经过分析
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处方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用药
一些处方中,药品的种类非常多,且用量很大,存在着过度用药的问题。
例如,某些
处方中同时出现多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抗药性。
同时,过度用药还会增加儿童肝肾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用药不合理
有些处方中,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合理。
例如,将抗生素作为治疗感冒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忽略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处方中,将含
有阿司匹林的药品用于儿童治疗发热,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三、剂量错误
在一些处方中,药品的剂量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品的疗效降低或出现副作用。
例如,某些处方中给予儿童过高的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在儿童身体中积累过多,引起严重的不良
反应。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与我们医师在开处方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药物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指南,在接诊患
者时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以确保开出的处方准确、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
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追踪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正确的
治疗。
门诊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

门诊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审查门诊处方,分析不合理各类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7月门诊处方5539张,进行回顾性审核,对其中不合理处方重点分析。
结果不合理处方335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6.05%。
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尚有问题存在;提高处方质量及加强审核处方仍是必要的。
【关键词】门诊处方用药分析不合理处方A Drug Use Analysis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of Outpatient Clinic in Our HospitalXU Lin, YANG Yaofang, JIN Hui(Shanghai 5th People’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a review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analyzing all kinds of irrational situations,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Randomly select 5539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our hospital in range of April to July 2010, retrospectively examine and analyze focus on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Results: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of 335, accountingfor 6.05% of the prescription spot checks. Conclusions: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ational,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riptions and strengthen prescription examination is still necessary.【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 Analysis of drug us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处方是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某一患者开具的医疗文书,并作为患者用药的凭证,处方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对策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对策【摘要】目的:对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西药房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使用的3000张处方药单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进行干预的1500张药单作为对照组,进行干预的1500张药单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
结果:研究组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有用药方式、用药计量、联合用药等方面,根据不合理用药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加快患者康复,节省医疗资源和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药方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虽然新型药物的不断问世能更好地治疗一些疾病,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随之增加,造成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1]。
所以在开药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安全,经济和科学有效,这样才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为进一步提高西药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本文对门诊西药房用药处方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性资料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门诊西药房的3000张处方药单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进行干预的有1500张,进行干预的有1500张。
对照组男性患者850例,女性患者65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700例,女性患者800例。
一般数据无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西药房管理制度进行常规性开具处方药。
研究组根据对不合理现象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具体如下:①需在医生和药师的共同指导下用药,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例如,窄谱抗生素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先将窄谱抗生素列为重点使用药物。
另外,当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时,应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及杀菌机理,以发挥协同增效作用,降低药物毒性。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引言儿科门诊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处理涉及儿童健康的各种疾病和问题。
在一些医院的儿科门诊中,存在着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深入分析和研究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声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分析1. 医生处方行为不规范一些医生在儿科门诊处方时存在用药不合理的行为。
有些医生处方时缺乏系统的诊断,盲目开具处方,甚至存在着一定的药品滥用行为。
这些医生往往对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了解不够,选用药量大、频率高、疗程长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风险加大。
2. 患者用药不规范部分家长在孩子患病时,私自购买药物给孩子服用,忽视医生的治疗建议,造成用药不规范。
有的家长听信广告或邻居朋友的建议,盲目使用药物,导致儿童用药超量、伤肾伤肝。
3. 药品供应链不规范儿科用药不合理的原因还在于一些药品供应链不规范。
有些医生在处方时受到药品销售商的影响,给予药品推销,而非根据病情选择。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了用药不合理的现象。
二、用药不合理的影响用药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一方面,长期用药不合理容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病程。
用药不合理还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用药不规范还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些不良的用药行为容易导致患者家长对医生的不信任,影响医院声誉。
三、解决措施针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应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强化医生用药监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生用药合理使用的考核制度,严格监督医生开具处方行为。
对于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合理使用水平。
2. 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医院应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提升患者对用药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对家长的用药指导和宣传,提醒家长不要盲目使用药物。
社区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社区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由于临床用药可选择品种不断增多、社区门诊医生在药理知识方面的缺陷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违反了安全、有效、经济的综合用药目标。
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其中,用药品种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特别在基层医院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
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
由此可见,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社区门诊;不合理用药;对策1社区门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1.1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1.1.1抗生素使用不当正确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
在社区门诊中多数医生只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生素,或忽视药物动力学特征,随意缩短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次数,致使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或是药物剂量增大,这样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再有就是受到医药代表的引导,选用抗生素时更多考虑经济利益;使用静滴抗生素多为每日一次給药,而绝大多数抗生素的半衰期小于12h,1次/天的静滴给药,超过12h时间内,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对于细菌的杀灭不是连续有效的,细菌却容易产生耐药。
只有少数药物除外,如阿奇霉素半衰期约41h,1次/天就可达到疗效,2次/天则可产生蓄积中毒。
1.1.2联合用药或配伍不当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不合理现象有:青霉素与罗红霉素合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合用等。
抗病毒药与抗菌药物合用,是否全是细菌、病毒混合感染不清楚,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相似,为了“双保险”而预防用药,反而可能引起耐药性或菌群失调等。
静脉滴注青霉素类等β-内酰胺抗生素宜用生理盐水(pH值4.7-7.0),而在pH值<4.5的5%或10%的葡萄糖中易被催化分解。
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研究

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研究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药越来越广泛,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痛。
然而,在实际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门诊药房作为药物发放的重要环节,其不合理用药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对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及原因1. 处方药物剂量不当处方药物剂量不当是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剂量过大和剂量过小。
剂量过大的原因可能是医生对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不足,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引起不良反应;剂量过小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
2. 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配伍禁忌是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充分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物配伍不当。
这种现象可能引起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3. 用药适应症不符用药适应症不符主要是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甚至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4. 药物滥用和过度治疗药物滥用和过度治疗是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忽视了患者的实际情况。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患者药物依赖性增强、药物不良反应增多,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医生进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生的药物合理使用意识,使其充分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确保开具处方时的药物选择、剂量控制和配伍搭配的科学性。
2. 完善药师制度药师是药房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关键环节,医院应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
药师在药品发放过程中,应严格审查处方,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及时干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医院应建立健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在医学界,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用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儿科门诊中,不合理的处方常常会引起孩子及其家长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将就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
一、药物配伍不合理在我院儿科门诊,很多医生在开处方时经常会遇到药物配伍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有些医生会同时开多种抗生素类药物给患者,导致药物之间互相作用,加重孩子的肝脏和肾脏负担,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药物过敏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确定药物的剂量。
但是,在我院儿科门诊中,有许多医生并没有按照临床指南或标准用药安排合理的用药剂量。
例如,有些医生在给孩子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没有准确地估计剂量和用药时间,从而导致孩子药物过量,加重了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药物选择不当在儿科门诊中,药物选择不当也是常见的问题。
例如,有些医生在治疗流感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时,错误地选择了口服抗菌药物作为治疗手段。
这种做法不仅会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还会增加孩子的不必要的药物负荷。
四、病情评估不恰当在儿科门诊中,医生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孩子的病情,从而为其开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但是,在我院儿科门诊中,有些医生并没有对孩子的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就草率地给孩子配药。
这种做法不仅会加重孩子的药物负担,还会导致孩子的病情反复,影响治疗效果。
五、忽视药物副作用六、处方审核不严格在我院儿科门诊中,处方审核也是很关键的环节。
如果医生没有对孩子的处方进行全面的审核,就会导致不合理的用药安排。
例如,有些医生在开出需要用到滴眼剂的处方时,没有注意到孩子已经有眼药水过敏的问题,从而导致孩子的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我院儿科门诊存在许多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这种情况会给孩子及其家长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损失。
对此,我们的医生应该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配伍、药量、药物选择和副作用,充分评估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门诊不合理用药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04T09:40:47.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王宏丽[导读] 据报道,不合理用药使全球1/3患者死亡,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者近20万人,临床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占病例数的12%~32%[1]。
王宏丽
(辽宁鞍山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鞍山 114001)
【关键词】门诊处方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95-02 药物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药物治疗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治病救人,用之不当,轻者损害健康,重者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据报道,不合理用药使全球1/3患者死亡,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者近20万人,临床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占病例数的
12%~32%[1]。
因此,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已成为药物治疗的当务之急。
现将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10月份门诊处方200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医药书籍、公开的文献,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
2 结果
2000张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6.1%。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794张,使用率为39.7%,不合理用药处方78张,占3.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5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71.9%,用法用量不合理9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1.5%,不合理配伍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7.7%,不适当的合并用药
3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8%,联合用药产生拮抗作用、毒副作用3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8%,选用药物不当1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3%。
3 不合理用药分析
3.1 滥用或盲目应用抗生素(1)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这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普通感冒在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下用药。
抗生素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反而增加肝、肾负担。
(2)无指征的预防应用。
包括未合并感染的预防用药和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
不符合《抗生素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应用”的原则。
盲目预防用药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和不良反应。
3.2 不恰当的联用 (1)速效杀菌药物与速效抑菌药联用。
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是速效抑菌剂,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
头孢菌素类属β-内酰胺类,为繁殖期杀菌剂,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粘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失,细胞液泄出而死亡,对繁殖期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速效抑菌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减弱β-内酰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二者合用使后者难以充分发挥其繁殖期杀菌作用而出现拮抗。
(2)药物联合毒副作用增加。
卡托普利+螺内酯,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减少醛固酮的生成,增高血清钾。
螺内酯为利尿药,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受体与醛固酮竞争,抑制钠泵,使钠、钾交换减少,钾的排泄减少。
两药合用时血清钾明显升高而导致钾中毒[2]。
据报道,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2%,20种以上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3]。
说明门诊医生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及种类。
3.3 用法用量不合理 β-内酰胺抗生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不符合该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首先,该类药物半衰期(T1/2)很短。
其次,该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杀菌效力与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成正比。
因此,应将每日量分成2~3次给药,以确保用药疗效。
3.4 选用药物不当 (1)癫痫患者选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含有氟离子,脂溶性强,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部位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而诱发癫痫。
因此,有癫痫病史者应慎用此类药物[4]。
(2)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对儿童骨骼、神经有一定影响,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均具有软骨毒素,能够损坏属于发育阶段儿童的关节软骨,使儿童骨骼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仅影响儿童长高,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
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上,对于年龄上的划分没有完全明确,大体上以18岁为界,但处于这种药学界上的模糊概念上,我认为在18岁左右应尽量避免使用。
3.5 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硝苯地平+葡萄糖酸钙,硝苯地平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它通过与钙通道外侧的二氢吡啶受体结合而减少通道开放数,从而钙内流减少而发挥其药理作用,与钙剂合用,属于药理作用拮抗的不合理联用。
4 讨论?
4.1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1)合理用药工作在医院还没摆到重要的位置,对这些工作尚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抓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2)医生的药学知识和治疗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经验性和习惯性用药比较普遍,对一些新药的药理、药效了解不深;(3)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学习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信息系统不健全。
使医生对药物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它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及时交流,造成不合理用药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
4.2?改变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对策(1)加强宣传学习,搞好专业培训。
加大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和人员培训的力度,定期举办合理用药相关方面的学习班;(2)编印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知识专刊,交流和报道各种临床药学的信息,同时整理出属于自己医院的处方集;(3)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盲目滥用。
总之,通过对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约占不合理处方数71.9%,说明门诊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
找出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供依据。
不合理用药带来了药品浪费,不良反应的增加,药源性疾病尤其是耐药菌株不断产生。
这不仅引起医学专家的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要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医生要注意用药的合理性,药师要严把处方审核关,从而促进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田丽娟,于培明.我国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中国药房, 2005,16(16):1204-1206.
[2]张芳,徐建军.引起不良理化变化的药物相互作用(二).中国临床医生,2001,29(4):59.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
[4]吴笑春.药源性疾病诊治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