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词义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

第五章词义1.词和词汇的区别何在词汇包括哪两个部分1)词: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符号,用它可以对现实现象进行分类、定名,因此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2)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

3)词汇主要包括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个部分。

2.什么是基本词基本词包括哪些类型1)基本词汇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就是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相当稳固,很少发生变化,可以说是一种语言在长期(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使用过程中的积淀。

2)基本词包括以下类型:表示自然现象和常见事物的词;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表示人体器官的词;表示方位和时令的词;表示数目的词;表示常见动作行为的词;表示常见性状的词;3.基本词有哪些特点怎样认识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1)基本词的特点为:全民性、稳定性和能产性(即构词能力强)。

全民性: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

稳定性: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服务。

稳固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对词汇提出的基本要求。

有构词能力: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2)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普遍性,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选择那些使用面广的词,具有运用上的普遍性的词作为构词要素,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基本词作为很多词语的构词要素,涉及面很广,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4.什么是一般词汇一般词汇包括哪些类型1)一般词汇:词汇里基本词汇以外的词语构成一般词汇。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

语言学纲要自测题1第五章词义一、名词解释1、词汇2、同义词3、反义词4、多义词二、填空题1、语言的词汇有一个核心,这就是____。

2、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它的主要特点是____: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3、掌握一种语言的词,核心的问题是要把词的____和词的____联系起来。

4、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____,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____,简称____。

5、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____。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6、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____。

7、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____、____和____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8、一个词的意义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____,一个词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____。

9、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____,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10、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作____。

11、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某个词的意义,是这个词的____。

12、词义完全相同的词,又叫____。

13、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____或____的结果。

14、____的各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15、词义包含理性意义和____两方面。

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16、反义词的意义所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____的方面。

17、词义所概括的现实现象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同义是____关系,反义是____关系。

18、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____为前提,反义词在修辞上有____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第五讲:《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词义2

第五讲:《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词义2

词义派生的途径是引申,可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 方式。
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例如:
习:本义指鸟反复地飞,派生义指反复多次的行 为。
包袱:本义指用布包起来的包裹,派生指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兵器,派生义泛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
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快乐地方,派生义指幸福、美好 的生活环境。
第五讲 语义和语用
主讲人:周孟战
思考题:
一、阅读第五章的目录,谈谈各节之间 的逻辑联系,并想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答案;并 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概念划出来。
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内容提要:本章教授词汇的构成、词汇意义、词义的一般特点,义素 和义场分析,词义的派生发展,单义词与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词语的搭配,词义的运用与环境的关系。
(2)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性具有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的指称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 明显的界限。
为什么词义具有模糊性呢?
原因在于:一方面现实现象是复杂的而且往往是连续的, 用语言单位“词”对这种现实现象的切分也只能是大致的, 不可能做到丁是丁,卯是卯。
霍克斯说:“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一个连续体,没有固定的不 可改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按照它自身的特殊结构 去划分时间和空间。”
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 例如:
铁窗:本义是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 红领巾:本义指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员。 英语pen:本义指羽毛,派生义指笔。 英语china:本义指瓷器,派生义指中国。
2、同义词
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请同学们不要商量,各自确定一下:从哪个 人开始称得上“胖”,又从哪个从开始称得 上“瘦”.

词汇与词义

词汇与词义

语义的内容和性质
一、语义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意义的含义很多 的含义很多。 1、意义:日常生活中,意义的含义很多。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意义是各种各样的符号所标记的内容。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意义是各种各样的符号所标记的内容。 从语言学角度看,具体语言的特定符号标记的内容。 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具体语言的特定符号标记的内容。 语言符号包括静态的备用单位和动态的组合单位两大部分,其所 语言符号包括静态的备用单位和动态的组合单位两大部分, 静态的备用单位 两大部分 表达的内容都属于语义→ 表达的内容都属于语义→语义的复杂性 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3、词义: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词义就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 词义就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它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固定 下来的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和 下来的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和对现 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 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E、外来词:受外语影响产生的词 外来词: 音译词:咖啡、沙发、坦克、模特、扑克(形体汉化) 音译词:咖啡、沙发、坦克、模特、扑克(形体汉化) 音译兼意译:芭蕾舞、啤酒、沙丁鱼、吉普车(意义汉化) 音译兼意译:芭蕾舞、啤酒、沙丁鱼、吉普车(意义汉化) 半音译半意译:马克思主义、冰淇淋、浪漫主义(形体汉化) 半音译半意译:马克思主义、冰淇淋、浪漫主义(形体汉化) 意译:超市、摇滚乐、智商、热狗、话筒(汉化) 意译:超市、摇滚乐、智商、热狗、话筒(汉化) 借形:(日语)干部、艺术、场合、观念→ 借形:(日语)干部、艺术、场合、观念→严格来说不是借词 :(日语 照搬→省略形式:WTO、ID、OK、IP、WC、MP3、 照搬→省略形式:WTO、ID、OK、IP、WC、MP3、CT 本民族借词:西域借词→葡萄、苜蓿、石榴;蒙古→ 本民族借词:西域借词→葡萄、苜蓿、石榴;蒙古→站(jam); jam); 印度→ 印度→僧。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基本词和一般词基本词: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特点:1. 全民常用;2. 稳固性;3. 构词能力强。

(有些基本词没有构词能力,如: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的、地、得、吗、啊等。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一般词:词汇系统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

附加色彩:除理性意义之外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理性意义比较稳固,附加色彩容易变化。

“天堂、地狱、神、鬼”之类的词虽然是主观臆造的,但其形成仍然具有现实基础。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任何词都是在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

词义概括性的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一般性: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特点。

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的反映。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难以切割,人们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

”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第五章词义选择练习参考译文

第五章词义选择练习参考译文
【译文】我们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
8. I’ll not abuse your hospitality.
【译文】我不会辜负你的热情厚谊。
课堂互动2: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词性和词义搭配(参考译文)
9. I long for you terribly. The moment we say good-bye and I close the door, my torment begins.
【译文】但是,如果公众的不满情绪继续上升,或者似乎 将要上升, 政客们可能就会得出结论,认为必须采取 行动,而且这种行动通常以改革为名。
课堂互动5: 翻译句子, 注意具体词义抽象化和抽象词义 具体化(参考译文)
9.A mixture of fear of the unknown and fear of disenchantment was tormenting her.
【译文】外语会大大帮助我们开阔思想境界。
9) What he says goes.
【译文】他说了算数。
10) He made a promise and then went back on it.
【译文】他许下了诺言,但没有践行。
课堂互动4: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词义的近似、深化、 升华(参考译文)
【译文】运动不但能强心、健肺、壮骨、筋肌,而且还 能健脑。
2. We shall never see his match.
【译文】他那样的人恐怕不会有第二个了。
课堂互动2: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词性和词义搭配(参考译文)
3. The vote was 35 to 25, a margin of 10.
【译文】一种对陌生人的恐惧和唯恐美好想象破灭的 混合感情折磨着她。

第五章-词义资料讲解

第五章-词义资料讲解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二 词的词汇意义
词义
意义
pingguo
符号
代表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词的意义分为两类 语法意义: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 词汇意义:概念意义、感情色彩、主体
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 意义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词的概念意义(理性意义)
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 果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1. 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 和概括反映
2. 对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 同的
3. 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 合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词的概念意义 反映了各种客观物质现象 主观心理现象或主观的观念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1. 感情色彩 对于同样的客观事物、现象 或关系,人们会有不同的反映。在反映 时加上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便形成了词 义的感情色彩。
三 词义的概括性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 词和词汇 词: 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什么是固定词组
固定词组是词与词的固定组合。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固定词组的主要成员
固定词组可以分为两大类:专名和熟语
专名 是指用复杂词组形式表达的事物名称。 如国名、地名、书名、机构名、人名。
来源: 固有词: 天、地、人、水 外来词: 佛、观音、菩萨、罗汉、塔 葡萄、狮子 沙发、的士、迪斯克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外来词是指从外族语言中吸收进入本民族语言
中的词,又叫借词。
例如汉语从英语中借来的
科学技术类:基因、克隆、B超、厄尔尼诺 思想文化类:托福、GRE 政治经济类:欧佩克、WTO 生活娱乐类:巴士、桑拿浴、的士、KTV 饮食穿着类:麦当劳、可口可乐、雪碧、比基尼 艺术体育类:保龄球、呼啦圈、奥运会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

“言内意外”是指:有的时候,特殊的、 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辞一一穷尽 地表达出来,因而在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 一些空白,由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 去补充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婉转的告诫、 含蓄的言词、辛辣的讽刺等,都属于“言 内意外”的现象。 但在法令章程等语体中,是不能使用“言 内意外”的手法的,因为法令章程应当避 免留下意思上的空白,使执行者不折不扣 地贯彻执行。
如“把校徽别在胸前。”和“别了,康 桥!”两个句子中的“别”就属于同音词, 因为前一个“别”的意义是“用别针把东 西固定在纸或布等物体上”,后一个“别” 的意义是“再见”,两个意义之间没有任 何联系,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词,只不过 读音和写法都一样而已。
二、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 相同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称为等义词,意义基 本相同的称为近义词。 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来词的结果 。 如 “知道”和“晓得”,“话筒”和“麦克风”。 等义词由于意义完全相等,只会增加人们的记忆 负担。因此,有些等义词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细 微的差别,如“医生”和“大夫”,前者已经多 用于书面语,后者则常见于口语;有些随着人们 使用习惯的统一,其中一个就逐渐消失了 。 如 “水泥”和“士敏土”,后者就没有人再使用了。
2.多义词。单义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表 达的需要,慢慢就会变成多义词。多义词的 多种意义中,我们把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 的意义叫做本义,如“兵”,我们可以查到 它最早的意义是“兵器”;由本义逐渐衍生 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如“兵”由原来 “兵器”的意义逐渐转变为“拿兵器打仗的 人”。
另外,在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中,有一种是人们在一 听到这个词首先就想到的也是最常用的意义,我们
三、“言内意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词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一、词汇的定义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词语的总和。

词汇不论指什么样的范围,总是个表示集合体的名称,绝不能用来表示个别的词。

词汇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是最敏感、最容易变化的。

二、词义
(一)词义的定义
语言的意义非常复杂,总的说可以分为两类。

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作语法意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产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词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词义形成的基础。

(二)词义的构成
1.理性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也叫词的物质意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反映后所形成的意义。

这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2.词的附加色彩
词的附加色彩包括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

表情色彩就是说话者对所谈论对象的评价和态度,有褒有贬有中立。

语体色彩是语言使用受言语环境制约而产生的。

在语言体系的同义手段中,有的适用于书卷语体,有的适用于艺术语体,有的适用于谈话语体,有的适用于科学语体等等。

联想色彩是从词汇意义的联想而产生的。

三、词义的基本特征
(一)概括性
(二)模糊性
When the last of my fellow-passengers had gone, I put down my paper, stretched my arms and my legs, stood up and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on the calm summer night through which I was journeying, nothing the pale reminiscence of day that still lingered in the northern sky.
A .G .Gardiner: A Fellow-Traveller
当我的最后一个旅伴下车后,我放下报纸,伸伸手脚,站起来眺望旅途窗外那沉寂的夏季的,注视着那白日的暗淡余晖仍都留在北方的天空。

(三)全民性
四、词义成分分析
(一)义素分析的定义
1.义素的定义
词义的义素分析就是直接从语词的意义下手,把语词的意义分解为若干个意义元素,从而寻找出语词意义结构单位的描写单位。

2.怎样进行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就是把语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写语义的相互关系。

“父亲”:[+男性+直系亲属+长辈]
“母亲”:[+女性+直系亲属+长辈]
“儿子”:[+男性+直系亲属+晚辈]
:[+男性+旁系亲属+长辈]
分析一组词的语义成分,可以采取列语义成分矩阵的方式。

用竖标表示语义单位,横标表示语义成分,两标相交点用+—表示。

汉语中表示各种长辈亲属关系的语义矩阵:
[男性][旁系][长辈][父方][父方兄弟][母方兄弟][兄长]叔叔+-+++-
伯伯+-++++
姑夫+-++—
舅父+-+-+
姨父+-+-—
语义成分,一般采用二元对立,所以可用+—标示。

但有时二元对立用不上,只好改用别的标示方式。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在分析英语中7个表示人的肢体活动的词的语义时,列了下面的语义成分矩阵:
3.义素分析的主要作用
义素分析使语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化,摆脱了传统语义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词义。

(2)通过语义分析可以更好地辨析同义词或反义词
(3)使释义形式化。

4.语义成分分析的局限和问题
(二)语义场
语义场是具有共同义素的语义组成的一个“场”。

语义场有层次。

一个语义场的下面可以分出“子场”。

同在一个层次下的词叫做下义词,下义词上面的就是上义词,上义词支配下义词,它们之间就是上下义关系,如:
Liv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ant animal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bush flowers tree shrub tiger wolf sheep dog
不同语言中同一语义场的成员构成及其关系是不相同的。

有可能某种语言中的某个词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还有可能出现多对一的情况,即某种语言中的一个词相当于另一种语言的多个词义的集合。

翻译的时候,要做到义素对等。

在一个语义场中,每增加一个词,这个词中所包含的语义就要重新调整。

第二节词义的聚合
词语按词义的不同特点聚合成类,形成不同和聚合,主要有多义聚合、同义聚合、反义聚合等等。

一、多义聚合
多义聚合的词成为多义词。

多义词指一个词包含几个相互联系的意义。

一个词产生时大多是单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义可以获得另外的意义,所以一词多义是语言历史的积累,是不同时代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集体创造。

从词义的起源和应用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若干意义可以分为本义、派生义。

本义指词最初的意思,派生义指在本义基础上通过引申或比喻等方式派生出来的意义。

本义虽然是词的最初意义,但是发展过程中,本义渐渐不为人使用,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倒成了人们最常用的意义。

二、同义聚合
同义聚合的词称为同义词。

同义词是一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前者称为
等义词,后者称为近义词。

等义词:
自行车——单车——脚踏车马达——发动机
星期——礼拜离别——别离
青霉素——盘尼西林维他命——维生素
autumn------fall tap------faucet(水龙头)elevator------lift tin------can
sweets------candy sofa------couch
语言中真正的或绝对的同义词是很少的,同义词在某些方面,如方言、文体风格、感情色彩、搭配限制方面总是有所不同。

语体色彩不同:
正式一般口语/随便gentleman man chap
pass away die pop off
感情色彩不同:
politician(贬,含有指为个人利益或其所属的政党利益不惜一切的意思)statesman(褒,其人精明能干善于处理国政)
搭配上受到一定限制:
large room
big eye
三、反义聚合
反义聚合的词称为反义词,反义词指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
生→死动→静有→无
alive→dead married→single male→female
大-小快—慢长—短老—幼
big-small quick—slow long—short old--young
第三节词义的组合
一、词义的组合条件
词义的组合是靠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

词语的搭配不是任意的,受到语法、语义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一)词语搭配符合语法规律
(二)词语搭配在语义上的选择限制
语义组合是否合理除了语法的标准和语义标准的逻辑之外,有时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习惯的标准是在特定的语言中约定俗成的,有时甚至违反上面两个标准。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组合关系
词语在句子中会发生两种不同性质的组合关系:一种是语法关系,一种是语义关系。

主谓,动宾,偏正等等是语法关系,施事,受事,工具,特征等等是语义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在词语组合中发生的,分析句子时应该区分这两种关系。

“看书”(受事)
“住客人”(施事)
“写书”(结果)
“去北京”(处所)
“坐汽车”(存在物)
“搽脸”(被附着物)
“搽粉”(附着物)
区分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有助于语言研究。

“台上坐着主席团”
“今天开会”
“他写信”
“AB
A没B
A是不是B
AB不B”,
“他、台上、今天”都具有汉语主谓关系的形式特征,都是语法上的主语。

只是三者在语义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处所,一个是时间。

分别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既看到语法关系又看到语义关系,原来纠缠不清的问题变得明朗清晰,这种分析方法已得到语法学界多数学者的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