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黔西南
我的家乡美丽的黔西南PPT课件

过去的黔西南
过去的黔西南 虽然是一个比 较平穷的小城 市,人们的生 活水平一般, 但随着时代的 进步,大家积 极像更美好的 城市发展
高速发展的黔西南
在黔西南州,“旅游+农业”已经成为新型休闲产 业。“兴仁县利用山地优势种植有机葡萄,吸引游 客到园区亲自摘果,顺带发展了农家乐。”贺登祥 说,“现在黔西南州的每个乡镇都有这样的旅游农 业点,旅游思维的应用不仅优化了种植结构,还让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我的家乡这是我们地方你是不是也有点想吃上一口1981年9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黔西南少数民族黔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
我的家乡美丽的黔西南
我的家乡美丽的黔西南
• 著名景点,兴义马岭河 峡谷、兴义万峰林、万 峰湖、贞丰双乳峰等
• 兴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 候
• 所属地区 • 中国西南贵州省
双乳峰景区位 于贵州省贞丰 市区境内,是 喀斯特的峰林 绝品,是鬼斧 神工的自然造 化,酷似女性 的乳房。这里 的布依族群众 一直把它当作 “大地母亲料,配以当地甘冽 泉水,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精酿而成。贵州醇酒 具有酒体清澈透亮,味醇绵甘爽,浓香馥郁,酒度 低而不淡,加水加冰色味不变的特点。是优质实惠, 风格独特的豪饮佳品。“贵州醇”以其独特的风格 一经投放市场,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贵州醇的研 制成功,被称为中国白酒酿造史上的一场革命,开 创了白酒优质低度的先河。“贵州醇”等被评为 “贵州省名牌产品”。
正视优势,满怀自信的黔西南成功夺得举办2016年国 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机会。这让贺登祥萌发 了新的思路:“想要留住游客,不如向‘好玩’倾 斜。”根据策划,黔西南州要在着力发展山地旅游的 同时,建成国际山地玩都,让每个县市都拥有“玩点”
黔西南州十大景点

黔西南州十大景点分别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双乳峰、万峰湖、花海河谷、泥凼石林、三江口、水上石林景区、镇远古街和龙河国家湿地公园。
以下是对这些景点的简要介绍:* 马岭河峡谷:这是黔西南州最为知名的景点之一,它是一个融雄、奇、险、秀为一体的自然峡谷。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峭壁和河流,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 万峰林:这是黔西南州另一个著名的景点,它是一个由成千上万座山峰组成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下奇观”。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壮丽的峰林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双乳峰:黔西南州以“双乳峰”而闻名,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该州的一个标志性景点。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双乳峰的独特形状和周围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 万峰湖:这是一个美丽的湖泊,也是黔西南州的一个著名景点。
万峰湖湖面辽阔,景色秀美,是一个非常适合休闲和旅游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乘船游览湖面,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花海河谷:这是一个以花海和河流为主题的景点,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和休闲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花海和清澈的河流,感受到大自然的浪漫和美丽。
* 泥凼石林:这是一个以石林为主题的景点,石林形态各异,非常壮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 三江口:这是一个以三江交汇为主题的景点,是一个非常适合观景和休闲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三江交汇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 水上石林景区:这是一个以石林和水上活动为主题的景区,是一个非常适合家庭旅游和休闲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参加水上活动,如划船、钓鱼等,也可以欣赏到石林的独特形状和景色。
* 镇远古街:这是黔西南州历史悠久的古街之一,是一个非常适合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店铺和文化遗址,感受到当地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
* 龙河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一个以河流湿地为主题的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休闲和户外活动的地方。
黔西南州基本介绍

黔西南州基本介绍一、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坐落在云贵高原南端的山区地带。
经度103°→109°,纬度24°→29°,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黔西南州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峦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气候较为湿润。
二、人文历史黔西南州是贵州省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州境内有苗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这里的人们守望相助,世世代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项目。
农业是该州的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柑橘、油茶等经济作物为主。
此外,该州还发展了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形成了农牧结合、多元化经济格局。
旅游业也是黔西南州的重要产业之一,州内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旅游资源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为主。
州内有众多的山水风光,如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
这些景点以其原始、独特的风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而苗族文化、侗族水文化等民族文化也成为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具有疗养、养生等多重功能。
五、教育与文化教育和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黔西南州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州内有一些高等教育学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州内还保护和传承着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六、交通与通讯黔西南州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和通讯条件。
州内有完善的公路网络,连接了各个城市和乡村。
除此之外,还有铁路和航空交通,方便人们出行。
通信网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州内有电信、移动和联通等手机运营商覆盖。
七、未来发展展望黔西南州将继续加大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1. 基本概况贵州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的西南部,是该省的一个州级行政区。
黔西南州总面积约为4.3万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市、区),人口约为360万人。
黔西南州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动物和矿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给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 文化遗产黔西南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这里有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群体,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传统服饰、宗教和节日等。
苗族文化是黔西南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苗族是土著民族,传统的苗族服饰十分鲜艳独特,苗族的舞蹈和歌曲也非常有特色。
黔西南州的苗族村寨是游客们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去处。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见证了黔西南州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3. 自然景观黔西南州地处山区,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这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高达77.8米,宽达101米。
水流如银河般从悬崖上垂下,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众多的山峰、溪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如赤水河、兴义市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这些地方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旅游和户外运动的绝佳场所。
4. 旅游资源开发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得到了积极开发和推广。
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了许多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使得游客可以更加便利地游览黔西南州的美景。
黔西南州已经成为贵州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总结贵州黔西南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黔西南

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黔西南黔西南坐拥众多奇山异水、古风民俗,有“喀斯特王国”、“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夜郎国”等美称,整个境内称得是“天然画廊”。
难得的是,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尽可怡然天地之间。
地理概况: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结合部,是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气候宜人,有“小春城”之称。
自然景观:★★★★★黔西南境内山水皆秀,被列为三叠纪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 徐霞客盛赞这里的自然景观为“天作奇画,大地一绝”;中科院的地理专家评价为“一有黄果之壮,二有三峡之险,三有黄龙之奇,四有九寨之美,五有桂林之秀。
”地裂奇观———马岭河峡谷被誉为“天沟地缝百瀑谷”、“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
峡谷长约75公里,最深达280米。
峡谷以地缝嶂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为显著特点,集“雄、奇、险、幽、壮、秀、美”为一体。
峡谷景观中最为奇特的当数钙化壁瀑布群,近百条瀑布沿这钙化崖凌空而降,飞珠溅玉,奇特壮观。
游览峡谷的高潮当是在地缝里和瀑布下漂流。
如果说马岭河大峡谷是一条画廊的话,那么,在这条画廊中进行漂流,则是一种既赏心悦目,又能体验惊险神奇的经历。
西南奇胜———万峰林兴义万峰林位于马岭河峡谷中下游东西两岸,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
东峰林粗犷雄奇,西峰林挺拔秀丽。
漫步在峰林中,迎四面清风,观八方美景,沐百花奇香,听万鸟鸣唱,真如置身于仙山奇境中。
万峰集秀印一湖———万峰湖湖水面积160平方公里,湖上有千余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可谓“千岛湖”。
特别是当地人称为“海市蜃楼”、“万峰集秀”的红椿马鞍营内湖。
人文景观:★★★黔西南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这里居住有布依族,苗族等33个民族,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古夜郎国遗址:位于兴义青山镇,这里曾发掘铜鼓山遗址,出土石器、骨器等众多文物以及秦汉时期村落遗址。
由此引发出古夜郎国在此地的考古猜想。
黔西南概况

一、概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于1956年8月8日。
首府设在都匀市。
简称黔南州。
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东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地区毗连,西与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相邻,北和西北是遵义地区和贵阳市;地处东经106度12分至108度18分,北纬25度4分至27度29分之间。
全州总面积为26197平方公里。
占全省面积的14.87%。
二、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黔南州处于我国二级阶地云贵高原斜坡过渡带,平均海拔1000米。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向南坡降陡峻。
北部与黔中高原相毗邻,南与广西丘陵接壤。
境内山里有山,山外有山,峰峦迭嶂,山系连绵,背斜成山,向斜成川。
1> 地质概况黔南属凹陷沉祈断带,北邻黔中隆起,东接江南古陆,南与南华广西相通。
地质构造主要由南北向(经向)隔槽式和东西向窿祈构造交汇,联合融为一体,交有次级新华夏祈断带构造形迹叠加改造,经强烈的燕山期造山运动后构成今日的格局。
经向构造从东到西有雷公山复式向斜,三都复式向斜,白崖——江肘复式背斜,贵定——平里河复式向斜,公里——雅水复式背斜,贵阳——惠水向斜。
长顺背斜。
这组经向祈皱长约150公里背斜,平缓而宽广,多为箱状祈皱,背斜宽30——40公里。
向斜则比较狭窄而紧凑,宽公5——10公里,常有走向断层伴生。
轴部地层均为三叠纪碳酸盐岩石。
背斜轴部由板溪群,震旦、寒武、奥陶。
志留、泥盆纪地层组成。
轴部常有铅、锌、汞锑、砷等低温热液矿产产出,翼部地层陡立时,有倒转,有含煤矿地层产出,水源丰富,河谷发育。
纬向构造形迹不太明显。
自北向南有老坟嘴——白崖——翁昭黔中窿祈带;重安江+乌当凹祈带。
它横跨经向构造从中时隐时现,但地貌特征明显,地下水位,当北向南依次向下跌落。
黔南是一个沉积岩的王国。
震旦、寒武、奥陶。
志留、泥盆、二叠、三叠各时代地层发育完好,化石门类繁多,不少典型剖面是研究沉积岩相不可多得之地,。
除泥盆系、石炭系有部份碎屑岩(砂页岩)外,30%均为晚溶碳酸盐岩石,故岩溶特别发育,地貌千姿百态,甚这壮观。
贵州黔西南的苗族风情如何

贵州黔西南的苗族风情如何在贵州这片多彩的土地上,黔西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而生活在黔西南的苗族同胞,以其浓郁的风情,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在黔西南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着千年的文化与传统。
走进黔西南的苗族村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独具特色的建筑。
苗族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大自然完美融合。
吊脚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是居住之所;下层则用于存放杂物或饲养家禽家畜。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和尊重。
苗族的服饰更是绚丽多彩,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
苗族女子的服装以刺绣和银饰为主要特色,其刺绣工艺精湛,图案精美,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从花鸟鱼虫到神话传说,每一个图案都诉说着苗族的历史和故事。
而苗族男子的服饰则相对简洁,但也不失独特的风格,常常在头巾和腰带等细节处展现出精致的工艺。
在饮食方面,黔西南的苗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
酸汤鱼是苗族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以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酸味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苗族的糯米饭也是别具一格,糯米的香甜与各种佐料的搭配恰到好处,给人带来味蕾的享受。
每逢节日或重要的场合,苗族人民还会制作各种特色的糕点和美食,共同分享喜悦。
苗族的节日众多,其中最为盛大的要数苗年。
苗年通常在农历十月举行,这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祭祀祖先、感恩自然的重要时刻。
在苗年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同时,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斗牛比赛、芦笙演奏等活动,整个村寨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苗族的歌舞艺术也是别具一格。
芦笙舞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舞者手持芦笙,边吹边跳,动作优美,节奏明快。
歌声则悠扬婉转,歌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苗族的歌舞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他们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婚姻习俗方面,苗族有着严格的传统和独特的仪式。
黔西南州工作情况汇报

黔西南州工作情况汇报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
州下辖8个县,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8.95万人,其中苗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作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州份,黔西南州在经济、科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汇报一下黔西南州的工作情况。
一、经济发展(一)农业黔西南州地势复杂,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和丘陵地带。
农业是黔西南州最基础的产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烤烟、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
通过引进优质种苗、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黔西南州农业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2019年,黔西南州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9.8亿斤,烤烟产量达到了9.6亿斤,茶叶产量达到了6.5亿斤,农业产值突破了100亿元,对黔西南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工业黔西南州的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并发展了煤炭、有色金属、建材等产业。
2019年,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了26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9%。
全州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7家,其中煤炭、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产值较大。
同时,黔西南州还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推动工业产能不断提升,为全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三)建设2019年,黔西南州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全州完成公路总里程达到3.2万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为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同时,黔西南州还加快了城市建设,新增市政公用设施、环境治理等项目,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
(四)贸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黔西南州的贸易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2019年,全州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8亿元,其中出口额为3.5亿元,进口额为3.3亿元。
黔西南州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周边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贸易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西南
黔西南位于中国贵州西南部,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云南省。
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市。
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1990年人口253.34万,少数民族101.83万。
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民族。
1982年撤兴义地区,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处贵州高原南部。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年均温14.0~19.0℃,年降水量1100~1500毫米。
北盘江、马别河纵贯州境。
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为贵州主要林区之一。
矿产资源有煤、金、锑、铝、铁、汞、磷、冰洲石、大理石、石膏、火硝、水晶、石英砂等几十种。
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水稻、玉米、油菜籽、豆类、棉花、甘蔗、油桐、烟草、茶叶、柑橘等。
有采矿、制糖、建材、陶瓷等工业。
滇黔公路过境。
有花江铁索桥、石膏品洞、三家寨清真寺、中正公园、普安三胜景、铜鼓山文化遗址、白沙古群道遗址、飞水岩五叠瀑布、招堤风景、笃山乡暗河溶洞群等名胜古迹。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
日建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公里。
全州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共130个乡镇(含4个街道办事处)、2122个村。
州内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5个民族,2006年末人口3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黔西南州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历史以来就是三省通衢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州府所在地距贵阳、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黔西南州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南昆铁路和324、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关兴公路横贯州境,兴义机场、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经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黔西南州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
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红水河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建成的天生桥一、二级电站、鲁布格电站、平班电站和正在建设的光照、董箐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00多万千瓦,每年向广东送电120多亿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通道和枢纽;已探明矿产40多种,其中煤炭、黄金最具开发价值,煤炭远景储量196亿吨以上,是贵州省重要的煤化工、重化工基地;黄金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全州县县有黄金,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黔西南州有神奇的旅游资源。
黔西南州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组合良好,是中国西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
有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国家级水利风景旅游名胜区贞丰三岔河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黔西南州有众多的生物资源。
境内树种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019万亩,森林覆盖率40.44%。
珍稀树种有银杏、鹅掌楸、桫椤、贵州苏铁等20余种。
药用植物有天麻、杜仲、三七等1000种以上,是贵州重要的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
黔西南州有厚重的历史文化。
有“贵州龙”化石群、“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和抗战公路遗迹“晴隆二十四道拐”、何应钦先生故居等历史文化。
[编辑本段]民族文化
黔西南州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
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
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西南州有优美的人居环境。
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气候宜
人,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在香港举办的“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中位居第15位,是中国最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胜地之一。
黔西南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8%;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2.1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为“十五”计划的176.0%。
2006年,全州生产总值14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11亿元,比上年增长27.8%;粮食总产量106.2万吨。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7个县。
即兴义、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安龙、册亨、望谟8个县、市。
黔西南州面积16805平方千米,人口303万人(2004年)。
兴义市面积2911平方千米,人口73万。
邮政编码562400。
市人民政府驻黄草坝街道。
兴仁县面积1785平方千米,人口46万。
邮政编码5623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普安县面积1429平方千米,人口29万。
邮政编码561500。
县人民政府驻盘水镇。
晴隆县面积1327平方千米,人口27万。
邮政编码561400。
县人民政府驻莲城镇。
贞丰县面积1512平方千米,人口35万。
邮政编码562200。
县人民政府驻珉谷镇。
望谟县面积3006平方千米,人口28万。
邮政编码552300。
县人民政府驻复兴镇。
册亨县面积2597平方千米,人口22万。
邮政编码552200。
县人民政府驻者楼镇。
安龙县面积2238平方千米,人口43万。
邮政编码552400。
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50年设兴仁专区,专署驻兴仁县。
辖兴仁、晴隆(驻莲城镇)、关岭(驻关索岭)、贞丰、望谟(驻复兴镇)、册亨(驻者楼镇)、安龙、兴义(驻黄草坝)、盘县(驻普安)、普安(驻盘水镇)等10县。
1952年兴仁专署迁驻兴义县,改称兴义专
区。
辖10县。
1956年原属安顺专区的郎岱县划归兴义专区。
后撤销兴义专区,将关岭、晴隆、兴仁、兴义、普安、盘县、郎岱7县划归安顺专区;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65年复设兴义专区,专署驻兴义县。
将安顺专区所属兴义、兴仁、盘县、普安(驻盘水镇)、晴隆(驻莲城镇)5县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入兴义专区。
同年11月设盘县特区。
兴义专区辖9县、1特区。
1966年2月1日望谟县改设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驻复兴镇);册亨县改设册亨布依族自治县(驻者楼镇);同年2月3日贞丰县改设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月7日安龙县改设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兴义专区辖5县、4自治县、1特区。
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
将盘县并入盘县特区,划归六盘水地区。
兴义地区辖4县、4自治县。
(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1981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兴
义地区,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以原兴义地区的行政区域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域。
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县。
撤销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恢复贞丰县。
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恢复望谟县。
撤销册亨布依族自治县,恢复册亨县。
撤销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恢复安龙县。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正式成立。
1987年,撤销兴义县,设立兴义市(县级)。
以原兴义县的行政区域为兴义市的行政区域。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黔西南布依苗自治州总人口2864920人。
其中:兴义市719605人、兴仁县425091人、普安县259881人、晴隆县258031人、贞丰县314785人、望谟县273113人、册亨县215030人、安龙县399384人。
2003年,黔西南州共有129个乡、镇(80个镇、49个乡),110个居委会、2081个村委会。
年末总人口305.94万人。
2004年,黔西南州共有4个街道、76个镇、46个乡、3个民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