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试卷库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史习题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习题参考答案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基本上均持“崇儒”的价值取向,原因何在?答: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自西汉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起,独领风骚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基本均持“崇儒”的价值取向,其原因是:(1)因为儒家的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了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2)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积极入世,能够随时代需要而不断改变面貌,(3)儒家“君权神授”的观念为统治阶级披上合理外衣,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2、试述科举制度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答: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结束于清末,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积极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将选士与育士结合起来,客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树立了读书尚文的社会风气。

(2)科举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为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建立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比以往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这对隋唐以后及当下的考试制度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科举考试重视考生的学识和才干,而不是出身和门第,容许平民子弟参加,考生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对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消极影响:(1)科举制只重科举而忽略学校教育,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科举考试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2)科举制度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以及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迫使人们死记硬背,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编号121)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编号121)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编号121)1.[单选题]( )写的《雄辩术原理》是第一本专以教育为题材的古代西方的系统著作。

A、西塞罗A)昆体良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答案:B解析:2.[单选题]朱熹的教育宗旨是( )。

A)先人为主,及时早教B)注重行为训练C)存天理,灭人欲D)化性起伪答案:C解析:3.[单选题]孟子是( )儒家思孟学派的杰出代表,被尊称为“亚圣”。

A)战国中期B)春秋时期C)战争时期D)春秋晚期答案:A解析:4.[单选题]“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是 _______ 的名言。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第斯多惠D)加尔文答案:C解析:5.[单选题]科举制废除于( )。

A)唐朝B)清朝C)隋朝D)宋朝答案:B6.[单选题]日本在1872年颁布( ),成为现代教育的开端。

A)《学校令》B)《大学令》C)《学制令》D)《教育敕语》答案:C解析:7.[单选题]()提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典范-“大丈夫”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答案:B解析:8.[单选题]颜元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目标是 _______ 。

A)真才实学之士B)实德实才之士C)真学真才之士D)实学实才之士答案:B解析:9.[单选题]王充认为( )是指“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

A)儒生B)通人C)文人D)鸿儒答案:C解析:10.[单选题]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_______ 不是孔子的经验。

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存的寡欲D)立志有恒答案:C解析:D)蔡元培答案:D解析:12.[单选题]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是继承了 _______ 的思想。

A)佛教B)儒家C)道家D)朱子读书法答案:B解析:13.[单选题]()是《礼记》中的一篇A)《大学》B)《中庸》C)《学记》D)《少仪》答案:A解析:14.[单选题]学校是一种()教育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A)公益的B)社会性的C)专门的D)功利性的答案:C解析:15.[单选题]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 )。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裴斯塔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部符合科学。但他从改革脱离实际、呆读死记的旧教学的强烈愿望出发,在长期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教育教学新方法,对促进教育教学心理学化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简答题
1、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14、卢梭提出了培养的教育目的。
15、蒙台梭利初级教学法包括筋肉练习、感官教育、知识教育、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
1、"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
2、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
3、《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
4、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5、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中外教育史考试

中外教育史考试

1[判断题]战国时期的诸多学派在教育方面颇有造诣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诸家。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2[判断题]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总管教育事业。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3[判断题]墨家的主动,创造,实践,量力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4[判断题]抗战时期学校西迁虽是被迫的,客观上却也加强了内地和边疆的教育。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5[判断题]《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6[判断题]5.我国视学制度源远流长,《礼记》中即有天子视学之记载,说明我国从很早就有了视学制度之设。

A对B错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7[判断题]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8[判断题]起源于夏代的六艺教育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9[判断题]荀况教育理论的基础是绝对的“性恶论”。

A对B错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10[判断题]秦代推行的“吏师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11[判断题]孔子把人性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

A对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12[判断题]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三种。

A对B错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13[判断题]西周不论国学或是乡学,不论小学或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14[判断题]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吏师制度。

A对B错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15[判断题]西周的国学分成大学和小学。

中外教育史试题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试题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6分)1.六艺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的“六艺”教育,经历夏、商时期的发展,完备于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2.孔子:我国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成就在两个方面:创办儒家私学和修订六经,奠定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3.鸿都门学:东汉灵帝时期(178年)创办的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教学内容为辞赋、小说、文学、字画等文学艺术,招生对象不论出身,学成即可封官拜爵。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

4.《国防教育法》:1958年9月颁布,是美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力提出的教育改革措施,内容包括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教学,强调天才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5.凯洛夫:其《教育学》是较早的用马列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学的书,对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的影响颇大。

强调只有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不到知识的,学校教育的最大任务之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认识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过程。

6.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把培养道德与传授文化知识看作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反对无教育的教学,认为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德行;反对无教学的教育,认为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借助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则无从实施道德教育。

二、简答题(3×10分)1简析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贡献。

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突破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垄断局面,世俗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适应人的多方面能力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广泛,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的同时,增加了自然科学等实用内容;主张教学应该注重儿童兴趣、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倡直观教学、实物教学等新方法;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自由、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编号111)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编号111)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梁启超在( )里主张教育必须培养新国民,即教育必须以新民为培养目的。

A、《学校总论》A)《原墙》B)《饮冰室合集》C)《论幼学》答案:A解析:2.[单选题]梁启超在( )里明确指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主张。

A)《论幼学》B)《论女学》C)《学校总论》D)《论师范》答案:A解析:3.[单选题]( )提出了“知行合一”。

A)陆九渊B)王延湘C)朱熹D)王守仁答案:D解析:4.[单选题]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西周国学的 _______ 。

A)教育方法B)辅助内容C)主要内容D)主要形式答案:C解析:5.[单选题]《教育独立议》是哪年谁发表的?( )A)19922年B)1992年C)1922年D)1992年6.[单选题]()书院,提倡自由讲风,主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A)应天府书院B)石鼓书院C)东林书院D)茅山书院答案:C解析:7.[单选题]西周的教育特点是A)贵族私教B)学在官府C)广开学路D)劝以官禄答案:B解析:8.[单选题]商朝的“痒”是以 为号召,进而实施教化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

A)习礼B)好学C)养老D)文武兼备答案:C解析:9.[单选题]( )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

A)荀子B)孔子C)老子D)孟子答案:D解析:10.[单选题]“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 )。

A)龚自珍B)魏源C)梁启超D)林则徐答案:C11.[单选题]学校是一种( )教育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公益的B)社会性的C)专门的D)功利性的答案:C解析:12.[单选题]王充认为 _______ 是“能精通思著文连结篇者”。

A)儒生B)通人C)文人D)鸿儒答案:D解析:13.[单选题]在人性论问题上,( )调和了“性善论”和“性恶论”。

A)荀子B)孟子C)朱熹D)董仲舒答案:D解析:14.[单选题]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是 _______ 。

成人教育《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D)A、孝B、礼C、忠D、仁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B)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C)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A)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A)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C)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法国C.尼德兰D.意大利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B)学院。

A.民族B.赠地C.商贸D.社区9.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B)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B)。

A.联合B.系统C.运用D.明了11、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A)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12、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C)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13、“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C)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14、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A)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5、《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A)A、杨贤江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16、《论演说家的培养》是(C)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谟B.斯图谟C.昆体良D.夸美纽斯17、(B)国实行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

A.法B.英C.美D.俄18、乌申斯基是(C)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A.英B.法C.俄D.美19、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C)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教育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 A. 商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答案:B2. 西方现代教育体系的奠基人是谁?-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康德答案:C3. 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中,强调了哪一点?- A. 因材施教- B. 学而时习之- C. 温故而知新- D. 所有选项答案:D4.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重心是什么?- A. 宗教教育- B. 人文主义教育- C. 科学教育- D. 军事教育答案:B5. 现代教育制度中,义务教育的起源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答案:C#### 二、填空题6. 公元前1046年,周公制定的《周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育制度,其中规定了“______”的教育原则。

答案:礼、乐、射、御、书、数7.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柏拉图8. 孔子的弟子______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该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答案:子思9.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______和______承担。

答案:教会修道院10. 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______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念。

答案:约翰·杜威####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答案:-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 它强调以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

- 考试内容包括经学、诗词、策论等,注重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

- 对社会流动和知识分子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重视人文主义,强调古典文化的复兴。

- 教育内容开始从宗教教育转向世俗教育,重视自然科学和艺术。

- 提倡批判精神和个人主义,鼓励探索和创新。

13. 阐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育史》试题 1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七、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中外教育史》试题 2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六、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
《中外教育史》试题 3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共
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中外教育史》试题 4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中外教育史》试题 5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中外教育史》试题 6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2
分,共24分)
琼州学院08级小学教育语文专业
《中外教育史》试题(B)(2)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六、论述题(第1小题13分,第2小题12分,共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