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平时和周末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公司的加班管理制度

篇一:按照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员工每天工作不能超过 8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40 个小时,并且必须每周至少歇息一天。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40 小时。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企业在上述规定之外安排员工工作,就属于加班,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 150%,周末是 200%,法定节假日是 300%。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歇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员工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加班费,必须由员工提供加班事实证据,但是员工指明证据掌握在企业手里,必须由企业提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篇二:加班管理是员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容易令劳资双方产生矛盾的一个环节。
今年 7 月,普华永道公司因为加班制度的不合理,爆发了一场长达两周的“罢工”事件,令业界震动。
加班有时会成为员工和企业的一场博弈:企业胆怯员工磨洋工,把 8 小时之内应该完成的工作拖到加班来完成;员工也胆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无偿占用自己的加班劳动,借故不支付加班工资。
下面这个例子,兴许能较为典型地反映出双方的这种心态:某创造型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决定严格控制加班,出台了一项规定,要求需要加班的员工,必须在加班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 6 点前,把经过直属领导批准的加班申请交到公司人事部,由人事部负责人在上面签收时间,包括日期和钟点。
加班时间不足应该怎么计算工资

加班时间不足应该怎么计算工资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并不得以调休、补休替代.在休息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调休或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加班还有相应的加班费的,如果公司没有支付相应的加班费的,员工可以对其进行诉讼,而且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员工的加班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
加班时间不足该应该怎么计算呢?下面就让的小编为您解答。
一、加班时间不足怎么算1、员工工资平时工资按照正常上班工资计算,正常工作日加班按照正常小时工资的1.5倍计算,周末加班按照正常上班小时工资的2倍计算,节假日加班按照正常上班小时工资的3倍计算.2、依据《劳动法》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周末加班工资是几倍

周末加班工资是几倍周末加班工资是平时的几倍1、周末加班工资为2倍工资。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由于周末属于休息日加班,因此,加班工资按200%计算。
加班工资以什么作为计算的基数加班费计算基数:工资数额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时,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以职工实际工资额作为计算基数;职工的当月工资与当月奖金发放日期不一致,合计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以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其他。
加班的时薪是平时的几倍根据现行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企业安排员工在工作日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加班话,应该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倍支付加班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国家加班费计算方法是什么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国家加班费计算方法是什么法定节假日加班日工资的算法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300%;法定休息日加班工资的算法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200%;法定节假日加班小时工资的算法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8小时)×300%。
我们发现劳动者有些时候是在平时下班之后加班,但也有那种在周末或者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情况。
而根据我国法律中的规定,在不同时间段加班的,用人单位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加班费。
这就会涉及到加班费的计算问题,那么国家加班费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详细内容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加班费怎么计算《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即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1、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2、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3、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二、国家加班费计算方法是什么加班费是用加班时间乘以每单位工资标准(即加班天数乘以日工资标准,或者加班小时数乘以小时工资标准),再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乘以相应的倍数。
但从《劳动法》第四十四条里,我们只能知道加班加点相对于正常工资的“倍数”,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分别按照工资的150%、200%和300%支付加班工资,而没有每单位工资标准(即日工资标准或小时工资标准)的规定。
这也是有些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少发劳动者加班费的根源所在。
周末加班超过8小时怎么算加班费

周末加班超过8小时怎么算加班费加班费,是加班职工应该获得的报酬,国家规定职工工作超出8个小时就是加班的了,那加班费是怎么算的?周末加班有加班费吧?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周末加班的加班费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周末加班的加班费计算1、根据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所以周六加班,加班工资按200%计算。
2、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执行:法定公休日加班工资=日工资×200%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按原规定,月平均工作天数和日工资折算都按20.92天计算,而上个月国家部通知明确,月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月)=20.83天、月,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新办法区分了月工作日和月计薪天数,月工作日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加班,而月计薪天数则作为折算加班费的标准。
周末加班费支付标准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1、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
加班费的六种计算方式

加班费的六种计算方式
加班费是指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的工作时间内,员工可以获得的一种特殊津贴。
针对不同的加班时间和加班方式,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加班费的六种计算方式:
1.按小时计算
这种计算方式最为常见,也最为简单,直接根据员工加班的小时数来计算加班费。
一般情况下,小时加班费是基本工资的1.5倍或2倍。
2.按天计算
当员工连续加班超过8小时后,一般就按照每天的加班工作时间来计算加班费。
按天计算的加班费一般是员工日工资的1.5倍。
3.定额加班费
定额加班费是指员工实际加班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计算加班费用。
这种计算方式通常是在各种行业和工种中使用的。
4.按月计算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员工,可能需要按月计算加班费。
按月计算的加班费是员工月薪的1/22或1/26。
5.按任务计算
对于某些加班任务比较特殊或是紧急情况下的员工,可能需要按照任务完成情况来计算加班费。
这种计算方式一般是由公司来决定。
6.不计加班费
在某些行业中,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薪职位的员工来说,加班可能是常态化的,他们的工资里可能包括了加班费。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加班费的计算了。
总之,在进行加班费计算时,不同的企业和行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加班费计算方式,从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公式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公式
加班费是指根据劳动者实际加班工时,按照一定比例向劳动者支付的报酬。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加班费计算方法及公式。
在中国,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按照工时计算和按照工资计算。
1.按照工时计算:
加班费=加班工时×每小时工资×加班系数
其中,加班系数为1.5,表示加班工资的倍数。
举例说明:
公司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月工资为8000元,每小时工资为8000/(22天×8小时)≈45.45元。
若该员工每月加班20个小时,则加班费为20小时×45.45元×1.5≈1363.64元。
2.按照工资计算:
加班费=加班工时×每小时工资
不同于按照工时计算,按照工资计算的加班费没有加班系数。
举例说明:
公司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月工资为8000元,每小时工资为8000/(22天×8小时)≈45.45元。
若该员工每月加班20个小时,则加班费为20小时×45.45元≈909.1元。
需要注意的是,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有时会根据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进行调整。
另外,加班费的支付时间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是与工资一起结算并支付给员工。
节假日加班工资规定

节假日加班工资规定劳动法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即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日工资基数的150%,休息日是日工资基数的200%,国家法定休假日的日工资基数的300%。
日工资基数。
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以一个月薪为2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工资基数就是:2500÷21.75=114.9元。
春节加班工资算法。
下面我们来算一下春节加班工资。
春节7天假其实由两部分组成,即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春节七天假期中,初一到初三是国家法定假日,初四到初七是休息日。
春节国家法定假日加班工资。
2023年春节假期,法定假日为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共计3天。
在这三天工作,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3。
如果月工资为2500元,法定假日加班工资就是:2500÷21.75×300%×3=1034.5元。
春节休息日加班工资。
2023年春节假期,休息日为农历正月初四至初七共计4天。
在这四天工作,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4。
如果月工资为2500元,他的休息日加班工资就是:2500÷21.75×200%×4=952.4元。
春节加班工资总数。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春节加班工资等于春节国家法定假日加班工资和休息日加班工资之和。
如果月工资为2500元,春节加班工资=1034.5+952.4=1986.9元。
五一假期加班工资。
下面,我们在算一下五一假期加班工资。
五一假期中一日为法定节假日,二日、三日2天为休息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法平时和周末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劳动法平时和周末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二)休息日加班: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200%的
工资
(三)法定节日加班: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
放假的`节日由原来的7天改为10天,即: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
(4)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也就是说,以上日期就是法定休假日,如果在以上日期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支付加班费,
即加班费不低于300%的工资。
(四)计件工资时的加班加点: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
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
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
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
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
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
(五)综合计算工时的加点:依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0年
3月17日颁发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
通知》:“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
天和167.4小时。
”因此,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如果月平均
工作天数超过20.92天,或者月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67.4小时的,
应该视为加点,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支付加班费,即
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
每月制度工作天数(即月平均工作天数)明确规定为20.92天,月平均工作时间为167.4小时。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一)如果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的工资有明确约定的,应按约定的工资确定。
(二)如果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工资没有明确约定的,可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在工资集体协议中确定。
(三)其它情况下,按劳动者正常出勤的月工资(包括奖金、津贴、补贴)的70%确定。
另外,加班工资和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职工正常工作时间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由此可见,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企业可以首先安排补休。
在无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费。
休息日一般是指双休日。
法定节假日加班,不能以安排补休为由拒付加班工资,单位必须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