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气管插管3种固定方法效果的比较
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式效果观察与比较

・
基础护理 ・
经 口气 管插 管 两 种 固定 方式 效 果 观 察 与 比较
扬 松梅 , 陈淑 玲
( 德 市 中J 承 心医院 河 北 承 德 070 ) 600
13 1 气 管 插 管 固定 效 果 采 用 对 固 定 前 后 插 管 距 门 齿 距 . .
量 重 新 固 定后 插 管 距 门齿 的 距 离 并 记 录 , 2次/ , 续 7d d连 。0 级 : 管 距 门齿 的距 离 无 任 何 改 变 ; 插 I级 : 动 范 围 <10c 移 . m; Ⅱ : 动 范 围 10~15c Ⅲ级 : 动 范 围 >15c 或 导 致 级 移 . . m; 移 . m 意外 拔 管 。 13 2 口唇 、 部 、 后 、 部 皮 肤 情 况 口腔 护 理 前 松 开 插 .. 颊 耳 枕 管 固 定带 , 察 口唇 、 部 、 后 、 部 皮 肤 情 况 并 记 录 , 观 颊 耳 枕 2次/
d 连续 7d , 。0级 : 皮肤无 变化 ; I级 : 皮肤潮 红或压 痕 ; Ⅱ级 :
皮肤淤斑 ; m级 : 肤 破 损 。 I级 + Ⅱ级 +Ⅲ 级 为 皮 肤 改 变 。 皮
寸带放置插 管上 , 留取短端寸带压 在长端寸 带上 , 长端寸带 环
绕插管 1 , 周 由预 留 间 隙 中 穿 过 , 紧 两 端 寸 带 , 寸 带 紧 系 拉 使
注 : B组 比 较 , P< . 5 与 0 0
23 两 组 松 开及 固定 插 管 操 作 时 间 比较 见 表 3 . 。
表 3 两组松开及 固定插管操作时间 比较 ( ) n
1 1 临床资料 本组 呼吸科重症 监护病 房经 口气管插管 > . 7d 年患 者 9 成 0例 , 5 男 3例 , 3 女 7例 ; 年龄 2 8 1— 5岁 , 中位 年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三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安全性探讨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a n d s a f e t y o f t h e t h r e e m e t h o d s o f n u r s i n g c a r e f o r o r a l c a v i t i e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h t o r o —
t r a c h e a l i n t u b a t i o n .Me t h o d s Ni n e t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o r o t r a c h e l a i n t u b a t i o n or f me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 l a t i o n w h o w e r e q u li a i f e d or f t h i s s t u d y We r e
r a nd o ml y di v i d e d i n t o t hr e e g r o up s, Gr o u p A , Gr o u p B a n d Gr o up C,3 0 p a t i e n t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I ’ he p a t i e n t s i n Gr o up A we r e
经 口气 管插 管患者 三种 口腔护理 方法的效 果观察与安全性探讨
刘春香 韦涌初 祝立阳 黎冬梅 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西
5 3 0 0 3 1
【 摘 要】 目的 :探讨三种 口腔护理方法对 经 1 3 气 管插 管患者的 口腔护理效果 和安全性 。方 法 : 将 符合入组 的 9 O 例经 1 3气管插管机 械通气患者 随机分 为 A、B、c三组 ,每组各 3 O例。A组患者 1 3腔用 3 % 过氧化氢溶液棉球 擦洗加生理盐水 冲洗 ;B组只用生理盐 水冲洗 ; c组按常规用生理盐水 棉球 擦洗 ,均每 日2次。观察三组患者 口咽部细菌数 、1 3腔 p H值和清洁度及 口腔炎的发生率 ,以比较三种护理方法 的效果和护理操作 的安全性 。结果 :三种方法护理 1 3腔后 ,三组 E l 咽部细菌数均减少 ,以 A组细菌数减少 最明显 ;1 3腔 p H值 以 A组升高 最明显 ;口垢及 口腔 炎的发生率虽无差异 ,但 口臭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 P< 0 . 0 5 ) ,且 以 A组最低 。三组患者均无 导管移位 、脱 落及误吸事 件发生 。结论 : 用3 % 过氧化氢溶 液棉球擦洗 + 生理盐水冲洗更能去除 患者 口咽部细菌 ,只要 操作得 当,经 口气管插管 患者的 口腔护理是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三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

[ 钟 妙红 在 门诊 高血 压患者 中实施健 康教 育 齐 鲁 护 理 杂 2]
志 ,2 0 ,8 1:7 一7 0 2 () I 2
【 华 丽云 整体 护理健 康教 育手册一 护士必读 5 1
一
I 得 到安全有效被广大护理工作者一致认可的方法。笔者对经 口气 氢纳溶液等 ,三组 V腔护理的频 次都相同 ,每 日2次。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 选择了 20 年 3 ~20 年 3 05 月 0 7 月入住 I U经 口气管插管 3 C ~
5 病 人 10 ,本 组病 例 均 为 外伤 病 人 ,男 7 例 ,女 4 例 ,年 天 2例 9 1
腔 护理 方 法 对 气 管 插 管 患者 的恢 复 有 较 好 的效 果 [关键 词 】 气 管插 管 口腔 护理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 是保持 口
腔 清洁 预 防疾 病 的手 段 之- [,它 能 提 高 人 工气 道 病 人 咳 嗽反 射 - I 的敏 感 性 _,而经 口气 管插 管 病 人 的 口腔护 理 一 直 是棘 手 的护 理 2 _
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20 0,6 0 4
对 待疾 病 。使 患 者认 识到 保 持情 绪 稳 定 ,减 轻 焦 虑 ,积极 配 合 治
普 及 高 血压 的 防治 知 识 的宣 传 力 度 ,建立 “ 引导 一 作型 ”护 患 合
关系, 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主动性 , 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 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回
后进行 口腔冲洗 , 称冲洗组 , 1 组在麻醉咽喉镜照射 明视下行 第 I I
三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比较

三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
方法将1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A组采用寸带固定法的方法;试验B组采用F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方法;对三组气管插管固定牢固度及护士操作所需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B组F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牢固度、舒适度、口腔并发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护士操作所需时间方面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F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更安全、美观,且口腔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关键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气管导管移位、脱落等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
而对经口气管插管的安全固定是插管成功、维持患者有效通气的保证[1]。
我国目前对气管插管病人多采用的是双道胶布交叉固定导管,但意外脱管发生较多。
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试用不同方法来固定气管导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气管插管的患者180例,男120例,女60例。
年龄16-96岁,平均58岁。
疾病种类:呼吸衰竭63例、心衰45例、支气管哮喘22例、感染性休克10例、支气管扩张5例、脓毒症10例、外科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25例。
插管最长时间168h,最短3h。
均在咪唑安定镇静下附加双手腕关节约束,咪唑安定用量按0.05mg/(kg•h)微量泵输注,口腔均无溃疡,门齿无脱落。
1.2分组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A组60例;实验B组60例;对照组60例。
三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固定方法实验A组:寸带固定法:剪1条长约3cm、宽1cm的胶布,气管插管成功后确定深度用胶布在导管出体外处的刻度上作一记号,露出气管插管刻度,用寸带在胶布上打结,放置牙垫,用寸带将牙垫和气管插管捆绑在一起,然后绕颈部1周固定,最后寸带在两侧耳后绕过头部1圈固定[2],这样就形成三角体。
气管插管教学

整理课件
22
2危害
插管应激反应对循环系统功能正常的患者 多无影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患者则有可能引起心肌 缺血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整理课件
23
3防治方法
整理课件
24
3.1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
大部分静脉麻醉药如硫喷妥钠、依托咪酯、 异丙酚等单独用于麻醉诱导不能有效减少 气管插管应激引起的血压升高,复合麻醉 性镇痛药,可减弱和消除喉镜、插管引起 的应激反应。目前,除芬太尼外,近年新 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麻醉。
2、呼吸频率,成人14~20次/分,通气量恢复到正常水
平;动脉血气分析保持正常。
3、呼唤病人有反应,如睁眼、抬眉、张口、举手等。
4、拔管前必须先吸净口腔及鼻咽腔内分泌物;更换吸
痰管后,再吸净气管导管内及气管内分泌物,在气管内操作
每次不超过10秒;
5、拔管时应将吸痰管放入气管导管内并超出导管远端,
然后保持负压边吸边拨,一同拨出;
6、拔管后立即面罩给氧,观察呼吸,循环稳定后方可
离开。
整理课件
19
气管插管: X 线确认
正确
整理课件
不正确
20
气管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防
治
在全麻插管期,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 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 不良反应。其诱因主要为因置人喉镜、显 露声门、气管插管等操作或因急性缺氧, CO:蓄积。临床上以前者多见。如何降低 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一直是麻醉医 师努力去解决的问题。现仅就近年来防治 全麻气管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状况简 要概述。
6、如能监测呼气末分压(ETCO2)。
整理课件
17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新材料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造气管插管固定 器,提高固定效果和舒适度。
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可在体内降解,减少二次手术取出气管插管的痛苦和风险,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固定方法与口腔 组织的粘附力,减少插管移位和脱落的 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目的
确保气道通畅,保障患者呼吸, 为治疗和急救提供基础保障。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呼 吸道梗阻、气道保护能力丧失等需要 机械通气的患者。
禁忌症
口腔、鼻咽部存在损伤、感染、肿瘤 等病变的患者,以及无法配合插管操 作的患者。
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准备插管工具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口腔及鼻咽部情 况,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固定 。
牙垫固定
将牙垫固定于气管导管周 围,以保护牙齿并防止导 管移位。
寸带固定
使用寸带将气管导管固定 于颈部,注意调整寸带松 紧度,保持导管稳定。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在插管期间定期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 固定情况和通畅度,确保导管安全。
防止移位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插管并发症,如口腔溃疡、 牙齿松动、咽喉部损伤等,如有发现 及时处理。
在搬动患者或进行其他操作时,注意 保护气管导管,防止其移位或脱出。
03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的并发 症及处理
插管移位
总结词
插管移位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和通气 障碍。
详细描述
插管移位通常是由于插管固定不牢固或患者体位改变引起的。当发现插管移位 时,应及时重新固定或调整插管位置,确保其处于正确位置。
三种不同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 收稿 : 2 0 1 3 一 O 1 — 2 2 编辑 : 杜 冠辉 )
三种 不 同经 口气 管 插 管 固定 方 法 的效 果 比较
孙翠 文 吴 允 东 吕小红 袁 莉 萍 吴 敬 医 王箴 鲁 卫 华
学 杂 志 ,2 0 1 0 , 2 6 ( 1 1 ) : 2 0 5 4 — 2 0 5 5 .
[ 4 ] 姜欢 畅 , 王吉 兴 , 陈建 庭 , 等. 退 变性腰椎 滑脱 后路融 合术后 的远期疗 效分析 [ J ] . 中国矫形外科 杂志 ,2 0 1 1 , 1 9 ( 5 ) : 3 5 3 —
[ 2 ] 何勃, 阮狄 克 , 侯 黎 升. 单 纯减 压与 减压 融合 内固定 术治 疗
伴 I 度退行 性滑脱 的腰 椎管狭 窄症 的疗 效 比较 [ J ] . 中国脊 柱脊 髓杂志 , 2 0 1 2 , 2 2 ( 5 ) : 4 1 2 — 4 1 7 . [ 3 j 詹翼, 吴增 晖. 极外 侧椎 间 融合 术 的研究 进展 [ J ] . 实 用 医
三组 在 固定效果 、 1 : 7 腔黏 膜情 况及 口腔护理操 作耗 时情 况等方 面的差异 。结果 : 气管插 管 固定 器 固定 法与 “ 工” 行 胶 布 固定法在 固定效果 上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而优 于传 统 固定方 法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而在 口腔 黏膜 情 况 ( 除 外第 1天 ) 及 重新 固定操 作耗 时方 面 ,气管插 管 固定 器 固定法 均优 于 另外 两组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 气管插 管 固定器 固定法操 作 简便 、 固定安全 有 效、 口腔 面部并 发症 少 , 值得 临床
经口气管插管者不同胃管置入法的效果观察

经口气管插管者不同胃管置入法的效果观察
张秀云;朱爱莲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6(012)03A
【摘要】2004年8月~2005年2月,我院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在常规胃管置入的基础上,采用经口牙垫孔胃管置入和气管导管引插胃管,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40)
【作者】张秀云;朱爱莲
【作者单位】夏津县人民医院,山东德州25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9.6
【相关文献】
1.经口气管插管者不同胃管置入法的效果观察 [J], 张秀云;朱爱莲
2.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观察 [J], 孙娅妮;李青;胡欣;谢超群
3.不同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 [J], 赵益;彭巧君;周文华
4.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观察 [J], 孙娅妮;李青;胡欣;谢超群;
5.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J], 陈霞;袁秀娟;储友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组
• 环绕式固定法(Lillehei法)
B组
• “工”型胶布固定法
C组
• 传统方法
质量控制
1
•操作护士12名,工作年 限大于5年 •统一培训3种固定方法 的规范操作技术、口腔 护理技术及数据的测量 与记录方法
2
•研究中使用的气管插管 和牙垫均选择同一厂家 同一材质
评价方法
固定效果 患者口腔情况 操作耗时情况
讨论-口腔情况比较
• A组环绕式固定法、 C组传统法患者口腔几乎被胶 布封住,,难以及时监测口腔黏膜改变,不利于 口腔分泌物的清除
• B组“工”型胶布固定法胶布只固定于患者上唇, 患者口腔相对较易打开,吸痰操作时能彻底吸净 痰液与口腔分泌物
但有报道口腔溃疡往往出现在置管5d后,霉菌感染往往出 现在置管7-14d,本组实验观察时间较短,有一定局限性
• 口腔情况评价
– 口腔无异味、无溃疡,口角无发红、破溃 – 口腔轻度异味、口腔局部粘膜红润但未破溃,口角发红未破溃 – 口腔重度异味、口腔有至少一处溃疡,口角破溃
• 操作耗时评价
– 节时:所需时间为<5min – 一般:所需时间为5~8min – 费时:所需时间为>8min。最好标出指标评定标准的依据
• B组“工”型胶布固定法加宽了粘附在皮肤上的胶布的宽 度,增加的粘附力,胶布与插管呈垂直固定,增加了插管 移位的阻力,固定效果较为满意
• C组传统法在3组固定效果中最差,因其固定成双“八” 字型,从左右四个角度拉动固定插管,能减少插管左右的 移动,但不能很好的减少上下移位,且固定于面颊的胶布 较多,加重了患者的面部肌肉的紧张不适
• x2检验表明3种方法固 定方法耗时
A组长于B组 A组长于C组 B组、C组无显著性差
异
口腔情况比较
• x2检验表明,3种固定 方法口腔情况
B组好于A组且好于C 组
A组、C组无显著性差 异
讨论-固定效果的比较
• A组环绕式固定法通过环颈胶布的持续稳固的拉力固定插 管,不易受患者出汗或口腔分泌物浸湿对的胶布的影响, 固定效果最好
经口气管插管 3种固定方法效果的比较
研究背景
• 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急救复苏、开放气道最 常用的方法
• 气管插管固定的方法很多,评价效果不一
对象
•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 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120例,均无口腔 疾患及精神病患
– 男性患者78例,年龄(56.4±6.5) – 女性患者42例,年龄(51.2±7.3)
观察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分组
病例号
1d初始插管距门齿的距离(cm) 重固定前的距离(cm)
年龄 药物镇静 2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固定后的距离(cm)
固定评价
口腔情况(3d)
耗时情况
疾病 操作者 3d
结果-固定效果的比较
• x2检验表明3种方法固定效果差异显著 A组好于B组 B组好于C组 A组好于C组
耗时的比较
综合评价
观察指标评定
• 气管插管固定效果评价
– 无位移:插管距门齿或口角的距离无任何改变 – 轻度位移:移动范围在0.5cm以内 – 中度位移:移动范围在0.5~1.5cm,但未导致意外拔管或气管插
管滑入单侧支气管中 – 重度位移:移动范围〉1.5cm或导致意外拔管或气管插管滑入单
侧支气管中
观察指标评定
分组方法
• 通过检索随机数字表将120名样本随机分为 A、B、C 3组,每组40例
– A组:采用环绕式固定法(Lillehei法) – B组:采用“工”型胶布固定法 – C组:采用传统方法
3组在年龄、性别、病种,药物镇静情况、口腔护理方法 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 比性
讨论-耗时的比较
• C组传统法所需的胶布为普通胶布,不需单独剪裁 ,操作简单省时
• B组“工”型胶布固定法胶布设有自折粘贴端,胶 布之间相互粘贴部分较少,更容易除掉胶布,操 作简单省时
• A组环绕式固定法所需胶布特殊,准备时间长,固 定步骤较为繁琐,相对耗时
结论
1
环绕式固定法固定效果最好,但耗时较长,患 者口腔粘膜情况不够理想,适用于容易出现意
外拔管的高危患者
2 “工”型胶布固定法固定效果满意、患者口 腔粘膜情况理想,同时节省时间,综合比较 最为理想
3 传统固定方法固定效果、患者口腔粘膜情况 不理想,但操作简单省时,适用于紧急抢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