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比大小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 课件(共26张PPT)

大于号,小于号, 两个兄弟一起到, 尖头在前是小于, 开口在前是大于, 大大嘴巴朝大数, 尖尖嘴巴朝小数。
新知探究
你会写“>”“<” 和“=”吗?
=
左半格
>
左半格
<
左半格
课堂练习
每只松鼠(shǔ)吃一个松果,哪一堆正合适?画√。 (教材P17做一做第①题)
√
课堂练习
在少的后面画√。 (教材P17做一做第②题)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 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 比大小
温故知新 1.看图说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5
1
3
4
温故知新
2.在多的后面画√,在少的后面画○。
√
○
○
√
新知探究
今天小猴子跳跳,请它的好朋友来家里做客, 它热情地拿出水果来招待朋友们。
说一说你都看 到了什么?
新知探究
2
3
1
2
1
1 12
3 2
43
3只小猴 3个桃子 2根香蕉 4个雪梨
新知探究
1只
吃1个
够分吗?
新知探究
怎样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来它们的数量同样多呢?请摆一摆。
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 法比较,没有剩余就 是同样多。
新知探究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
新知探究
1只
吃1根
够分吗?
新知探究 和 哪个比较多?
多出了一个, 比 多。
新知探究
3 >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
“>”就像鳄鱼张
我很饿,需要 多一点食物。
>
<
这两个符号就像是鳄鱼张着大嘴巴要吃东西, 它喜欢吃得多一点。所以不管位置怎么换, 大大的嘴巴都会朝着大数咬去。
比大小(课件)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4张PPT)

每只猴子分一个桃子,正好够分;每只猴子分一根香蕉,不够分;每只猴子分一个梨,够分 且有剩余。
6.拓展探究 桌上有3个苹果,小明一家三口正好够分。2个梨够分吗?4根香蕉呢?
归纳总结: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 “<” 或“=”来
连接。当两数相等时,用“=”连接;当两数不相等时,前面的数比后面 的数大,用“>”连接;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用“<”连接。
我们用“=”连 接这两个数, 3=3,读作3等 于3。
我们用“ >” 连接这两个数, 3>2,读作3大 于2。
我们用“<”连 接这两个数, 3<4,读作3小 于4。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根据数的顺序比较
3只猴子和3个桃子相比,3=3;3只猴子和2根香蕉相比,3在2的后面,所以3>2;3只猴子和4 个梨相比,3在4的前面,所以3<4。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比大小
情境导入
有3只猴子分水果。有3个桃子、2根香蕉和4个梨, 这些水果够分吗?
1.理解题意 图中有3只猴子,4个梨,3个桃子和2根香蕉。看这些水果够不够分,
就是比较它们的数量和猴子的数量的多少。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把3只猴子分别与3个桃子、2根香蕉和4个梨一一对应,然后比较哪个多,哪个少。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猴子和桃子可知, 猴子和桃子都没有 剩余,说明猴子和 桃子的数量同样多, 也就是3和3同样 大。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猴子和香蕉可知, 猴子有剩余,说明 猴子的数量比香蕉 的数量多,也就是 3比2大。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猴子和梨可知,梨 有剩余,说明猴子 的数量比梨的数量 少,也就是3比4 小。
6.拓展探究 桌上有3个苹果,小明一家三口正好够分。2个梨够分吗?4根香蕉呢?
归纳总结: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 “<” 或“=”来
连接。当两数相等时,用“=”连接;当两数不相等时,前面的数比后面 的数大,用“>”连接;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用“<”连接。
我们用“=”连 接这两个数, 3=3,读作3等 于3。
我们用“ >” 连接这两个数, 3>2,读作3大 于2。
我们用“<”连 接这两个数, 3<4,读作3小 于4。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根据数的顺序比较
3只猴子和3个桃子相比,3=3;3只猴子和2根香蕉相比,3在2的后面,所以3>2;3只猴子和4 个梨相比,3在4的前面,所以3<4。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比大小
情境导入
有3只猴子分水果。有3个桃子、2根香蕉和4个梨, 这些水果够分吗?
1.理解题意 图中有3只猴子,4个梨,3个桃子和2根香蕉。看这些水果够不够分,
就是比较它们的数量和猴子的数量的多少。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把3只猴子分别与3个桃子、2根香蕉和4个梨一一对应,然后比较哪个多,哪个少。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猴子和桃子可知, 猴子和桃子都没有 剩余,说明猴子和 桃子的数量同样多, 也就是3和3同样 大。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猴子和香蕉可知, 猴子有剩余,说明 猴子的数量比香蕉 的数量多,也就是 3比2大。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猴子和梨可知,梨 有剩余,说明猴子 的数量比梨的数量 少,也就是3比4 小。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3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2 课时 比大小
÷
情境导入
(教材第17页内容)
探究新知
比 一 比
和 同样多
3= 3
等号
用有猴数几多学只,符猴还, 号几是怎个桃么桃多写??
读作:3等于3
探究新知
比 一 比
比多
3> 2
大于号
用有猴数几多学个,符香还 号蕉是怎?香么蕉写多?
读作:3大于2
2.填一填。
(教材P19 第7题)
42 4 >2 2<4
45 4<5 5>4
31 1<3 3>1
情境导入
(教材P19 第8题)源自3. 下一个该涂什么颜色?先涂一涂,再数一数。
( 4 )个
( 4 )个
情境导入
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 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再用“>” “<”或“=”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的书写
=><
情境导入
1. (教材P17 做一做1)
2=2
2< 3
5>4
情境导入
2. (教材P17 做一做2)
5 >2 3 <5 4 >3 5 =5 4 >1
情境导入
1. 涂一涂,比一比。 (教材P19 第6题)
与 同样多 比多 比少
4=4 5 >4 3<4
(答案不唯一)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比 一 比
比少
3< 4
小于号
用号有猴是数怎几多梨学么个,多符写还?梨??
读作:3小于4
探究新知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9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新课标(秋) (共38张)PPT课件

36 + 7 = 43 39 + 40 = 79 82 - 5 = 77 62 - 40 = 22
59 + 2 = 61 47 + 50 = 97 65 - 7 = 58 58 - 30 = 28
2. 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我每天产 36 瓶奶。
我每天产 5 瓶奶。
25 26 58
每人投 2 个圈。
2. 被减数 60 72 68 41 30 65
减 数 40 50 7 3 4 8
差
20 22 61 38 26 57
(1) 72 - 50,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2) 41 - 3,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3.
42 - 8 < 35 28 + 4 > 24 75 + 9 > 73
填在 里。
46 - 7 = 39 63 - 3 < 66 54 + 4 < 60
7.
我擦了 9 张课桌。
小青
我擦了 12 张。
小明
(1) 小青比小明少擦了多少张? 12 - 9 = 3 (张) (2)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8. 找朋友。
9. 买一本《少儿百科》。
找你 20 元。
给您 50 元。
一本《少儿百科》多少钱? 50 - 20 = 30 (元)
答: 一本《少儿百科》30 元 。
24
小英得了 28 分,
4 3 小平得了 30 分。
小英可能套中了哪两个玩具? 小平可能套中了哪两个玩具?
29
30
1. 加 数 50 42 35 76 9 23
加 数 20 30 3 8 81 7
和
70 72 38 84 90 30
(1) 42 + 30,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2) 76 + 8,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21张)人教版课件

5
2 >1
2<5
4.涂一涂,比一比。(选自教材P19第6题)
同学们在课本中将它涂上颜色 吧,要有耐心哦。
5.填一填。(选自教材P19第7题)
4
2
4>2
4
5
4>5
3
1
1>3
2>4
5>4
3>1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使用关系符号“> ”“<”或“=”来表示。当两个数相等时,用 “=”连接;当两个数不相等时,用“>”或“ <”连接,符号的开口对着较大的数。
例题分析
3只小猴正在分水果,比一比 小猴的只数和每种水果的数 量谁多谁少。
分类整理小猴 和水果的数量 。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大小。
看看有几种方法 来比较谁多谁少。
每只小猴分1个桃,桃没有剩余,说明小 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 样多。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连 接,即3=3,读作3等于3。
小试牛刀
把数填在□里。
(1) (2)
54 31
45 13
例 看图填一填。
错误解答:4<3 错误解答:此题错在没分清“>”和“<”的含义及作用。
苹果和桃分别是4个和3个,苹果比桃多1个,即4 比3大,应选用“>”。 正确解答:4>3
1.(选自教材P17做一做)
<
>
2.(选自教材P17做一做)
5>2
3只小猴分4个梨,多出1个梨,说明小猴的只数比 梨的个数少,也就是3比4小。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 用“<”连接,即3<4,读作3小于4。
(2)用数的顺序比大小。 ①3只小猴和3个桃比,3=3。 ②3 只小猴和2根香蕉比,3在2的后面,所以3>2。 ③3只小猴和4个梨比,3在4的前面,所以3<4。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课件.ppt

不够
能力拓展 问:1.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 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不一定对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结束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日星期五2022/4/12022/4/12022/4/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2022/4/12022/4/14/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2022/4/1April 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课堂训练
<
>
课堂训练 3.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
2
5
2 <5
课堂训练 4.数一数,比一比。
( 2 )只
( 5 )只
( 3 )只
( 5 )>( 2 ) ( 5 )>( 3 ) ( 3 )>( 2 )
( 2 )<( 5 ) ( 3 )<( 5 ) ( 2 )<( 3 )
课堂训练
一只
吃一个
。够不够?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比大小
复习旧知
数一数,写一写。
2只
5只
3只
例题探究
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 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新知探究
比一比
同样多
3=3
等号 读作:3等于3
新知探究
比一比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能力拓展 问:1.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 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不一定对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结束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日星期五2022/4/12022/4/12022/4/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2022/4/12022/4/14/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2022/4/1April 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课堂训练
<
>
课堂训练 3.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
2
5
2 <5
课堂训练 4.数一数,比一比。
( 2 )只
( 5 )只
( 3 )只
( 5 )>( 2 ) ( 5 )>( 3 ) ( 3 )>( 2 )
( 2 )<( 5 ) ( 3 )<( 5 ) ( 2 )<( 3 )
课堂训练
一只
吃一个
。够不够?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比大小
复习旧知
数一数,写一写。
2只
5只
3只
例题探究
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 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新知探究
比一比
同样多
3=3
等号 读作:3等于3
新知探究
比一比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共13张PPT)

有1只小猴,就有1根香蕉,第3只小猴没有香蕉, 3只小猴,2根香蕉,小猴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 我们就说3大于2,这个符号叫大于号。
探究新知
比
少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有1只小猴,就有1个梨,小猴没有了,还多1个梨, 3只小猴,4个梨,小猴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我们
就说3小于4,这个符号叫小于号。
<
< >
>
=
>
拓展提升
(一)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
2
2
5
<5
拓展提升
(二)数一数,写一写。
2只 2<
5只
3只
5 >3
拓展提升
(三)涂一涂,比一比
5 >4 3< 4
拓展提升
(四)动脑筋。
不一定对
1.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 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课堂小结
记住小口诀,大于小于像 剪刀,哪边大就剪哪边。
第3单元 1 ~5的认识 和加减法
第2课时 比大小
新课导入
探究新知
每只小猴子吃1 个梨、 1 个桃、 1 根
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和
同样多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有1只小猴,就有1个桃,有3只小猴也有3个桃,小猴 和桃的数量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 ,这个符号叫等于号
探究新知
比
多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谢 谢 观 看!
探究新知
“>”“<”和“=”书写
= ><
同学们要认真写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巩固练习
探究新知
比
少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有1只小猴,就有1个梨,小猴没有了,还多1个梨, 3只小猴,4个梨,小猴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我们
就说3小于4,这个符号叫小于号。
<
< >
>
=
>
拓展提升
(一)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
2
2
5
<5
拓展提升
(二)数一数,写一写。
2只 2<
5只
3只
5 >3
拓展提升
(三)涂一涂,比一比
5 >4 3< 4
拓展提升
(四)动脑筋。
不一定对
1.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 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课堂小结
记住小口诀,大于小于像 剪刀,哪边大就剪哪边。
第3单元 1 ~5的认识 和加减法
第2课时 比大小
新课导入
探究新知
每只小猴子吃1 个梨、 1 个桃、 1 根
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和
同样多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有1只小猴,就有1个桃,有3只小猴也有3个桃,小猴 和桃的数量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 ,这个符号叫等于号
探究新知
比
多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谢 谢 观 看!
探究新知
“>”“<”和“=”书写
= ><
同学们要认真写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巩固练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时 比大小》课件(共18张PPT)

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 比大小
学习目标
1.认识“>”“<”和“=”这三种符号 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 作用。
2 . 知 道 用 “>”“<” 和 “ = ” 来 描 述 5 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导入新知
1.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 是几?
比 多 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是几?
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数一数。 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是几? 和 一样多
比 少 2.知道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数一数。 1.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和 一样多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2○= 2
2○﹤3
5○﹥4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典型例题
数一数,比一比
( 2 )只
( 1 )只 ( 2 )只
5﹥4
4=4 3﹤4
填一填。
42
4﹥2 2﹥4
45
4﹤5 5﹥4
31
1﹤3 3﹥1
下一个该图什么,涂一涂,数一数
( 3 )个 ( 4 )个
再见
2.试一试:写出1~5每个数字。
合作探究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 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3 3>2 3<4
第2课时 比大小
学习目标
1.认识“>”“<”和“=”这三种符号 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 作用。
2 . 知 道 用 “>”“<” 和 “ = ” 来 描 述 5 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导入新知
1.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 是几?
比 多 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是几?
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数一数。 5左边的那个数是几?2的右面的那个数是几? 和 一样多
比 少 2.知道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数一数。 1.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和 一样多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2○= 2
2○﹤3
5○﹥4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典型例题
数一数,比一比
( 2 )只
( 1 )只 ( 2 )只
5﹥4
4=4 3﹤4
填一填。
42
4﹥2 2﹥4
45
4﹤5 5﹥4
31
1﹤3 3﹥1
下一个该图什么,涂一涂,数一数
( 3 )个 ( 4 )个
再见
2.试一试:写出1~5每个数字。
合作探究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 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3 3>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