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秦藩世系考

合集下载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样例5)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样例5)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样例5)第一篇:明朝藩王世系列表明朝藩王世系列表***************秦*************** 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秦隐王朱尚炳愍嫡一子1395~1412 秦僖王朱志堩隐嫡一子1412~1424 秦怀王朱志均隐庶二子 1424~1426 秦康王朱志[土挈] 隐庶三子 1428~1455 秦惠王朱公锡康嫡一子 1458~1486 秦简王朱诚泳惠庶一子 1488~1498.秦昭王朱秉欆安庶一子 1500~1501 秦王朱谊漶靖嫡三子1587~1617 秦王朱存枢谊漶子1618~1643 ***************晋*************** 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府晋庄王朱锺铉宪庶一子1442~1502 晋端王朱知烊怀庶二子1503~1533晋简王朱新[土典] 知[火节]庶一子 1536~1575 晋惠王朱慎鋷新墧嫡三子 1579 晋穆王朱敏淳惠嫡一子 1585~1610 晋王朱求桂穆庶一子 1613~1643 周定王朱橚太祖嫡五子 1370~1425 周宪王朱有炖定嫡一子 1436~1439 周简王朱有爝定庶四子 1439~1452 周靖王朱子垕简庶一子 1455~1456 周懿王朱子埅简庶二子 1457~1485 周惠王朱同镳懿庶一子1487~1498 周恭王朱睦[木审] 悼庶一子1501~1538 周庄王朱朝堈康嫡一子 1540~1551 周敬王朱在铤庄嫡一子 1552~1583 周端王朱肃溱敬嫡一子 1586 周王朱恭枵端嫡一子 1589~1641 ***************楚*************** 蜀献王朱椿太祖庶十一子 1378~1423 代康王朱鼎渭鼐钧嫡一子?年袭封崇祯二年薨。

代王朱彝康嫡一子崇祯间袭封薨。

代王朱传[火齐] 彝嫡一子崇祯间袭封。

十七年遇害。

***************肃*************** * 洪武十一年封汉二十五年改封肃就藩甘州后移兰州肃庄王朱楧太祖庶十四子 1378~1419 肃康王朱瞻焰庄庶一子1424~1464 肃简王朱禄埤康庶一子 1468~1479 肃恭王朱贡錝简庶一子 1487~1536 肃定王朱弼桄靖嫡二子 1539~1562 肃怀王朱绅堵昭庶一子 1563~1564 肃懿王朱缙[火贵] 安庶一子 1571~1588 肃宪王朱绅尧懿庶一子 1601~1618 肃王朱识鋐宪嫡一子 1621~1643 辽王朱贵烚简庶二子1425~1439 辽肃王朱贵[火受] 简庶四子1439~1471 辽靖王朱豪墭肃嫡一子 1473~1478 庆怀王朱邃X 康庶一子 1471~1479 庆庄王朱邃[土屏] 康庶二子 1481~1491 庆恭王朱置錖庄庶一子 1491~1498 庆惠王朱鼒枋定庶二子 1552~1574 庆端王朱倪[火贵] 惠嫡一子 1577~1588 庆宪王朱伸域端庶一子 1591 庆王朱帅锌宪嫡二子 1595~1617 庆王朱倬[氵傕]帅锌嫡一子 1617~?***************宁***************洪武二十四年封。

永寿果然长寿——明朝秦藩唯一传到明末的郡王

永寿果然长寿——明朝秦藩唯一传到明末的郡王

永寿果然长寿——明朝秦藩唯一传到明末的郡王明朝秦王源自于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一脉,他在洪武三年被封秦王,封地为陕西西安府。

洪武十一年,朱樉就藩西安,从此他的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王虽然是明朝第一藩王,但是命运不济,多位秦王都没有后嗣,屡次陷入大宗绝嗣的境地,为此不得不在旁系中寻找继承人,最后只能已在放宽要求出现了镇国中尉这样的低级爵位继承秦王的事。

按照朱元璋的规定,秦王作为亲王,其嫡长子或者庶长子继承亲王王位,其余诸子封为郡王。

秦王这一脉也曾经分封过众多的郡王,最后一共册封了十五位郡王。

然而这十五位郡王绝大多数都是明朝前期册封的,最后郡王就剩下了两个人,其中明朝初年封的郡王最后居然就剩下了一家。

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第一种原因就是秦王无嗣,连继承人都没有,哪有多余的儿子册封郡王,自然没有新增的。

第二个原因是秦王大宗的多次绝嗣,多位秦王没有子嗣,不得不让郡王递补秦王,而按照规定郡王递补秦王后,原来的封爵取消。

这一类郡王有:第四位秦王原渭南王朱志均、第五位秦王原富平王朱志、第七位秦王原镇安王朱诚泳、第八位秦王原临潼王朱秉欆(他是第三代临潼王)、第十一位秦王原隆德王朱敬镕、第十三位秦王原紫阳王朱谊漶。

第三个原因就是明朝规定秦王可以旁系继承,但是郡王只能父死子继,如果大宗无子,那么直接王位取消,不允许弟弟或者侄子继承,如果出现这种行为,一律称之为冒封,一旦发现要从重处罚,直接取消爵位。

这一类郡王有:朱樉次子永兴王朱尚烈,永乐元年封,万历二年末代郡王朱惟熣去世,因为他的父亲是以侄子身份继承王位,他向皇帝自首,最后得到皇帝谅解没有处罚,但是他死后永兴王王位被取消;朱樉三子保安王朱尚煜,永乐元年封,嘉靖三十六年末代郡王朱秉栈去世,他死后朝廷查出他的父亲是以弟弟身份继承王位的,因此保安王王位被取消。

第四个原因就是大宗死后无子,没有冒封,王位自然取消。

这一类郡王有:朱樉四子兴平王朱尚烐,成化十二年末代兴平王朱公铄去世无子,兴平王王位直接取消;第二位秦王朱尚炳四子宜川朱志堢,嘉靖元年末代宜川王朱秉楀去世无子,宜川王王位直接取消;第五位秦王朱志四子郃阳王朱公镗,正德三年末代郃阳王朱秉檄去世,无子,郃阳王王王位直接取消;第五位秦王朱志五子汧阳王朱公鏳,嘉靖三十三年末代汧阳王朱秉榛去世,他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都死在他前面,因此他死后无子,汧阳王王王位直接取消。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原创)汇总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原创)汇总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原创)汇总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完整版太祖系秦亲王世系太祖嫡二子朱樉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

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

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秦愍王朱樉,太祖嫡二子,洪武三年封。

十一年就藩西安府。

二十八年薨。

1370~1395 秦隐王朱尚炳,愍嫡一子,洪武二十八年袭封。

曾镇压过沔人高福兴暴动。

成祖称帝,曾谴使西安,尚炳初时傲慢无礼,后为成祖威胁,才谢罪归服。

永乐十年薨。

1395~1412秦僖王朱志堩,隐嫡一子,永乐十年袭封。

二十二年未娶薨。

1412~1424秦怀王朱志均,隐庶二子,初封渭南王,永乐二十二年进封。

宣德元年未娶薨。

1424~1426 秦康王朱志[土挈],隐庶三子,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进封。

景泰六年薨。

1428~1455 秦惠王朱公锡,康嫡一子,天顺二年袭封。

成化二十二年薨。

1458~1486秦简王朱诚泳,惠庶一子,成化四年封镇安王,弘治元年袭封秦王。

十一年薨。

无子。

1488~1498秦安王朱公铭,康庶三子,封临潼王,追封秦王。

秦庄王朱诚澯,安嫡一子,袭临潼王,追封秦王。

秦昭王朱秉欆,简从弟临潼王朱诚澯庶一子,初袭临潼王,弘治十三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祖朱公铭为安王,父朱诚澯为庄王。

十四年薨。

1500~1501秦定王朱惟焯,昭庶一子,正德四年袭封。

嘉靖二十三年薨。

无子。

1509~1544秦恭王朱诚润,追封。

秦顺王朱秉柎,追封。

秦端王朱惟燫,追封。

秦宣王朱怀埢,定再从弟奉国将军朱惟燫之子,初封镇国中尉,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曾祖镇国将军朱诚润为恭王,祖辅国将军朱秉柎为顺王,父朱惟燫为端王。

朱诚润,安庶二子也。

四十五年,宣王薨。

1548~1566 秦靖王朱敬镕,宣庶一子,初封隆德王,隆庆三年袭封。

明代秦藩的佛道信仰探析

明代秦藩的佛道信仰探析
正 是敬 王谊 温 ; “ 百塔 寺 ……明万 历 十九年 秦藩 捐资
增 修” 『 2 l _ 4 ; 从这 几 则 史 料 来 看 , 寺 庙 多 以“ 秦藩 ” 为


秦 藩 的佛 教信 仰
修 建者 , 此类 修建 活 动实应 由在 位 的秦 王 领衔 , 其他
宗 室成 员参 与 。此外 , 普光 寺是 秦愍 王为 番僧所 建 ,
万历 年 间秦藩 修建 的佛 寺有 “ 千佛 寺 , 一名 竹林
寺 。在城 南 七十里 即圆光寺 下 院 , 明洪 武 时建 , 万历
从佛、 道 两个 方 面考察 明代 秦藩 成员 的信 仰表 现 、 特
点 以及 形成 原 因 , 敬请 方 家指 正 。
十 二 年秦 藩 重 修 , 崇 祯 元 年 继 修” [ 2 j 4 , 此 时在 位 的
的 经 济 实 力是 其 大量 宗 教 投 入 的物 质 保 证 。 关键词 : 明代 ; 秦藩 ; 佛教信仰 ; 道 教 信 仰
中图分类号 : K2 4 8; B 9 4 9 ; B 9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5 3 7 9 { 2 0 1 3 ) 1 2—0 0 5 4 —0 7

作者简介 : 罗
莹( 1 9 8 8 ) , 女, 云南 昌 宁人 ,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明清史

第 1 1卷 第 1 2 期
罗 莹 : 明 代 秦 藩 的 佛 道 信 仰 探 析
因此其 上 疏 请 额 实 应 有 秦 王 公 锡 的个 人 意 愿 在 其
中 。《 山西 通志 》 载: “ 法 住寺 … … 明僧 释 懒云 工诗 华 藏 阁别 驾李 朝佩 修 , 僧交 光撰 记 。土 人传 朝佩 卒 , 生 秦藩 , 初 生 即 自言籍 贯姓 名并 修 寺工 未竟 , 王 遣官 输

明朝藩王选讲(壹)-秦王朱樉支系

明朝藩王选讲(壹)-秦王朱樉支系

明朝藩王选讲(壹)-秦王朱樉支系他大哥是太子,有着嫡长子的光环,所以他不敢妄想大哥那样的地位。

后来他大哥病逝,老父亲也没有选择他,也不会选择他,而是选择了大侄子。

当然,这也是《皇明祖训》之规定。

再后来,他也蹊跷地去世,走在了老父亲的前面。

他的一生,就如同后续世代的子子孙孙一样,大多数时候,都低调,没有存在感,即便是犯了错误,数百年来知晓或者指责他的人都不多。

今天,明朝藩王选讲,我们讲第一位,秦愍王朱樉以及秦王支系的故事。

•·生于乱世,生母成谜朱樉,1356年12月3日出生,当时华夏大地还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中。

根据《明史》的记载,说朱樉的母亲是马皇后,这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因为后来老四朱棣当皇帝后,把自己母亲这回事儿给做了一些艺术润色,同时也润色了大哥二哥三哥以及五弟的母亲。

现在查《明史》,五个儿子都是马皇后所生,换言之都是嫡子。

关于朱棣的生母问题,请各位看客移步《省愚说明帝-明成祖朱棣》章节有着详细论述。

我们也暂时姑且就认定朱樉是马皇后所生吧。

这样一来,假如朱元璋的前面五个儿子都是马皇后所生,那么老二朱樉比大哥朱标小13个月又18天,比三弟朱㭎大12个月又15天。

只能说马老太真厉害,都不歇息一下。

•·受封秦王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老二朱樉被封为秦王,当日同时受封的还有三弟朱㭎被封为晋王,四弟朱棣被封为燕王,五弟朱橚被封为吴王(8年后改封为周王),六弟朱桢被封为楚王,七弟朱榑被封为齐王,八弟朱梓被封为潭王(当时才7个月大)。

与他们有差异的是,他们的大哥朱标,在1368年朱元璋称帝成立明朝,就立刻被立为太子。

所以这里也有一个说法,说只有朱标才是马皇后所生,其余的儿子都不是,另外马皇后生过两个女儿是真的。

老朱心中嫡庶有分,心里很清楚,所以册立的时间也有端倪。

老四朱棣非要把自己改成是马皇后所生,也就不得不把二哥三哥的亲妈也改了,顺道还帮五弟也把亲妈给改了。

•·就藩西安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初四,21岁半的朱樉,带着家眷,就藩西安。

日志洞庭秦氏世系图(1之1)

日志洞庭秦氏世系图(1之1)

日志洞庭秦氏世系图(1之1)第一图淬之公派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洞庭西山世次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常州毗陵世次鸿—则—灿—舉迁松江旧盐仓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信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让—浦另图一之一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让—湍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诚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达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魁—汪—哲另图一之二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隆—溱—曙迁湖广黄州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隆—沂—亮迁湖广荆州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隆—沂—高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贵无嗣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笛另图一之三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箫—让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箫—谏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箫—议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书无嗣鸿—则—灿—土睾—餦—川无嗣光以下同东秦谱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潮—谊另图一之四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濛无嗣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淮—诏以异姓为嗣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澜—訚无嗣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识—穗迁松江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识—禾白迁松江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训另图一之五鸿—则—灿—土睾—餦—来—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识—禾白迁松江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训另图一之五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诰另图一之六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瀛—讲另图一之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瀛—读另图一之八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瀛—讷另图一之九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一—宗庆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一—宗瑞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一—宗辅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二另图一之十鸿—则—灿—土睾—餦—来—章(章泰三公老谱载石公支祖)无考鸿—则—灿—坪无考(石公山在洞庭西山之右南端,明月湾之右)附注:有□符号处,并非缺字,是看不清字形,或在电脑中打不出来,如毗陵12世的土睾是土睾之左右拼写,禾白系禾与白左右拼写,字典上查无此字。

明朝藩王世系

明朝藩王世系

明朝藩王世系明制,亲王之嫡长子封世子,长孙封世孙,其余各子封郡王。

郡王嫡长子封长子,其余各子封镇国将军。

以下依次封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明神宗时,因宗室繁衍过巨,遂减岁禄,并限制继承。

亲王由旁支入继者,取消旁推之恩,原为郡王者,除嫡长子外,其余各子仍袭镇国将军爵位,不得进封郡王;镇国将军入继者,其余各子仍袭辅国将军爵位。

此外,由郡王入继者,原郡封再袭之例也被取消。

西方为了保持贵族的高贵(财力)50%左右的子孙是终身不结婚的,但明朝就没这么多讲究。

朱元璋是讨饭饿怕了,他的子孙不管有没有土地和封爵,都是有特殊的俸禄的,这也是明朝后期机构臃肿原因之一。

所以明朝中后期的一部分皇家后裔基本就成为了生育的机器,到明朝灭亡时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女的不算光男丁就将近10万。

当然封土还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的就一层一层往下分什么亲王...郡王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以下按照帝系及藩王世袭列举明朝诸王,也可以见各藩王世系表链接。

明代藩王世系表

明代藩王世系表

明代藩王世系表○明熙祖(太祖之祖父)诸子1 明仁祖(朱世珍)2 寿春王○明仁祖(朱世珍)诸子1 南昌王2 盱眙王3 临淮王4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年号洪武)诸子1 太子(朱标,早逝,追封明兴宗)2 秦王,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3 晋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晋恭王(朱)-晋定王(朱济熺)-晋王(朱济熿)-晋王(朱美圭)-晋庄王(朱钟铉)-晋端王(朱知烊)-晋简王(朱新典)-晋惠王(朱慎鋷)-晋穆王(朱敏淳)-晋王(朱求桂)李自成攻陷山西,晋王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均被俘,入北京,不知所终。

4 燕王,建藩国于北平府明成祖(朱棣)燕王朱棣以一隅灭天下,四年“靖难”,攻破南京,夺得帝位,迁都北平,改名北京,传14帝,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

5 周王,建藩国于河南开封府周定王(朱橚)-周宪王(朱有炖)-周简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镳)-周恭王(朱睦审)-周庄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铤)-周端王(朱肃溱)-周王(朱恭枵)崇祯十四年冬,李自成攻开封,朱恭枵出告示,杀贼一人者,赏黄金50两,贼久攻不克解围散去。

明年四月,李自成再围开封,决河灌城,死者数十万,城破后,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军救出,不久去世,其孙南走,死于广州。

6 楚王,建藩国于湖广武昌府楚昭王(朱桢)-楚庄王(朱孟烷)-楚宪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荣氵戒)-楚愍王(朱显榕)-楚恭王(朱英佥)-楚王(朱华奎)张献忠劫掠湖广,兵至武昌,俘虏朱华奎,沉入江中,诸子嗣无幸免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3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页336: “自成入潼关,列城不攻自破,遂攻西安,守将开门 纳之,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余宗藩及文武大吏死 或降相继。”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页205:“官僚们劝秦王朱存枢拿出点银钱给士 兵置棉衣,借以鼓起士气。要求遭到朱存枢的拒 绝,……秦王朱存枢被活捉。” 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页628, 注3:“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克西安,末代秦 王朱存枢被俘。”
19
《明史· 庄烈帝纪二》: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
“壬申,李自成陷西安,秦王存枢降,巡抚都御史 冯师孔、按察使黄絅等死之”。卷24,页333 《明史· 秦王朱樉传》:“(秦)敬王谊澏嗣,(万 历)十四年薨。无子,弟谊漶由紫阳王嗣。薨,子
存枢嗣。李自成破西安,存枢降于贼,伪授权将军,
妃刘氏死之”。卷116,页3561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6
天下首藩
“首藩”《明神宗实录》卷280,万历二十二年十二月己未,
页5,a面。
“首藩者,宗盟之长”也。《明熹宗实录》卷22,
天启二年五月癸亥,页19,a面。
“天下第一藩封”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2。中华
书局,1985年, 页42。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7
秦藩世系
——以《明史》之见,被李自成俘获的末代秦王就 是朱存枢,其后被大顺军挟持至北京,不知所终。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2
异口同声: “末代秦王朱存枢”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208《封建考· 同姓封建》:“谊漶,万历十 五年由紫阳王进袭,薨年缺。存枢,万历中袭,后至崇祯末陷于 贼。”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0册,页894。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李天根《爝火录》卷1:崇祯十六年“冬十月,自成陷潼关,传庭 死。连破华阴诸县,进攻西安,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永寿王谊 況为制将军。”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1,顺治元年正月庚寅:“自成伪授秦王 存枢权将军、永寿王谊保制将军;秦世子妃刘氏请死,自成遣归母 家。”中华书局点校本,1957年,页23。按,此处“永寿王谊保” 错误。参见前页注释。 夏燮《明通鉴》卷89,崇祯十六年十月壬申:“自成执秦王存枢, 以为权将军,永寿王存桑为制将军”。中华书局,2009年标点本, 页3121
34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新问题
景王朱存机是末代秦王吗?
朱存机病逝于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初七日,
而李自成攻陷西安尚在两年多后的崇祯十六年
(1643)十月壬申。
那么,真正被李自成所执的这位末代秦王
又是谁?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5
康熙《陕西通志》
康熙六年(1667)《陕西通志》中有关于明朝
按,从万历二十年(1592)到崇祯二年(1629),朱存枢虚龄才38岁。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9
《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三月,朱存枢以秦王庶长子 身份被皇帝特许封爵为郡王。卷431,万历三十五年三月己卯,
页4,b面
万历四十三年(1615)十一月准封世子,卷539,万历四
按,《烈皇小识》、《绥寇纪略》、《流寇志》等诸多史籍皆记载刘氏为 世子妃,欲求死,李自成释之。据朱存枢墓志,存枢妃张氏。《明史》误。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0
《明史· 冯师孔传》:“贼至,守将王根子开门入之。
十月十一日,城陷,……贼遂执秦王存枢,处其宫
署,置百官,称王西安”。卷263,页6799 《明史· 晋王朱传》:“李自成陷山西,(晋王) 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入北京,不知所终”。
18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明史》的缺憾
• 关于最后两任秦王,《明史》记述如下:
• “□王谊漶,靖(王)嫡三子,万历十三年袭封
奉国中尉,十四年加封紫阳王,十五年进封。”
• “存枢,谊漶□□子,万历□□年袭封。崇祯末
陷于贼。”《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页2507-2508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均未对《明史》“末代秦王朱存枢”提出质疑。中华书局,
1979-1986年。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5
2007年9月18日参观长安博物馆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6
秦 景 王 朱 存 机 墓 志 铭
失 之 交 臂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7
2006
秦 世 子 朱 存 枢 墓 志 铭 (

年 《 陕 西 碑 石 精 华 》 出 版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2
末代秦王考实
既然墓志称朱存枢为世子,那么至少在“崇祯二年三月初 五日”即其病逝之时,乃父朱谊漶仍然在世。故《明史》 称朱存枢“万历□□年袭封”显然是错误的。
朱谊漶究竟死于何时?
他的谥号是什么?
他是否就是最后一任秦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3
景王朱存机墓志铭
14
明初的分封
洪武三年(1370)封第二子朱樉为秦 王,《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四月乙丑,页6,a

十一年(1378)就藩西安。明太祖实录》卷117,
洪武十一年三月壬午,页6,a面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5
委秦王以重任
朱元璋有令秦王坐镇关中、镇守西北之寄: 《明太祖实录》卷118,洪武十一年五月乙亥:“玺 书赐秦王樉曰: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以来,不胜其 弊。及吾平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西至于凉州,北 至于宁夏,南至于河州,民未休息,予甚悯焉。今尔 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余不急之役,宜悉缓之,勿重 劳民也。” 万斯同《明史稿》卷152《诸王传上· 秦王朱樉传》: “初,王之就国也,太祖委以关西军事,得专刑赏, 岁时躬巡边徼,大将以下皆受节制,以王长于诸王, 委以重任。”
卷116,页3564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1
《明史· 李自成传》:“自成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 永寿王谊況为制将军”。卷309,页7962
按,永寿王谊況,据《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记载,死于万 历四十二年,万历四十五年谊況庶一子存桑袭封。因此,崇祯十六 年李自成执永寿王以为制将军,乃存桑而非谊況。清人李天根《爝 火录》卷1、夏燮《明通鉴》卷89已有考证。另参见钦定《续文献 通考》卷208《封建考· 同姓封建》。
明末秦藩世系考
——一个小题大做的示范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
长 安
南 山 杜 陵 原
杜 陵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4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5
Google卫星图
杜陵原局部
大府井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6
大府井(秦愍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自成伪授秦王存枢权将军”、“自成执秦王存枢,以为权
将军”、“(晋王)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入北京, 不知所终”云云皆不可信。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1
末代秦王考实
朱敬镕于隆庆三年(1569)四月袭封秦王,《明穆宗实录》 卷31,隆庆三年四月庚子,页7,b面万历四年(1576)三月去世, 谥曰“靖”。神宗“命秦世子宜[谊]澏主丧,并理府 事”。《明神宗实录》卷48,万历四年三月壬子,页9,b面万历九年 (1581)四月,朱谊澏承袭王位。《明神宗实录》卷111,万历 九年四月庚戌,页4,a面然而仅仅五年之后的万历十四年 (1586)六月,朱谊澏亦去世,谥曰“敬”。《明神宗实 录》卷175,万历十四年六月癸酉,页5,a面因其没有子嗣,万历十 五年(1587)四月,“册封秦府秦敬王谊澏弟紫阳王 谊漶为秦王,安人韩氏为秦王妃”。《明神宗实录》卷185,万 历十五年四月辛巳,页8,a面朱谊漶正是朱存枢的父亲。
7
简王井(秦简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8
东伍村(秦隐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9
三府井(秦宣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0
世子井(朱敬鉁)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1
四府井(?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2
康王井(秦康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3
庞留井(秦惠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秦藩世系的重要记载。 亦见康熙七年《咸宁县志》 卷2《建置· 封建》。其中从秦靖王起的世系如下:
(清)贾汉复、李楷《陕西通志》卷16《帝王后妃封建窃据附》,页40。 康熙六年(1667)刻本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6
靖王,名敬镕,宣王庶长子。隆庆三年六月由 隆德王袭封。喜诗书,尚节俭。母妃寡,奏辞 赡粟,不扰下民。事亲之孝,体国之忠,穆宗 嘉焉。有《遗珠世保录》行世。 敬王,名宜[谊]澏,靖王长子。万历九年五月 袭封。琴书自娱,不喜声色。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4
尚无异议
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下册,页1166:“秦王朱存枢作了俘虏”。 钱海岳《南明史》卷15《诸王世表一》,页815-816:卷 27《诸王传一· 朱存枢传》,页1431。中华书局,2006年。 黄云眉《明史考证》在《诸王世表》、《李自成传》等处
大明宗室秦景王圹志
王讳存机,乃秦肃王第三子,母次妃 张氏。万历二十三年八月初五日生。 崇祯二年九月初一日册封为秦世子。 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袭封为秦王。 崇祯十四年二月初七日未时以疾薨逝, 享年四十有七。女一未适。讣闻,上 辍朝三日,遣官谕祭,命有司治丧营 葬如制。谥曰“景”。东宫及文武百 官皆致祭焉。以崇祯十五年正月初三 日,葬于韦曲里之阳。呜呼!王以天 潢懿亲,为国藩屏。宜享长年,永保 西秦。如何奄忽,而景命之不遐也! 存隆其实,光曜其声。如终之际,于 斯为荣。王可以暝矣!爰述其概,敬 勒贞珉,用垂不朽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