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故障诊断
电动机运行故障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运行故障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摘要:电动机在我们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也为我们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了较大便捷,但反之思考电动机如果引发故障,也给社会生产生活及安全管理带来严重隐患。
为了避免电动机故障发生,我们必须日常设备排查诊断,并做好及时处理,这篇文章就以此为论点做简要探究。
关键词:电动机;运行故障;诊断;处理一、电动机运行故障和原因解析根据笔者从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所收录相关主题文献资料研究以及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情况总结出电动机运行主要故障以及诱发原因,具体如下:(一)电动机停止运转电动机起动后不工作,这日常排查中最常见的电动机故障。
从经验来看,当电动机不运转时,通常伴随着电动机保险丝烧损,造成这种故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源异常问题。
由于缺乏单相电源或电子线圈反向连接,这种单相电源缺失会使电动机运行状态下电源异常,这种异常会导致电动机保险丝烧断。
其次,烧电动机情况。
根本原因是电动机绕组接线错误,具体就是重要附件定子线圈,电动机定子线圈接地、接线不当或者短路会导致电动机启动后出现故障。
另外,还可能是电动机保险丝本身或电源电路有问题,保险丝本身正常功能决定了它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在电动机运转过程中,保险丝截面过小,容易导致保险丝烧坏。
此外,电源线短路或接地也会导致电动机故障。
(二)运行不畅且颠簸在电动机实际应用中,最为常见的情况就是电动机接通电源不能正常工作,并且会发出异常颠簸和声音。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电动机绕组和电源之间的单相问题。
故障原因在于定子和转子线圈部分或一个电源相位中的电源不足,导致电动机不旋转,并伴有异常声音,并且绕组输出线头端接线错误或者绕组内部连接颠倒,也会产生异响。
另一方面是电力问题。
接触电阻过高或者电源电压过低会导致电动机工作功率不够,主要是由于电源电路接触松动,导致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行。
还有一种原因是电动机轴承故障。
在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电动机负荷过大,会导致转子或者轴承卡住,电动机将无法正常工作,并伴有异响,这种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轴承内部原因。
交流电动机短路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交流电动机短路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交流电动机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领域的一种重要电力设备,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各种设备和机器。
然而,由于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交流电动机可能会出现故障,其中短路故障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针对交流电动机短路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一种常见的短路故障检测方法是通过测量交流电动机的绕组电阻来判断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该方法基于短路故障会导致绕组电阻的变化,通过测量电动机的电阻值,可以判断绕组是否存在短路。
具体操作时,可以使用万用表或电阻测量仪器对电机的绕组电阻进行测量,若测量结果与额定值有较大差异,则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其次,另一种常用的短路故障检测方法是通过测量交流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来判断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功率因数是指电动机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当电机出现短路故障时,其绕组内的电流会增加,导致功率因数下降。
因此,通过测量电机的功率因数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电机是否存在短路问题。
具体操作时,可以使用功率因数仪或功率因数表对电机的功率因数进行测量,若测量结果与额定值相差较大,则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短路故障检测方法是通过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来判断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绝缘电阻是指电动机绕组之间的绝缘材料对电流的绝缘能力,当电动机发生短路故障时,绝缘电阻会显著下降。
因此,通过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变化,可以迅速判断电机是否存在短路问题。
具体操作时,可以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机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若测量结果较低,则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另外,还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等热成像设备来进行交流电动机短路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与诊断。
短路故障会导致电机的绕组过热,进而引发热量的辐射,通过红外热像仪可以检测到这些辐射热量,并将其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从而可以判断电机绕组的温度分布情况,快速发现短路故障点。
这种方法具有非接触式、实时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发现潜在的短路故障。
浅析电机故障的诊断技术

着转化能量 的作用。因此 ,电机质量或者安装质量不合 格 、电机在运转 过程 电压不稳 、负载超 出标 准等等情 况 ,都将可能引起电机故 障,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 。工 作人员根据相关原理 、选择适宜的故 障诊断技术对 电机 故障进行诊断 ,以保证电机 的可靠运转。
在我国 ,基于数学模 型的电机故 障诊断技术 的应用 已经和纯熟 ,而基于状态或过程参数估计的电机故障诊
时诊断并处理 电机故障 ,那么将影响 电机的正常运转 ,
严重时将导致 电机的破损 。所 以说 ,电机故障的诊断技 术是保证电机正常 、有序运转的技术基础。笔者基于多
年 的电机故 障诊断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 ,提出几种有效
的电机故障诊断技术 ,希望能够与相关工作共同探讨 、
提高 。
一
断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对 电机故障诊断效率的提高起到
的、能 够通过工作 人员 的经验或者 简单仪器 等检查 出 来 的机 械故 障。其次 ,根据 电流 变化情况诊 断 电机故 障。这 种方法 的诊断原 理是工作人 员利用频谱 分析仪
器等对 电机 内电流 的波形 进行分 析与检测 ,再对 比正
障 ,基本上可以达到零失误率。
第二 ,模 糊逻辑 诊断技术 。有些 电机故 障不能很
电机的主要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以供机械
设备运转 。因此 ,电机是供电与用 电系统的基本元件。
但是在电机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 ,极容易受到各种外界 因素的影 响 ,从而出现故障问题 。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
二 、电机故 障的诊 断技 术
电机 主要 由电路 、磁路 两部分组 成 ,两 者共 同起
提 供条 件 与 基础 。这 种诊 断 方法 主要 针对 情 况 较轻
电机故障诊断四步法+电动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机故障诊断四步法+电动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电机故障诊断步骤与方法:1、看:1.1定子绕组短路时,可能会看到电动机冒烟。
1.2电动机严重过载或缺相运行时,转速会变慢且有较沉重的"嗡嗡"声。
1.3电动机维修正常运行,但突然停止时,会看到接线松脱处冒火花;保险丝熔断或某部件被卡住等现象。
1.4若电动机剧烈振动,则可能是传动装置被卡住或电动机固定不良、底脚螺栓松动等。
1.5若电动机内接触点和连接处有变色、烧痕和烟迹等,则说明可能有局部过热、导体连接处接触不良或绕组烧毁等。
2、听:2.1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应发出均匀且较轻的"嗡嗡"声,无杂音和特别的声音。
2.2若发出噪声太大,包括电磁噪声、轴承杂音、通风噪声、机械摩擦声等,均可能是故障先兆或故障现象。
2.3对于电磁噪声,如果电动机发出忽高忽低且沉重的声音,则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定子与转子间气隙不均匀,此时声音忽高忽低且高低音间隔时间不变,这是轴承磨损从而使定子与转子不同心所致。
(2)、三相电流不平衡。
这是三相绕组存在误接地、短路或接触不良等原因,若声音很沉闷则说明电动机严重过载或缺相运行。
(3)、铁芯松动。
电动机在运行中因振动而使铁芯固定螺栓松动造成铁芯硅钢片松动,发出噪声。
2.4对于轴承杂音,应在电动机运行中经常监听。
2.4.1监听方法是:将螺丝刀一端顶住轴承安装部位,另一端贴近耳朵,便可听到轴承运转声。
若轴承运转正常,其声音为连续而细小的"沙沙"声,不会有忽高忽低的变化及金属摩擦声。
2.4.2若出现以下几种声音,则为不正常现象:(1)、轴承运转时有"吱吱"声,这是金属摩擦声,一般为轴承缺油所致,应拆开轴承加注适量润滑脂。
(2)、若出现"唧哩"声,这是滚珠转动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为润滑脂干涸或缺油引起,可加注适量油脂。
(3)、若出现"喀喀"声或"嘎吱"声,则为轴承内滚珠不规则运动而产生的声音,这是轴承内滚珠损坏或电动机长期不用,润滑脂干涸所致。
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观察故障现象:仔细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有异常声音、振动、异味等现象,以及是否存在启动困难、过热、断电等故障。
2. 测试电动机回路:使用万用表或电动机综合性能测试仪对电动机的回路进行测量,查看是否存在导线接触不良、断路、短路等故障。
3. 检查绝缘状况: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动机的绝缘状况进行测试,判断是否存在绝缘损坏或绝缘击穿故障。
4. 检查轴承和机械部件:检查电动机的轴承和机械部件是否有异常,如是否存在轴承磨损、轴承过热、机械部件松动等问题。
5. 检查电源电压:检查电动机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确保供电电压是否在额定范围内,避免电压过高或过低对电动机运行产生影响。
6.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电动机运行时的温度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热点,以及是否存在过热故障。
7. 根据故障码诊断:对于配备故障码功能的电动机,可以通过读取故障码来确
定故障类型,并根据故障码的相关信息进行定位和诊断。
8. 借助专业设备: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电动机故障诊断设备,如振动分析仪、电流测试仪等,对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诊断。
以上方法仅为一般情况下的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具体的诊断步骤和方法还需要根据电动机的具体型号、故障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建议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应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电动机故障诊断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确定电动机故障的发生和原因,并找出解决故障的方法。
电动机故障的诊断对于保证电动机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1. 外观检查:首先通过仔细观察电动机的外观,检查是否有烧坏、破损、碰撞等情况,并查看电机接线端子和接线盒的连接是否牢固。
2. 电气测量:通过使用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仪器,测量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绝缘电阻等参数,了解电动机的工作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电气故障。
3. 振动检测:电动机在运行时如果产生异常的振动,可能是由于轴承磨损、不平衡或电机定子转子偏心等引起。
使用振动测量仪器对电动机进行振动测试,判断是否存在振动故障。
4. 声音检测:电动机在运行时如出现异常的噪音,可能是由于轴承磨损、不平衡或电机定子转子偏心等原因。
使用声音测试仪器对电动机进行声音测试,判断是否存在噪音故障。
5. 热度检测:电动机工作时如果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电机内部的绕组短路、电机通风不良等原因。
通过测量电动机的温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6. 油液检测:对于带有润滑系统的电动机,可以通过检查油液的颜色和气味,判断电动机内部是否存在磨损、油耗等故障。
7. 故障模式判断:根据电动机的故障模式和常见故障案例,结合上述的测量结果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电动机的故障原因。
8. 试运转检测:对于某些难以判断的电动机故障,可以通过在检查过程中给电动机提供电源,并进行试运转。
同时,观察电动机是否有异响、异常热等情况,以进一步判断故障原因。
总之,电动机的故障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技术人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判断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同时,在诊断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更大的故障。
此外,定期维护和保养电动机,可以有效地预防电动机故障的发生。
电动机常见故障描述

三项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判断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两个部分,定子由定子绕组和铁心组成,其中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心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多出现在定了绕组上,如:绝缘不良、接地、断路和短路等。
(一)电动机不能启动故障原因分析:原因一:电源出现失压或欠压故障。
电源失压主要是因为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出现了短路和接地故障,致使电源跳闸;电源欠压主要是因为启动装置出现故障。
原因二:负载过大。
负载过大一方面由于该电动机要求空载启动,而在实际启动时带上了负载;另一方面由于电动机或负载启动时出现了咬卡故障。
原因三:定子绕组缺相。
电动机缺相运行往往是由于负载过大,电动机本体绝缘老化、控制线路短路等原因,电动机运行电流过大,将其中一相电源的熔断器熔体熔断所导致。
另外电动机和控制线路各种接头接触不良,能直接引起电动机缺相运行。
(二)电动机转速不正常故障原因分析有如下儿个。
原因一:电动机受潮或绝缘不好;原因二:电动机轴承偏心或转子扫膛;原因三:电动机定子绕组局部短路或某相绕组断路。
(三)诊断故障点1.检查绝缘不良和接地故障(1)兆欧表测量检查法:绝缘电阻在0. 5 M欧以上,说明绝缘尚可,可继续使用。
如果绝缘低于0. 5M欧,说明绕组受潮或绝缘老化变差。
若电阻为0,则是绕组接地。
( 2)校验灯检查法:打开各相绕组的接头,然后用灯泡与36V低压电源串联,逐相测量绕组与机座的绝缘。
灯泡发红,说明绕组受潮、绝缘变差;灯泡发亮,说明绕组接地。
(3)高压试验检查法:试验电压一般为电动机额定电压的两倍再加1 000 V,对于旧电动机,取电动机额定电压的3倍。
如果绕组接地,在接通试验电压后,线路中保护装置(熔断器或电流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源。
2.检查定子绕组断路故障定于绕组断路通常发生在绕组的端部接线头、引出线端等附近。
(1)三相电流平衡检查法,对于星形连接的绕组,三相绕组并联后,三相电流值相差大于5%时,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相。
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除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包括:
1.电流分析法:通过对负载电流幅值、波形的检测和频谱分析,
诊断电机故障的原因和程度。
例如,通过检测交流电动机的电流,进行频谱分析来诊断电机是否存在转子绕组断条、气隙偏心、定子绕组故障、转子不平衡等缺陷。
2.振动诊断:通过对电动机的振动检测,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
和分析,诊断电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并制定处理办法。
3.绝缘诊断:利用各种电气试验和特殊诊断技术,对电动机的
绝缘结构、工作性能和是否存在缺陷做出结论,并对绝缘剩余寿命做出预测。
4.声音分析:一种通过分析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声音信号来诊断
故障的方法。
由于电机在故障状态下会产生不同于正常运行的声音,通过声音分析可以判断电机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当电机轴承磨损时,会产生明显的噪音,通过声音分析可以识别和定位轴承故障。
5.绕组电阻测量技术:绕组电阻测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电机
故障检测技术。
通过测量电机绕组的电阻值,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断路或短路等故障。
6.红外检测技术:利用红外检测仪对电机进行非接触式检测,
可以发现电机内部的热异常和局部过热现象,从而判断电机是否存在内部故障。
7.油膜电阻测试技术:通过在电机内部注入一定量的导电油,
测量油膜的电阻值和电导率,可以判断电机内部的绝缘性能和是否存在内部短路等故障。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对电机故障的全面诊断和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气故障诊断技术成绩
实验名称电机故障诊断
同组人杨宏(04091964)李明正(04081367)王玮(04091963)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故障诊断的过程。
2了解并初步掌握电机转子断条和气隙偏心故障的定子电流频谱分析方法。
3认识不同的数据处理与故障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等方面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
分别采集状态良好的和存在转子断条,气隙偏心,匝间短路故障的三相异步电机,在不同负载工作下的三相电流数据。
然后运用已编制好软件或运用MATLAB自行编程,对测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根据相应的故障特征频谱分量来判断电机的故障状态。
三、实验原理
当三相电动机出现断条故障时,电流频谱中会出现特征分量Fb=(1±2ks)f1,通常K=1时的特征分量最为明显,当出现气隙偏心故障时,电流频谱中会出现特征分量Fag=f1±mfr,其中
FR为转子频率,M为正整数。
当三相电机出现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时,通过对三相定子电流运用PARK进行变换,电流中除了直流分量外还存在两倍的基波分量。
电机稳态运行时,转速相对稳定,故障特征频率也相对稳定,因此,可以判定电机有无故障。
四、实验步骤
1转子断条与气隙偏心故障
⑴时间继电器的调整
⑵励磁电压的调整
⑶启动风机与电动机
⑷负载的控制与信号的采集
⑸停机
⑹更换电动机转子重复上述过程
2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⑴励磁电压的调整
⑵启动电动机
⑶故障模拟
⑷负载的控制与信号的采集
⑸停机
⑹改变电阻值,重复上述过程
五、数据采集与步骤分析
1、频谱分析
1)MATLAB程序:
t=0:0.001:0.6;
t=sin(2*pi*50*t)+sin(2*pi*120*t);
y=[
-7.20E-01
-7.20E-01
-5.60E-01
……]
fs=5000
n=13;
Y=fft(y,2^n);
Y=abs(Y);
Y=log10(Y);
f=fs*(0:length(Y)/2-1)/length(Y);
plot(f,Y(1:2^(n-1)))
title('Frequency content of y')
xlabel('frequency(HZ)')
xlim([1 100]);
一根断条
三根断条
由此可分析得:当频谱图中有突出部分存在时说明电动机转子有断条存在,且断条数越多其突出越明显。
特征频率为48.8HZ,正常为50HZ,故误差为2.4%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受益匪浅,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图形,继而进行分析,可知电动机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与实验中能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