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职业病防治法案例分析之一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接触特定的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职业病的案例,探讨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某电子厂的员工小李,长期在精密电子元件的生产线上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他需要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
慢慢地,小李发现自己经常头晕、恶心、食欲下降,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经过医生的诊断,小李被确诊为有机溶剂中毒,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职业病。
这个案例中,小李的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导致的。
有机溶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尤其是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员工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就容易患上有机溶剂中毒。
因此,为了预防类似的职业病案例发生,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机溶剂的管理,采取替代品或者封闭式生产工艺,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挥发。
其次,在生产现场应该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保证作业场所的空气清新,减少有机溶剂的浓度。
同时,员工应该佩戴防护用具,比如口罩、手套等,减少有机溶剂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侵害。
另外,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的恶化。
总的来说,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特定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对患者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企业需要加强对有毒、有害因素的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做好防护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20
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
(1)集水池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
夏季天气闷热,气压低,集水池井下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等有毒有害气
体挥发性高,易造成下井作业人员出现中毒或窒息现象。
(2)现场作业人员未按下井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作业
一是于某某等现场作业人员未配备专业防护设备和用品,包括气体检测仪、
主讲人: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第 1 篇 化学中毒案例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CONTENTS
目 录
一
化学中毒案例
二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三
涉苯作业安全
四
采样安全图解
五
员工巡检注意事项
六
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急救要点
七
石化企业检修时的职业卫生防护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某石油化工总厂硫化氢中毒事故
2004年11月28日23时50分,某石油化工总厂设备安装维修公司 仪表工王××、魏××接到某石化分公司三联合车间直柴加氢装置脱硫汽 提塔回流罐液位指示失灵的通知后,在三联合车间当班班长翟××的陪同 下一起到现场进行处理。29日零时10分左右,王××在处理回流罐液位 浮筒底部排凝阀时,含有硫化氢的烟雾突然从排凝阀排出,没有任何防 范的王××当即中毒晕倒。闻讯赶来的人员将王××转移到通风处,进行 人工呼吸抢救。零时15分,医护人员赶到并送往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 效死亡。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14
某石化分公司在建原油储罐特 大爆炸事故 13人死亡
(3)施工单位要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 监管,大力开展反“三违”活动。针对施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人员流 动性大等情况,要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要加强施工现场 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及时纠正“三违”现象。
职业病法律维权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李某某,男,35岁,某化工有限公司工人。
自2010年入职该公司以来,长期从事化学原料的搬运和包装工作。
由于工作环境存在大量有害化学物质,李某某在2016年开始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经医院诊断,李某某患有慢性中毒性肺病,被认定为职业病。
李某某在得知自己患有职业病后,向公司提出索赔要求,但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赔偿。
李某某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30万元。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李某某是否属于职业病受害者;2. 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3. 赔偿金额的确定。
三、仲裁委员会审理过程1. 证据收集:仲裁委员会在审理过程中,收集了以下证据:- 李某某的劳动合同、工作证明等证明其在公司工作的相关材料;- 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检验报告等证明李某某患有职业病的材料;- 公司提供的生产环境监测报告、安全操作规程等证明其工作环境存在有害化学物质的材料。
2. 当事人陈述:仲裁委员会分别听取了李某某和公司的陈述。
- 李某某陈述,其在公司工作期间,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且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其患有职业病。
- 公司陈述,公司已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生产环境进行了安全监测,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李某某患病与其工作环境无关。
3. 专家鉴定:仲裁委员会委托相关专家对李某某的职业病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认定李某某患有慢性中毒性肺病,属于职业病。
四、仲裁委员会裁决1. 认定事实:仲裁委员会认为,李某某在该公司工作期间,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且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其患有职业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2. 责任认定: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作为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生产环境进行安全监测,也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导致李某某患有职业病,应承担赔偿责任。
3. 赔偿金额: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李某某的实际情况,判决公司支付李某某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30万元。
职业病诊断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李某,男,35岁,某钢铁厂工人。
自2005年进入该厂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炼钢工作,长期暴露在高温、高粉尘的环境中。
2018年,李某因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被诊断为“粉尘肺病”。
随后,李某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职业病鉴定。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是否构成职业病,以及其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法院审理(一)职业病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
在本案中,李某在钢铁厂工作期间,长期暴露在高温、高粉尘的环境中,其症状与粉尘肺病的临床表现相符。
经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诊断,李某被确诊为“粉尘肺病”。
因此,李某构成职业病。
(二)用人单位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并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在本案中,钢铁厂作为李某的用人单位,未为李某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未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导致李某在工作中患上粉尘肺病。
因此,钢铁厂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李某在钢铁厂工作期间,长期暴露在高温、高粉尘的环境中,经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诊断,被确诊为“粉尘肺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的定义。
钢铁厂作为用人单位,未为李某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未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导致李某在工作中患上粉尘肺病。
因此,钢铁厂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如下:1. 钢铁厂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损失共计人民币10万元。
2. 钢铁厂承担李某住院期间的全部医疗费用。
3. 钢铁厂为李某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其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职业病案例分析

第九童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案例一办公室里的“职业病”[案情介绍]甲,女,30岁,某企业办公室打字员。
2005年8月5日,甲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咨询,自述参加工作5年多来,一直在企业办公室担任打字员,由于长期从事电脑工作,患上了“干眼症”、颈椎病等疾。
病,而且近来症状有所加重,经常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
现在企业正在裁减人员,自己这半年由于此病经常请假,所以很有可能要被裁掉。
甲咨询:自己感觉所患的病与自己的职业有关,是否可以享受职业病待遇?企业在裁员时能不能对她有些照顾?[案情分析]本案的焦点在于甲从事电脑工作患上的“干眼症”、颈椎病是否属于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职业病,亦称为职业性疾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卣于职业有害因素的作用,身体上出现一定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作业能力,甚至丧失全部劳动能力.而狭义的职业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通常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i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可以诊断为职业病,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的,是狭义的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我国卫生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了现阶段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1)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6)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等,共10大类,115种.可见,在我国现阶段,构成“法定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必须属于法定的职业病病种。
本案中甲某所患疾病应该说与其从事的职业活动有关,但却不在国家公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范围中,因此是不能诊断为职业病的,也不能享受职业病待遇。
职业病_法律案例(3篇)

第1篇案号:(2023)某民初字第0001号一、基本案情原告张某,男,35岁,汉族,某市人,职业为建筑工人。
被告某建筑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等。
2010年,张某入职被告某建筑公司,担任施工员。
在工作期间,张某长期接触水泥、沙石、钢筋等建筑材料,同时,在工作中还经常接触到含有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环境。
由于公司没有为张某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也没有对张某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张某在工作中多次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
2019年,张某被某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为矽肺病(三期),经鉴定为工伤。
张某向某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鉴定结论为伤残等级为四级。
张某遂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告某建筑公司支付工伤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30万元。
被告某建筑公司对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张某所患矽肺病与其工作环境有关,但否认其存在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
二、争议焦点1. 被告某建筑公司是否对张某患有矽肺病存在过错;2. 被告某建筑公司是否应承担张某的工伤赔偿责任;3. 张某的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三、法院审理某市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查明以下事实:1. 张某自2010年起在被告某建筑公司工作,长期接触水泥、沙石、钢筋等建筑材料,在工作中还经常接触到含有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环境;2. 被告某建筑公司未为张某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也未对张某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3. 张某于2019年被诊断为矽肺病(三期),经鉴定为工伤,伤残等级为四级。
对于争议焦点,法院认为:1. 被告某建筑公司作为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本案中,被告某建筑公司未为张某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也未对张某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存在违法行为,对张某患有矽肺病存在过错;2. 张某所患矽肺病与其工作环境有关,被告某建筑公司应承担张某的工伤赔偿责任;3. 关于赔偿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法院依法确定了张某的赔偿金额。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长期处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导致身体出现疾病或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是由特定的职业因素引起的,它们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有关。
职业病的危害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职业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小张,男,28岁,某化工企业职工。
小张从事化工生产工作已有5年时间,长期接触化学品,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最近,小张感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出现了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经过医院检查,诊断为职业性肺部疾病。
经了解,小张长期接触的化学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导致了他的肺部受到了损害,出现了职业病症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职业病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职业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职业病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应该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测,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员工在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侵害。
另外,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职业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预防职业病的过程中,企业和员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要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员工要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保护好员工的健康。
综上所述,职业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员工健康的疾病,预防职业病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责任。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大家能够更加重视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案例一:致癌物质暴露导致肺癌行业背景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对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这一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公司对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员工个人防护物品不全,导致接触TDI的员工患上肺癌的情况频繁发生。
危害特征肺癌是受到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的一种职业病。
TDI属于致癌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有较强的侵蚀作用,长期接触TDI会使呼吸道黏膜红肿、水肿、坏死、形成溃疡,引起哮喘、气喘、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
长时间接触TDI还会导致肺部功能丧失、肺结构沉重损害和肺癌的形成。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化工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和对症治疗•加强生产现场管控,增加空气过滤器、通风设备等防护设备•增加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完善个人防护装备,减轻员工接触TDI的风险及肺癌风险。
案例二:农药残留引起慢性中毒行业背景某农资公司为了追求高产高效,使用了一种名为“麦臭呕”的农药。
这种农药常常在使用时与水混合,然后通过水泵雾化田间,但由于乡村环境破损,这些田地周围的水源有很多是生活用水,导致“麦臭呕”被吸收到了生活用水中。
经过饮用这些污染的生活用水,该地区一些村民出现了慢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疼、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
危害特征农药残留超标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饮用农药污染的水源后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农药可能会在人体内长期蓄积,并诱发癌变。
对农药长期接触者的伤害是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损害、造成细胞死亡、骨髓毒性、口腔溃疡等情况,极易导致多种慢性疾病。
解决方案针对这种情况,该农资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关停生产线,彻底清理农药残留•关停一段时间供水管道,用其他干净水源补充;•就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治理患者慢性中毒症状;•加强安全生产质量监督,严禁使用致命农药或农药残留超标的种类;•增加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强化关注此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回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横县南乡镇大化村
发现了金矿。数十家采矿业主纷纷到大化矿区 开采。矿工每月几百元的工钱相当于种大半年 的地。
村里的青壮劳动力纷纷拉帮结伙去“淘 金”,上矿的有夫妻、父子甚至整个家族。有 一家,6个人去矿上打工,5个人得了矽肺病。 这种状况维持了近十年。
记者与患者的对话: 患者: “那个时候粉尘很大……,两三米就看
记者与当地主管部门的对话
防疫站:“2004年自治区职业病防治所检测过一次。八个点,就有四 个点不合格。作为卫生监督部门看到这个事情,心里很痛心的。泰 富金矿不是积极配合,不按照我们法律规定文书里面,要求它在哪 个时候,必须完成工艺流程改变,必须购买防护用品给工人强制佩 戴,主要是他没有这么做。”
记者:“但是你们是执法部门,你们下达的文书是有法律依据的,有 法律效力的,一个企业可以这样拒不执行吗?”
记者:“你们明明在他那儿工作过,他们为什么不承认 呢?”
“我不知道,因为他怕给我们赔偿,要好多好多钱, 因为我们好多好多人去那里打工。”
记者与矿方的对话:
记者:“刚才您说到专家来裁定的话,我手里有职业病诊断 证明书,这个证明书是由自治区的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里出具 的。它第一句话说的就是1996年到2003年在泰富金矿从事粉 碎工,这还不权威吗?”
防疫站:“我们卫生部门也上去要求管理过,但是 他不听我们的,我们没有办法再深入地管理。”
记者:“你不觉得是你们的失职吗?”
防疫站:“我觉得我们已经尽力了。”
记者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记者:“作为劳动执法部门,你有没有去过泰富金 矿检查过?”
局长:“去过,每一年都去。我们很难找到老板, 他那个老板就是不出来接见我们,我们王副局长 下去好几趟执法,叫他纠正,但是他就是派一个 饭堂的一个人员出来接待我们,就是叫在那儿喝 开水,到2点多钟都没有见回来,或到5、6点钟还 是没出来,我们不得不回来了。所以老板对我们 劳动保障部门就是采取不理睬这种方式。”
防疫站:“还是无可奈何,力量太小。特别是有时候我们去的时候, 刚好是停业以后不久上去的,或者说泰富知道我们有关部门检查, 那天刚好不作业,就没有粉尘,不是每一次都看到。”
记者:“不管怎么说,《尘肺病实施条例》对于企 业应该给职工和工人提供什么样的保护、防护措 施,还是做了详细规定,可是在我们采访过程中 发现,没有一条落到实处。”
➢ 服务行业新从业人员必须体检 ➢ 商场通过更换法人代表不能逃避处罚 ➢ 限期2天整改,执法部门应及时检查,2周
后复查不能体现法的人员,未办 理健康合格证,县疾控中心下达警告行 政处罚,限五日内改进。该商场负责人 以已请示物价局X股长(体检收费就属物 价局管,和司法局X副局长,认为大厦不 属公共场所,无需体检。防疫站依法两 次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500,300),该大厦 拒绝签收,疾控中心挂号邮寄送达。在 15日内未见起诉,又不履行。县疾控中 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受到行政部门
分析要点
➢ 无证生产化妆品属违法 ➢ 当事人不服、不申请复议、不起诉、不履
行,行为不当 ➢ 没收非法所得,余额必须缴清,卫生局出
具不予追究削弱了法律的严肃性
案例4
➢ 某外商独资生产加工一批广告衫,使用进 口无纺布,生产过程有缝纫工觉头疼、恶 心、胸闷、流泪、呕吐、出皮疹。送医院 诊治,经询问质疑可能与无纺布散发的气 味有关,疑似甲醇中毒。供货方外交机构 派专家到医院暗访,并出具调查报告否认 系生产性毒物中毒。因是事后调查,生产 环境发生了改变,取证遇到了困难。
不见人了” 记者: “没要求过改善工作环境?”
“讲过,他说你们不干,有人来干”
记者:“有没有去找过他们,让他们赔偿?” “找他们,他们都不承认,就是这样的。”
记者:“不承认什么?” “不承认我们在他们那里干活。”
记者:“你们不是说手上有证据吗?” “有一点点。” “但是他的势力大,不理睬我们,就这样。”
分析要点
➢ 是否属公共场所按国务院条例执行。 ➢ 物价部门和司法部门没权干扰按制度执法 ➢ 当事人拒绝签收不影响送达 ➢ 当事人不服因循司法途径解决,而非找关
系
案例3
➢ 卫生监督在市面上发现一印铁制罐厂非法 生产的雅丝发胶,现场调查后核实2年间共 生产约2万罐,并在现场发现生产发胶的原 料、成品和残次品。取证后,经监督员合 议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财务表 示销售收入24594元)。处罚决定书送达后, 该厂未申请行政复议也不上诉,拒不履行。 监督机构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直接 从其银行帐号划扣剩余的2万元至财政。因 该帐户已没钱,又无法获取其他帐号,卫 生局向法院出具了对其余的4594元不予追 究的报告,而结案。
(优选)职业病防治法案 例分析之一
案例1
➢ 新建商场从原商场调营业员申办了许可 证,开业时未及时组织新从业人员体检。 县防疫站发现后按《实施细则》给予警 告并限期2天改进,2周后仍未见整改。 对违法事实处以罚款和限期改进的行政 处罚,主管部门通过更换商场法人代表, 声称法人已更换不再接受处罚。
分析要点
矿方:“那你找他们,作为我们矿商来讲,确实不能界定他 们是否在我们这儿工作。” 记者:“为什么呢?” 矿方:“我们不是搞医学方面的。”
记者:“你们现在始终就没有承认过广龙村的村民在你们矿 上工作?”
副矿长:“因为以前是这样的,这个矿我们成立之前,他周 围有几十家在那儿开矿,这个政府部门也知道,80多家。当 时啊,他们就开始做工了。”
分析要点
➢ 厂房通风状况调查, 无任何通风设备 ➢ 无纺布挥发物分析,共检出甲苯、二甲苯、正己
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 二氯氟甲烷。 ➢ 患者临床检查,有症状、X线有小片壮影、肺纹 理增粗。79%是缝纫工。 ➢ 布料染毒柜内动物染毒试验,出现中毒反应,解 剖肺体积增大,有片状出血。 ➢ 须排除: ➢ 食物中毒、传染病 ➢ 用间接证据定案必须严谨周密,有说服力,形成 证据链。
案例:
文昌富曾经可以挑起两百多斤的担子。而 现在,体重掉了三十几斤的他却只能把大部分 的力气用来呼吸。患矽肺病的人会逐渐失去劳动能力,最 后呼吸衰竭而死。为了吸入更多的空气,矽肺病人会把身 体缩成一团,甚至会跪在角落里拼命地呼吸,很多矽肺病 人以这种方式吸入生命中的最后一口空气。
在广龙村,目前全村有近百个青壮劳动力患上矽肺病, 包括文昌富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