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

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
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

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

最新发动机罩设计与建模

发动机罩设计与建模

图书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设计(论文) 发动机罩设计与建模 ENGINE HOOD DESINGN AND MODELING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了解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所拥有。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产业,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汽车产业爆炸的时代,而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汽车产品产品的更新包括车身、底盘开发以及发动机的研发。对于发动机的研发,国内主要依靠国外的发动机,主要因为国内这方面基础薄弱,发动机研发周期长、困难,研发经费多,需突破的难关较多,但近年来也有厂家在研发。所以在国内,各大厂家想要赢得并主导市场,车身的研发成为必争之地,所以也必须要研发安全、舒服、污染小、节能型等这些适应中国市场的高品质车,同时高效,高质量,低成本是厂家所贯彻的方针。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车身设计中发动机罩的设计与建模进行研究的。遵循汽车车身生产工艺和工序原则,制定发动机罩的开发流程,并运用达索公司的CATIA软件对各个工艺环节进行参数化建模设计。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主要是依靠正向设计,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先进车型。在参数化建模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发动机罩进行设计输入、可行性分析、结构断面图的构想与评审,最后再与客户确认。当这些步骤完成了,发罩的设计就算完成了一大半。 本课题来源于国内某个厂家对发罩设计的需求,由实际出发进行研发。依靠 CAD/CAE/CAM技术来完成工艺数模、产品数模,然后通过有关专家评审这个环节通过后,就可以出发动机罩设计图纸与相关建模文件,最后得到总的评审验收,这样发罩就可以进行量产使用。这种现代汽车研发方法大大区别与过去,不仅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而且缩短研发发动机罩周期,从而使产品更快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这个过程很好的衔接了计算机仿真与产品成型一体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发动机罩建模;正向设计;参数化建模;CATIA软件

图解常见汽车发动机结构图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就像人的心脏一样。不过不同人的心脏大小和构造差别不大,但是不同汽车的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就有着千差万别,那不同的发动机的构造都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汽车动力的来源 汽车的动力源泉就是发动机,而发动机的动力则来源于气缸内部。发动机气缸就是一个把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动能的场所,可以简单理解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推动活塞上下运动,通过连杆把力传给曲轴,最终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速器和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气缸数不能过多

一般的汽车都是以四缸和六缸发动机居多,既然发动机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气缸,那是不是气缸越多就越好呢?其实不然,随着汽缸数的增加,发动机的零部件也相应的增加,发动机的结构会更为复杂,这也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另外也会提高发动机制造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所以,汽车发动机的汽缸数都是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像V12型发动机、W12型发动机和W16型发动机只运用于少数的高性能汽车上。 ●V型发动机结构 其实V型发动机,简单理解就是将相邻气缸以一定的角度组合在一起,从侧面看像V字型,就是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相对于直列发动机而言,它的高度和长度有所减少,这样可以使得发动机盖更低一些,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而V型发动机的气缸是成一个角度对向布置的,可以抵消一部分的震动,但是不

好的是必须要使用两个气缸盖,结构相对复杂。虽然发动机的高度减低了,但是它的宽度也相应增加,这样对于固定空间的发动机舱,安装其他装置就不容易了。 ●W型发动机结构 将V型发动机两侧的气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就是W型发动机了。W型发动机相对于V型发动机,优点是曲轴可更短一些,重量也可轻化些,但是宽度也相应增大,发动机舱也会被塞得更满。缺点是W型发动机结构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结构更为复杂,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所以只有在少数的车上应用。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

汽车发动机罩用气弹簧设计规范

汽车发动机罩用气弹簧设计规范 1范围 木标准规定了发动机罩用T艸簧的术軒和定义、标记方式、状态方程=Sili1?.C 木标准适用于木公司开发设计的各类千型的发动机罩用气亦黄(以下简称“气并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木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P仅所注日期的版木适用于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呆新版木〔包姑所有的條改申)适用于木文件? GD/T 2348—1993液压岂动系統及元件知內径及活塞杆外徒 JB/T 8061. 1—1996用缩气弹簧技术条件 Q/CC JTo52—2012汽弔用气加貧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JD/T 8064. 1—1996. Q/CC JT052—2012界定的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木标准?4型式 4.1气弹簧外形和位移曲线(力〉 气那簧的外形示总图和力——位移曲线见图1所示= 图1力——位移曲线示Si图

<2接头型式(折荐使用) 气师黄按头型式见图2所示。 3 J≡ U- an Of 图2气弹黄接头型式 5结构特征 般气禅資的原理为∣?jπq 体被密封在缸筒内,占1简內有卻为油液起液力甲尼卄用「8?向节流問 连 通有杆腔和无杆腔,白由状态沾塞杆始终伸出.呈伸展状态.其給构待征见图3所示吕 气律 r* KW 1—亀氏节流阀;2——?S : 3― Sh 4——梧基仟? Λ-W* J 4

6标记方式 气弾黄的标记由代号、活窒杆宜廉、缸筒外住、行程、伸展氏度、接头型式、公称丿JaI 成A 规定如 下: XXXX 公你力 ft* Art ―?— I 示例,气弹黃的活≡ttK1÷ 10 ≡,讯筒外f÷22≡< frG2βO≡,伸展长?650≡4接头型式0-0,公称Λ 550N. 标记为t YQ 10/22 2&0 650 CU-O) 550 7状态方程 7 1 T 弾黄的设计让算应以环境温度C2O±2>r 为条件,同时应考虑温度对气弾貧性能的WO 7.2在环境温l ?不变的条件下,气弹簧的T 作过程可以君作是尊温变化过程,应逍循气体状态方程一 波盘尔定律.并采用下列公式(1〉或公式C2): PV=C (1) 或: 砒=那 ............................................. ⑵ 式中, 宀一容器内片力.单位为兆柏(MPa) I J ?—客碟内初始HUJ,单位为兆伯(MPiI) S J J r 客州内用缩后乐力,单位为兆帕(MPG : V-~~体体积?单位为立方耒(■'》: J'r~c l 体切始体弘 单位为立方米 W): I l - 丸体斥细后体积.单位为立方用(^): C-—冷数. 8设计计算 8 1计算内容 X X (X-X) &I 筒外K 寺後代号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1. 发动机:发动机2大机构5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轿车发动机大修工艺分析

毕业论文 轿车发动机大修工艺分析 汽车发动机大修的检验与工艺编制 【摘要】发动机大修是指恢复性修理,即恢复发动机的原厂出厂的新机标准.再现代社会由于汽车数量和品牌的增多,汽车修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汽车大修的标准.为何要做发动机大修?怎样做好大修(总流程)?怎样做好检验?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技术条件.汽车发动机系统的维修养护等六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大修大修标准维修流程汽车维修检验大修竣工技术维修养护 引言 正文: 汽车大修的标准 冷车起动 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时,应起动顺利,允许连续起动不多于3次,每次起动不多于5s 检视 起动超过三次或多于5s均为不合格

热车起动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5s内能起动 检视 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气缸压力 压力数值 气缸压缩压力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用转速表、气缸压力表检查 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各缸压力差 每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的差。汽油机不超过8%;柴油机不超过10% 用转速表、气缸压力表或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测量 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发动机运转情况 怠速 发动机怠速运转稳定,其转速符合原设计规定。转速波动不大于50r/min 用转速表进行运转试验或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测量 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改变转速 发动机发言烃转速时应过渡圆滑 用发动机转速表检查 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加速或减速 发动机突然加速或减速时不得有突爆声,不得有断火、回火、放炮现象 检视 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异响 发动机在正常工况下运转时,不得有异常响声 检视或用发动机异响分析仪检查 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 第一步:为何要做发动机大修? 1、技术原因 1)动力性下降: ①起步、爬坡和超车无力。 ②排气管冒黑烟或蓝烟。 2)机油压力降低:低于原厂标准。 3)气缸压力降低:低于原厂标准的30%。

汽车发动机材料动态

1.现代车用发动机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交通管理条件的改善,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平均行驶速度增大,高速行驶越来越多。汽车不单自身处在高速运动状态下,而且汽车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就更处在高速运动之中。这就对汽车的各种零部件,提出了各种严苛的要求。 近年来 现代汽车及其发动机逐步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轻量化的材料具有代表性的有轻金属、高弹力钢、塑料等。在构成材料中,这些材料所占有的比例渐渐增加。特别是美国被日本和欧洲制小型车占据了市场以后,在汽车的小型轻量化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研究开发费用,以与外国汽车公司相抗争,根据通用汽车公司的战略,今后将转向使用铝和塑料的轻量化材料。在这之前,有很多例追求轻量化极限的车样,例如菲亚特VSS车发动机罩盖使用与聚酯和塑料的特性相适应的材料。以塑料复合材料为主体的复合式发动机在美国汽车公司已试制成功。这种发动机的特性是大量使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环氧、聚酰亚胺、聚酰亚胺基树脂77kg,占全体的65%,金属部件仅用于缸套、曲轴、凸轮轴、阀弹簧、排气阀、燃烧室等。 在构造上,波尔舍和奔驰汽车公司采用五构件发动机,用螺栓、衬垫、粘合剂将28个复合材料板粘合在一起,因此,福特用发动机2300mL有187kg,但试制发动机已被大幅度减轻76kg,而且这种发动机在3000r/min全负荷条件下能连续运转100h,有足够的实用性。各汽车制造厂和研究所对轻型新材料研究虽十分盛行,但对大批量生产还存在成本平衡问题。在汽车界价格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轻量化带来的成本提高是不容易得到认可的。要进行轻量化,有必要用铝和塑料来代替铸铁和钢板,但同时成本也要上升,特别是轻量化20%以上,将带来成本大幅度提高是不容质疑的。为此,实施轻量化,应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提高,是设计者们的目标,如凯迪拉克和别克发动机的油底壳,原采用深冲压钢板,制造时不得不将其分成两部分再作焊接,但改用成型性良好的尼龙,并将它热压成型一体化,就可避免成本的提高,从而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2.机用塑料零件 塑料在汽车发动机的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空气进气系统、冷却系统到发动机部件,塑料不仅使发动机系统更容易设计和装配,而且也使发动机重量更轻。聚酰胺和PP可用来制造空气的净化系统,从不洁空气中分离出尘埃和微粒。近来生产的输气管和节流阀已使用了PBT,制造的塑料摇杆、封盖合二为一,这不仅节约了制造材料和装配成本,也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有益于整个发动机的轻量化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塑料吸进管几乎全部由PA构成。PA表面光滑平整,在使汽车功能最大化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噪音和震动。塑料在汽车输油管的应用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塑料燃油管成本低、并具有耐腐蚀、质轻、形状稳定的特点。为了开发新一代空气、燃气混合舱,可采用更多的塑料部件,包括空气净化器、电子控制装置、燃料管、喷射头、模拟压力传感器、气体温度传感器、压力调节器、节流阀等零部件可配置成一个部件单位,因而方便了汽车装配,降低了装备成本。 对发动机零件来说,采用塑料调速阀是一项革新。塑料电子调速阀被用来代替目前的机械调速阀。发动机的机油盘由乙烯基酯树脂和PA制成,可以制造包括气流盘、垫圈、过滤器和对接传感器等整体的、容易装配的组件。由于冷却技术的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D )。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12、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D )。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B )。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 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精)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 - 1 -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 缸体是汽车发动机乃至汽车中的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汽车整体的质量,因此发动机缸体的制造加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1缸体的简单介绍: 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和骨架,同时又是发动机总装配时的基础零件。缸体的作用是支承和保证活塞、连杆、曲轴等运动部件工作时的准确位置;保证发动机的换气、冷却和润滑;提供各种辅助系统、部件及发动机的安装。 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缸体——曲轴箱。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根据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 一般式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和曲轴旋转中心在同一高度。这种缸体的优点是机体高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加工,曲轴拆装方便;但其缺点是刚度和强度较差(2) 龙门式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低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它的优点是强度和刚度较好,能承受较大的机械负荷;但其缺点是工艺性较差,结构笨重,加工较困难。 (3) 隧道式缸体:这种形式的缸体曲轴的主轴承孔为整体式,采用滚动轴承,主轴承孔较大,曲轴从缸体后部装入。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刚度和强度好,但其缺点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性较差,曲轴拆装不方便。为了能够使缸体内表面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必须对缸体和缸盖进行适当地冷却。冷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冷,另一种是风冷。水冷发动机的缸体周围和缸盖中都加工有冷却水套,并且缸体和缸盖冷却水套相通,冷却水在水套内不断循环,带走部分热量,对缸体和缸盖起冷却作用。现代汽车上基本都采用水冷多缸发动机,对于多缸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决定了发动机外型尺寸和结构特点,对发动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也有影响,并关系到汽车的总体布置。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不同,缸体还可以分成单列式、V型和对置式三种。 第 - 1 - 页共 7 页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 - 2 - 2缸体的工作条件: 缸体通常工作在高温、高载荷、磨损剧烈的条件下,承受较大的压力,受力复杂,同时工作在汽油的沉浸下,工作环境潮湿。 3缸体的使用性能要求: 缸体的工作条件决定了缸体必须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散热性,同时要有很好的密封性、防漏性、减振性等。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1、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2、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3、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4、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5、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 D、充气效率 6、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 7、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A、燃烧速度 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C、扩散速度 D、气流运动速度 8、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的措施。 A、减小喷油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加大喷油提前角 D、加大点火提前角 9、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 10、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增大点火提前角 B、推迟点火提前角 C、加强冷却 D、选用高牌号的汽油 11、下面列出的()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 A、缺氧 B、空气过量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预先形成 1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烧、燃料()、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现象。 A、燃烧 B、凝结 C、蒸发 D、混合 13、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燃烧室。 A、涡流式 B、预燃室 C、间接喷射式 D、直接喷射式 14、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15、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是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 A、发动机 B、试验台 C、测功机 D、测量系统 17、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 A、功率最高区域 B、油耗最小区域 C、转矩最大区域 D、转速最小区域 18、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和下面哪个参数成反比() A、机械效率 B、指示热效率 C、两个都是 D、两个都不是 19、三元催化转换器要求的空燃比范围是()理论空燃比。 A、小于 B、小于并接近 C、大于 D、大于并接近

内燃机制造工艺

内燃机工艺 1.生产过程:由原材料到成品之间各个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包括生产工艺、加工计划和管理工作等,应作为一个“系统”来科学全面安排。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及其材料物理性能而最终成为零件及将零部件装配成内燃机的部分生产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机加、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配工艺过程等。工艺规程:既定生产条件下,最合适的,并用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的工艺过程。工序:工件在一台机床或工作地上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部分。划分工序的依据4个因素:工人、工作地、工件、连续作业。划分目的:不可能在一台机床上全部加工。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转速及进给量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工序工作的一部分。切削3要素: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工步中切削深度可以变化。划分目的:严格工艺程序、严密组织工艺装备,详细计算工时、利于组织流水线。走刀:加工余量大,需要同一把刀具及同一切削用量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每次走刀为一工步。工艺规程:按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编写成的指导生产的重要文件,也是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基本依据。安装与工位:工件在加工前,先要把工件放准,工序中必不可少辅助过程,包括定位与夹紧两个过程。 工位:工件不动而工作台移动,以减少多次安装产生的误差和时间损失。原则:安装次数应尽量少,工位用于区分复杂工序的不同工作位置。生产类型:单件:新品研制,技术要求高,通用机床。大量生产:产量大,使用流水线,技术要求低,专用机床与夹具。成批生产:品种多,产量不大,技术要求较低,采用成组技术+通用柔性机床+通用夹具。大批量定制:定制生产,每批数量较大,生产特点类似大量生产,生产管理要求高。工件安装:直接找正安装;画线找正安装;专用夹具安装。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由其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用未加工过的毛培面作为第一道工序的定位基准面) 原则: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并提供后续工序精基准,选择与加工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不加工表面,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选择零件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保证加工余量均匀,表面组织性能一致,只能用作一次定位,避免重复使用,表面尽量平整,逛街利于定位夹紧。精基准的选择:(用已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保证加工精度,装夹准确,可靠,家具简单,遵照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 2.精度与误差的关系:误差小,精度高;误差不可避免,精度能够达到;提高精度的途径——减少误差。确定精度要求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最经济的公差值。获取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法(机加):试切法;调整法(对刀):夹具保证定位;定尺寸刀具法:如钻头、拉刀等;自动控制法:数控机床。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a单因素分析法,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一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同时作用,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得出加工误差与该因素的相互关系。b统计分析法:在生产现场中,对一批工件进行测试,将其结果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一般先用统计分忻法找出误差主要形式初步推断产生误差的原因,然后运用单因素法进行分析,试验,找出影响加工精度原因。加工原理误差:精确的理论方法不会产生误差。产生原因: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的刀具、近似的传动方式等。特点:在一定加工方式下(即刀具和机床运动方式不变),加工原理误差大小不变,每个工件均会出现。工件安装误差。误差分类:a夹紧误差:工件、夹具的弹性变形;b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位置误差、基准制造误差;误差对精度的影响: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加剧其他的误差生成。机床误差:主轴的径向跳动或窜动、角向摆动;导轨的扭曲和磨损。夹具误差:制造误差与磨损;安装误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引言 (3) 第一章发动机总成大修 (4) 第一节发动机大修的条件 (4) 1.1.1 现代发动机大修送修标准 (4) 第二节发动机大修工艺 (6) 1.2.1发动机修理工艺流程 (6) 第三节发动机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7) 1.3.1 清洗发动机外部 (7) 1.3.2 发动机从车架上的拆卸 (7) 第四节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9) 1.4.1发动的解体 (9) 1.4.2 发动机部主要零件检查 (12) 第五节发动机大修验收标准 (22) 第二章发动机故障诊断与分析 (23) 第一节发动机故障诊断 (24) 2.1.1 故障成因 (24) 2.1.2 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常见故障 (26) 第二节具体维修案例 (28)

2.2.1 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 (28) 2.2.3 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30) 第三章其他故障分析 (33) 第一节发动机失速故障 (33) 第二节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35) 第三节加速不良故障 (38) 第四章检测与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41) 第一节电控发动机维修要点 (41) 第二节电控燃油系统检查要点 (42)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修车技术也在随着进步。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维修工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拥有一套理念的发动机大修工艺流程不是每个维修工所能做到的。它代表着精湛的修车技艺和丰富的理论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大修工艺和以零件修复为主的作业容还要精通跨入机电一体化、检测诊断和维修一条龙的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本文将从传统维修工艺以及现代维修检测两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发动机的维修技术。 所谓的传统诊断,就是不用任何的表、设备,对车辆故障进行人工诊断的方法。在汽车维修中最常用的直接诊断方法有“看、闻、听、问、试”,这些方法在国汽车维修方面积累的经验比较丰富。高级轿车保有量虽正大幅度增加,但部分维修的仪器及检测设备尚不能监测到位,给车辆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以至于造成误判。因此,充分利用成熟的维修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汽车发展机电一体化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更多是靠专用的故障诊断仪器,但一些特殊故障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维修技术人员靠传统维修手段来判断故障,未来的汽车维修人员不仅仅需有外语基础,电脑常识等高科技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传统维修技术。

汽车发动机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 (科学研究报告) 题目汽车发动机四缸曲轴加工工艺 及夹具设计 院(系)别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级别2009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副教授 ** 大学教务处 2013年6月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它的作用是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变成传动轴的旋转运动,将作用在活塞的气体压力变成扭矩,用来驱动工作机械和发动机各辅助系统进行工作。曲轴在工作时承受着不断变化的压力、惯性力和它们的力矩作用,因此要求曲轴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磨性好,轴颈表面加工的尺寸精确,且润滑可靠。 本设计是根据被加工曲轴的技术要求基准先行,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的工艺设计准则。先加工出基准,再用精基准定位加工其它工序。在夹具设计时,选择的是车曲轴连杆轴颈的工序,定位时选择两个V形块和周向定位钉定位,用压板夹紧,并且在夹具上设置合适的偏心距。通过本次设计我查阅了许多书籍和行业资料,了解到行业的发展进程和部分先进技术,扩展了我的专业视野,为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ABSTRACT Crankshaf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s of diesel engine. Ist action is change the to and fro straight-line motion of the piston into rotary motion,and change the gas pressure on the piston into torque, that is used to drive executive body and accessory system of the diesel engine. Crankshaft is withstanding the changing pressure, inertia force and the torque. So the crankshaft mast have high strength, high rigidity, high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the surface of axle journal must have high precision with well lubricating. This design is on the basis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the crankshaft to desig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dure. And then use the fundamental and method of the fixture design to fix the fixture design programme,and complete the structural of the fixture. The main work is: Parts drawing,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Accroding to the types of manufacturing and the plant conditions of the company we will analyse the structure and craft of the crankshaft; Fix the ty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roughcast; Fix the processing technic of the crankshft,select device and equipment fix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working procedure size and count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and time allowance.; Fix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card and Machine-finishing operation card; Design the special fixture and plan the assembling drawing and main parts drawing. This design 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rankshaft par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achining accuracy. Therefore,when drawing up the process we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criteria that benchmark first,main first then secondary, rough first then essence, surface first ,hole after . First, work out benchmark, again with pure reference positioning processing other processes. In fixture design,I choose the car process of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 When location,I choose two V block and circumferential locating pin to positioning, pressed powder compact, and set up appropriate eccentricity on the jig. Accroding to this design I looked through many books and industry information, understand some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and also expanded my professional field.I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my future study and life. KEYWORDS:Machine manufacture Processing craft Crankshaft fixture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孙舒畅45090120 一,内燃机的理论循环 通常根据内燃机所使用的燃料、混合气形成方式、缸内燃烧过程(加热方式)等特点,把火花点火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简化为等容加热循环,把压燃式柴油机的实际循环简化为混合加热循环或等压加热循环,这些循环称为内燃机的理论循环。根据不同的假设和研究目的,可以形成不同的理论循环,如图1,a、b和c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的理想气体理论循环的p-V示功图。为建立这些内燃机的理论循环,需对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中大量存在的湍流耗散、温度压力和成分的不均匀性以及摩擦、传热、燃烧、节流和工质泄漏等一系列不可逆损失作必要的简化和假设,归纳起来有: 1)忽略发动机进排气过程,将实际的开口循环简化为闭口循环。 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简化为等容放热过程。 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可逆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及其泄漏等的影响。 4)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牛工质物理及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比热容为常数。 图1 四冲程内燃机典型的理论循环 a)等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 通过对理论循环的热力学研究,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循环平均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工作过程的经济性和循环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比较内燃机各种热力循环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各种理论循环的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可以依照热力学的方法进行推导[1-3]。内燃机理论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的表达式及特点见表1。 表1 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比较 注:V P c c k = 为等熵指数,c a c V V =ε为压缩比,c z P P P =λ为压力升高比,c z V V =0ρ为初始膨胀比。 分析表1中三种理论循环的热效率和平均压力表达式,不难发现: 1)三种理论循环的热效率均与压缩比 有关,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循环的热效率。高压缩比c ε可以提高工质的最高燃烧温度,扩大了循环的温度阶梯,从而使热效率t η增加,但热效率t η增加率随着压缩比c ε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2)增大压力升高比,可以增加混合加热循环中等容部分的加热量,使循环的最高温度和压力增加,因而提高了燃料热量的利用率,即循环的热效率t η。 3)增大初期膨胀比,使等压部分加热量增加,将导致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t η的降低,因为这部分热量是在活塞下行的膨胀行程中加入的,做功能力较低。 4)所有提高内燃机理论循环热效率的措施,以及增加循环始点的进气压力,降低进气温度a T ,增加循环供油量(b g ,即循环加热量B Q )等措施,均有利于循环平均压力的t P 提高。 理论上能够提高内燃机理论循环热效率和平均压力的措施,往往受到内燃机实际工作条 件的限制:

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介绍精

发动机制造工艺介绍.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1 .发动机的结构与装配过程2 .发动机的现状与发展3 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一、 、凸轮轴加工1传统材料: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冷激铸铁、可锻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及合金铸铁等。凸轮轴的粗加工的传统工艺方法是采用靠模车床及液压仿形凸轮铣床,铣削) 1 的凸轮尺寸精度和形状都优于车削,事直接进行精磨。对于加工余量大,较为先进的加工凸轮铣床(无靠模),铣削方法有外铣和轮廓回转铣削两种。方法为采用CNC 提供外公司,日本小松、日本片冈等。铣技术的公司主要有:HELLERCNC长期以来,凸轮轴磨床采用靠模,滚轮摆动仿形机构。现凸轮磨床完全靠控制获(立方氮化硼)砂轮CBN得精密的凸轮轮廓,同时工件无级变速旋转,广泛采用加工凸轮轴,这不仅摆脱了靠模精度对凸轮精度的影响,而且砂轮的磨损不影响加工精度连杆加工、2 传统材料:中碳钢、中碳合金钢、非调质钢、粉末冶金等。1)毛坯连杆毛坯的各项在求中,最大的问题是重量和厚度方向的精度。为保证这两项要求,除模具制造技术,CAD/CAM了锻造设备处,模具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采用才能保证模具的重复制造精度,从而保证连杆毛坯的厚度和重量公差。连杆传统的热处理方法是调质,现较为先进的连杆热处理方法是锻造余热淬火。连杆最常用的、最有效的强化方法是喷丸处理。机械加工2)对配合精度要求待别高的部位,如连杆小头衬套孔,需进行尺寸分组;应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尽量避免基准的更换,以减少定位误差;a) 大小头两端面加工: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是整个机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基准面,关且对大、小头孔都有着位置精度要求。所以第一道工序都是加工大小头两端面。磨削加工:要求毛坯精度较高,磨削的生产率高、精度高。磨削方式有:立式圆台磨床(双轴或多轴)、立式双端面磨床、卧式双端面磨床。结合面的加工:连杆大头孔有直剖口,也有斜剖口;定位方式有螺栓定位、齿b) 形定位、定位销定位等。c) 大、小头孔的加工国内传统工艺:钻、镗(或钻、拉;钻、扩、铰)切开连杆及盖扩半精镗精镗珩磨国外工艺:钻、精镗小头孔粗镗大头孔半圆并双面倒角切开连杆及盖半精镗精镗为了确保大、小头孔的中心距和两孔的平行度,精加工大、小孔都采用同时加工的工艺。采用拉镗工艺便于消除镗孔时的退刀痕(精镗),半精镗采用推镗,用一种机械、液压装置使拉镗时精镗刀片伸出。缸体加工3、)缸体材料:灰口铸铁、合金铸铁、蠕墨铸铁、铝合金、镁合金等。1)、滑鞍贴塑技HRC59-622)为了提高机床精度保持性,广泛采用镶钢导轨(术,对强力切削及高精度设备则采用滚珠导轨、滚柱导轨或静压导轨。)机加工刀具:大平面铝件加工普遍采用金钢石铣,铸铁件则普遍用用硬质合3 金可转位材料等高效刀具。在孔的加工中大量运用了密齿铣刀,镗缸孔采用陶瓷及CBN 结构复杂的复合刀具。4)机加工)、大平面加工a b(柔性好)、粗拉精铣工艺a加工方法:、粗铣精铣工艺 b)、主轴承孔的加工曲轴孔是多档的间断长孔,其尺寸精度、圆度、同轴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