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张艳秋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 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 ppt课件

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
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
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ppt课件
23
千手观音
邰丽华是位聋哑姑娘,她靠不懈的拼 搏和奋斗,逐渐成长为中国舞坛上的一名 新秀,她勤奋敬业、勇于攀登、从不言弃 的拼搏精神,见证了残疾人敢于超越常人 的奋斗轨迹。她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 “千手观音”的舞姿至今还感动着每一个 中国人。
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B 什么是旧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
事物。
判断题: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a、出现时间的先后
()
b、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 ( )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
ppt课件
13
14
ppt课件
14
故事
流行就是好的吗?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去参加一个音乐会, 可是音乐会的节目刚演出不久,赫尔岑就十分厌烦地用双手捂住耳 朵,打起瞌睡来了。这时女主人对赫尔岑的举动感到很奇怪,便推 了赫尔岑一下,问他:“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赫尔岑摇了摇 头,指着演奏的地方讲:“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
女主人惊叫起来,对赫尔岑说:“你说什么呀?这里演奏的都 是流行的乐曲呀!”
赫尔岑平心静气地反问女主人说:“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 的吗?”
女主人对赫尔岑的反问不以为然,不服气地对赫尔岑说:“不 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听了这句话,风趣地对女主人说:“那么,流行性感冒 也是高尚的吗?”说完,就向女主人告辞回家了。
ppt课件
16
第三、发展的两种状态: 质变与量变(质和量互变规律)。

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3版)北师大第5课 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

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3版)北师大第5课 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

《哲学与人生》教案教学进程及时间安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时间分配导入中国人通信方式教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我们通信方式的变化。

教师总结: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世界。

5′讲授新知一、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教师讲授:1.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教师用列表形式,阐述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共同点、三者关系。

10′教师讲授:2.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片故事: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见附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只有当量积累到一定阶段、一定范围时,事物才能发生质的飞跃,才能导致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用形象的语言来说,就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古诗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学生诵读并谈个人感悟。

25′图片故事:奇迹是怎样产生的1968年的春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普·强生表达了自己的构想:“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强生向他预算,舒乐博士坚定而明快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所以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

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舒乐博士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10行字:一、寻找一笔700万美元的捐款二、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三、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四、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五、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六、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七、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八、寻找280笔25000美元的捐款九、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十、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富商约翰·克林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哲学中职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人生观的概念和如何形成人生观。

3.掌握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形成自我认识的方法。

4.掌握人生目标的概念和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哲学中职?2.人生观的概念和如何形成人生观。

3.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形成自我认识的方法。

4.人生目标的概念和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生观的概念和如何形成人生观。

2.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和形成自我认识的方法。

3.人生目标的概念和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四、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引入提问学生们对“哲学”一词的理解。

并简要介绍哲学的概念和哲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2.概念解释接下来,解释“人生观”的概念,和一个人应当如何去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对人们的作用有哪些。

3.自我认识然后,让学生们探讨一下自我认识的概念和自我认识对人们的重要性。

提供一些方法,如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帮助学生们加深对自我认识的理解。

4.人生目标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人生目标,为什么需要制定人生目标以及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提供实用方法和案例分析,协助学生们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哲学中职、人生观、自我认识和人生目标之间的联系,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解决学生们的疑惑。

六、作业告知学生们下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布置一些课堂外主题任务,帮助学生继续加强对人生观、自我认识和人生目标的理解和掌握。

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哲学思想素养。

七、板书设计哲学中职人生观自我认识人生目标八、教学反思哲学中职是中职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节课则着重介绍了人生观、自我认识和人生目标。

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讲解、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也发现一部分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有些薄弱,下一节课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案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2、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逆境中成才的事例。

调查不同行业人士的工作压力情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教师: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

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

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教师: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所以败也。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课讲授〉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基本概念了解:1.什么是发展P47发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说明:发展不是事物单纯数量上的增加,也不是事物的重复变化。

比如:人类交通工具的革新。

2、什么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3.什么是旧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案)-【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第五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探究顺境与逆境对人生的影响;2.深入理解顺境与逆境的本质,以及如何应对顺境和逆境;3.发现人生的意义所在,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点1.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2.顺境与逆境对人生的影响;3.应对顺境和逆境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不确定性的概念和未来的变化与未知性;2.探讨人生的意义所在。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讨论教学法。

五、教学内容及流程1.引入1.1 播放一段视频《世界地图》,让学生回顾历史上人类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地区的变化。

1.2 自由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知识讲解2.1 知识点一:人类社会的变化与不确定性2.2 知识点二:顺境与逆境对人生的影响2.3 知识点三:应对顺境和逆境的方法3.案例讨论3.1 分组讨论:就给定的案例进行讨论,包括顺境和逆境,探究不同的因素对于人们处在顺境和逆境时的情感变化和行为表现。

3.2 总结分析:介绍每组的讨论结果,分析不同的反应行为对人生的影响。

4.结语4.1 总结本课内容,强调人生遇到逆境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4.2 激发学生的思想,发现人生的意义所在。

六、板书设计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顺境与逆境对人生的影响应对顺境和逆境的方法七、心得体会学习理解世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这个有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不太确定。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__第五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__第五课

能者求命,智者造命。
相关名言
❖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
❖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同样都带着较大 或有利的种子。
❖ 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2012/3/23-25
成功视频1、2 21
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 免的两种境遇
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
前 进 性 与 曲 折 性 的 统 一运 动 变Biblioteka 化2012/3/23-25
19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2012/3/23-25
落后就挨打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 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
20
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 忘记昨天,直面今天,迎接明天。
❖ 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
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正确认 识自我;可以积累人生的经验;可以催人奋进。
2012/3/23-25
22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请同学们注意:一边看书领会以下几个要点, 一边思辩:究竟是“顺境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v 要正确处理好人格与境遇的关系
v 要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17
具体知识点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所谓发展:就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 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 升的运动。其实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和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的事物。 2012/3/23-25
18
理解发展 务必注意
运动
变化
发展

哲学与人生教案张艳秋精修订

哲学与人生教案张艳秋精修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只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把这些业余时间运用好,足以使我们干出一番事业来。
3.积极进取 谋求人生发展
体验导行
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学生分组展示材料: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班级
学习小组
日期
组长
记录员
发言人
组员
案例
分析


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有哪些顺境在顺境面前,(他)她是如何做的
成功人士经历了哪些挫折或逆境他(她)是如何面对逆境的
引申探讨
中职生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中职生应如何面对职场中的逆境
引思明理:
引导组织学生围绕成功人士的事例,说明“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从某一成功人士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组织辩论活动,就“顺境更有利于成功”还是“逆境更有利于成功”两个观点展开辩论。突破“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的教学重点。辩论时,学生可能会更多支持“顺境更有利于成功”,此时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到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积累丰富人生经验、催人奋进。逆境,对于成功同样能产生积极作用(见“教学参考资料”)。
哲学与人生教案张艳秋
授课教师
课时
2
授课班级
课 题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教学
目标
认知: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明确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认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和状态,增强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的自觉性。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五课-课件
《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
2012/3/23-25
1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 免的两种境遇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2012/3/23-25
2
1、知识方面:准确理解并掌握发展的 含义,深刻认识顺境和逆境是人生 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胡锦涛
2012/3/23-25
22
❖ 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2012/3/23-25
成功视频1、2 23
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 免的两种境遇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
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正确认 识自我;可以积累人生的经验;可以催人奋进。
2012/3/23-25
24
交流
❖你喜欢身处顺境的感觉 吗?当你身处顺境时, 你有没有担心的问题? 是什么?
2012/3/23-25
25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请同学们注意:一边看书领会以下几个要点, 一边思辩:究竟是“顺境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 要正确处理好人格与境遇的关系
❖ 要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 忘记昨天,直面今天,迎接明天。 ❖ 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能者求命,智
者造命。 ❖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 ❖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同样都带着较大或有利的种子。 ❖ 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2012/3/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的事物。 2012/3/23-25
17
发展的三层含义:
❖1、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 是前进性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历程致富带头人”称号。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2.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引思明理
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

例二:
从手机
的发展
史看信
息交流
和沟通
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
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
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
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
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
“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
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
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
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这个人
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
技术人员。

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
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

1991年,手机重量
为250克左右。

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
重量10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
1999年手机重量就到了60克以下。

手机的体积越来越
小,但功能越来越多。

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
的手机是用来享受的。

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
音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
通信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发展的实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
旧事物。

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

新事物,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分析
案例
学生
通过图文
资料展
示,设疑
思考让学
生小组讨
论,得出
结论发展
的实质是
新事物代
替旧事
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