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法院调解和当事人和解

合集下载

第十章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第十章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第十章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说第二节法院调解的原则和程序第三节法院调解书的制作和法院调解协议的效力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说⏹一、法院调解的概念法院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二、法院调解的特征⏹法院调解具有适用的广泛性⏹(1)从适用的法院看,各级各类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都可以进行调解。

⏹(2)从适用的程序看,除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法院依执行程序执行的案件外,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以适用法院调解。

⏹(3)从适用的审理阶段看,开庭审理前可以进行调解,开庭审理后、判决作出之前也可以进行调解。

⏹(4)从适用的案件看,凡属于民事权益争议性质、具备调解可能的案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都可以进行调解。

⏹(5)根据最高法院《简易程序若干规定》,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和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等民事案件,除了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以外,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 ⏹(6)不适宜调解的民事案件⏹(一)必须采取罚款、追缴制裁措施的确认合同无效的案件。

⏹(二)必须给予经济制裁的有严重违法活动的经济纠纷案件。

⏹在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程序不适用法院调解?⏹A.公示催告程序⏹B.发回重审后的诉讼程序⏹C.由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引起的再审程序D.执行程序⏹【答案】AD 【详解】本题考查的为调解程序的适用范围。

对于选项A.公示催告程序,属于特别程序,不存在对方当事人,不存在调解的问题;选项D.执行程序,由于审判已经结束,法院已作出有效的裁判或调解书,在执行不存在诉讼意义上的调解,因为那是法院的一种审判行为,只有当事人的自行和解2,法院调解具有自愿性这是法院调解与法院判决的重要区别之一。

法院调解及和解程序

法院调解及和解程序

法院调解及和解程序在司法领域,法院调解及和解程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常见方式。

它通过法官的调解和双方当事人的协商,旨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繁琐的诉讼程序和长时间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法院调解及和解程序的基本流程和重要性。

一、调解程序调解是法院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程序。

它的目的是通过法官的中立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调解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受理申请: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法院会根据申请人的材料和事实情况,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受理,法院会通知对方当事人。

2. 调解准备:一旦法院受理调解申请,法官会安排调解员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准备。

调解员会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和利益,为调解做好准备。

3. 召开调解会议:法院会安排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员共同参加调解会议。

在会议上,调解员会听取双方的陈述和意见,并提供中立的建议和意见。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

4. 达成协议: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会议上达成协议,调解员会起草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这个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其中的约定。

5. 调解失败:如果调解会议上无法达成协议,法院会终止调解程序,转为诉讼程序。

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继续争议,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纠纷。

二、和解程序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和解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出和解申请: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和解申请,法院会根据申请人的材料和事实情况,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受理,法院会通知对方当事人。

2. 和解准备:一旦法院受理和解申请,法官会安排调解员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准备。

调解员会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和利益,为和解做好准备。

3. 召开和解会议:法院会安排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员共同参加和解会议。

在会议上,调解员会促使双方当事人进行谈判和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

4. 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和解会议上达成协议,调解员会起草和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法庭案件调解和和解的方式

法庭案件调解和和解的方式

法庭案件调解和和解的方式在司法领域,法庭案件调解和和解是解决纠纷的两种常见方式。

它们旨在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长期的诉讼过程和法庭判决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探讨法庭案件调解和和解的方式,并分析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法庭案件调解法庭案件调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法官或专门的调解员通过协商、沟通和引导双方当事人,促使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这种方式强调双方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同时也减轻了法院的负担。

1. 调解的过程调解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调解员会与当事人召开会议,了解案件的背景和争议的焦点。

其次,调解员会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利益。

然后,调解员会提出解决方案,并协助双方达成一致。

最后,调解员会起草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2. 调解的优点法庭案件调解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调解可以更快地解决争议。

相比于漫长的诉讼过程,调解通常只需要几次会议就能达成一致。

其次,调解可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用担心被公开审判。

此外,调解还可以减少诉讼费用和时间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3. 调解的局限性然而,法庭案件调解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调解的结果并非总是公平和公正的。

调解员可能会在双方之间做出妥协,导致一方的利益受损。

其次,调解需要双方当事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愿意配合或拒绝妥协,调解就无法进行。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案件,调解可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需要通过法庭判决来解决。

二、法庭案件和解法庭案件和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和妥协,达成共识并放弃继续诉讼的权利。

这种方式注重双方的和解和合作,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1. 和解的过程和解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会进行谈判,讨论争议的解决方案。

其次,双方会就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第10章 法院调解

第10章 法院调解

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和阶段(P229) (二)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和阶段(P229) 1.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1.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适用特别程序 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 特别程序、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 产还债程序的案件 婚姻关系、 的案件, 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 案件以及其它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 案件以及其它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 案件,法院不予调解 不予调解。 案件,法院不予调解。
法院调解
诉讼和解
深圳一韩资工厂56名女工被搜身案 深圳一韩资工厂56名女工被搜身案 56
2001年 30日下午 日下午5 50分许 分许, 2001年7月30日下午5时50分许,深圳宝洋产业制品 名女管理员(其中韩国人1 名男管理员( 厂6名女管理员(其中韩国人1名)及5名男管理员(其 中韩国人2 中韩国人2名)在工厂金处长的带领下突然闯进工厂车 关闭了所有的门窗,以履行检查为由对56 56名女工强 间,关闭了所有的门窗,以履行检查为由对56名女工强 行搜身,并喝令女工们双手抱头站立长达1 行搜身,并喝令女工们双手抱头站立长达1个多小时之 久。
关于法院调解,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关于法院调解,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在一起离婚诉讼中 被告提出不同意离婚, 在一起离婚诉讼中, A.在一起离婚诉讼中,被告提出不同意离婚, 但自己的工资自己花, 但自己的工资自己花,不承担对女儿的抚养 义务。原告表示,只要被告不打骂她们母女, 义务。原告表示,只要被告不打骂她们母女, 就同意不离婚。 就同意不离婚。法院就此将双方的意见记入 笔录,由原告和被告双方签字。 笔录,由原告和被告双方签字。 B.未经当事人特别授权 未经当事人特别授权, B.未经当事人特别授权,代理人可以代为达 成调解协议。 成调解协议。 C.调解书不能留置送达 调解书不能留置送达。 C.调解书不能留置送达。 D.在调解过程中 承办案件的法官说: 在调解过程中, D.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案件的法官说:“如 果你不接受调解,判决结果对你会更不利。 果你不接受调解,判决结果对你会更不利。”

民事诉诉法第10章 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民事诉诉法第10章 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 D.在答辩期间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 同意,可以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 我国民事诉讼法强调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原则,在调 解过程中,当事人对下列哪些事项享有决定权?
❖ A.是否进行调解活动 B.调解开始的时间
❖ C.是否达成调解协议 D.调解的地点
❖ E .调解的方式
F .调解书生效的方式
❖ 在答辩期满前,征得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进行调解,其调解时间为 当事人同意之日起15天(简易程序为7天),在此期限内未达成协议的 ,可继续调解
❖ 二、调解的进行
❖ 通常按开庭审理的方式和步骤: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进行调解。调解 开始前的告知义务,调解开始后的调查程序,调解中还要有的放矢地进 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解协议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提出,必要时, 审判人员也可提出意见和方案供当事人参考,但不能强加于人
❖ 本案的调解有何违法之处?
❖ 调解规定的新规定: ❖ 1、调解组织适度社会化一是邀请协助调解,二是邀请主持调解 ❖ 2、调解协议内容可以超出诉讼请求范围 ❖ 3、建立调解协议执行的保障机制
❖ 三、调解的结束
❖ 一是因调解无效而结束,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 二是因调解成立而结束,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应制 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 的,协议内容应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审判 人员和书记员签名盖章。
❖ 已生效的调解书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具有
❖ A.不同的法律效力
B.相似的法律效力
❖ C.同等效力
D.不同的执行效力
❖ 某县人民法院调解解决张某与王某的财产争议,于 2004年4月1日达成调解协议并制作调解书,4月5 日将调解书送达原告张某签收,4月6日送达被告王 某签收。调解书生效日期为哪一天?

诉讼和解和法院调解的区别

诉讼和解和法院调解的区别

诉讼和解和法院调解的区别在诉讼期间协调和解有着法院调解以及诉讼和解,而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呢?根据这两个名词我们可以猜到,一个是基于法院为中间人进行调和,一个是双方当事人自行调和。

那么除了这个还有着怎样的区别呢?我们接下来再深入的探讨下吧。

诉讼和解和法院调解的区别诉讼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自行协商,就案件争议问题达成协议,并共同向法院陈述协议的内容,要求结束诉讼从而终结诉讼的制度。

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相比较,有以下几点区别:1.性质不同。

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后者则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

2.参加的主体不同。

前者有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后者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

3.效力不同。

根据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制作的调解书生效后,诉讼归于终结,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当事人在诉讼中和解的,则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准许后结束诉讼,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

应当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二者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

根据《民事调解规定》,二者的联系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第二,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

而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下这两个到底是什么。

诉讼和解是什么?诉讼和解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世界各国大多作了详尽的规定。

中国民诉法亦规定有诉讼和解制度,但其内容设计过于简单,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其应有的重要功能难以发挥。

本文对中国的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进行粗浅地探讨。

建立原因第一,诉讼和解更能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体现司法公正。

当事人意思自治,是指民事案件当事人,在不违反公共利益,不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处分本人民事上的实体权能和程序权能,而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

人民调解法和司法解释

人民调解法和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0年8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0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章人民调解员第四章调解程序第五章调解协议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四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七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

第九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

法律调解与和解的重要性

法律调解与和解的重要性
法律调解与和解的重要性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法律调解的重要性 • 法律和解的重要性 • 法律调解与和解的实践应用 • 法律调解与和解的技巧与方法 • 法律调解与和解的挑战与对策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缓解法院负担
随着社会发展,法律纠纷日益增多, 法院负担沉重。调解与和解作为非诉 讼解决方式,能够减轻法院负担,提 高司法效率。
提高司法效率
快速解决纠纷
与诉讼相比,法律调解通 常更加灵活、高效,能够 快速解决纠纷,避免长时 间的诉讼过程。
节约司法资源
法律调解可以减少对司法 资源的占用,使法院能够 更集中地处理重大、复杂 的案件。
增强司法公信力
通过法律调解成功解决纠 纷,可以增强公众对司法 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提高 司法公信力。
双方自愿达成,行政机关应依 法履行协议内容。
05
法律调解与和解的技巧与方法
沟通技巧
倾听技巧
积极倾听当事人的陈述,理解其 立场和诉求,为调解打下基础。
表达清晰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问题,避 免使用专业术语,确保信息准确
传达。
提问技巧
通过针对性提问,引导当事人深 入思考,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情绪控制技巧
02
法律调解的重要性
缓解社会矛盾
01
02
03
平衡利益冲突
法律调解通过协商方式, 促使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 寻求共识,从而平衡彼此 的利益冲突。
减轻诉讼压力
法律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 纠纷解决方式,可以有效 减轻法院诉讼压力,缓解 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法律调解解决纠纷,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 定,减少因矛盾激化而引 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法院调解的特征
(一) 法院调解是在法院审判员的主持下 依法进行的 (二)法院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三)法院调解具有自愿性 (四)法院调解体现了当事人处分权和法 院审判权的有机结合 (五)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民事审判 权的方式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院调解
1、日本的民事调停 2、我国台湾地区的诉前调解 3、美国的“附设在法院的调停 、美国的“
民事诉讼法
第十章 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第十章 法院调解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本章从法院调解的概念、特征, 法院调解的原则和程序以及法院调解的效 力介绍了民事诉讼中这一重要活动。了解 当事人和解的法院调解的区别。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诉讼 中和解的区别;法院调解的原则 ;法院调 解协议的效 力。
第一节 法院调解概述
人民调解
诉讼外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程序中的调解
调解
诉讼中调解
法院调解
一、法院调解的概念
法院调解,是指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 法院调解,是指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 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自愿、 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自愿、平等地进行 协商,达成协议, 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的诉讼活动和结案 方式。 方式。
调审合一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
法院调解的原则 所谓法院调解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调解活 动和达成调解协议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和 当事人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 (一)自愿原则 事实清楚、 (二)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原则 (二)合法原则
不公开原则
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
(一)调解的开始 (二)调解的进行 (三)调解的结束
第四节 法院调解的效力
一、法院调解发生效力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
1、调解书生效的时间 2、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调解协议生效 的时间
二、法院调解的效力
第五节 当事人和解
一、我国的当事人和解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和解 三、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比较
第六节 调解、和解与判决的关系
一、我国法院调解与审判的关系 二、诉讼和解与判决的关系 我国调解、 三、我国调解、和解与审判关系的调 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