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中的电磁学基本知识

电机中的电磁学基本知识
电机中的电磁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电机中的电磁学基本知识

1.1 磁路的基本知识

1.1.1 电路与磁路

对于电路系统来说,在电动势E 的作用下电流I 从E 的正极通过导体流向负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需要电动势、电导体,并可以形成电流。

在磁路系统中,也有一个磁动势F (类似于电路中的电势),在F 的作用下产生一个

Φ(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流),磁通Φ从磁动势的N 极通过一个通路(类似于电路中的导

体)到S 极,这个通路就是磁路。由于铁磁材料磁导率比空气大几千倍,即空气磁阻比铁磁材料大几千倍,所以构成磁路的材料均使用导磁率高的铁磁材料。然而非铁磁物质,如空气也能通过磁通,这就造成铁磁材料构成磁路的周围空气中也必然会有磁通σΦ(,由于空气磁阻比铁磁材料大几千倍,因而σΦ比Φ小的多,σΦ常常被称为漏磁通,Φ称为主磁通。因此磁路问题比电路问题要复杂的多。

1.1.2 电机电器中的磁路

磁路系统广泛应用在电器设备之中,如变压器、电机、继电器等。并且在电机和某些电器的磁路中,一般还需要一段空气隙,或者说空气隙也是磁路的组成部分。

图1—1是电机电器的几种常用磁路结构。图(a)是普通变压器的磁路,它全部由铁磁材料组成;图(b)是电磁继电器磁路,它除了铁磁材料外,还有一段空气隙。 图(c)表示电机的磁路,也是由铁磁材料和空气隙组成;图(b)是无分支的串联磁路,空气隙段和铁磁材料串联组成;图(a)是有分支的并联磁路。图中实(或虚)线表示磁通的路径。

(a) (b) (c)

图1—1 几种常用电器的典型磁路

(a) 普通变压器铁芯; (b) 电磁继电器常用铁芯; (c) 电机磁路

1.1.3 电气设备中磁动势的产生

为了产生较强的磁场,在一般电气设备中都使用电流产生磁场。电流产生磁场的方法是:把绕制好的N 匝线圈套装在铁心上,并在线圈内通入电流i ,这样在铁心和线圈周围的空间中就会形成磁场,其中大多数磁通通过铁心,称为主磁通Φ;小部分围绕线圈,称为漏磁通σΦ,如图1—2所示。套装在铁心上用于产生磁通的N 匝线圈称为励磁线圈,励磁

线圈中的电流i称为励磁电流。若励磁电流为直流,磁路中的磁通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磁路称为直流磁路,直流电机的磁路属于这一类;若励磁电流为交流,磁路中的磁通是交变的,随时间变化,这种磁路称为交流磁路,交流电机、变压器的磁路属于这一类。

图 1—2 磁动势的产生和磁路欧姆定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电流产生磁场外,电机电器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永久磁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永久磁铁的磁性将越来越强。可以预见永久磁铁将在电机电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 磁场的基本知识

为了准确描述磁场的大小、方向及其性质,便于分析、计算和设计磁路,常用如下物理量描述磁场。

1.2.1 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B

描述磁场强弱及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磁感应强度B。为了形象地描绘磁场,往往采用磁感应线,常称为磁力线,磁力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图1—3中画出了直线电流及螺线管电流产生的磁力线。

(a) (b)

图1—3 电流磁场中的磁力线

(a) 直线电流; (b) 螺线管电流

磁力线的方向与产生它的电流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关系,如图1—3(a)所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为特(特斯拉),单位符号为T,即2

11/

T Wb m (韦伯/米2)。

1.2.2 磁通Φ

穿过某一截面S 的磁感应强度B 的通量,即穿过截面S 的磁力线根数称为磁感应通量,简称磁通。用Φ表示。即

??=

Φs

dS

B (1—1)

图1—4 均匀磁场中的磁通

在均匀磁场中,如果截面S 与B 垂直,如图1—4所示,则上式变为

BS Φ= 或 B S

Φ=

(1—2)

式中,B 为磁通密度,简称磁密,S 为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Φ的单位名称为韦(韦伯),单位符号Wb 。

1.2.3 磁场强度H

计算导磁物质中的磁场时,引入辅助物理量磁场强度H ,它与磁密B 的关系为

H B μ= (1—3)

式中,μ为导磁物质的磁导率。真空的磁导率为7

0410/H m μπ-=?。铁磁材料的

0μμ>>,例如铸钢的μ约为0μ的1000倍,各种硅钢片的μ约为0μ的6000~7000倍。

国际单位制中,磁场强度H 的单位名称为安(安培)/米,单位符号/A m 。

1.3 电磁学的基本定律

1.3.1 安培环路定律——描述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

凡导体中有电流流过时,就会产生与该载流导体相交链的磁通。在磁场中,沿任意一个闭合磁回路的磁场强度线积分等于该回路所交链的所有电流的代数和,即

l

H

d l i =∑? (1—4)

式中,i ∑就是该磁路所包围的全电流。因此,式(1—4)也称全电流定律。

如图1—5所示,电流1i 、2i 、3i 产生的磁场,沿封闭曲线磁场强度满足

S

B

1

23l

H dl i

i i =+-? 。图1—5中,与磁力线(闭合回线)符合右手螺旋关系的取正号,反之

取负号。

图1—5 安培环路定律

1.3.2 电磁感应定律——描述磁场产生电势的规律

当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磁通)中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势,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这个感应电势的大小和磁通随时间的变化率的负值成正比,这就是电磁感应定律。例如匝数为N 的线圈所交链的磁通为Φ,当该磁通随时间发生变化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d e N

dt

Φ=- (1—5)

式(1—5)为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描述。在电机学中,电磁感应现象有两个方面: 一、变压器电动势

图1—6为变压器电动势产生原理图。线圈1N 通入随时间而变的电流1i ,这时由1i 所产生的磁通Φ也随时间而变,磁通Φ沿导磁材料闭合。这时线圈1N 和2N 同时交链磁通Φ,从而在线圈1N 和2N 中都会感应电动势1e 和2e ,感应电动势的正方向如图1—6所示,其表达式如下

11

d e N dt Φ=- (1—6)

22

d e N dt

Φ=- (1—7)

图1—6 变压器电动势

在此例中,由线圈1N 中电流1i 的变化而在自身线圈1N 感应的电动势1e 称为自感电动势,而由线圈1N 中电流1i 的变化在另一线圈2N 内感应的电动势2e 称为互感电动势。 感应电势还可以表示为磁链的方式,如式(1—6)和(1—7)可表示为11/e d dt ψ=-和22/e d dt ψ=-,其中1ψ和2ψ为磁链,分别为Φ?=11N ψ、Φ?=22

N ψ

通常把单位电流产生的磁链定义为线圈的电感,用符号L 表示,单位为H ,亨(亨利)。于是有/L i ψ=。

二、旋转电动势

旋转电动势是由于线圈(或导体)和磁场之间存在的运动,使得线圈中的磁通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所以称之为旋转电动势。如果线圈(或导体)所处的磁通密度B 为均匀磁密时,旋转电动势值的计算公式为:

e B v l =?? (1—8)

式中,v 为导体运动的线速度,单位为/m s ;B 为导体所处的磁通密度,单位为T ;l 为导体的有效长度,单位为m ;e 为导体中感应电动势,单位为V 。

旋转电动势方向由右手定则决定,即:伸开右手,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互相垂直并在一个平面内,让磁力线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相对于磁场的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的方向为旋转电动势的方向。右手定则法如图1—7所示。

图1—7 确定旋转电动势方向的右手定则

1.3.3 毕—萨电磁力定律——描述电磁作用产生力的规律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力是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故称为电磁力。若磁场与导体相互垂直,则作用在导体上的电磁力值为:

l i B f ??= (1—9)

式中,B 为导体所处的磁通密度,单位为T ;i 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为A ;l 为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单位为m ;f 为作用在导体上的电磁力,单位为N m ?。

电磁力的方向可用图1—8所示的左手定则确定,即:伸开左手,大拇指与其余四指互相垂直,并保持在一个平面,让磁力线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电磁力的方向。

图1—8 确定载流导体受力方向的左手定则

1.3.4 磁路欧姆定律

图1—2是一个单框铁心磁路的示意图。铁心上绕有N 匝线圈,通以电流i 产生的沿铁心闭合的主磁通Φ,沿空气闭合的漏磁通σΦ。设铁心截面积为S ,平均磁路长度为l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为μ(μ不是常数,随磁感应强度B 变化)。

假设漏磁通可以不考虑(即令0σΦ=,假设磁通全部通过铁心),并且认为磁路l 上 的磁场强度H 处处相等,于是,根据全电流定律有

l

Hdl Hl Ni ==? (1—10)

因μ/B H =,S B /Φ=,可得

/()

m m

F N i F R l S μΦ=

=

或m m

Bl

l

F N i H l R S

μμΦ===

=Φ=

Λ (1—11)

式中,Ni F =为磁动势,S

l

R m μ=

为磁阻,l

S

R m

m μ=

=

Λ1为磁导。

式(1—11)即所谓磁路欧姆定律,与电路欧姆定律相似。它表明,当磁阻m R 一定(即确定磁路情况下)磁动势F 越大,所激发的磁通量Φ也越大;当而磁动势F 一定时,磁阻

m R 越大,则产生的磁通量Φ越小。在磁路中,磁阻m R 与磁导率μ成反比,空气的磁导

率0μ远小于铁心的磁导率Fe μ,这表明漏磁路(空气隙)的R σ远大于铁心的m R ,故分析中可忽略漏磁通σΦ。

根据式(1—11)和/L i ψ=,有2/m L N i N =Φ=Λ。

1.3.5 磁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如果铁心不是一个简单的回路。而是带有并联分支的磁路,从而形成磁路的节点,则当忽略漏磁通时,在磁路任何一个节点处,磁通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0∑Φ= (1—12)

式(1—12)与电路第一定律0i ∑=形式上相似,因此称为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就是磁通连续性定律。若令流入节点的磁通定为(+)。则流出该节点的磁通定为(-)。如图1—9封闭面处有:

0321=Φ-Φ+Φ

磁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表明,进人或穿出任一封闭面的总磁通量的代数和等于零,或穿入任一封闭面的磁通量恒等于穿出该封闭面的磁通量。

图1—9 磁路欧姆定律

1.3.6 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工程应用中的磁路,其几何形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直接利用安培环路定律的积分形式进行计算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在计算磁路时,要进行简化。简化的办法是把磁路分段,几何形状相同的分为一段,找出它的平均磁场强度,再乘上这段磁路的平均长度,求得该段的磁位降(也可理解为一段磁路所消耗的磁动势)。然后把各段磁路的磁位降相加,结果就是总磁动势,即沿任何闭合磁路的总磁动势恒等于各段磁位降的总和。称为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iN

i l H

n

k

k ==

∑∑1

(1—13)

式中,k H 为磁路里第k 段磁路的磁场强度(A /m);k l ─—第k 段磁路的平均长度(m );iN 为作用在整个磁路上的磁动势,即全电流数(安匝);N 为励磁线圈的匝数。

上式也可以理解为,消耗在任一闭合磁回路上的磁动势,等于该磁路所交链的全部电 流。

图1—10 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图1—10中所示磁路可分为两段,一段为铁磁材料组成的铁心,总长度为δ-+2122l l ,磁场强度为1H ;另一段为气隙,长度为δ,磁场强度为δH 。铁心上有两组线圈,一组线圈的电流为1i ,线圈的匝数为1N ;另一组线圈的电流为2i ,线圈的匝数为2N ,由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可得:

2211211)22(N i N i H l l H +=+-+δδδ

1.4 铁磁材料

铁磁材料,一般是由铁或铁与钴、钨、镍、铝及其他金属的合金构成,迄今为止是最通用的磁性材料。虽然这些材料的性能差异很大,但决定其性能的基本现象却是共同的。

1.4.1 铁磁材料的磁化

研究发现,铁磁材料由许许多多的磁畴构成,每个磁畴相当于一个小永磁体,具有较强的磁矩,如图1—11所示。在未磁化的材料样品中,所有磁畴摆列杂乱,因此材料对外不显磁性,如图1—11(a )所示。当外部磁场施加到这一材料时,磁畴就会沿施加的磁场方向转向,所有的磁畴平行,铁磁材料对外表现出磁性,如图1—11 (b)所示。因此,当外磁场加到铁磁材料时,铁磁材料产生比外部磁场单独作用所引起的磁场更强。随着外部磁场强度H 的增加,这一现象会继续,直到所有的磁矩沿施加的磁场排列,此时,磁畴将不再能使磁通密度B 增加,也就是说材料完全饱和。这也是铁磁材料的磁导率比非铁磁材料大的多的原因。

(a) (b)

图1—11 铁磁材料的磁化 (a) 未磁化; (b) 磁化

1.4.2 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

将一块没有磁化的铁磁材料进行磁化,当磁场强度由零逐渐增大时,磁通密度将随之增

大,用)(H f B =描述的曲线称为是铁磁材料的起始磁化曲线,如图1—12所示。

图1—12 起始磁化曲线

图1—12可见,当磁场强度从零增大初期,磁密B 随磁场强度H 增加较慢(图中oa 段),之后,磁密B 随H 的增加而增大加快(a b )段,过了b 点,B 的增加减慢(bc 段),最后为cd 段,又呈直线。其中a 称为跗点,b 点为膝点,c 点为饱和点。过了饱和点c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趋近于0μ。各种电机和变压器的主磁路中,为了获得较大的磁密,又不过分增大磁动势,通常把铁心内的工作点磁通密度选择在膝点附近。

若将铁磁材料进行周期性磁化,B 和H 之间的变化关系就会变成如图1—13中的

a b c d e fa 所示形状。当H 开始从零增加到m H ,以后逐渐减小磁场强度H ,B 值将沿曲线a b 下降。当0H =时,B 值并不为零,而等于r B ,称为剩余磁通密度,简称剩磁。要使B

值从r B 减小到零,必须加上相应的反向外磁场,此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用c H 表示。铁磁材料所具有的这种磁通密度B 的变化滞后于磁场强度H 变化的现象,叫做磁滞。呈现磁滞现象的B H -闭合回线,称为磁滞回线,见图1—13中的abcdefa 所示。 曲线段abcd 为磁滞回线下降分支,defa 为磁滞回线上升分支。

图1—13 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

对于同一铁磁材料,选择不同的磁场强度m H 反复磁化时,可得出不同的磁滞回线,将各条磁滞回线的顶点连接起来,所得的曲线称为基本磁化曲线,或平均磁化曲线。起始磁化曲线与平均磁化曲线相差甚小。如图1—14的虚线所示。

图1—14 基本磁化曲线

铁磁材料,如铁、镍等的磁导率μ比空气的磁导率0μ大几千到几万倍。磁导率μ除

了比0μ大得多外,还与磁场强度以及物质磁状态的历史有关,所以铁磁材料的μ不是一个常数。在工程计算时,不按μ/B H =进行计算,而是按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计算。 图1—15为电机中常用的硅钢片DR320、铸铁、铸钢的基本磁化曲线。

图1—15 电机中常用的基本磁化曲线

1.4.3 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

磁滞回线较窄,剩磁r B 和矫顽力c H 都小的铁磁材料属于软磁材料,如硅钢片、铁镍合金、铁滏氧、铸钢等。这些材料磁导率较高,磁滞回线包围面积小,磁滞损耗小,多用于做电机、变压器的铁心。

磁滞回线较宽,剩磁r B 和矫顽力c H 都大的铁磁材料属于硬磁材料,如钨钢、钴钢、铝镍钴、铁氧体、钕铁硼等,硬磁材料主要用做永久磁铁。

1.4.4 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一、 磁滞损耗

磁滞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铁磁材料中的磁畴在外磁场作用下,发生移动和倒转时,彼此之间产生“摩擦”。由于这种“摩擦”的存在,当外磁场停止作用后,磁畴与外磁场方向一致的排列便被保留下,不能恢复原状,形成了磁滞现象和剩磁。

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而反复磁化过程中,磁畴之间不停地互相摩擦,消耗能量,因此引起损耗。这种损耗称为磁滞损耗。磁滞回线面积越大,损耗越大。磁通密度最大值m B 越大时,磁滞回线面积也越大。试验表明,交变磁化时,磁滞损耗h P 与磁通的交变频率f 成正比,与磁通密度的幅值m B 的n 次方成正比,与铁心重量G 成正比,即

G fB C p n

m h h = (1—14)

式中,h C 为磁滞损耗系数,对一般的电工用硅钢片,3.2~6.1=n 。由于硅钢片的磁滞回线面积较小,所以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都采用硅钢片。

二、 涡流损耗

当通过铁心的磁通发生交变时,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铁心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引起环流。这些环流在铁心内部围绕磁通呈旋涡状流动,如图1—16所示,称为涡流。涡流在铁心中引起损耗,称为涡流损耗。

设涡流为e i ,涡流回路的电阻为e R ,涡流感应电动势为m e B f E ?∝,涡流损耗2

2

2

2

/m e e e e e B f

R E R i p ?∝==,可见,频率越高,磁通密度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涡流损耗也越大;铁心的电阻越小,涡流损耗就越小。对电工钢片,涡流损耗还与钢片厚度

d 的平方成正比,经推导可知,涡流损耗为

G B f d C p n

m e e 22= (1—15)

式中,e C 为涡流损耗系数。可见,为了减小涡流损耗首先是减小钢片的厚度,所以电工钢片的厚度做成5.0~35.0毫米;其次是增加涡流回路的电阻,所以电工钢片中常加入4%左右的硅,变成硅钢片,用以提高电阻。

在电机和变压器中,通常把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合在一起,称为铁心损耗简称铁耗。

图1—16 一片硅钢片中的涡流

对于一般的电工钢片,正常工作点的磁通密度B 为T B T m 8.11<<,铁心损耗可近似为

G B f

C p p p m Fe e h Fe 2

3

.1≈+= (1—16)

式中,Fe C 为铁心的损耗系数;G 为铁心重量。可见,铁心损耗与频率的1.3次方、磁通密度的平方、铁心重量成正比。

1.5 简单磁路及计算

1.5.1 直流磁路及计算

直流磁路计算有已知磁通Φ求磁动势F ,或己知磁动势F 求磁通Φ两类问题。直流电机的磁路计算属于第一类问题,所以我们主要介绍第一类问题的计算,然后简单介绍第二类问题。

已知磁通Φ求磁动势F 的计算步骤:

(1)将磁路进行分段,每一段磁路应是均匀的(即材料相同,截面相同),算出各段的截面积S (单位为2m ),磁路的平均长度l (单位为m );

(2)根据已给定的磁通Φ (单位为W b ) ,由B S =Φ/计算出各段的磁通密度(单位为T );

对于分支磁路,给定的Φ只是某一支路的,因此往往要结合磁路基尔霍夫第一、第二定律,以确定另外各支路的磁通;

(3)根据各段的磁通密度B ,求出对应的磁场强度H (单位为/A m )。有两种类型:① 对铁磁材料,由相应的基本磁化曲线(或表格)从B 查出H 。② 对空气隙或非磁性间隙,

由0/μB H =算出,其中m H /1047

0-?=πμ (真空磁导率);

(4)根据各段的磁场强度H 和磁路段平均长度l ,计算各段磁压降H l ;

(5)由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求出F IN =(单位为A),并计算出线圈电流I 。如果F 是磁路磁场的源,线圈称为励磁线圈,算出的电流称为励磁电流。

将闭合磁路进行分段,分别求出各段磁路的磁压降,然后应用磁路基尔霍夫定律,将回路各段磁压降相加而得磁动势的方法,称为磁路的分段计算法。

对于磁路计算的第二类问题,即已知磁动势求磁通,常可用试探法,即先假定一个磁通量Φ,计算得F 。如果算出的F ,与给定的磁动势相等,则Φ就是所求,如果F 与给定的磁动势不等,则经分析决定Φ应增加还是减小后,再计算磁动势,直至相等为止。试探法也称逐次近似法,这种方法可用计算机求解。

[例1—1 ] 在图1—17 中,铁心用DR530叠成,它的截面积2

4

10

42m S -??=,铁

心的平均长度0.3Fe l m =,空气隙长度m 4

105-?=δ,线圈的匝数3N =匝。试求产生磁

通Wb 4104.10-?=Φ 时所需要的励磁磁动势IN 和励磁电流I 。考虑到气隙磁场的边缘效应,在计算气隙有效面积时,通常在长、宽方向各增加一个δ值。

图1—17 简单串联磁路

解: 铁心内磁通密度为 T m

Wb S

B Fe 3.110

42104.102

4

4

=???=

Φ=

--

从图中DR530的磁化曲线查得,与铁心内磁通密度对应的m A H Fe /800=, 铁心段的磁位降 A m m A l H Fe Fe 2403.0/800=?= 空气隙的磁通密度4

42

10.410 1.2532.05 4.0510

W b B T S m

δδ

--Φ?=

=

=??

空气隙的磁场强度5

7

2

1.2539.97310/410

B T H A m m

δ

δμπ-=

=

=??

空气隙的磁位降 54

9.97310/510498.6H l A m m A δδ-=???=

励磁磁动势498.6240738.6Fe Fe F N I H l H l A δδ==+=+= 励磁电流738.6246.23

F A I A N ===

1.5.2 交流磁路

在交流系统中,电压和磁通的波形非常接近于时间的正弦函数。采用闭合铁心磁路作为模型(即没有气隙)描述磁性材料稳态交流工作的励磁特性,如图1—18所示的磁路。磁路长度为l ,贯穿铁心长度的横截面积为S 。此外,假设铁心磁通Φ正弦变化,因此:

m m cos cos t B S t ωωΦ=Φ= (1—17) 式中,m Φ为铁心磁通的幅值;m B 为磁密的幅值;ω为角频率2f ωπ=,f 为电源频率。

从式1—6知,在N 匝绕组中感应的电势为:

m m sin 2sin d d e N

N t fN t dt

dt

ψωωπωΦ=-

=-=Φ=Φ (1—18)

图1—18 简单磁路

由于铁心的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励磁电流f i 的波形不同于磁通的正弦波形。励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可以用作图法描绘出来,如图1—19所示。

(a) (b)

图1—19 励磁现象

(a) 电压、磁通及励磁电流; (b) 磁滞回线

在时刻't ,磁通为'Φ而电流为'

f i ;在时刻'

't ,相应的值为''Φ和'

'f i 。注意到,由于磁滞回线是多值的,需要从磁滞回线的磁通上升段仔细选取上升磁通值(图1—19中'Φ);同样,磁滞回线的磁通下降段,必须选做求取下降磁通值(图1—19中''Φ)。可见,磁滞回线由于饱和效应而变平,故励磁电流的波形为尖顶波。

励磁电流提供产生铁心磁通所需要的磁动势,部分能量作为损耗耗散,引起铁心发热,其余能量以无功功率出现。无功功率在铁心中不耗散,由励磁电源循环供给和吸收。

在直流磁路中,励磁电流是恒定的,在线圈和铁心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在一定的电压下,线圈中的电流决定于线圈本身的电阻R ,磁路中没有损耗。在交流磁路中,由于磁通在变化,将产生两种损耗。第一是涡流损耗,第二是磁滞损耗。

1.6 永磁材料的应用

剩磁的意义在于,当没有外部励磁存在时,它也能在磁路中产生磁通。对用小磁体把

留言条贴在电冰箱上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熟悉的现象。剩磁也广泛用在喇叭及永磁电机等装置中。

几种常用永磁材料的磁化特性如图1—20所示。铝镍钴5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铁、镍、铝及钴的合金。最初发现于1931年,其具有相对较大的剩余磁通密度。与铝镍钴5相比,铝镍钴8有较低的剩余磁通密度和较高的矫顽磁力,因此,比铝镍钴5更少去磁。铝镍钴合金的缺点是其有相对较低的矫顽磁力以及它的机械脆性。 陶瓷永磁材料用氧化铁及钡或碳酸锶粉末制成,比铝镍钴合金剩余磁通密度低,但矫顽磁力明显要高。因而,此类材料更少趋于去磁。在图中示出此类材料的一种,陶瓷7,其磁化特性几乎为一条直线。陶瓷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制造成本也不高,因而广泛用于许多永磁应用场合。

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永磁材料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取得了重大进步,其中以钐—钴为典型代表,从图1—20中看出,钐—钴具有像铝镍钴合金那样的高剩余磁通密度,而同时又有更高的矫顽磁力及最大磁能积。最新的稀土磁性材料是钕—铁—硼材料。它表现出比钐—钴更大的剩余磁通密度、矫顽磁力及最大磁能积。

永磁材料性能的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称其为最大磁能积。这对应于最大B H -乘积

m a x ()B H -,相应于在磁滞回线第二象限的一点。B 和H 的乘积具有能量密度的量纲(焦耳

每立方米)。若永磁材料工作于该点,将使得在气隙中产生一定的磁通密度所需要的材料体积最小。因而,选取具有最大可利用的最大磁能积的材料,可使需要的磁体体积最小。

图1—20 常用永磁材料的磁化曲线

小结

本节对对电机学中遇到的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同时介

绍了铁磁材料的基本知识。铁磁材料常常用来导向和集束磁场,形成磁路。因为铁磁材料的

磁导率可以很大(达周围空间磁导率的好几万倍),大部分磁通就被限制在精心设计的路径中,这一路径由磁性材料的几何形状决定。因而,在这些磁结构中磁场的求解,可以直截了当地用磁路分析方法来获得。不同铁磁材料的性能各异,一般而言,铁磁材料的特性为非线性,而其B —H 特性常常以磁滞回线族的形式表示。铁磁材料的损耗,指磁滞损耗及涡流损耗与磁通量、工作频率、材料成分和所采用的制造工艺有关。通常,材料制造商以曲线形式提供材料的重要特性供使用。

永磁材料,表现为较大的剩磁和矫顽磁力。永磁体不但在交流和直流电机中广泛应用。在许多小装置包括扬声器、麦克风及模拟电气仪表等也获得应用。

思考题

1.电机和变压器的磁路常采用什么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有那些主要特性?

2.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们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3.变压器电势、运动电势(速率电势)、自感电势和互感电势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其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4.试比较磁路和电路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5.什么是软磁材料? 什么是硬磁材料? 6.磁路的基本定律有哪些? 7.简述铁磁材料的磁化过程?

8.磁路计算的步骤是什么?

9.说明交流磁路与直流磁路的异同点。

习 题

1.用D23硅钢片(新型号为DR510—50)做成的环形磁路如图1—21所示,其平均长度

cm l 70=,截面积26cm S =,计算:

(1) 设环中磁通Wb 4105-?=Φ,线圈匝数10000=N 匝,需通入多大的电流?磁场强度H 为多大? 磁化曲线见表1—1所示。

(2) 当环中磁通时Φ=Φ21,电流1I 、1H 各为多少?

(3) 若在圆环上开一个cm 1=δ缺口时,Wb 4

105-?=Φ时,电流2I 为多少?

图1—21 环形磁路

2. 对于图1—22所示的磁路,如果铁心用23D 硅钢片迭成,截面积S =

4

2

12.2510m -?,铁心的平均长度l =0.4m ,空气隙3

10

5.0-?=δm ,线圈的匝数为600

匝,试求产生磁通Φ=41011-?韦时所需的励磁磁势和励磁电流。

图1—22 简单磁路

3. 设有100匝长方形线圈,如图1—23所示,线圈的尺寸为a =0.1米,b =0.2米,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围绕着连接长边中点的轴线以均匀转速1000/m in n r =旋转,均匀磁场的磁通密度20.8/B W m =。试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势的时间表达式,算出感应电势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并说明出现最大值时的位置。

图1—23 题1—3图

4. 设习题1—3中的磁场为一交变磁场,交变频率为50Hz ,磁场的最大磁通密度

T B m 8.0=,计算:

(1) 设线圈不转动,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垂直时,求线圈中感应电势的表达式?

(2) 设线圈不转动,线圈平面与磁力线成60度夹角,求线圈中感应电势的表达式? (3) 设线圈以1000/m in n r =的速度旋转,且当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力线时磁通达最大值,求线圈中感应电势的表达式,说明电势波形。

5. 线圈尺寸如图1—23所示,a =0.1m ,b =0.2m ,位于均匀恒定磁场中,磁通密度

B =0.8T 。设线圈中通以10安电流,试求:

(1) 当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垂直时,线圈各边受力多大?作用方向如何?作用在该线圈上的转矩多大?

(2) 当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平行时,线圈各边受力多大?作用方向如何?作用在该线圈上的转矩多大?

(3) 线圈受力后要转动,试求线圈在不同位置时转矩表达式?

表1—1 50Hz,O.5mm,D23 硅钢片磁化曲线表

B/T O 0.01 O.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O.4 138 140 l42 144 146 148 150 152 154 156 0.5 158 160 162 164 166 169 171 174 176 178 0.6 181 184 186 189 191 194 197 200 203 206 0.7 210 213 216 220 224 228 232 236 240 245 0.8 250 255 260 265 270 276 281 287 293 299

0.9 306 313 319 326 333 341 349 357 365 374

1.0 383 392 401 411 422 433 444 456 467 480 1.1 493 507 521 536 552 568 584 600 616 633 1.2 652 672 694 716 738 762 786 810 836 862 1.3 890 920 950 980 1010 1050 1090 1130 1170 1210 1.4 1260 1310 1360 1420 1480 1550 1630 1710 1810 1910 1.5 2010 2120 2240 2370 2500 2670 2850 3040 3260 3510 1.6 3780 4070 4370 4680 5000 5340 5680 6040 6400 6780 1.7 7200 7640 8080 8540 9020 9500 10000 10500 11000 11600 1.8 12200 12800 13400 14000 14600 15200 15800 16500 17200 18000 磁场强度H单位是A/m

永磁同步电机基础知识

(一) PMSM 的数学模型 交流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绕组分布在定子上,永磁体安装在转子上。在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定子与转子始终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永磁体与绕组,绕组与绕组之间相互影响,电磁关系十分复杂,再加上磁路饱和等非线性因素,要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精确的数学模型是很困难的。为了简化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我们通常做如下假设: 1) 忽略电机的磁路饱和,认为磁路是线性的; 2) 不考虑涡流和磁滞损耗; 3) 当定子绕组加上三相对称正弦电流时,气隙中只产生正弦分布的 磁势,忽略气隙中的高次谐波; 4) 驱动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为理想元件; 5) 忽略齿槽、换向过程和电枢反应等影响。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由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组成,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如下: (l)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压方程如下式所示: d d s d d c q q q s q q c d di u R i L dt di u R i L dt ωψωψ?=+-????=++?? 其中,Rs 为定子电阻;ud 、uq 分别为d 、q 轴上的两相电压;id 、iq 分别为d 、q 轴上对应的两相电流;Ld 、Lq 分别为直轴电感和交轴电感;ωc 为电角速度;ψd 、ψq 分别为直轴磁链和交轴磁链。 若要获得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则需做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如下式所示。 cos sin 22cos()sin()3322cos()sin()33a d b q c u u u u u θθθπθπθπθπ?? ?-????? ??=--- ? ???? ???? ?+-+? ? (2)d/q 轴磁链方程: d d d f q q q L i L i ψψψ=+???=?? 其中,ψf 为永磁体产生的磁链,为常数,0f r e ωψ=,而c r p ωω=是机械角速度,p 为同步电机的极对数,ωc 为电角速度,e0为空载反电动势,其值为 倍。

关于直流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关于直流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6、直流电机的四象限运行: 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一样,也有两种运行方式:电动运行和制动运行。如果再以正、反转来分的话,则分为正转运行、正转制动运行和反转运行、反转制动运行四种运行方式。如果以坐标形式来表示的话,则称为电机的四象限运行坐标,见下图4-5各种运行方式的机械特性曲线。 当电机正向运行时,其机械特性是一条横跨1、2、4象限的直线。其中1象限为电动运行状态,电磁转矩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同,第2、4象限为制动运行状态,在此状态内是产生一个与转向方向相反的阻力矩,以使拖动系统迅速停车或限制转速的升高。制动状态下转矩的方向与转速的方向相反,此时电机从轴上吸收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消耗于电枢回路电路或回馈于电源。第3象限为反向电动运行。

当电磁转矩T M与转速n同方向,T M是拖动负载运动的,所以电机运行曲线处于1、3象限,1象限为电机正向运行,3象限为电机反向运行;当T M与转速n的方向相反时,表示电机机处于制动运行方式,其机械特性曲线在坐标的2、4象限内,2象限内为电机正向制动,包含能耗制动过程(O A线段)、电源反接制动过程(-T M B线段)和正向回馈制动过程(-n0C)线段;处于第四象限时为电机反向制动,也包含能耗制动过程(O D线段)、倒拉反接制动过程(T M E线段)和反向回馈过程(-n0F线段)。 7、直流电机的启动、停止和制动控制: 直流电机从接入电源开始,电枢由静止开始转动到额定转速的过程,称为启动过程。要求启动时间短、启动转矩大、启动电流小。启动的要求是矛盾的,比如,用逐渐提升供电电压实施软起动,来降低起动电流,但启动时间又会加长;加大启动转矩,又势必增大的启动电流等。因而要根据实际应用和配置情况,对启动问题综合考虑。 1)启动方式: a、直接启动。只适用于小型直流电机。启动方法是先给电机加励磁,并调节励磁电流达到最大,当励磁磁场建立后,再使电枢绕组直接加上额定电压,电机开始启动。在启动过程中,电枢中最大冲击电流,称为启动电流。直流启动,因启动电流大,电气和机械冲击大等缺点,应用较少; b、早期采用变阻器启动,电动机在启动时在电枢回路中串入变阻器,用接触器触点切换电阻只数,限制启动电流。将启动电流限制在2位额定电流以内。后期采用晶闸管电子电力技术,用改变电枢电压的方式实现了软起动。 2)停止方式: a、自由停车。直流电机的电源关断后,电机按运转惯性自由停车; b、施加制动(刹车)措施,如机械抱闸刹车、能耗制动、反接制动等使其快速停车。 3)直流电机的制动方式和方法: 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时,就称为电动机处于制动状态。 制动的目的:使电动机减速或停车、限制电动机转速的升高(如电车下坡)。 机械抱闸制动也是一种制动(刹车)方式,但不属电机运行特性的范畴。属于电机运行特性的制动方式和方法有以下四种,有时也统称为电磁制动方式。 a、能耗制动。指运行中的直流电机突然断开电枢电源,然后在电枢回路串 入制动电阻,使电枢绕组的惯性能量消耗在电阻上,使电机快速制动。由于电压和输入功率都为0,所以制动平衡,线路简单;

发电机基础教材知识培训讲义

发电机基础知识 培训讲义
发电机技术处 周华翔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电机发展的历史 2. 发电机原理 3. 发电机结构 4. 发电机图纸和文件 5. 发电机成套范围

1. 电机发展的历史
在人类的科技发
展史中,对于电现象 和磁现象很早就有认 识了。但对于两者之 间的联系,却直到 183 年 前 才 发 现 。 这 个发现者的名字叫法 拉第,他是一位英国 物理学家。

早在1821年,法拉第发现了载流 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 1831年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很 快就出现了原始模型电机。从此电机的 研究和应用迅速发展起来,至今已有 180多年。

z 电机发展的初期主要是直流电机
z 1869年法国电气工程师格拉姆发明了 第一台实用的直流发电机
z 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指挥建造了 第一个用于商业中心的直流照明系
z 1883年塞尔维亚裔美国人特斯拉发明 了第一台两相感应电机
z 1888年俄国电气工程师多利沃-多勃鲁 夫斯基发明了三相感应电机。

? 1912年英国派生斯公司已能生产4极 25MW汽轮发电机。
? 上世纪20年代美国和欧洲一些其他国 家已能生产类似的汽轮发电机,其中德 国西门子公司、匈牙利冈茨厂对发电机 的通风冷却有较多的创新,为后来汽轮 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上世纪30年代许多欧美国家可以生产 50~60MW的汽轮发电机。

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一、磁场 考点1、 磁场的基本概念 1. 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2. 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磁场 3. 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麦克斯韦)。 4. 磁场与电场一样,也就是一种特殊物质 5. 磁场不仅对磁极产生力的作用, 对电流也产生力的作用. 6.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7. 磁现象的电本质:磁铁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一样,都就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考点2、 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对磁极一定有力的作用;对电流只就是可能有力的作用,当电流与磁感线平行时不受磁场力作用)。 1. 磁极与磁极之间有磁场力的作用 2. 两条平行直导线,当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它们相互吸引,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它们相互排斥 3. 电流与电流之间,就像磁极与磁极之间一样,也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 磁体或电流在其周围空间里产生磁场,而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5. 磁极与磁极之间、磁极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都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考点3。磁感应强度(矢量) 1、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 安跟电流I 与导线长度L 的乘积IL 的比值叫做磁感应强度l I F B 安 =,(B ⊥L,LI 小) 2、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简称特,国际符号就是T m A N 1T 1?= 3、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就就是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就就是这点的磁场的方向.也就就是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4、磁感应强度的叠加——类似于电场的叠加

电磁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电机中的电磁学基本知识 1.1 磁路的基本知识 1.1.1 电路与磁路 对于电路系统来说,在电动势E 的作用下电流I 从E 的正极通过导体流向负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需要电动势、电导体,并可以形成电流。 在磁路系统中,也有一个磁动势F (类似于电路中的电势),在F 的作用下产生一个Φ(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流),磁通Φ从磁动势的N 极通过一个通路(类似于电路中的导体)到S 极,这个通路就是磁路。由于铁磁材料磁导率比空气大几千倍,即空气磁阻比铁磁材料大几千倍,所以构成磁路的材料均使用导磁率高的铁磁材料。然而非铁磁物质,如空气也能通过磁通,这就造成铁磁材料构成磁路的周围空气中也必然会有磁通σΦ(,由于空气磁阻比铁磁材料大几千倍,因而σΦ比Φ小的多,σΦ常常被称为漏磁通,Φ称为主磁通。因此磁路问题比电路问题要复杂的多。 1.1.2 电机电器中的磁路 磁路系统广泛应用在电器设备之中,如变压器、电机、继电器等。并且在电机和某些电器的磁路中,一般还需要一段空气隙,或者说空气隙也是磁路的组成部分。 图1—1是电机电器的几种常用磁路结构。图(a)是普通变压器的磁路,它全部由铁磁材料组成;图(b)是电磁继电器磁路,它除了铁磁材料外,还有一段空气隙。 图(c)表示电机的磁路,也是由铁磁材料和空气隙组成;图(b)是无分支的串联磁路,空气隙段和铁磁材料串联组成;图(a)是有分支的并联磁路。图中实(或虚)线表示磁通的路径。 (a) (b) (c) 图1—1 几种常用电器的典型磁路 (a) 普通变压器铁芯; (b) 电磁继电器常用铁芯; (c) 电机磁路 1.1.3 电气设备中磁动势的产生 为了产生较强的磁场,在一般电气设备中都使用电流产生磁场。电流产生磁场的方法是:把绕制好的N 匝线圈套装在铁心上,并在线圈内通入电流i ,这样在铁心和线圈周围的空间中就会形成磁场,其中大多数磁通通过铁心,称为主磁通Φ;小部分围绕线圈,称为漏磁通σΦ,如图1—2所示。套装在铁心上用于产生磁通的N 匝线圈称为励磁线圈,励磁

《电磁学基本知识》word版

三、电磁学 【电磁学】电学与磁学的统称,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和应用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现象、电磁感应、电磁辐射和电磁场等。磁现象和电现象本质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变化的磁场能够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也能够激发磁场。它是电工学和无线电电子学的基础。 【电】人类在很早以前就知道琥珀摩擦后,具有吸引稻草片或羽毛屑等轻小物体的特性。物体具有吸引其它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物体带电”或称“物体有了电荷”,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当时并不知道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它称为电荷,并把具有这种斥力或引力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习惯上经常也把带电体本身简称为电荷。近代科学证明;构成实物的许多基本粒子都是带电的,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和电子具有的绝对电量是相等的,是电量的最小单位。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原子构成,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于组成。通常,同一个原子中的正负电量相等,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表现为中性的或不带电的。若由于某些原因(如摩擦、受热或化学变化等)而失去一部分电子,就带正电,若得到额外的电子时,就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分别带有正电和负电的现象。其原因是,当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因此原来两个不带电的物体因摩擦而带电,它们所带的电量数值上相等,电性上相异。 【静电感应】在带电体附近的导体,受带电体的影响在其表面的不同部分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叫作“静电感应”。因为,在带电体电场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进行重新分布,造成导体内的电场随之而变化,直到抵消了带电体电场的影响,使它的强度减小到零为止。结果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异号的电荷,另一端出现与带电体同号的电荷。如果导体原来不带电,则两端带电数量相等;如果导体原来带电,则两端电量的代数和应与导体原带电量相等。在带电体附近的导体因静电感应而表面出现电荷的现象称为“感生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在任何物理过程中,各个物体的电荷可以改变,但参于这一物理过程的所有物体电荷的代数和是守恒的,也就是说: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例如中性物体互相摩擦而带电时,两物体带电量的代数和仍然是零。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表述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于1785年发现的。概述为: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和它们的电量Q

电磁学基础知识

电磁学基础知识 电场 一、场强E (矢量,与q 无关) 1.定义:E = 单位:N/C 或V/m 方向:与+q 所受电场力方向 电场线表示E 的大小和方向 2.点电荷电场:E = 静电力恒量 k = Nm 2/C 2 匀强电场:E = d 为两点在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3.E 的叠加——平行四边形定则 4.电场力(与q 有关) F = 库仑定律:F =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5.电荷守恒定律(注意:两个相同带电小球接触后,q 相等) 二、电势φ(标量,与q 无关) 1.定义:φA = = = 单位:V 说明:φ=单位正电荷由某点移到φ=0处的W ⑴沿电场线,电势降低 ⑵等势面⊥电场线;等势面的疏密反映E 的强弱 2.电势叠加——代数和 3.电势差:U AB = = 4.电场力做功:W AB = 与路径无关 5.电势能的变化:Δε=W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 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如何判电势的高低以及正负(由电场线判断) ②如何判电场力做功的正负(由F 、v 方向判) ③如何判电势能的变化(由W 的正负判) 三、电场中的导体 1.静电平衡:远端同号,近端异号 2.静电平衡特点 ⑴E 内=0;⑵E 表面 ⊥表面;⑶等势体(内部及表面电势相等);⑷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 四、电容器 1.定义:C = (C 与Q 、U 无关) 单位:1 F =106 μF =1012 pF 2.平行板电容器: C = 3.两类问题:①充电后与电源断开, 不变;②始终与电源相连, 不变 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加速:qU = 2.偏转:v ⊥E 时,做类平抛运动 位移:L = ; y = = = 速度:v y = = ; v = ; tan θ= 六、实验:描绘等势线 1.器材: 2.纸顺序:从上向下

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

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 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永磁式直流电机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只要在它上面加适当电压。电机就转动。图是这种电机的符号和简化等效电路[1]。 工作原理图: 图直流电机的符号和等效电路 这种电机由定子、转子、换向器(又称整流子)、电刷等组成,定子用作产生磁场。转于是在定子磁场作用下,得到转矩而旋转起来。换向器及时改变了电流方向,使转子能连续旋转下去。也就是说,直流电压加在电刷上,经换向器加到转子线圈,流过电流而产生磁场,这磁场与定子的固定磁场作用,转子被强迫转动起来。当它转动时,由于磁场的相互作用,也将产生反电动势,它的大小正比于转子的速度,方向和所加的直流电压相反。图给出了等效电路。Rw代表转子绕组的总电阻,E代表与速度相关的反电动势。 永磁式换流器电机的特点: 当电机负载固定时,电机转速正比于所加的电源电压。 当电机直流电源固定时,电机的工作电流正比于转予负载的大小。 加于电机的有效电压,等于外加直流电压减去反电动势。因此当用固定电压驱动电机时,电机的速度趋向于自稳定。因为负载增加时,转子有慢下来的倾向,于是反电动势减少,而使有效电压增加,反过来又将使转子有快起来的倾向,所以总的效果使速度稳定。 当转子静止时,反电动势为零,电机电流最大。其最大值等于V/Rw(这儿V是电源电压)。最大·电流出现在刚起动的条件。 转子转动的方向,可由电机上所加电压的极性来控制。 体积小、重量轻、起动转矩大。 由于具备上述的那些特点,所以在医疗器械、小型机床、电子仪器、计算机、气象探空仪、探矿测井、电动工具、家用电器及电子玩具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这种永磁式电机的控制,主要有电机的起停控制、方向控制、可变速度控制和速度的稳定控制。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磁场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磁场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质量和电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和N,以不同的速度率经小孔S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M带正电,N带负电 B.M的速度率小于N的速率 C.洛伦兹力对M、N做正功 D.M的运行时间等于N的运行时间 2.如图所示,两相邻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平行、大小分别为B和2B。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磁场分界线MN上某处射入磁场区域Ⅰ,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与分界线MN成60 角,经过t1时间后粒子进入到磁场区域Ⅱ,又经过t2时间后回到区域Ⅰ,设粒子在区域Ⅰ、Ⅱ中的角速度分别为ω1、ω2,则() A.ω1∶ω2=1∶1B.ω1∶ω2=2∶1 C.t1∶t2=1∶1D.t1∶t2=2∶1 3.在探索微观世界中,同位素的发现与证明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质谱仪的发现对证明同位素的存在功不可没,192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因质谱仪的发明、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若速度相同的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束粒子带负电 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负电 C.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 D.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比荷q m 越小

4.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力F成正比,与检验电流元IL成反比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也就是该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C.磁场中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是一定的,与检验电流I无关 D.磁感线越密,磁感应强度越大 5.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金属板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当通以从左到右的恒定电流I时,金属材料上、下表面电势分别为φ1、 φ2。该金属材料垂直电流方向的截面为长方形,其与磁场垂直的边长为a、与磁场平行的边长为b,金属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元电荷为e。那么 A. 12IB enb ?? -=B. 12IB enb ?? -=- C. 12 IB ena ?? -=D. 12 IB ena ?? -=- 6.如图,一带电粒子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场强度为E,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沿水平方向分裂成两个粒子1和2,假设粒子质量和电量都恰好均分,粒子1在原运行方向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变为3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荷 B.粒子分裂前运动速度大小为REB g C.粒子2也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沿逆时针方向 D.粒子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也为3R 7.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圆平 面(未画出)。一群比荷为q m 的负离子以相同速率v0(较大),由P点在纸平面内向不同 方向射入磁场中发生偏转后,又飞出磁场,最终打在磁场区域右侧足够大荧光屏上,离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 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直流永磁电机基本知识

直流永磁电机基本知识 一.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这是分析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 其中,固定部分有磁铁,这里称作主磁极;固定部分还有电刷。转动部分有环形铁心和绕在环形铁心上的绕组。(其中2个小圆圈是为了方便表示该位置上的导体电势或电流的方向而设置的) 上图表示一台最简单的两极直流电机模型,它的固定部分(定子)上,装设了一对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N和S,在旋转部分(转子)上装设电枢铁心。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气隙。在电枢铁心上放置了由A和X两根导体连成的电枢线圈,线圈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到两个圆弧形的铜片上,此铜片称为换向片。换向片之间互相绝缘,由换向片构成的整体称为换向器。换向器固定在转轴上,换向片与转轴之间亦互相绝缘。在换向片上放置着一对固定不动的电刷B1和B2,当电枢旋转时,电枢线圈通过换向片和电刷与外电路接通。

直流电机的原理图 对上上图所示的直流电机,如果去掉原动机,并给两个电刷加上直流电源,如上图(a)所示,则有直流电流从电刷A 流入,经过线圈,从电刷B 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和收到电磁力的作用,其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定,两段导体受到的力形成了一个转矩,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如果转子转到如上图(b)所示的位置,电刷A 和换向片2接触,电刷B 和换向片1接触,直流电流从电刷A 流入,在线圈中的流动方向是,从电刷B 流出。 此时载流导体和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方向同样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它们产生的转矩仍然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这就是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外加的电源是直流的,但由于电刷和换向片的作用,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交流的,其产生的转矩的方向却是不变的。 实用中的直流电机转子上的绕组也不是由一个线圈构成,同样是由多个线圈连接而成,以减少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波动,绕组形式同发电机。 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归结如下

永磁直流电机设计

永磁直流電機設計 1.電機主要尺寸與功率,轉速的關系: 與異步電機相似,直流電機的功率,轉速之間的關系是: D22*Lg=6.1*108*p’/(αP*A*Bg*Ky*n) (1) D2 電樞直徑(cm) 電机初設計時的主要尺寸 Lg 電樞計算長度(cm) 根據電机功率和實際需要確定 p’計算功率(w) p’=E*Ia=(1+2η)*P N/3η E=Ce*Φ*n*Ky=(P*N/60*a)*Φ2*n*Ky*10-8 Ce 電勢系數 a 支路數在小功率電機中取a=2 p 极數在小功率電機中取p=2 N 電樞總導体數 n 電机額定轉速 Ky 電樞繞組短矩系數小功率永磁電机p=2時,采用單疊繞組Ky=Sin[(y1/τ)*π/2] y1繞組第一節矩 αP 極弧系數一般取αP=0.6~0.75 正弦分布時αP=0.637 Φ每極磁通Φ=αP*τ*Lg*Bg τ極矩(cm) τ=π*D2/P Bg 氣隙磁密(Gs) 又稱磁負荷對鋁鎳Bg=(0.5~0.7) Br 對鐵氧体Bg=(0.7~0.85) Br, Br為剩磁密度 A 電樞線負荷 A=Ia*N/(a*π*D2)Ia電樞額定電流對連續運行的永磁電動机,一般取A=(30~80)A/cm另外電機負荷Δ= Ia/(a*Sd),其中Sd=π*d2/4 d為導線直徑.為了保証發熱因子A*Δ≦1400 (A/cm*A/mm2 )通常以電樞直徑D2和電樞外徑La作為電机主要尺寸,而把電動機的輸出功率和轉睦為電机的主要性能,在主要尺寸和主要性能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設計電機了. 在(1)式的基礎上經過變換可為:

D22*Lg*n/P’=(6.1*108/π2)*1/(αP*Bg*A)=C A 由上式可以看, C A的值並不取決於電機的容量和轉速,也不直接與電樞直徑和長度有關,它 僅取決於氣隙的平均磁密及電樞線負荷,而Bg和A的變化很小,它近似為常數,通常稱為電機 常數,它的導數K A=1/C A=(p’/n)/(D22* Lg)∞αP*Bg*A 稱為電機利用系數,它是正比於單位電 樞有效体積產生的電磁轉矩的一個比例常數. 2.直流電機定子的確定 2.1磁鋼內徑 根據電機電樞外徑D2確定磁鋼內徑 Dmi=D2+2g+2Hp 其中g為氣隙長度,小功率直流電機g=0.02-0.06cm ,鐵氧體時g可取得大些,鋁鎳鈷磁 鋼電機可取得較小,因鐵氧體H C較大.氣隙對電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較小的g可以使電樞 反應引起的氣隙磁場畸變加劇,使電機的換向不良加劇,及電機運行不穩定,主極表面損耗和 噪音加劇,以及電樞撓度加大,較大的氣隙,使電機效率下降,溫升提高. 有時電機磁鋼采用極靴,這樣可以起聚磁作用,提高氣隙磁密,還可稠節極靴 形狀以改善空載氣隙磁場波形,負載時交軸電樞反應磁通經極靴閉,合對永磁磁 極的影響較小.但這樣會使磁鋼結構复雜,制造成本增加,漏磁系數較大,外形尺 寸增加,負載時氣隙磁場的畸變較大.而無極靴時永磁體直接面向氣隙,漏磁系數小,能產生較多的磁通,材料利用率高,氣隙磁場畸變,而且結構簡單,便於生產. 其缺點是容易引起不可逆退磁現象. Hp 極靴高(cm) 無極靴結構時Hp=0 2.2磁鋼外徑 Dm0=Dmi+2Hm (瓦片形結構) Hm 永磁體磁路長度,它的尺寸應從滿足(1)有足夠的氣隙磁密(產生不可逆退磁),(2)在要求的任何情運行狀態下會形成永久性退磁等方面來確定,一般Hm=(5~15)g Hm越大,則氣隙磁密也越大,否則,則氣隙磁密也越小. 2.3磁鋼截面積Sm 對于鐵氧體由于Br小,則Sm取較大值,而對于鋁鎳鈷來說, Br較大,則Sm取小值. 環形鐵氧體磁鋼截面積: Sm=αP*π*(Dmi+Hm)Lg/P (cm)

发电机基础知识讲解.doc

生产培训教案 培训题目:发电机知识讲解 培训目的:了解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基本知识,发电机保护,运行定期检修试验项目。 内容摘要: 1、发电机工作原理。 2、发电机获得励磁电流的几种方式。 3、发电机保护 4、发电机试验: 培训内容: 发电机基本原理: 三相同步发电机由原动机拖动直流励磁的同步发电机转子,以转速n(rpm)旋转,根据电磁应原理,三相定子绕阻便感应交流电势。定子绕阻若接入用电负载,电机就有交流电能输出。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交流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滑环、电刷等。 感应电势E=4.44fNΦ(N:匝数) 频率f=Pn/60 交流发电机的特点: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机器。因为它提供的是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故称为交流发电机。 发电机的主要构造是转子(转动部分)和定子(固定部分),滑环

两个,电刷两个。小型发电机的转子是线圈,定子产生磁场,就像教学演示用的模型一样。大型发电机恰好相反。它的线圈是定子,产生磁场是转子。 同步发电机为了实现能量的转换,需要有一个直流磁场而产生这个磁场的直流电流,称为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根据励磁电流的供给方式,凡是从其它电源获得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称为他励发电机,从发电机本身获得励磁电源的,则称为自励发电机。 发电机获得励磁电流的几种方式: 1、直流发电机供电的励磁方式: 这种励磁方式的发电机具有专用的直流发电机,这种专用的直流发电机称为直流励磁机,励磁机一般与发电机同轴,发电机的励磁绕组通过装在大轴上的滑环及固定电刷从励磁机获得直流电流。这种励磁方式具有励磁电流独立,工作比较可靠和减少自用电消耗量等优点,是过去几十年间发电机主要励磁方式,具有较成熟的运行经验。缺点是励磁调节速度较慢,维护工作量大,故在10mw以上的机组中很少采用。 2、交流励磁机供电的励磁方式 现代大容量发电机有的采用交流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流。交流励磁机也装在发电机大轴上,它输出的交流电流经整流后供给发电机转子励磁,此时,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属他励磁方式,又由于采用静止的整流装置,故又称为他励静止励磁,交流副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流。交流

电磁学基础知识

电磁学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 1.掌握电场和磁场的相关基础知识 2.熟练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及复合场运动的相关问题 3.熟练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4.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电磁感应的相关问题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一、回忆电场和磁场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例1.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画一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与两点电荷连线重合,两对角线交点O 恰为电荷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且两点电场强度方向不同 B .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均相同 C .一电子由B 点沿B→C→ D 路径移至D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一质子由C 点沿C→O→A 路径移至A 点,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例2.将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2Q 和+5Q 的相同金属小球 A 、 B 分别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均可视为点电荷),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F .现将第三个与 A 、 B 两小球完全相同的不带电小球 C 先后与A 、 B 相互接触后拿走, A 、 B 间距离保持不变,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F B .51 F C .F 109 D .F 41 例3.质量为m 的通电细杆ab 置于倾角为θ的导轨上,导轨的宽度为d ,杆ab 与导轨间的摩擦因数为μ.有电流时,ab 恰好在导轨上静止,如图所示.图(b)中的四个侧视图中,标出了四种可能的匀强磁场方向,其中杆ab 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的图是 ( ) 小结: + — O A B C D

活动二、回顾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及重力场中的运动情况,综合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完成下列题目 例4.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如图所示.它的核心部分 是两个D 形金属盒,两盒相距很近,接高频交流电源,两盒间的窄缝中 形成匀强电场,两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带电粒子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通过两盒间的窄缝时反复被加速,直到达到最大圆 周半径时通过特殊装置被引出.如果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氚核 (31H )和α粒子(42He ),比较它们所需加的高频交流电源的周期和获得 的最大动能的大小,有 ( ) A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大 B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小 C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小 D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大 例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坐标原点O 沿x 轴正方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y 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P (d ,d )点时的动能为k E 5;若场区仅存在垂直于xoy 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P 点。不计质子的重力。设上述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ed E E k 3= B. ed E E k 5= C. ed mE B k = D. ed mE B k 2= 小结: 活动三、回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完成下列题目 例6.如图所示,L 1、L 2、L 3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在变阻器R 的滑片P 向上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L 1变亮,L 3变暗 B .L 2变暗,L 3变亮 C .L 1中电流变化量大于L 3中电流变化量 D .L 1中电流变化量小于L 2中电流变化量 L 3 L 1 L 2 R P E r

永磁同步电机基础知识

(一) P M S M 的数学模型 交流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绕组分布在定子上,永磁体安装在转子上。在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定子与转子始终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永磁体与绕组,绕组与绕组之间相互影响,电磁关系十分复杂,再加上磁路饱和等非线性因素,要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精确的数学模型是很困难的。为了简化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我们通常做如下假设: 1) 忽略电机的磁路饱和,认为磁路是线性的; 2) 不考虑涡流和磁滞损耗; 3) 当定子绕组加上三相对称正弦电流时,气隙中只产生正弦分布的磁势,忽略气隙中的高次谐波; 4) 驱动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为理想元件; 5) 忽略齿槽、换向过程和电枢反应等影响。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由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组成,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如下: (l)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压方程如下式所示: 其中,Rs 为定子电阻;ud 、uq 分别为d 、q 轴上的两相电压;id 、iq 分别为d 、q 轴上对应的两相电流;Ld 、Lq 分别为直轴电感和交轴电感;ωc 为电角速度;ψd 、ψq 分别为直轴磁链和交轴磁链。 若要获得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则需做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如下式所示。 (2)d/q 轴磁链方程: 其中,ψf 为永磁体产生的磁链,为常数,0f r e ωψ=,而c r p ωω=是机械角速度,p 为同步电机的极对数,ωc 为电角速度,e0为空载反电动势,其值为每项 倍。 (3)转矩方程: 把它带入上式可得: 对于上式,前一项是定子电流和永磁体产生的转矩,称为永磁转矩;后一项是转 子突极效应引起的转矩,称为磁阻转矩,若Ld=Lq ,则不存在磁阻转矩,此时,转矩方程为: 这里,t k 为转矩常数,32 t f k p ψ=。 (4)机械运动方程: 其中,m ω是电机转速,L T 是负载转矩,J 是总转动惯量(包括电机惯量和负载惯量),B 是摩擦系数。 (二) 直线电机原理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是旋转电机在结构上的一种演变,相当于把旋转电机的定子和动子沿轴向剖开,然后将电机展开成直线,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由此得到了直线电机的定子和动子,图1为其转变过程。

永磁直流电机性能参数

ZYT直流永磁电机 概述 ZYT直流永磁电机采用铁氧体永磁磁铁作为激磁,系封闭自冷式。作为小功率直流马达可以用在各种驱动装置中做驱动元件。 产品说明 (1)产品特点: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范围宽广,调速特性平滑;直流电动机过载能力较强,热动与制动转矩较大;由于存在换向器,其制造复杂,价格较高。 (2)使用条件:海拔≤4000m;环境温度:-25℃—+40℃;相对湿度≤90%(+25℃时);允许温升,不超过75K。 型号说明 90ZYT08/H1 1、90位置表示机座号。用55、70、90、110与130表示。其相应机座号外径为55mm、70mm、90mm、110mm与130mm。 2、ZYT表示直流永磁马达。 3、08位置表示铁芯长度。其中01-49为短铁芯,51-99为长铁芯与101-149为超长铁芯。 4、H1位置为派生结构。其代号用H1、H2、H3……。 安装形式 1、A1表示单轴伸底脚安装,AA1表示双轴伸底脚安装。 2、A3表示单轴伸法兰安装,AA3表示双轴伸法兰安装。 3、A5表示单轴伸机壳外圆安装,AA5表示双轴伸机壳外圆安装。 使用条件 1、海拔不超过4000米。 2、环境温度:-25度到40度。 3、相对温度:小于等于95度。 4、在海拔不超过1000米时,不超过75K、 技术参数 以下数值为参考使用,在实际生产时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调整。 1、型号55ZYZT01-55ZYZ10:转矩55、7-63、7(毫牛米),速度3000-6000(r/min), 功率20-35(W), 电压24-110(V),电流1、5-3、2(A)与允许逆转速度差150-300(r/min)、

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培训教程)

电工基础知识 1.电是什么? 答:有负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电是一种和重要的能源。 2.什么叫电场? 答:带电体形成的场,能传递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什么叫电荷? 答: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 4.什么叫电位? 答:单位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叫做该点的电位。 5.:什么叫电压?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它的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 6.什么叫电流? 答: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叫作电流。 7.什么叫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要受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之为导体的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表示为?,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 k? ),兆欧(m? ) 8.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答:很容易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为导体。在常态下几乎不能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之为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9.什么叫电容?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容器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荷能力的大小叫做电容。它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符号为F,常用符号还有微法(MF),微微法拉(PF),1F=106MF=1012MMf(PF) 。 10.什么叫电容器? 答: 储存电荷和电能(电位能)的容器的电路元件。 11.什么是电感?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在通过一定数量变化电流的情况下,线圈产生自感电势的能力,称为线圈的电感量。简称为电感。 它的常用单位为毫利,符号表示为H,常用单位还有毫亨(MH) 。1H=103MH 12.电感有什么作用? 答:电感在直流电路中不起什么作用,对突变负载和交流电路起抗拒电流变化的作用。13.什么是容抗?什么是感抗?什么是电抗?什么是阻抗?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答: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电阻,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阻抗。 他们的基本单位都是欧姆( ? ) 。 14.什么叫电路? 答:电流在电器装置中的通路。电路通常由电源,开关,负载和直接导线四部分组成。 15.什么叫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汇总

稳恒电流 1.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定义、单位、电流密度矢量、电流场(注意我们 又涉及到了场的概念) 2.电流连续性方程(注意和电荷守恒联系起来)、电流稳恒条件。 3.欧姆定律的两种表述(积分型、微分型)、电导、电阻定律、电阻、电 导率、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理解超导现象 4.电阻的计算(这是重点)。 5.金属导电的经典微观解释(了解)。 6.焦耳定律两种形式(积分、微分)。(这里要明白一点:微分型方程是 精确的,是强解。而积分方程是近似的,是弱解。) 7.电动势、电源的作用、电源做功。、 8.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9.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环路电压定律。明白两者的物理基 础。) 习题:; 真空中的稳恒磁场 电磁学里面极为重要的一章 1. 几个概念:磁性、磁极、磁单极子、磁力、分子电流

2. 磁感应强度(定义、大小、方向、单位)、洛仑磁力(磁场对电荷的作用) 3. 毕奥-萨伐尔定律(稳恒电流元的磁场分布——实验定律)、磁场叠加原理(这是磁场的两大基本定律——对比电场的两大基本定律) 4.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重点)。 5. 磁矩、螺线管磁场、运动电荷的磁场(和毕奥-萨伐尔定律等价——更基本) 6. 稳恒磁场的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与电场对比) 7. 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重要——求磁场强度) 8.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安培定律积分、微分形式) 9. 安培定律的应用(例;平直导线相互作用、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磁力矩做功) 10. 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电场力);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洛仑磁力);重力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引力)。 11. 三场作用叠加(霍尔效应、质谱仪、例) 习题:,,,,, 磁介质(与电解质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