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天文学的认识

合集下载

基本天文认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天体观测

基本天文认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天体观测

基本天文认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天体观测基本天文认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天体观测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中天体的科学,包括天体物理学、行星科学、恒星科学等多个领域。

它涉及到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性质等问题,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天体观测的内容。

一、天文学的基本概念1. 宇宙:宇宙是指包含一切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巨大空间。

宇宙中包含了无数的星系、星云、行星、恒星等各种天体。

2. 星系:星系是由大量恒星及其伴星、行星、星云等组成的集合体。

它们通过引力相互结合,在宇宙中形成庞大的天体系统。

3. 恒星:恒星是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由氢、氦等元素组成的等离子体。

恒星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并向外发射光和热。

4. 行星: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它们没有自己的光源,而是反射恒星的光线。

太阳系中的行星包括水金木火土等。

5. 星云:星云是天空中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云状结构。

有时,恒星在星云中形成,而后的恒星演化也可能产生新的星云。

二、天体观测的方法1. 裸眼观测:最简单的天体观测方法是裸眼观测。

这需要无污染的夜空和适当的观测条件。

通过裸眼观测,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恒星、行星和星云等。

2. 望远镜观测:望远镜是增强天体观测能力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放大远处的天体,使它们更清楚可见。

望远镜观测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天体信息。

3. 射电天文学观测:射电天文学通过接收和分析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来研究宇宙。

射电天文学观测需要使用专门的射电望远镜来捕捉天体的射电波。

4. 太空观测:太空观测是指在太空中放置天文观测设备,通过远离地球大气层的干扰,获取更准确的观测数据。

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就是一种太空观测设备。

5. 多波段观测:多波段观测是指利用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来观测天体。

例如,可见光观测、红外观测、紫外观测等。

不同波段的观测可以提供不同的天体信息。

三、天文学的意义1. 探索宇宙起源:天文学通过研究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天文地理介绍100字

天文地理介绍100字

天文地理介绍100字30例1.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现象的科学,地理学则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2. 天文学涉及到恒星、行星、星系和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终极命运等,而地理学则关注地球的气候、地貌、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等。

3. 天文学和地理学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天体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地质构造与天体演化的联系等。

4.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测、实验、数学建模和空间探测等,它们对于人类认识宇宙和地球具有重要意义。

5.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漫长,人类早在古代就开始观察天体和地理现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6.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应用广泛,不仅在科研领域有重要作用,还涉及到航天、气象、环保、地质等多个领域。

7.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教育价值高,通过学习天文学和地理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培养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8.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强,它们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共同构建起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全面认识。

9.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趣味性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星空、地质、地貌等现象,感受自然的奥秘和美妙,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10.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宇宙和地球的深入探索,人们有望揭示更多关于宇宙和地球的奥秘。

11. 天文学和地理学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历史上曾为人类的探索、迁徙、农业、工业等提供了重要指引。

12. 天文学和地理学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3. 天文学和地理学在教育和科普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自然世界,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14.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科技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例如在航天技术、气象预报、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

天文学教程pdf

天文学教程pdf

天文学教程一、天文学基础1. 天文学的定义: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的学科,包括恒星、行星、星系、星云、星团、星系团等。

它旨在理解宇宙的结构、起源和演化。

2. 天文学的重要性:天文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帮助我们认识宇宙,还推动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

3. 天文学的历史:从天文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划分为古代天文学、近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三个阶段。

古代天文学以肉眼观测和简单的仪器为主,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

近代天文学则以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对宇宙的更深入探索。

现代天文学则借助大型望远镜、卫星和空间探测器等高科技手段,对宇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二、天体与天体系统1. 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之一,它们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和光。

根据质量、温度和光谱等特征,恒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O型星、B型星、A型星等。

恒星的生命周期包括主序阶段、红巨星阶段和白矮星阶段等。

2. 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由太阳和围绕其旋转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提供了太阳系内所有天体所需的光和热。

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之一,它们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3. 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大星系,它呈旋涡状结构,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黑洞。

我们的太阳就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

4. 星系: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星系,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根据形态和特征,星系可以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类型。

星系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通常以数百万光年甚至数十亿光年计。

5. 星系团和超星系团:星系团是由数十个到数千个星系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而超星系团则是由多个星系团组成的更大的天体系统。

这些巨大的天体系统在宇宙中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

三、天文观测与仪器1. 肉眼观测:在古代,人们主要通过肉眼观测来认识天体。

他们观察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等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并积累了丰富的天文资料。

天文学专业认识

天文学专业认识

天文学专业认识引言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现象的学科,通过对宇宙中的物质、能量和空间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我们地球的位置和未来。

天文学专业是培养研究天体物理、天体化学、星系和宇宙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介绍天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学科发展和就业前景。

学科概述天文学专业属于理学类学科,主要研究天体物理、宇宙学和天体化学等领域。

学习天文学需要具备扎实的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天文学专业的课程包括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天体化学、天体测量与导航、星系与宇宙结构、恒星与行星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测,深入了解天体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学科发展天文学作为古老的学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测设备的进步,天文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目前,天文学已经发展到了研究宇宙起源、黑洞、暗能量等深层次的问题。

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观测和实验,发展到了天文卫星、虚拟天文台和超级计算机模拟等先进技术。

就业前景天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就业,包括科研院所、大学、天文台、科研机构和航天部门等。

他们可以从事天文学研究、教学、科普和工程技术等工作。

天文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

天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好。

随着国家对天文学领域的投资增加,对天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天文学领域的科研工作独特、前沿,具有挑战和创新性,吸引了许多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

总结天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天体现象的学科,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深远的意义。

学习天文学需要具备扎实的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通过实践和观测,深入了解天体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天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可以从事科研、教学、科普和工程技术等工作。

随着国家对天文学领域的投资增加,对天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天文学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性的领域,吸引了许多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

天文科普节演讲稿三分钟

天文科普节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神秘而又令人着迷的领域——天文。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浩瀚的宇宙,领略星空的壮丽,感受科学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星空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从古代的星座传说,到现代的宇宙探测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天文学的贡献。

一、天文学的定义与重要性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中天体的性质、运动和演化的科学。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奥秘,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天文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通过研究宇宙背景辐射、大爆炸理论等,我们可以追溯宇宙的诞生,了解它的演化历程。

其次,天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生命的起源。

通过研究其他行星和卫星上的生命迹象,我们可以推测地球生命的起源,以及生命在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可能性。

最后,天文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地球上的问题。

例如,通过研究太阳活动,我们可以预测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为人类提供预警。

二、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我国天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天文学成就。

如《史记·天官书》、《开元占经》等,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代表作。

然而,在近现代,我国天文学的发展相对滞后。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天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到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再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我国天文学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三、天文观测与探测技术天文观测是研究天文学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文观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大型天文观测设施,如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等。

除了地面观测,空间探测也是研究天文学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个天文卫星,如“夸父一号”、“悟空号”等,这些卫星在空间探测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四、天文科普的意义天文科普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我对天文学的认识

我对天文学的认识

我对天文学的认识【摘要】天文学就是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恒星以及星系的科学,以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宇宙测量小行星人类导航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天文学研究的对象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星星和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

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星星和物体统称为天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也应该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

另一方面,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我们可以把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分类为几个层次:(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其中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其中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

(2)银河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与我们银河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

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研究的内容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和测定各类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建立天球参考系等。

利用天体测量方法取得的观测资料,不仅可以用于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研究,而且具有应用价值,比如用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天文和天体物理

天文和天体物理

天文和天体物理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运动、组成和演化的科学,而天体物理学则是研究天体物理现象和性质的学科。

它们是紧密相关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过程都至关重要。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人类对于天空中的星星、行星和月亮的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规律。

例如,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月亮的形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这些规律的发现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宇宙的本质和运行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天文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观测到更遥远的天体,如星系、星云和行星。

通过对这些天体的观测和分析,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宇宙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超新星爆发、黑洞存在和宇宙膨胀等。

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天体物理学则是在天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关注的是天体的物理性质和现象。

通过观测和实验,天体物理学家们研究了恒星的演化过程、行星的形成机制和宇宙射线等。

这些研究不仅使我们对于恒星的能量来源和行星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我们解释宇宙中的一些奇特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望远镜,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还依赖于其他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

例如,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宇宙中的射电波,从而帮助我们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星系的形成过程。

X射线望远镜则可以观测到宇宙中高能量的X射线,帮助我们研究黑洞和星系团等。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太阳的活动对地球的气候和通信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太阳风暴的影响。

另外,天文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一些哲学和宗教上的问题,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等。

尽管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

例如,暗物质和暗能量是构成宇宙的主要成分,但它们的本质仍然不为人所知。

天文学家天文学知识

天文学家天文学知识

天文学家天文学知识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以及宇宙的科学,而天文学家则是从事天文学研究的专家。

他们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体现象,不断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天文学家需要具备的天文学知识,以及他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天文学家具备广泛的天文学知识,包括天体物理学、宇宙学、星系演化、恒星形成等等。

首先,天文学家需要了解天体物理学,这是研究天体物质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他们需要掌握有关星体内部结构、核反应、能量释放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深入理解天体行为。

其次,宇宙学是天文学家必备的知识领域之一。

宇宙学研究的是整个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天文学家需要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黑洞等基本概念,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暗物质、暗能量等宇宙学重要发现。

这些知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历程,以及解开宇宙奥秘。

在研究星系演化方面,天文学家需要了解星系的分类、形成和演化过程。

他们研究星系的性质、群星的分布规律,以及星系融合、星系碰撞等现象。

通过对星系的观测和分析,天文学家能够揭示星系的形成模式和演化轨迹,为理解宇宙中的星系结构提供重要线索。

另外,恒星形成也是天文学家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领域。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天体之一,天文学家致力于研究恒星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他们了解恒星的形成机制、恒星寿命、恒星内部结构以及恒星演化轨迹等知识,以期从恒星的物理规律中找到宇宙的蛛丝马迹。

天文学知识的应用不仅限于学术研究,还广泛涉及科普普及、航天探索和天文观测等方面。

天文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科普文章、发表学术论文,将天文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在航天探索方面,天文学家可以参与航天任务的规划和设计,为人类的太空探索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天文学家也是天文观测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使用望远镜和其他天文设备,观测和记录天体现象,推动天文学研究的发展。

总之,天文学家是具备广博的天文学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通过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不断探索天地间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天文学的认识
【摘要】天文学就是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恒星以及星系的科学,以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宇宙测量小行星人类导航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天文学研究的对象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星星和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

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星星和物体统称为天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也应该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

另一方面,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我们可以把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分类为几个层次:
(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其中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其中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

(2)银河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与我们银河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

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研究的内容
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和测定各类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建立天球参考系等。

利用天体测量方法取得的观测资料,不仅可以用于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研究,而且具有应用价值,比如用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目前,天体测量的手段已从早期单一的可见光波段,发展到射电、红外等其他电磁波段,精度也不断提高,并且从地面扩展到空间,这就是空间天体测量。

天体力学主要研究天体的相互作用、运动和形状,其中运动应包括天体的自转。

早期的研究对象是太阳系天体,目前已扩展到恒星、星团和星系。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使研究工作从运动学发展到动力学。

因此,实际上可以说牛顿是天体力学的创始人。

今天,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报日食、月食等天象,和天体力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天体物理是天文学中最年轻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各类天体的形态、结构、分布、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性质以及它们的演化规律。

十八世纪赫歇尔开创恒星天文学可谓天体物理学的孕育时期。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天体物理成为天文学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并促使天文观测和研究不断作出新发现和新成果。

就其研究内容来说,有太阳物理、太阳系物理、恒星物理、银河系天文、星系天文、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及宇宙学等;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又可分为实测天体物理和理论天体物理。

天文学研究的意义
天文学与任何其它科学一样,是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的。

不过,天文学的历史最为悠久。

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天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时间服务
准确的时间不单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对许多生产和科研部门更为重要。

最早的天文学就是农业和牧业民族为了确定较准确的季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工作更离不开精确的时间。

例如,某些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宇航部门,对时间精度要求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而准确的时间是靠对天体的观测获得并验证的。

2.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是靠天文学知识取得的。

确定地球上的位置离不开地理坐标,测定地理经度和纬度,无论是经典方法还是现代技术,都属于天文学的工作内容。

3.人造天体的发射及应用
目前,人类已向宇宙发射了数以千计的人造天体,其中包括人造地球卫星、人造行星、星际探测器和太空实验站等。

它们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军事。

仅就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有通讯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根据不同需要又有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等。

所有人造天体都需要精确地设计和确定它们的轨道、轨道对赤道面的倾角、偏心率等。

这些轨道要素需要进行实时跟踪,才能保持对这些人造天体的控制和联系。

这一切都得借助天体力学知识。

4.导航服务
天文导航是实用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天体为观测目标并参照它们来确定舰船、飞机和宇宙飞船的位置。

早期的航海航空定位使用六分仪(测高、测方位)和航海钟,靠观测太阳、月亮、几颗大行星和明亮恒星,应用定位线图解方法来确定位置,其精度较低,且受天气条件限制。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已发展了多种无线电导航技术来克服这方面的缺陷。

宇宙航行开始以后,为了确定飞船在空间的位置和航向,天文导航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使卫星导航更精确。

卫星导航不仅普遍用于航天、航空、
航海,而且还用于陆面精确的定位。

5. 探索宇宙奥秘,揭示自然界规律
茫茫宇宙,深邃奥秘。

随着对宇宙认识的深入,人类从宇宙中不断获得地球上难以想象的新发现。

例如,19世纪初曾有位西方哲学家断言,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永远不可能知道的。

但过了不久,由于分光学(光谱分析)的应用,很快知道了太阳的化学组成。

其中的氦元素就是首先在太阳上发现的,25年后人们才在地球上找到它。

太阳何以会源源不断地发射如此巨大的能量,这是科学家早就努力探索的课题。

直到20世纪30年代有人提出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理论,才完满地解决了太阳产能机制问题。

几十年后,人类在地球上成功地实验了这种聚变反应──氢弹爆炸。

6.天文与地学的关系
地球作为一颗普通的行星,运行于宇宙空间亿万颗星体之间,地球的形成、演化及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无不与其宇宙环境有关。

事实表明,地球本身记录了在地质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天文过程的丰富信息。

例如,地球自转变慢,就是通过古代珊瑚化石的研究证实的。

珊瑚也象树木年轮那样具有"年带"。

珊瑚每天周期性地分泌碳酸钙,在身上形成一条条"日纹" 。

3.2亿年前的珊瑚化石,每个年带含有400条日纹,表明那时地球一年自转400圈,说明那时地球自转比现在快得多。

这与理论推算的结果十分一致。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地质现象普通存在着周期性,而天体星系的运行及演化也无一不按自己的规律进行,并且地质周期同天文周期存在着某些对应关系。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运动的周期大约是2.5亿年,这叫做太阳的银河年。

在一个银河年中,太阳处于银河系不同位置,由于宇宙环境的变化,会给太阳和地球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1】姚建明编著:《天文知识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苏宜编著:《天文学新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吴鑫基编著:《现代天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伏古勒尔编著:《天文学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