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胃溃疡病发的因素
应激性溃疡的名词解释

应激性溃疡的名词解释应激性溃疡是一种由于身体受到长期或严重的精神或身体应激而导致的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溃疡的疾病。
它常常与压力、紧张、焦虑、忧虑等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有时,应激性溃疡也可以作为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炎等)的并发症出现。
应激性溃疡的产生主要与胃酸分泌和黏膜防护机制的紊乱有关。
正常情况下,胃粘液能够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侵害,但在长时间应激的影响下,胃粘液的产生和分泌受到抑制。
同时,应激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影响黏膜防护机制,使胃黏膜受到更严重的胃酸侵蚀,从而形成溃疡。
应激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饥饿感、恶心、呕吐、便血等。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黑便、持续呕血、腹部剧烈疼痛等急性出血的症状。
应激性溃疡往往伴有精神压力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并且症状常常在夜间加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和睡眠。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精神因素外,还和遗传、免疫功能、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关。
有些人的体质较为脆弱,更容易在应激情况下出现胃溃疡的症状。
而且,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等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应激性溃疡的恢复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身体检查,并结合内窥镜检查等辅助检查手段,确诊溃疡的位置和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应激性溃疡的治疗,除了常规的抗酸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综合应用抗焦虑、镇静、调节免疫等治疗措施。
对于严重出血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应激性溃疡的症状。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其次,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限制摄入过多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碳酸饮料;此外,戒除吸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方面,关注心理状态的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规律的运动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减轻应激的影响。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要点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要点一、定义应激性溃疡(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
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
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二、发病率及预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
三、应激源和危险因素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1)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2)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3)严重创伤、多发伤;(4)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5)脓毒症;(6)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7)休克,心、肺、脑复苏后;(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等;(9)心脑血管意外等,脑出血量大,出血部位在脑室、丘脑或脑干,收缩压高者发生SU的风险更高。
2.在上述应激源存在的情况下,以下危险因素会增加SU 并发出血的风险:(1)机械通气超过48h或接受体外生命支持;(2)凝血机制障碍或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3)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4)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5)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肾脏替代治疗;(6)急性肝功能衰竭或慢性肝病;(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器官移植等;(9)存在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出血风险更高。
四、SU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胃黏膜防御机能降低与胃黏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SU发病的主要机制。
1.胃黏膜防御机能减低:2.胃黏膜损伤因子增强:3.神经内分泌失调:五、SU的临床表现1.临床特征:(1)原发病的程度越重,合并症越多,SU的发生率也越高,病情越加凶险,病死率越高。
(2)患者常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如上腹痛、反酸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粪)与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对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若出现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g/L,应考虑有SU伴出血的可能。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1)神经-内分泌失调
应激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激活。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过作用于靶器官-胃肠,造成胃壁细胞或主细胞使胃酸及胃蛋白酶-胃粘膜的攻击因子分泌增多,引起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2)胃粘膜微循环障碍-胃粘膜血流量减少
在没有胃酸分泌的情况下,由胃灌注造成的局部缺血也可以引起幽门和胃体部的粘膜损伤。
如果仅是短暂的粘膜缺血,导致的会是粘膜损伤而不是出血。
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同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它增加儿茶酚胺收缩血管的作用,从而引起内脏血流量减少、胃肠粘膜缺血、缺氧。
(3)胃腔内H+向胃粘膜内反向弥散
胃腔内H+浓度越高,粘膜病变越严重。
多数应激状态下,胃酸的分泌受至抑制,但因粘膜屏障功能减弱,不能及时运走返流的H+,使胃粘膜内H+浓度增加,加速了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应激性溃疡的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 张远凤 , 1 许志强 , 蒋晓 江 . 急性 脑血 管病并发 上消化道出血 4 例 2 临床观 察[] J. 丹东 医学 ,07 (0. 2 0 ,1) [ 李文斌 . 2 】 老年人应激性溃疡 4 例临床特点分析及诊 治体会[ . 0 J 中 】 华 医药学杂志 , 0 7 (4 . 2 0 ,2 ) [】 王仁芳 . 3 急性 脑出血病人并 发应0 (3 . 学 ,0 5,0 ) 【】 邓 品瑞 . 4 应激性溃 疡 9 例分析【]广西医学 , 9 9 (6 . 7 J. 1 9 ,0 ) 【】 贾 勇慧 , 5 刘宇红 , 宋建斌 . 急性 胃粘膜病 变 l 6 临床分析【] 3例 J. 航 天医药 , 0 5,0 ) 20 (3. 作者 单位 : 黑龙江省泰来 县人民医 院 1 2 0 40 6
1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5 例病人 , 3 例 , 2 例 ; 7 男 7 女 O 年龄最大患者小 2 2岁 , 年龄最大 患 者为 7 5岁, 平均年龄为 4 . 0 5岁, 中 6 其 5岁以上患者 l 例 , 8 发病前 服 用 N A D者 2 例 , 占病人 总数的 5%, 中有空腹服 药史者 l 例。 SI 8 约 0 其 9 服 药至出血时间最短者仅服 药 1 , 次 最长服药 4 d 平均 3 9 , l, . d 服药后 7 d内出血者 l 例 。发病前饮酒者 2 例 ,其 中空腹饮酒者 1 例 ; 5 0 , 5 发病 前曾经使用过激素类 药物者 6 ; 克患者 4 ; 例 休 例 有严 重心理应激者 l 例; 其中 3 4例有慢 性 胃病史 , 占全部 患者的一般 以上。所有病 人均行 上 消化道 内镜检查 , 除其 他因素 引起 的上消化 道 出血 。 排 1 2 临床表现 . 自觉 烧 心 、腹 胀 、腹 痛 、厌 食 、恶 心 、呕 吐等 ,l5 例 出血 前无征 兆。以呕血伴 黑便为首 发症状 l 例 , 有呕血 5 , 0 仅 例 仅有黑便 2 例 。查体上腹部有压痛 3 例 , 7 O 肠鸣 音亢进 2 例 。肝 肾功 能 、电解 7 质 、尿 常规 检查 基本 正 常。 连续 3次 大便 隐血 阳性 者 29例 。 1 3 胃镜检查 。 食管 下端黏膜 充血 水肿 或伴浅表 糜烂 、 点状 出血 5例。 胃病 变 3 , 8例 表现为 胃体和窦部 黏膜 广泛充血 , 多发性 糜烂 , 点、片状 出血 灶 , 中伴 胃溃疡 8 , 二指肠 溃疡 2 , 其 例 十 例 十二 指肠炎 1 例 。 0 1 4 诊断标准 . ①近期有服用 N AI s D类或其他刺激性 药物病 史 , 饮酒史 , 及重大 疾病或心理 应激史 ; ②有 呕血或( 黑便 、大便 潜血实验 阳性 。 ③胃 和) 镜下 可见 食管 , 胃及 十 二指肠 等上 消化 道 黏膜充 血 、水肿 、糜 烂 , 有 点状 、线 状或 弥 散性 出血 象或 伴 有溃 疡 。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

s esuc rw udb e ee rhdrcino h h rp uia rn il fY QIHUO t s le o l ean w rsac i t n tetea e t lpicpeo I r e o c XUE.
应 激性 溃疡 (t s ucrS , 称 应 激性 胃黏 s es le ,U) 又 r
R e e r h o he te s ule n s a c f t s r s c r i pa ho e s t g ne y,pr e ion and ur ev nt c e DENG an c ao LI Ya WU, Xi g—h n—
,
WA uj n P — nhtt G a z o nvri C , u nh u5 0 0 C ia NG R . iWeIs i eo u nh u U i st o T M G a z o 1 4 5, hn u u f e yf
mea o i n t e e t r we p i td t tt e p e e i n o i e e medc n o te g src muc s lda g f lt n n a d isr c p o , o ne ha h r v nto fCh n s ii e t h a ti o a ma e o
3 0% …
,
胞 的功能 , 仅 可 以探 讨 疾 病 的 发 生 、 展 及 作 用 不 发 机制 , 可 以 根 据 研 究 的 目 的 , 有 关 药 效 指 标 进 还 对 行检 测 , 胃酸 总量 、 如 游离 酸 的酸 度 、 胃蛋 白酶 的活 性 、 疡 面积 、 溃 胃黏 膜组 织 学 的变 化 、 血清 胃泌 素 含
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及防治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77 期2019 Vol.6 No.7772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及防治王纯杰,刘洋,程莉(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7)【摘要】目的 了解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方法 搜索国内有关外应激性溃疡相关文献,总结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治药物及保护方法。
结果 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预防可有效防治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对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防治【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7.72.01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又称应激性粘膜病变,是指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食管的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1],严重者可发生急性溃疡并伴有大量出血,甚至会发生失血性休克、多功能器官衰竭。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其发病机制现已基本明确,认为刺激因子反复刺激损伤胃黏膜,诱导垂体、下丘脑调节功能障碍,导致胃溃疡,若处理不及时死亡率极高,临床上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SU的发生。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及防治。
1 高危因素近期国内外文献一致表明,脑出血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高危人群具有以下特征: 1)颅脑损伤者,特别是丘脑及脑干损伤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壁内毛细血管粘膜缺血坏死,引起应激性溃疡。
2)年龄>65岁[2],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皮细胞更新能力及粘液的分泌能力均降低。
3)经历过重大创伤,如颅脑外伤、重大手术、烧伤面积超过35%等,导致胃粘膜易受胃酸自身消化形成溃疡。
4)患有脑出血并且出血部位在脑干、蛛网膜下腔的。
5)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者。
6)预防性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并超过90天以上者。
应激性溃疡名词解释

应激性溃疡名词解释
应激性溃疡是指在机体遭受各种应激刺激时出现的消化道黏膜损害,主要表现为浅表的溃疡形成。
它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在严重应激状态下,如烧伤、外伤、手术、严重感染等情况下较为常见。
应激性溃疡的主要特点是快速形成、高发生率和迅速恢复的特点。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神经内分泌异常、黏膜缺血、胃酸分泌增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由于应激状态下,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受到刺激,会产生儿茶酚胺、5-羟色胺、催产
素等内源性活性成分,进而导致胃酸分泌增多,使黏膜屏障功能减弱,从而引发溃疡的形成。
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灼热或疼痛等。
溃疡的部位一般位于胃底和十二指肠部位,但在严重应激状态下,还可发生于胃、食管和小肠的其他部位。
尤其在烧伤等严重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高,大约为10%至30%。
治疗应激性溃疡主要以改善机体应激状态为主,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屏障、抑制胃酸分泌、消除溃疡炎症等措施。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黏
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和胶体状二氯化铋等。
此外,还可以采取减轻应激刺激、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措施来促进溃疡的愈合。
总的来说,应激性溃疡是一种在机体遭受各种应激刺激时容易发生的消化道黏膜损伤,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等。
治疗上主要以改善机体应激状态、保护胃黏膜屏障和抑制胃酸分泌为主,同时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溃疡的愈合。
及时诊断和治疗应激性溃疡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cushing溃疡名词解释

cushing溃疡名词解释Cushing溃疡名词解释Cushing溃疡是指由于长时间应激状态下,机体分泌大量胃酸,导致胃黏膜损伤,形成的一种消化系统并发症。
这种病症一般由于噬菌体幽门螺杆菌感染、过度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较长时间接受应激性刺激、一些毒素等原因引发。
下面来详细的解释一下Cushing溃疡:一、Cushing溃疡的发病原因1. 噬菌体幽门螺杆菌感染:噬菌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
它主要影响胃黏膜层,引起炎症和损伤。
2. 过度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长期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可以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消化道炎症和溃疡。
3. 应激性刺激:长期遭受应激性事件的影响,比如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个人关系矛盾等等,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溃疡。
4. 毒素:某些腐败的菌类或食品中存在毒素,进食后能对人体消化道造成损伤,引发溃疡。
二、Cushing溃疡的症状表现Cushing溃疡的主要症状包括:1. 上腹痛:出现剧烈、刺痛或钻心的上腹部疼痛,并伴随有反酸、腹胀感。
2. 呕吐:胃内的胃酸液反流到食管中,引起恶心和呕吐的现象。
3. 食欲不振:由于上述症状,病人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的状况。
4. 体重减轻:由于饮食不当、胃酸过多等原因,使得病人的身体容易出现体重下降。
三、Cushing溃疡的治疗方法Cushing溃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通过调整饮食,减少营养不良的状况,降低胃酸分泌量,帮助胃部病变得到修复。
2. 药物治疗:通过用药抑制胃酸分泌,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治疗,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3. 外科手术:在一些Cushing溃疡比较严重的病人中,可能需要进行胃部手术治疗来缓解病情。
四、Cushing溃疡的预防和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下,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过度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保证饮食健康,不吃过多的辣、烫、生的食物等等。
另外,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Cushing溃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应激性胃溃疡病发的因素
导语:现在疾病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人们听说过的疾病也就增多了,胃溃疡大家应该听说过,今天给大家说的是应激性胃溃疡,这也是胃溃疡的一种,感
现在疾病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人们听说过的疾病也就增多了,胃溃疡大家应该听说过,今天给大家说的是应激性胃溃疡,这也是胃溃疡的一种,感染因素是应激性胃溃疡的病发原因之一,那么除了这个因素还有哪些因素是导致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呢?下面来介绍一下。
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HP)对胃溃疡发生的作用仍难以解释,因很多HP感染者中仅少数发生胃溃疡,然而几乎所的胃溃疡者合并慢性活动性胃炎,HP是胃炎的发病和蔓延的主要病因,HP被清除则胃炎消失,HP感染的定量研究显示,胃溃疡尤其是位于胃上半部的溃疡,常合并严重的HP感染。
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本病的发生率不尽相同,不同的季节发病率也不一样,说明地理环境及气候也是重要因素,另外本病还可在其他原发病如烧伤,重度脑外伤,胃泌素瘤,甲旁亢,肺气肿,肝硬化,肾衰的基础上发病,即所谓“继发性溃疡”(secondary ul cer),这可能与胃泌素,高钙血症及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遗传因素:
胃溃疡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另外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
化学因素:
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