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同签订及评审的规定
2024年合同签订管理制度(精选)

合同签订管理制度(精选)第一条合同的制定1.1为规范公司的合同签订流程,保证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明确合同签订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签订的各类合同。
第二条合同的定义2.1合同是指合同各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下,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2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合同和附件。
第三条合同签订的原则3.1合同签订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公平、诚信的原则。
3.2合同签订应当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避免对公司造成损害。
第四条合同签订的权限4.1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有权签订合同。
4.2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当出具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利。
4.3合同签订前,应当进行法律审核,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
第五条合同签订的程序5.1合同签订前,应当进行合同谈判,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5.2合同谈判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合同起草人根据谈判结果起草合同。
5.3合同起草完成后,应当进行法律审核,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
5.4法律审核通过后,由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订合同。
5.5合同签订后,应当及时办理合同备案手续,并将合同归档保存。
第六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6.1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应当经合同各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6.2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公司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合同的纠纷处理7.1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应当及时协商解决。
7.2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八条合同的保密8.1合同各方应当保守合同内容、合同签订过程等相关信息,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8.2合同各方违反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合同的附件9.1合同附件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9.2合同附件应当与合同一并签订、备案和归档。
第十条本制度的解释和修订10.1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合同等法律文件审核管理规定

合同等法律文件审核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的管理工作,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合同,是指公司与其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本规定中的其他法律文件,是指公司在经济活动中,与本企业以外其他主体构成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文字材料。
第三条总经办为公司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书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督促合同经办部门将一类合同报送集团法律事务部审核。
第四条原则上各业务经办部门为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的起草部门;公司领导认为对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以下称法律文件)可委托公司法律事务部起草,对其中特别重大的、起草难度较大的可由法律事务部委托外聘法律顾问起草。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合同分类第六条公司合同分为一类合同与二类合同两类。
(一)一类合同是指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合同。
(二)二类合同是指一类合同以外的其他合同。
第七条一类合同范围(一)对外投资形成的各类合同、协议;(二)普通货物采购合同或协议;(三)各类产品销售合同;(四)建设工程合同;(五)各类重大设施设备、重要材料的采购合同;(六)各类借贷款合同;(七)各类担保合同;(八)经营承包合同;(九)标的金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承揽合同及委托代理合同,包括汽车、设备维修、广告牌制作、广告代理等合同;(十)公司认定的其他一类合同。
第三章合同的审核与签订第八条除即时结清的业务外,其他业务活动都必须签订合同。
第九条合同由经办部门负责起草,合同的格式要求如下:(一)公司有规定格式合同的,按公司规定格式合同起草;(二)公司无规定格式合同的,按国家或行业规定格式合同起草;(三)公司与国家及行业均无规定格式合同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要求起草。
第十条合同的内容与条款包括:(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标的条款;(三)数量和质量条款;(四)价款或者酬金条款;(五)履行期限条款;(六)履行地点条款;(七)履行方式条款;(八)解决争议条款;(九)违约责任条款;(十)其它根据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
合同签订制度

合同签订制度
合同签订制度范本。
合同签订制度。
1.签订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与外部机构、个人签订的各类合同。
2.签订程序。
(1)合同需经过申请、审批、签订、归档等程序。
(2)申请人应填写《合同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资料。
(3)经过审批部门审核后,由授权人员负责签订合同。
(4)签订后,将合同归档并备案。
3.签订权限。
(1)公司内部规定了合同签订的权限层级,不同金额的合同需由不同层级的人员签订。
(2)未经授权人员批准,不得擅自签订合同。
4.合同条款。
(1)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阅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2)对于涉及法律责任、违约金等条款,应与法务部门进行沟通确认。
5.合同备份。
(1)签订合同后,应将合同原件归档并备份。
(2)备份文件应妥善保存,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性和安全性。
6.变更和解除。
(1)如需变更合同内容,应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办理变更手续。
(2)如需解除合同,应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办理解除手续。
7.培训和监督。
公司将定期组织合同签订制度培训,加强员工对合同签订制度
的理解和执行。
同时,公司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合同签订制度执行情况进
行监督和检查。
以上为《合同签订制度范本》,具体操作以公司内部规定为准。
2024版合同评审管理办法

2024版合同评审管理办法一、总则1.1 为了规范合同评审流程,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合规、合理,降低合同风险,提高合同履行效率,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在签订合同前的评审工作。
1.3 合同评审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公司利益最大化。
二、合同评审范围(1)买卖合同;(2)建设工程合同;(3)技术合同;(4)租赁合同;(5)融资租赁合同;(6)承揽合同;(7)运输合同;(8)其他涉及公司权益的合同。
(1)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2)劳动合同;(3)公司规章制度。
三、合同评审组织3.1 合同评审工作由合同评审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法律顾问组成。
3.2 合同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制定、修改合同评审管理办法;(2)组织、指导、监督合同评审工作;(3)对合同评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审议、决定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四、合同评审流程4.1 合同评审分为四个阶段:初审、部门评审、法律审核、合同审批。
4.2 初审阶段:(1)合同承办部门在签订合同前,应填写《合同评审申请表》,并将合同文本、相关资料提交至合同评审委员会;(2)合同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是否符合评审条件。
4.3 部门评审阶段:(1)合同评审委员会将初审合格的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分发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2)相关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审,并将评审意见反馈至合同评审委员会。
4.4 法律审核阶段:(1)合同评审委员会将部门评审意见汇总后,提交至法律顾问进行审核;(2)法律顾问从法律角度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4.5 合同审批阶段:(1)合同评审委员会根据法律顾问的审核意见,对合同文本进行修改;(2)修改后的合同文本提交至公司法定代表人审批;(3)公司法定代表人审批通过后,合同正式生效。
五、合同评审要求5.1 合同承办部门在提交合同评审申请时,应确保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齐全、真实、有效。
业务合同签约流程规章制度

业务合同签约流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业务合同签约流程,加强合同管理,促进业务发展,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业务合同的签约流程管理。
第三条公司业务合同的签约流程应当遵守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合法、公平、诚信。
第四条公司业务合同的签约流程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合同制定相应的规定,实行分类管理。
第五条公司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本规章进行适当调整并报领导审批。
第二章合同签约流程第六条业务合同的签约流程主要包括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归档等环节。
第七条业务合同的起草应当由相关部门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确保合同内容清晰、完整、合法。
第八条业务合同的审批应当按照公司内部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审批程序规范、透明。
第九条业务合同的签订应当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确保签约主体的合法性及权利义务清晰。
第十条业务合同签订后,应当及时将合同文本归档,便于日后查询、维权。
第三章合同类别管理第十一条公司业务合同主要包括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服务合同等,各类业务合同的签约流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管理。
第十二条销售合同的签约流程应当注重交易双方的权益平衡,确保销售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第十三条采购合同的签约流程应当注重供应商的选择和资质审核,确保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服务合同的签约流程应当注重服务内容的明确和服务质量的监控,确保服务合同的执行效果和客户满意度。
第十五条其他类别的业务合同的签约流程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管理,确保业务合同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业务合同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业务合同的签约流程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对于发现的业务合同签约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各部门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公司业务合同签约流程的监督检查结果应当及时上报领导,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第五章处罚措施第十九条对于涉及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业务合同签约流程问题,相关部门应当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合同范本评审流程

合同范本评审流程一、总则1. 为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特制定本评审流程。
2.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合同范本的评审。
3. 评审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二、评审流程1. 合同起草由相关部门起草合同范本,确保合同内容完整、准确。
2. 初审(1)初审部门应对合同范本进行初步审查,重点关注合同的合法性、条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初审部门应提出初审意见,并将合同范本及初审意见提交给评审小组。
3. 评审小组评审(1)评审小组由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对合同范本进行全面评审。
(2)评审小组应根据合同的性质和业务需求,从法律、商务、技术等方面进行评审。
(3)评审小组应形成评审意见,并提交给终审部门。
4. 终审(1)终审部门应对合同范本进行最终审核,确保合同符合公司的利益和要求。
(2)终审部门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和公司的决策,作出终审决定。
(3)终审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 合同签订(1)根据终审意见,相关部门负责与对方签订合同。
(2)合同签订后,应将合同正本及相关文件存档备查。
三、评审要点1. 合同的合法性(1)合同的签订主体是否合法。
(2)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合同条款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或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
2. 合同的有效性(1)合同是否具备生效要件,如双方签字、盖章等。
(2)合同的履行是否存在法律障碍。
(3)合同是否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3. 合同的可执行性(1)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具体,便于执行。
(2)合同是否存在歧义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3)合同的履行是否需要其他部门或人员的配合。
4. 合同的商务条款(1)合同价格是否合理、公平。
(2)合同的付款方式、时间等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3)合同的质量标准、验收方式等是否明确。
5. 合同的风险防范(1)合同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如对方违约、不可抗力等。
(2)合同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保函、保险等。
(3)合同是否规定了争议解决的方式和机构。
公司合同签订及评审有关规定

公司合同签订及评审有关规定一、引言在公司业务运营过程中,签订合同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保护公司利益并降低风险,制定合同签订及评审有关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明确公司内部合同签订和评审的流程和规定,以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二、合同签订流程1.合同需求申请:–合同发起方需将合同需求书面提交给合同管理部门;–合同需求书应包含合同名称、合同目的、合同起止日期、关键条款等基本信息。
2.合同起草:–合同管理部门收到需求后,负责制定合同草案;–合同草案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价格、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3.内部评审:–合同草案完成后,需进行内部评审;–内部评审包括对合同的法律合规性、风险可控性、商业合理性等方面的评估。
4.协商修改:–若内部评审发现问题或需要变更,合同管理部门需与合同发起方协商进行修改;–合同发起方需提供修改说明及理由,并与合同管理部门达成一致意见。
5.合同审批:–合同管理部门将修改后的合同草案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批;–不同职能部门的审批人员需对合同内容进行仔细审核。
6.签订合同:–经过审批的合同草案将由合同管理部门与合同对方进行正式签订;–双方需派出合同签署代表,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完成合同签署。
7.盖章归档:–签订完毕的合同需在合同管理系统进行编号、归档,并盖上公司章;–合同管理部门将合同归档信息及存档文件妥善保管。
三、合同评审要点1.合同规范性:–合同评审人员需对合同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公司内部合同模板的要求;–需特别关注合同的格式、字体、排版等规范要求。
2.法律合规性:–合同评审人员需核对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关注合同涉及的法律条款、风险防控措施等方面。
3.权益保护:–合同评审人员需确保合同中明确了公司的权益和风险分担;–特别关注涉及到价格、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的合理性。
4.履行可行性:–合同评审人员需评估合同的履行可行性,对合同的执行难易程度进行评估;–特别关注合同中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条件等条款。
公司合同管理规定

公司合同管理规定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与外部单位或个人签订的各类合同管理。
第二条合同签订。
1. 公司所有合同必须由授权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
2. 在签订合同前,必须经过法务部门的审核和审批。
第三条合同内容。
1. 合同内容必须清晰明了,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
2. 合同中的条款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应符合公司内部政策和规定。
第四条合同备案。
1. 公司所有合同必须进行备案登记,并建立合同档案。
2. 合同档案应包括合同原件、复印件、审批意见等相关文件。
第五条合同变更。
1. 如需变更合同内容,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办理书面变更手续。
2. 变更后的合同必须重新备案登记。
第六条合同执行。
1. 公司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保证合同的及时有效执行。
2. 如遇到合同履行中的问题,应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第七条合同评估。
1. 合同履行结束后,应进行合同履行评估,总结经验,完善合
同管理制度。
2. 对于长期合作的合同,应定期进行履行情况评估,以保证合
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以上为公司合同管理规定,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依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合同签订及评审的规定
公司合同签订及评审的有关规定
为规范产品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签约及履行的质量,根据公司总经理层要求,现就合同的签订及评审程序重申有关规定如下:
一、合同的签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所有的产品销售(包括总成件)、采购物资均需订立合同,并通过合同评审,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2.合同生效后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用户需要追加特求时,必须按规定进行评审。
如没有进行评审而造成的`损失,对销售、生产部门的直接当事者按损失比例的20 %进行扣罚,以此类推。
3.销售合同洽谈过程中,应明确技术、质量要求(可另签订协议);如没有标注清楚技术、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损失一律由直接责任者承担。
4.用户如提出指定外购件,必须在合同中标注名称、产地及技术要求,并明确其产品质量责任由用户负责。
5.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有变更特求项目,所有资料均以书面形式下发涉及部门和车间。
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口头形式通知部门、车间。
二、合同评审要求
1.所有合同必须按公司颁发的Q/CD I—B—2000“合同评审管理程序”执行。
2.合同评审前,应准备下列文件资料:产品技术协议、用户特殊要求档案、用户选装清单、用户指定件的质量承诺等,以供合同评审讨论。
三、合同评审的组织
1.合同评审由职能部门牵头组织进行会议评审,分管领导主持会议,生产(供应)、技术、质量、财务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评审,财务部门作好评审记录。
2.参加合同评审会议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必须对需评审的合同进
行认真审定。
经过评定,各方无异议通过评审的,由参加人员当场在合同评审表上签字认可,分管领导签注同意的意见后方可加盖公司的合同章生效。
3.在评审过程中,参评人员对条款有异议时,必须由职能部门有关人员负责答疑;当评审过程中,评审意见出现重大分歧时,由财务部门形成书面报告,报公司主要领导审批或最终裁决。
四、评审部门、人员及责任
参加评审的部门:公司分管副总、销售、生产(供应)、技术质管部、财务价格部的负责人及业务人员。
销售部(生产部供应口):应及时送审需签约的合同,原则上所有合同应在实际履行前评审完毕。
特殊情况的合同在事后立即组织补评审。
生产制造部:按照产品技术工艺要求、对采购的各种零部件产品的产出(供应)日期交货能力予以审核、确定;
技术质管部:对合同技术要求、技术标准予以审核、确定;对合同的质量条款、供货单位的资质、验收标准、售后服务以及质量保证期限予以审核、确定;
财务价格部:负责对合同结算方式、付款期限、各类零部件价格及相关费用测定予以审核、确定。
五、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资料的保存
1.对已签约的每一份合同原件,即双方均已加盖公章的生效合同(包括技术协议、质量协议、价格协议、用户书面承诺资料、赊欠协议、划帐协议以及用户对合同数量、交货期、价格、特求等方面要求变更的通知等所有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资料)其中一份原件必须由财务部保管,其他部门均以复印件保存。
⑴ 销售、采购合同:合同盖章生效前,由业务员个人妥善保管;合同盖章生效后、出具开票单据前,业务人员应将合同原件分别交销售部、生产部(供应)及财务部专人保管,销售部、生产部(供应)、以及财务部必须建立合同文本的台帐,做好相应的记录。
财务部必须依法对照合同严格审核,并有专职人员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
⑵ 价格协议、划帐协议、赊欠协议等应将原件交财务价格部保管,并督促执行。
⑶ 因所需资料不能按规定归档的,相关业务员按扣罚50元/次处理。
如因资料遗失致使公司受到经济损失的,将按损失金额的50%进行扣罚当事人。
3.各部门应根据各自需管理的资料,落实好具体保管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保管资料的完整,以使提供查阅。
以上规定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